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1|回复: 10

[转帖]北京斥巨资重建6处城标性建筑 新建“伪文物”引争议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3-21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n) e- [! a# @! D: G$ x; K! r: z! [, Y8 D4 r/ R4 I' c0 o; {- s+ L! v# Z3 N1 v+ K/ M# Y- L$ N. K# o& g! G" w w% G' ?) l( k" o' j; U5 H5 C, X5 v: o; ~/ C9 h' _- N$ z& p O) ?$ X2 ?% G5 M$ ?: ]0 S5 u7 U
北京斥巨资重建6处城标性建筑 新建“伪文物”引争议
2012-03-04
$ M# p& _; m4 ~& z9 ]; X4 X7 M
. `& \1 @4 S4 B* @5 B7 W, v2 Y$ a5 g$ ]( f$ w8 j# C$ [! ?& R/ Q; Y- u' U9 N. f3 `7 f. i" x7 F
% _% c2 o# S+ {9 F; {

  据新华社 北京市文物局近日宣布将投入巨资重建北京外城西南角楼、永定门箭楼及瓮城等6个地点新建标志性建筑,恢复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郭,且每年要增加10亿元用于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l% n% ~' i( B$ G+ A8 s1 c. ^$ |

  消息一出,各界议论纷纷——为何不该拆的“真文物”被不明不白地拆掉了,而又要花巨资在故地新建“伪文物”?“亡羊补牢”重建新城楼能否再找回原来的韵味?

# ^1 D( b/ j( ]. g3 l4 y

  针对文物部门的“大手笔”,社会关注点集中在质疑上。不少评论认为,命运多舛的北京古城楼真是拆也折腾,建也折腾:拆一处,修一处,重建的还有历史意义吗?一年10亿元的大手笔确实让人“肝疼”,值么?有点银子把仅剩下的老房子都看护好了,别再“维修性拆除”比啥都强。

2 H: P- q8 T& D( j: p

  但也有声音肯定了北京市主动恢复古城的态度,认为“想修比想都不想进步了”,但人们心中更多的是怀疑新建筑能否找回历史的感觉。

7 N$ \ E7 D9 N9 N ~; B/ }- p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北京市此次同时启动的两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保护工程,分别是“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和“百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一个旨在重建古城地标,恢复“凸”字形骨架,另一个重在保护和修缮现有文物遗产。

5 h# t) ^1 e: X, S5 y

  在经费方面,北京市每年计划投入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经费10亿元。从数额上看,每年10亿元在全国首当其冲,足见北京打造文化之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心和力度;从分配上看,这10亿元并非全部用于标志性建筑的复建,还将投入到“百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现有六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

6 x, k" ^0 ^& @) @

  针对舆论质疑,北京市文物局目前已在官方网站设立了“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复建工程民意调查”,广泛征求网友意见。

) {$ s; D: Q$ `; g/ M& n- T

  记者登录网站后发现,调查问卷只有两条内容,其中一条是“您如何看待以上介绍的工程”,另一条是请网友对复建工程提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记者在投票后发现,与不少网络调查不同的是,投票结果显示为灰色,投票人无法查看结果。

9 G+ l) t- Q$ }

  记者在问询北京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后得知,此次调查是北京市文物局委托一家网站发起的。据这位工作人员透露,截至2月28日中午的投票结果是:有47.1%的人支持复建或修缮,认为将“有助于恢复老北京风貌”;27.9%的人认为复建意义不大,“即便复建,也只是徒有其形”;另有25%的人认为与个人没有关系,复不复建都无所谓。至于投票结果会否最终影响决策,该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记者随后联系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当记者自报家名后,都均因对方手机信号问题无法沟通。

; ]% s0 o7 N3 r' e" U$ B

  对此,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认为,北京市文物局此次的重建本身不属于文物保护和恢复工程。“文物拆掉了就是拆掉了,是永远恢复不了的。”

$ p Q. V; `( }. I) m% P& u3 ^3 l

  谢辰生说,按照文物法要求,不可移动文物已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如果为了恢复北京城原有的“凸”字形轮廓,依据旧有的形制选择性地复建一些地标是可以的,但必须明确其不是文物。

& k" Y8 R5 b1 _' h7 F* P$ N

  谢辰生告诉记者,与现有文物保护相比,文物重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低一些。“我不反对在搞好保护的前提下,做一些标志性建筑的重建,但就文物工作而言,保护永远处于第一位。”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3-22 0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真建伪是因为公仆和承建商们都需要银子!
发表于 2012-3-22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吧,过500年又是文物。参见正阳门城楼。
发表于 2012-3-25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恢复还是件好事,拆与建本身就是两件事儿,拆真文物绝对错了,但是不能拿拆真文物否决恢复城市重要历史景观吧,与其在那地方盖俩商店,恢复这些城垣建筑怎么就不对呢??
发表于 2012-3-25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已经1 U2 g, i, g5 i+ ?# ?! e8 m0 T3 j 拆了的文物,不菅对和错已经是在地球上是没有了。为了给下一代尽可能留下较完 整的北京城。! n% j" N! ]/ W; B 能复建还是件好事。起码让我们的子孙们瞅这些东西还在、还有。还能瞧得见,也就行了。再说: s2 j0 @$ C( M9 u3 X+ j+ X+ O2 f 过数百年又是文物了 。 

发表于 2012-3-27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支持重建,是真是假后人才说得算,在这方面我应谦虚向日本人学习。
发表于 2012-3-27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连城墙也一块堆儿复建喽。。
发表于 2012-4-30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复建后也不开放还不如不复建
发表于 2012-5-1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先保护好现有的文物吧!# H. F# X/ C7 R% Q3 Z
[BR]现在还在不断拆毁!
' {1 l. q  r9 R, n[BR]珍惜你拥有的!
发表于 2012-5-24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复建就复建一些吧。总算有点东西当个标志。

发表于 2012-5-28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毁了再建历史上早就有,没有再建北京就没有这么多的古代建筑了,古代建筑在艺术上价值上相当高,再建也要按原样建,保留原来的风格,还能培养一部分古建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7 23:44 , Processed in 1.13016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