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1|回复: 7

[原创]西北旺花会踩街图记[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21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v8 J: p0 o' {8 i u& O

西北旺镇花会踩街图记

# |& @/ M! ]/ b+ l" [

海淀区第五届“百花闹新春”暨西北旺镇花会踩街活动,于大年腊月二十七(公历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在百望山之北的西北旺镇德政路举办。数千人云集会场,道路采取临时封闭,交通管制。这天,风力四级,颇感严寒之威力。

( v, |- X) q" [! a( x0 G) I

本镇花会,自然是乡里乡亲的。演出的披红挂彩,内里厚厚的御寒服,显得臃肿肥胖。真的像是大明星大腕,华彩乐章般的表情,好像是喝了蜂蜜般满足;观看的,呼朋引类,不时地大呼小叫,互动着冬日的幸福感。一年里平静的生活,拘泥很久的日子,难得万众欢聚的场面,怎不欢欣鼓舞,欢腾雀跃?

% U+ Q' l* A/ ~6 {9 u1 {( ~


 

! N9 C& [6 K6 _! {# Z. [/ G# _

开场是舞狮子,配合威风锣鼓队,喧天价响。只见那身手矫健的帅哥,手执绣球,指引着红绿狮子,一一亮相。这可是清一色的男子汉的队伍。狮子头要灵动威武,狮子尾要配合的天衣无缝,那是“盲干”呀。狮子尾,还要力举千斤,膂力十足,举得起一百多斤的狮子头来,造型,静止,亮相。帅哥辗转腾挪,引领众狮子,摇头摆尾,人立,翻滚。最精彩是帅哥大劈叉,狮子后腿立,引得看客掌声雷动。{结束后,帅哥示意裤子,哈,用力过猛,走光透风了}

6 Z6 E; F) ]4 L4 b; C. ]5 j


 

/ k" G" U" O9 j& N# P. M

龙年将至,岂能少了舞龙。龙队,清一色的娘子军。基本是中年农家女,结实的身板,红润的面堂,透着力度和美感。舞龙,讲究跑圆场,龙头张扬,龙身蜿蜒起舞,龙尾轻摇慢摆。一条线,一个圆,或交叉或纠结,发威力,呈豪强。

& ~5 {. `) A9 t) ^

龙年到了,中国龙,该醒了,但愿它伸展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身躯,扶摇直上九天,呼风唤雨,庇护我大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物阜民康,,风调雨顺,奠基万年基业,永葆活力和威武,哪怕它邪气恶浪,雨暴风狂。哪怕它小丑跳梁,蚂蚁缘槐,蚍蜉撼树。

j, {$ T4 Y& i( u7 D) Z7 u


 

3 u3 D/ A" W) U! ~/ J# v) b

“西北旺村幼童少林五虎棍会”,横幅很是引人注目。该会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已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闻名的民间花会之一。小儿郎,十来岁的年纪,粉墨登场,头戴武松帽子(恕我少见多怪,实名待查。或请明白人赐教)手执白蜡木棍,或摆阵或对打或走圆场,稚嫩的身形,冻得绯红的小脸儿,招人喜爱。

6 D3 t4 n7 D+ H, s; q3 v, K7 d, e4 J) M


 

2 k6 G6 T- n, h( @& L S' W

西北旺村的高跷会,成立于明代嘉庆六年,后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奉“慈禧圣母皇太后”懿旨,亲封“万寿无疆,万寿秧歌”,号称天下第一会。演员们以扭、嬉逗、走阵图、摆山子的形式,类似于插科打诨的表演情绪,好像是戏剧舞台的小丑,文武丑,一招一式,稳住下盘,上身灵动,表情夸张诙谐,粉彩或白或红,有的干脆画了一副眼镜,让人哑然失笑。高重心的移动,配合着锣鼓点的节奏,演绎着大舞台的生旦净末丑诸般角色。这民间技艺,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

' ^- y+ `# u4 [1 [


 

4 {/ D3 N6 W) w0 i2 S

冷泉村的太平鼓,有声有色。女士们一手拿鼓,一手敲击,圆圈队列,周而复始,以至无穷。咚咚咚,咚咚咚,平稳和谐中的太平韵律。

; |) ^% B# H8 A# d


 

) a- ^0 K* ~+ k% D9 r

太极表演,照例是沉雄稳健。白鹤晾翅,舒展徐缓。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左右对称。云手,貌似平平淡淡,实则杀机四伏。不管是陈氏太极还是其他门派,都是张三丰的门生故旧?中老年,很是适合这种中度的健身运动。配合着悠扬的古乐,轻悠悠的节律,不疾不徐的沉稳,不需要多大的场地。

! X& I5 g7 ?0 M9 ]7 m3 j4 t


 

