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4|回复: 11

探讨---这是那个门[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7-31 10: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张1900年的照片,和大家探讨一下这是那个门5 J* v: J& N6 c" X% S- w
# y1 m4 n- t6 ~4 d
P00417.jpg 8 t% Y4 u( h1 k8 g# P, A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7-31 10: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画面左侧垒起来石头墙来看,貌似香山过街楼那个们。 呵呵,猜测而已。6 z. c9 _2 Y& z+ q" p
发表于 2012-7-31 1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2-7-31 10:57 编辑
" T8 g* j+ [# G: Y
* Z3 @+ n& b2 ]1 r8 ?2 p前门东面的水关门。站在城墙外侧由南向北拍摄的。
0 ~) `+ h1 n+ `8 L  v: `* ?1 v$ N9 w; f" M. e4 L  b1 q! t
贴一张近似角度拍摄的。
7 V: c2 c) i* p
* j1 D2 q% u* j  b* T+ t
679.水关-3            (南向北拍摄).jpg
发表于 2012-7-31 12: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扇的形制真逗,水关都是这样吗?
发表于 2012-7-31 13: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2-7-31 13:49 编辑
/ L; Y8 X6 x4 R" A" |
- q& Y. z5 ^' c3 m+ c在北京城墙上设有水关,为城市进水、排水通道。; K7 o5 h9 ^1 B, w# d
内城有七座水关:1 h% o7 A5 }* h' o* ~2 }/ f
德胜门西水关(内城进水口,三孔);, c8 F" B* z6 D3 l+ a6 c
东直门南水关(排水口,一孔);
) ]) c* `- Y: L! C3 `( M' {3 C朝阳门南水关(排水口,一孔);3 A; b! ~( `2 P* J. @! x) ^
崇文门东水关(排水口,一孔);. c) Z4 U- U2 u0 v, O
正阳门东水关(排水口,一孔);3 o, c0 ]) P8 {. M
正阳门西水关(排水口,三孔);& t5 N1 E5 d( H) W: c4 @
宣武门西水关(排水口,一孔)共七座水关。
- D% A& p  O8 B8 C) ^( “枫影斜渡”语)* k( s3 T9 t, Z

/ x2 b- R3 E: f, x. G* f0 u" i9 R1 j& u

0 L( @* B: s" s1 A/ o唯有正阳门东的水关是明初通惠河北段(玉河段)漕运经过内城南城墙的节点。0 |; r- I8 X. v! z
内城七座水关里,只有正阳门的东水关留有供船只通行的铁门。
9 g0 P! y7 q$ }/ Q5 T
" H" H% ~5 z+ V8 Z8 Z庚子之变时,联军经过此水关门,进入了东交民巷使馆区。; c, |4 L+ }0 L5 ^5 X
759.被误读成沙窝门的老照片      (1900年).jpg
760.正阳门东的水关门      (北向南拍摄).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20: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简单,再来一张难些的5 r0 a2 x2 H- _, l- @. C# G! H

6 Y" g& k% y  r* G! z! z/ w+ x# ` gate.jpg / L7 \# r3 P0 c, C% a/ u. l
发表于 2012-8-1 06: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2-8-1 07:11 编辑
; w" E3 @/ g7 N* l+ G5 Z7 y' L
黑龙 发表于 2012-7-31 20:59
) T. Z! b6 y5 Z7 s' Z, B( a第一张简单,再来一张难些的

( X; h1 J# W: ]  g5 Y# u2 }" \" z0 A1 `+ n3 V+ G$ l( {
疑似前门东面的水关门。站在城墙外侧由南向北拍摄的。
2 b* s0 Q& F, M6 }. I  ~) z$ D* v! Z2 w5 U. R
读6楼原图,图内可见到4座拱券建筑。% O- b. F. U3 l$ S. s

