|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9|回复: 3

看小悦悦视频想到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0-23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个小悦悦的视频看的让人揪心!

1 ]% A9 n+ r6 @* c) Q' g6 a

 

7 N) S+ w# t J7 @4 |" I; y9 `! U

或许是因为自己太“狭隘”,我看见视频的第一反应就想到了外来人口。

. @3 j( ^- A8 P4 T* T4 z

可事实却与我的“狭隘”巧合:发生事情的地区是佛山外来商户集中的地段,一向是人情冷漠。

. t8 r. K( @: A) Y- m: R! F

也有学者提到“陌生人社会”的问题,没错,由流动人口构成的陌生人社会,必然民风浅薄、道德下降、各扫自家门前雪。人们只顾赚钱和自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乃至良知泯灭。 

7 G( {/ n& u7 J. _0 I ~

生活中类似事情其实随处可见,只是小悦悦的视频比较有冲击力罢了。比如在现在北京的公交车上,有很大一部分乘客(当然只是一部分)坐着的时候,就算看到老幼病残孕上车也无动于衷,一副死样儿。

5 o' |2 T& H% k3 x5 ~+ G" c% K

更为普通的例子,在外来人口多的城市或地区,大家是邻居却彼此陌生;上街不会轻易问路,因为很多时候问了也白问,所有人都是匆匆过客。 

+ P$ X1 ]7 H6 t4 |

在外来人口占主导的地区,大部分的人跟人都不认识,而且也不需要认识。人只需要自己的小圈子就行了。

1 W- g7 h- b0 a) h

要说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利益的结合,那可能有点过了。客观地说,除了利益之外,人和人顶多是“圈子”的关系,比如,喜欢锻炼的凑一个圈子、喜欢唱歌的凑一个圈子、喜欢养狗的凑一个圈子、喜欢户外的凑一个圈子,而在利益和兴趣圈子之外,人与人之间却没有民俗和信仰的一致。民俗信仰式微,则道德式微。这时候,过去靠道德起了很大作用的社会,就只能靠法律来维系运转。而法律条文则永远是只能顾其一而不能顾其二,再多的繁琐条文,再多的细则修订,再多的先进思想引进,也不能让人人都满意,事事都合理,更何况在执行法律时不时再掺入各种其他因素呢。

2 B' o6 Q8 g m7 E# A

 

; l O0 ]7 o N

个人以为,小悦悦这个事可能反映了诸多问题,而外来人口问题也必应居其一。外来人口大量流动对道德、民俗的冲击是一个隐形却巨大的问题。

, G$ w7 @5 n" y6 G: Q/ m5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3 9:34:3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旧日宗法与皇权也有对人的撕扯,那种撕扯存在于地域具体说是家乡与工作地点之间的摇摆。涉及人员多为被皇权征用的知识分子。重乡土的情节浓郁,在于人们的内心存在对“背井离乡”暗含着的恐惧与期望之间的撕扯。(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

0 G/ Z B9 Q$ k6 l1 f8 H' w

2:49之后到改开之前,中国人一直被户籍制紧锁,乍一松绑,几十年的惯性荡着令很多人不适应。传统观念里,闯世界走码头的人都是不安分分子,那些人妄图通过周遭环境的改变撞撞命运之门试试运气。所以就不难理解出来东北人的耍胳膊根儿,不难理解到京的河南人之造假,实际上,假若你到他们的家乡去感受一下,那些没出门的人们真的很好很良善,恪守着某些与人为善的本性。

, a2 S( j2 k% J/ g: h! C: ]

——这种逆行筛选可以上溯到很久之前,大清那部机器解体之后,一直存在着,股儿大股儿小的不同罢了。

% m4 R" u7 }4 U* r4 g( H9 }4 N+ w

3:当法律不能做到纯粹的惩恶扬善,它对道德啃啮造成的伤口愈合起来非常慢。仅就这件事儿来说,人心的冷漠在于恐惧。现行法律的执行没有消除反而加深人们的恐惧感。

! i' s. z3 P, p. @0 [$ V

4:几十年的谎言教育造就了国人内心与外皮的割裂与行为的双重性。随着宏大道德叙事虚假的一步一步揭穿,人们在怀疑鄙视与腻烦推拥下,很可能走向反面——人良知的反面。利益判断属于本性,价值判断在于养培。

) s. t: P2 R+ g/ Y1 W

5: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坏时代道德家大棒的销路反而最好。道德大棒的原料来自于法律绞碎的良善、美好和助人为乐之碎屑。

: O' k* o4 K4 @ `

6:一个社会当助人为乐中的那个“乐”褪去颜色变成一副惨白皮囊,吹起或许可以鼓胀,还原成人色谈何容易。

6 G" X1 V4 R/ M& T4 a: s7 Z/ N- J

7:瞧了楼主文字,语不成句碎碎念。问候空空!

: b8 ~9 g/ u& O; j, s

 

发表于 2011-10-23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 [* x8 p7 T5 |& }2 v4 `6 H" g

     

0 @6 J- v4 n( o1 e8 R5 A7 _

      看了楼上两位先生的评论,感觉都在理。“人心的冷漠在于恐惧”我想问题还不单单如此,当今的许多问题是“人性的丧失在于社会”。

+ G8 a( K) l! A

      记得前一时期,有网友发过一组图片,表述的是一对小鸟的遭遇,其中一只被车撞了躺在路上,濒临死亡,而另一只小鸟在它旁边哀鸣不已,试图唤醒他的伙伴,亦或寻求救援,声嘶力竭,直到那只小鸟死去很久,它才无望地飞走离去。禽兽尚能如此知性知情,何况有血有肉有大脑,摆脱了野蛮时代的人类。

$ b1 V/ D, h8 l2 m/ Q

      再说前不久发生的两次关爱动物组织解救小狗的行动,说明人关爱动物的本性,显现了人类的慈悲心怀。可现今偏偏见死不救,路过小悦悦旁边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十几个人。我想就是有狗路过,看到这种情况,也会叫几声的。所以我说不是人心的冷漠,而是人性的沦丧。联想其它,当下拐卖儿童案屡禁不止,黑包工头残害童工案时有见闻,同类相残。这都是人神共愤的事。更不要说黑心奶、黑心肉、黑心馒头,数不胜数的丧尽天良的残害同袍的罪行了。

5 l2 o8 r8 a; S% x8 q# _

     所以,当一个民族被“人性的沦丧”所困扰,那也是最危险的时侯,上上下下有良知的人们,就真要寻根朔源,寻求真正解决的办法了。

发表于 2011-10-24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在类似事件之后,各种深刻高尚的人都钻出来了,人性啦社会啦道德啦,敢情大家伙儿都是清白的,就那几个路人不是东西。没的让人恶心!想想换自己在场怎么做吧,只要能真心肯定自己起码打一个报警电话,就比说一万句文绉绉的评论都强。
, d5 y) v  P: t9 C& w. R# n9 W: F9 V3 w良善就是良善。和其他没半分钱关系,捡垃圾的老婆婆处于社会最底层,受到的社会不公最多,她不会写不会说,就是救人了。
. P: s) r! }% _2 W  `不够良善再找辙就变成伪善。
) p8 }" Z5 b! K" D8 a9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4 14:22:3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30 17:47 , Processed in 1.11572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