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80|回复: 27

寻找消失的“仪鸾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9-7 15: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南海建筑群中,最为神秘的建筑就是“仪鸾殿”;因为它自1885年建成,到1901年被焚,留下的资料最少;它之后建成的居仁堂,怀仁堂也经历复杂,和其他建筑自乾隆盛世建成以来没有大变化完全不同。
$ [! P2 L9 V6 h0 T* g; ?8 K之前也有好多朋友讨论过这里,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论。今天我把我收集到可能和“仪鸾殿”相关照片贴出,来追寻追寻着个神秘建筑的真实面貌。) O3 F& R- ^: Y2 a" }8 v7 R* P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些资料:5 u  G$ r1 T0 M; t- I
4 c3 G7 e- w. u4 d! e) Q( n2 t
          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太后开始在北京西苑兴建她的寝宫,作为其卷帘归政后的
6 t3 x" G+ R' Q/ @8 D
* n/ Y- H  o- R$ E1 `9 v颐养之所。寝宫起初并未命名,因主殿屋顶形制为前后进深的两个相同的卷棚,所以: A5 T! H' |# K# r! R3 _

3 y) L1 {" d  z8 t$ e0 h9 x相关图籍中称之为“两卷殿”。至迟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十八日,《现修活计
8 n4 w/ \1 x, s: Z2 p9 M3 x! t8 l1 t0 x5 J
簿》才把两卷殿的名称改为“仪莺殿”,六月初八日安挂匾额。翁同献在其六月二十! K+ {4 G* z* u2 y3 H7 t
% N  {6 C3 J. n) B; X
三日的日记中写道:“移居仪莺殿新室,即两卷殿,前此油漆未齐,今日始进匠搭棚,* ~3 ^% u1 H% l  j; I. r

. ]( W  q: G3 f- g' m, h! u- p即日移居”。六月二十四日,光绪帝第一次在仪鸳殿向慈禧太后问安。7 W6 S7 X$ X6 t+ a/ y4 l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记中的“今日始进匠搭棚”比较特殊;/ s) |' B  a) @( l1 n
第一:因开始入住才搭棚,说明了搭的棚是院子的凉棚,而不是脚手架
9 ^) R+ |% j# B( P第二:结合颐和园建筑在夏季也有搭棚遮荫的习惯,怀疑慈禧非常喜欢这种院子里没有直射阳光的生活方式。7 O" ~# s( c7 R' X) e

( C- ]. B# j+ K/ {. [8 o这两点是所有分析的前提,如过有误,后面的分析也一定不对。
3 A7 F3 K' }! o/ L4 p+ E注,本人见过颐和园排云门以及玉兰堂搭凉棚的照片,但慈禧居住的乐寿堂是否有凉棚还不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 I) r5 E+ q$ U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将中南海当做驻军的营地。联军统帅瓦德西,把统帅部设在由7 F2 Q/ R/ x7 n3 U: S
3 z# v- k0 c$ |) X$ }+ O3 ]
日军占据的仪銮殿,瓦德西于1900年10月17日至1901年4月17日居住在仪鸾殿。1901年
, l) A+ ^3 x7 I, r6 f, B6 F/ M% P' W5 [$ [8 x
4月17日夜间,仪鸾殿院里的德军厨房起火,正殿配殿均被焚毁,瓦德西逃出,后来移2 N- d, c4 t% a
$ I# \, \3 ~9 @( o" G. }2 `
居丰泽园颐年堂,但是德军少将参谋长死于火灾。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八国联军的入侵行为,我们感到愤慨,但对于他们中的部分人喜欢拍照,而当时拍摄的照片成了今天去寻访去回味的唯一证据,
1 j! ~& T* `1 c/ T. d. t6 @6 v1 S
因为仪鸾殿为联军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居住,所以这系列照片多是德国高级军官拍摄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看一张1902年德国人测绘的北京地图中的“仪鸾殿”。$ Z/ `- s/ s0 b; D
从图中可以看到“仪鸾殿”位于中海的西南角,因为地势原因,东墙有一个明显的弧形。三进院落,前两进相连,后面有一个独立院落的小花园。在北墙外有一座假山。
" w4 @* O6 M9 y% b) _# q' h1 ]9 f! l4 c! T0 _% W

