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莫辞吟”石刻,6首同韵诗石刻不规则分布,均以“莫辞吟”为题。
/ L; ]' H3 ~0 ?1 q 一: " a; U" q) V. ]2 Q
开怀辄醉欧阳酒,寄兴时操靖节琴。 2 \3 h0 i2 G6 p2 I9 w) C( p$ `: o
如此云山如此趣,好登临处莫辞吟。
) F7 H" I" J& O/ ^: Q7 d; Y" g$ I眠云樵子题。 0 P' N( s' K) u5 `% ?
二: ; ~% m Z* b) P/ S
白发纷纷老渐侵,尘劳销尽少年心。 & F% J# W; n( @' E& k' y
不图健饭心忧夕,马上还能强自吟。 9 c2 v( u' z' S7 @ O
漱石翁题。诗前刻有诗序为“余不吟诗有年余,壬寅菊月,携孙昌兴,访云弟樵于西山之麓,登临作此”。 6 }$ l. H9 v! Y: a, V
三:
2 O# ~) S8 |6 `8 ]远观山势疑无路,一片青葱写密林。
F/ ^7 \+ X$ H; [+ |不知个中佳境出,书生到此敢辞吟。 - C$ }& N% r P2 D# A
一介书生题。 7 {# {& M0 g% h
四: 5 ]* T$ m3 V3 p+ G7 Z
平生最喜是山水,今得遨游乐不禁。
4 q. F/ K" M1 [ r# U, Z ?何必声华等□马,就无才也莫辞吟。
/ g2 E8 M/ s9 ?/ [5 s模棱子题。
2 q/ Y# {, d" \! M五:
5 y/ j' c6 y; P桃花坞在白云岭,逸世流芳万里寻。 v/ L( I6 B. h% m
得与山翁共游赏,虽无妙句敢辞吟。 $ w7 E0 ^0 l5 ^$ O, M8 c; O
不虚生题。诗有序曰“余未登山,□□口其地也,见有精舍三楹,额逸世流芳。
9 y! \9 L2 u& {- H4 f @六:
! ?8 {8 \( c& P6 [/ m9 ^; r人情每见更朝暮,山色何曾变古今。
% U% y5 m' k) F) A- g+ x- q浮利浮名东逝水,但逢高赏莫辞吟。 $ d2 u4 Y# E; R, J( l! f
此诗落款为星碍僧人。
( c8 [$ `/ r/ @& H蛤蟆石上,除同韵诗外,还有刻有两首五言诗和两首字迹已漫漶不清的诗词。两首五言诗中,其一为:
! k7 [) @# n7 z6 E意在云山住,清闲乐有余。若非俗缘重,在此结茅庐。
2 Q$ i; i: ~- ?( Y: U“春农氏题”。
% r1 T w! T! Y; Y- p其二为:登高舒遥望,云水共徘徊。放眼尘氛净,清秋山色开。
5 n' E3 c3 ^. k) ~3 L“十五童子昌兴□诗一首”。
# J( N( j3 [. k/ S0 Y & t" E8 G6 K7 C6 j& Z' B
请各位莫推辞,古人都不推辞吟一首,走到此地都隨喜一首,整八首。我们也不推辞,都走到那里,把所有的刻字,及诗都找全。试试看吧。《发帖完毕》。 , R% c6 r- |6 A# ~
# M4 u3 C5 t) N O$ Z;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