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9 L" R* b5 r! P4 p4 \) \2 ]
4 Q9 h( ?* G. ]6 Z0 R* x/ t0 I“于谦”,这里说的可不是当代的知名相声演员于谦,而是明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大臣!他以拯救民族、国家命运为己任,其一生配得上《明史》中“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的赞语。他的命运与明朝中期两件大事变(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前后的境遇却截然相反,可谓悲喜两重天,令人感叹不已。 土木之变,使得明朝面临的局势极其危险。 3 [2 E a2 [" e2 u. K. V7 P" |
从《北京古地图集》可以看出,当时的北京九门的守备情况:
! _3 W; P2 o( b8 f) j. K6 j! d# d
永远铭记的于谦北京保卫战
0 a; n( M4 |+ O Q! g9 A
9 U. V! b9 k" h9 R7 n4 S
1538年-九边全图(蓟州附近)——选自《北京古地图集》
/ Z: I- A- p$ B( \% B当时,北京的城防虽然坚固,然而明英宗朱祁镇不顾朝中大臣的建议,一味听信儿时的好朋友王振的蛊惑,坚持亲征。也不管敌情如何,也不商量作战方略,连后勤保障都没安排好,简直把亲征当作小孩子玩游戏一般。最后酿成了苦果,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王振被愤怒的部将锤杀..... 一个昏庸的皇帝,做出了一项愚蠢的决策,看似强大的亲征,却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不仅身为俘虏,而后几乎酿成亡国之错。一位大臣在危急关头,在生死之间,大声疾呼:“社稷为重,君为轻”。又是他,身先士卒,大败敌军,迫使敌军送回那个昏庸的皇帝。他,虽为社稷而战,为国家而操劳,但面对重登皇位的昏君能善终吗? / f5 |+ y' f( G7 {
尽管他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但却青史留名。他就是明代第一名臣——于谦。 7 C' }6 X, x6 ^& ?2 \4 ?& J
北京保卫战,在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北京保卫战,确保了明朝京师北京的安全,避免了宋朝南渡悲剧的再次发生。它粉碎了也先图谋中原的企图,此后蒙古很难再次组织起大规模的武力入侵行动。北京保卫战是一次壮举,是于谦人生中的最亮点。因此,于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