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11-12-4 19:55:00的发言:6 Q' O) \# D( X8 K: e
这种疙瘩楼天津挺多的!
' u$ x/ G6 L- I" p( r : \& u# z' J+ m# W: 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0033552.jpg

! ], V$ Z7 `9 G# c& q6 u" w, s
. j( i" T% O7 {! w9 v+ ~6 y“疙瘩楼”的外墙是用烧砖时火候没掌握好烧过了火的过火砖烧流化后自然形成了疙瘩点点的外观,所以天津人称它为“疙瘩楼。解放前“疙瘩楼”在天津绝对是高档公寓,住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当年京剧须生名家马连良在天津唱《八大锤》时就住在“疙瘩楼”左手的第二个门,也算是名人故居了。目前“疙瘩楼”左半部开了三家餐馆,
# w! j6 P, m* |! V% ^7 ^9 v[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20:20:52编辑过] , v! `( e7 \' t( ?3 w
好像这些“疙瘩”是特意留的吧?洋人喜欢在外墙上布满爬墙虎。类似的建筑,在协和医院的”协和护校“旧楼上也有的。
黑白-首钢的火车
! q# U$ V) c6 i0 U" T- `*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21:06:4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