3 C4 l: r8 L; s3 e# |% X0 p

中幡,屯佃中幡,也是历史悠久。表演者介绍说,这活动起于清乾隆年间,据说,屯佃,这个村,原名万泉村(玉泉村)被皇帝老儿御赐改名为屯佃(野史乎,且待本人考证)诸事,需要扯上皇上皇家,非如此,不显得历史悠久。

. h8 J+ Q; R' e

幡,是旗帜的一种,起于皇家仪仗队的旗杆,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

! l; `0 K" E9 K- B. W8 } Q! X

中幡,高十余米,重三十余斤(一说五十余斤)两节竹竿制成,制作工艺秘不外传。下粗上细,顶部装饰棋子和伞,缀以铜铃,随着幡上幡下,随着北风呼啸,哗愣愣响动。

# \. k# o0 U1 M- m! \

想起来禅宗六祖慧能的名言。看到旗幡在动,有人说是风在动乎,有人说是幡在动乎。慧能言,两者都不是。是仁者心动。多么哲学呀!

/ f) N& j- u Y! O& y( j7 m" }


 

* _+ r. m6 E/ e- {! N

舞者,要求有摔跤的功底,下盘沉稳,孔武有力,膂力惊人。身体各部位皆可接送幡子。讲究高高抛起,轻飘飘接住。用肩膀手臂手肘手掌手指,用额头下巴,用后背用脚尖。单人舞,飘忽婆娑;双人舞,配合默契;多人舞,前抛后接。

4 M5 Z9 a% M h: R {+ O p

我只顾得在取景框里聚焦,不断地摄取精妙瞬间。有时候,感觉,中幡就在我眼面前几寸晃动,不由得我后退几步。

# H5 g$ W' {, Y0 d9 I: s# h

几条好汉,轮番上阵,端得是男子汉的专利。看客纷纷喝彩鼓掌叫好。我也是沉浸其中,十分敬佩。

5 ]. m. O- _" }$ K0 d

这些年,民间活动局限于当地,老北京早年间的民间游乐戏耍,集中在天桥,或庙会大集。天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尤其是文革,“荡涤一切牛鬼蛇神”之威力,横扫“四旧”,传统的一概被否定。良莠不分,玉石俱焚。几十年,妄图否定几千年。

* l3 Y7 _# T L, P

北京市国际大都会城市化后,民间的花会仅仅在春节期间,在庙会展演。其他时间段,基本绝迹。人们极少参与民间花会活动。有的是在电视里,那二维空间的狭小和局外感觉,似乎没有什么感动。

) I3 O% R$ d2 o$ W3 w/ O/ l

民间的,往往没经过极端的艺术包装,不是精致的,不是阳春白雪。但是,生命力顽强的传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看惯了电影电视里的近乎于完美无缺的“艺术化”表演,生生地发生审美疲劳了。如同假唱般的艺术化表演,不食人间烟火般的虚假,使人逆反起来,内心里向往原生态,向往乡土气息,向往原汁原味。哪怕是不事雕琢的。本能地拒绝粉饰的外在的华而不实的“赝品”。

- L. t+ ^/ d2 I. F

今天,得见乡土味的花会表演,竟然使我心生感叹和敬佩。艺术,本源于生活。但不必高于生活。它就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大众化的,是下里巴人的。

8 _# [1 y9 R0 i

为西北旺的花会大声叫好。

[原创]西北旺花会踩街图记

[原创]西北旺花会踩街图记

[原创]西北旺花会踩街图记

[原创]西北旺花会踩街图记

传图太慢了。呜呼。 # x$ \7 h1 K1 R1 S! y1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 0:10:49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记     好片( v2 g+ m R6 B$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 1:13:1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图极慢。

发表于 2012-1-21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太大了,可以用光影魔术手软件批量缩小一些,论坛发图,图片宽800像素就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了数百张 只是传得极慢。还有的不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0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掌柜在2012-1-21 0:46:00的发言:
图太大了,可以用光影魔术手软件批量缩小一些,论坛发图,图片宽800像素就够了
& v7 h$ I- v3 j

已办,回掌柜的。

( a) R7 K- ?5 J9 e5 v- z1 J

发了几张。另一帖发的。

' w l' s" N! E. q& M8 `4 L: G

您看成吗?

发表于 2012-1-21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便门在2012-1-21 0:57:00的发言:
! @2 P- s: H0 a# q* v

已办,回掌柜的。

+ c7 \+ w: W. m( g

发了几张。另一帖发的。

9 J( X1 {+ k- r- u

您看成吗?

$ Q/ Q# A* u1 P" V3 p+ E

好,最好把文字也能挪过去一部分

发表于 2012-12-23 18: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 04:54 , Processed in 1.15237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