( z4 k7 X/ f2 [4 H/ V- e我以为4座拱券建筑由近及远(即由南向北)依次为:
0 k0 B1 L7 L2 O' T# ?% }& U5 O1).水关外(南侧)不压桥;* R) Z4 }( L0 h% L9 ]6 V  b
2).前门东水关;
  k* r7 V8 K/ ^6 d$ M+ z* y! m! j3).玉河南桥;& {* o( E5 c2 w3 Y" C2 r$ z3 T8 S
4).玉河中桥。. ~7 D% ?- z: i0 M4 s( C7 h: {
' L3 u; H0 n6 o. E0 V, T
贴一张站在外不压桥稍北的河道中,由南向北拍摄的3座拱券建筑老照片。
927.水关              (1900年).jpg
发表于 2012-8-1 07: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6 `  F. Y' g* s9 n& p, v
7楼老照片源自:  若虹的博客  〈1900年后的御河水城门〉
1 J& o" B5 j0 G' m2 y$ J' W  M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6a9f80100o4z6.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1: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再看看这张,看看和之前那张有何异同/ i( M3 d0 z( p8 L0 f

8 n% J6 S( s7 Q$ \2 z- f a12.jpg # t5 y2 |; U9 C& X; W; J
发表于 2012-8-2 0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2-8-2 03:53 编辑 ' K% m* R8 Z) M" `) h+ @! \( m

4 k8 E# R) C0 f5 d[转帖]    《水关门》     作者:食烟火斋      
! z: G0 W0 f% qhttp://bbs.obj.cc/thread-72883-1-40.html8 v6 q" U4 }  d9 p) p+ G
  
- J6 S7 B  x, J# F《第七节  新开的城门》+ |0 a1 D1 T  p- o! V5 }
: A; l7 G* U0 b4 G( I/ f. N
旧城墙上开新洞4 k* `; h4 a, h
' [9 T- K4 C$ y; \- F% K
虽无城楼也称门
4 b0 l) a  ?: S" r9 z5 v
3 ~3 C& y# ?' V& ?北京城在明代建成的“内九外七”16座城门之外,还曾经有过水关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这4处城门都没有城楼和箭楼,都是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城墙上陆续开辟的门洞。
( j- ]" q3 E6 z4 V  V' ^1 F( r5 w- E; S  s4 o
洋人修铁路
+ I1 X; s) Q  y6 |
# c& K6 h; ?$ c! j- V: |水关改水门( e; ~# @: B( O. M- z
+ D, @& x2 b9 \2 ?$ B
在正阳门至崇文门之间的城墙脚下,原开有一座低矮的券洞,本是穿过东交民巷的玉河由北向南流往城外护城河的涵洞,因洞里装有阻止闲人出入的铁栅拦而称为水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先头部队即经此水关潜入内城,到达了东交民巷使馆区。洋人在沿着城墙将铁路引至正阳门东站时,为了方便使馆区的出入,将水关扩建为门洞,并在门洞外设置了火车站。这处门洞建成以后,上边镶嵌的石匾题刻着英文“WATER    GATE”,意为“水门”。
3 F  c$ m) I3 j  D
- N2 U5 Q( _) w9 E5 O' Q% f; M7 H
680.水关门·门外-4.jpg
发表于 2012-8-2 04: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2-8-2 04:39 编辑 " y0 x2 m3 ^6 W$ E% S! b/ C

7 y8 w* ^0 G8 |2 l7 x' d  e) J4 M. m清末,洋人在使馆区的御河东岸建造六国饭店。
# A; n0 J# J. v# W4 R* A  E: S% l  _' \3 w7 l) v8 z$ T- _6 D
大约是1903-1905年间,拆除了南御河桥。
  [8 n3 R  V% e8 F; i9 o; j4 {9 t# c& i7 b8 b
先贴一张由北向南看水关门的老明信片。
/ n4 L4 y! O4 S/ P- R6 o再贴一张甘博拍摄的由北向南看水关门的老照片。3 b2 r4 x' ?) N$ f. {& Y
683.水关门·门内-3    (190-年).jpg
684.水关门·门内-4    (1917-19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2: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意是说,水关城墙外的桥原是拱桥,后来修水关门后改成平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2 11:04 , Processed in 1.15846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