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2-9-11 13:57 编辑 . ?* L8 L2 K1 R- E1 k
2 {6 P+ j. |, e3 \4 Z% s
回望夏天
. n, x! F5 C# e/ d+ o7 D4 v9 t- K6 U* g& m
: Z7 [3 |* @ x
今年伏天、暑天、桑拿天,总算过去了。还热,可不再黏糊糊了。利索干松,神清气爽,空气可人,应该爱秋天!夏天,也有可爱处,但比秋天少。不过,再腻歪,也跳不过去。春夏秋冬,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古人抹稀泥:“四时皆可喜,新秋最好时”。四季都不错,秋天更好些。还有人说四季都可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就看你会不会享用了:“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态好,四季都有乐子!
N' ~$ f/ a) N- k6 @$ \: s9 Q& z8 d3 ?
夏天,盛夏,想起来让人发憷。酷暑如蒸,酷暑难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热得你没处躲没处藏,历来招人烦。“万物生长靠太阳”,恩德广施,伟大!夏天的毒太阳,晒死人还永不落!谁受的了?不过不会真有不落的日头,总有把它耗下去的时候。 可是别烦。保持好心态,“心烦”不如“欣赏”。外头热,毒太阳晒着,里头烦,想死的心都有。里外夹攻,不是法子。调整自己,应付周围。心静自然凉。白居易《消暑》就说过: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 R; X/ u: Q l) _) C9 e9 u. q4 b
2 r3 W9 j( P( e
防暑降温,不外两面:外能散热,内可生凉。心静自然凉,则内外兼顾,一是别心烦意乱的闹腾,少安毋躁,情绪冷静:一个精神转移,注意力集中到别的事儿上去。这招儿,别不信,一定有效!您没听说“废寝忘食”嘛,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不睡不困,不吃不饿。热不热的就更觉不出来了。养鱼养鸟、种花种草,树下摆棋,水边垂钓。打麻将、推牌九、斗纸牌、玩扑克,一心扑在上头,不单不热,一切不快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8 Z2 p+ J8 L. R$ M7 ~ v- I0 a
6 N% ?( O0 m0 k5 S, r0 t2 `/ f2 M0 H 内可生凉,就得吃喝上找了。北京社会历来是多元的,层次多,生活状态差别大。冷饮冷食,时令瓜果,应季饭菜,档次品味,高下不一。都是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史料。不该有偏爱,不厌其繁地说完满最好。
* ^& E2 _% y0 E, L* f$ Z2 K5 b" s0 t6 Y) d* O5 j8 R9 z' ]' J5 N
早年间,没有制冷设备。北京夏天去暑降温,食物保鲜,靠的是冰窖的天然冰和“井拔凉”水。有句描绘夏日生活的成语“浮瓜沉李”,就是吃瓜果之前先用井拔凉水浸泡(或系到井里,吃时提上来),和现在“先搁冰箱里”一样:凉了再吃。 ' a4 j, K7 R- E1 |: E
: D3 W5 E- Y7 `7 {
南锣鼓巷的老朋友刘兴民,在东城住了一辈子。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生人,家道殷实。提起往事,常是带你逛老东安市场。会贤球社台球、吉士林西餐,丰盛公冷食,数落个六够。结论是:“没啦,没那地儿啦,也没那味儿啦”。感慨、惋惜、回味。 * F/ q% C n7 u! N. r2 N0 d# ]
6 _3 F' U/ f( p* c7 T: M
这丰盛公是卖奶制品的奶酪铺。创业的是旗人何子照,入了民国,断了钱粮。为谋生,养奶牛卖牛奶。又从挤牛奶改行做奶酪,他亲戚在御膳房当过厨师,教会他做奶酪做奶点心的手艺。在东安市场开起了奶酪铺。那时候没有冰激淋,奶酪占绝对优势。据说奶酪是冰激凌的前身。饿了解饿,渴了解渴,热了解热。说吃奶酪“寒沁心脾爽似秋”。现在是冰激凌了,坐在空调下头,不吃也“爽似秋”。 * J9 @0 w2 |9 O W
& V" k$ L; m$ R5 ~9 l 奶酪是高档食品,煮牛奶、加糖、兑江米酒,炭火烤。晾凉、冰镇。冰火两重,没有大路货。杂院住户吃不起。最便宜的冷食是“冰核(hu)儿”。半大小子串街卖,几根木头棍儿,钉个三角排子,前头按个小轱辘,后头俩把,一辆小车。放上个筐,摘几个大麻子(蓖麻)的叶子,到冰窖里头捡碎冰。冰窖的人不管,不要钱。块太小不要,拳头大小的最好,也有半拉西瓜大的。筐底铺大麻子叶子,装上碎冰,拿叶子盖上。推着小车,吆喝着:“冰核儿唻,多给!”“卖冰核儿的!”买主来了,小孩拿着饭碗,举着二分钱。“拿二分的!”二分钱一大碗。都晶莹透明,没有混浊不清的。极少的冰块里有黑色的絮状物,爱干净的大人会说“等化喽喝冰水吧。”孩子等不及,会挑全透明的放进嘴里。块大,用纳鞋底子的锥子,静静地扎冰一处,稍用力,就断开。卖冰核的都带小冰鑹(一头尖的铁棍儿。像钳工的冲子),也可叫他打碎。一手托冰,一手拿冰镩,横敲一下,碎成好几块。一碗碎冰打发几个孩子。化冰水后,黑色絮状物沉落碗底。看去水清澈洁净。凭肉眼判断:干净!现在护城河的水冻出来的冰,怕是彩色磨砂玻璃般的了。卖冰核,也有用荷叶盖着的。再“专业”点的,用白布铺着盖着;花钱买整冰(一尺见方),用冰鑹敲着卖。显得正规、干净。串大胡同,宅门儿也开门出来买。(待续) 7 s# S8 ]; J9 t$ z. g6 I
5 W, O2 c0 ~8 o
. }8 p- \: G- |) V' [3 u4 [+ P( q. f, N8 c `& A2 @
4 ~2 w* Q( S, h( \
3 O$ V; @+ v) L1 E; y9 f& ?, H2 M+ B- w+ d9 O
/ x, c7 _( g9 d/ D' j' _1 p# C$ n W0 l/ ?5 u
( ^6 L) Y/ `' ` W
9 |: c+ p' H# z8 j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