0 |- Y# B8 I# t; S; x% D) D6 C/ y& H5 G$ L% j: x
加粗红线中的就是仪鸾殿建筑群。) z2 g+ T' f) B  }6 n. ]
yld-map.jpg
8 T) W- i  ]5 l5 O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5: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902年左右,几位德国军官出版了一本名为“北京照片”的画册。内容全部是德国军官在北京期间拍摄的照片,其中一组照片非常珍贵,照片是拍摄者从“紫光阁”沿途像南,拍摄的多张正在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的照片,刚好可以看到“仪鸾殿”东侧墙外的景观。
# D* X2 U8 ~! S$ x% o RMC2006_1051.jpg " I. J$ l* Z8 x& `

+ `7 G. Z$ Y% [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龙 于 2012-9-7 16:05 编辑 5 a- p' b9 j; z# @
9 u) {( Q4 }$ L2 z7 J
第一张照片:右侧背景可以看到紫光阁,左侧前景能看到假山,乐队的脚下是西苑小火车的铁轨。
7 z3 v% V: ?" n
  t8 f: q7 g! j+ O OP_004728.jpg
$ t3 G0 A3 N6 e6 I) y0 E- C+ v9 B; k3 L/ L
) z4 A- k; S; K" T, ]% O' b
第二张照片:明显看到“仪鸾殿”东墙的拐弯处。能看到最后一进院落花园也搭建了凉棚。' ?+ c+ a0 E$ W9 Y. i4 `, F

  U9 ]( G8 b: Y9 H  r5 ~- m OP_004730.jpg ) q( j7 ~' M' [$ J

  W) b+ d0 M0 g' E! ~第三张照片:“仪鸾殿”东墙;可以看到东墙外有一排休息用的小廊,而正殿上面搭建了非常高大的凉棚,3 t! l) [: z0 W5 H2 X# K  ]! V
估计不会低于5-6米;高度超过了建筑的正脊,因为太高所以东西两侧也有凉席,把中间的缝隙遮挡住。
9 r- P& R  x/ d! t在这两部分中,两侧还开有透光用的窗。0 O8 z8 d- x" X- L
4 \: l$ E) Q3 T- U
OP_004727.jpg 8 u9 q, e* c( ^9 r7 r

" }' y  u( P5 g9 n第四张照片:中海西南角道路的拐弯处,可以看到“仪鸾殿”的凉棚大,且复杂,分多个层次,把前两进院落的天井部分都完全的遮挡住。
% @% T$ j0 b+ x1 @2 V0 W OP_004731.jpg 0 W6 r. U! a( b' D. Y  i* c- f
+ J% o9 _) m% S$ p: V$ q
所有照片和地图上的相应建筑完全一致,可以肯定巨大凉棚下的建筑就是“仪鸾殿”。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巨大凉棚内的“仪鸾殿”究竟是什么面貌呢?巨大的凉棚让我想起来一张来自德国联邦档案馆收藏的的一直没有定论的照片;照片中有一座五开间的殿宇,殿宇是歇山卷棚顶,前有廊,殿前陈设着香炉,院子当中还有一座天文仪器,也许是浑仪或者天体仪。旁边还有一座铁炮的炮身,原以为是故宫内的某座殿宇,但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现在看来,他是“仪鸾殿”的可能性非常大,院子中的混乱的陈设可能是瓦德西从别处移来的,不可能是原始陈设。5 J( q) {- F" P" D4 P
/ h& U& ?7 W! H
yld-de.jpg
, }3 p/ \8 ]6 q/ l; y
  G# i* w) @/ y, p$ R8 Y  l0 |2 ~- W+ {& ]" n, M
根据这张照片又发现一张类似的明信片,角度一样,但内容小有差异。+ v: T$ S+ |! d0 ^2 Z" _6 k
yld-2.jpg # u+ ]3 G( T% X0 p: J

7 v8 J! |( Q$ }最后又有一张明信片现身,进一步证明了这里就是“仪鸾殿”巨大的多层次的凉棚,在其他地方很少用。" V% k2 l* i6 e2 h+ f
yld-3.jpg . `0 \, T* i, \1 q: T

% m6 F% w( G$ A) d最后还有一张“北京照相”中的“仪鸾殿”东配殿
) g. _$ Z. O+ Y2 N4 f. b$ G+ ?1 Y- W# x! }
OP_004735.jpg
- y$ c/ X! W, ]* Z/ N* {7 Y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照相”中的“仪鸾殿”内景
4 D4 k: T. X, N+ K% e1 |' ^8 p% P; C- T5 j
OP_004726.jpg
- d9 j) e8 ^' R2 A% i! [
; ^- J" u5 h, J: t8 s" j同一本书中的“仪鸾殿”最后一进院落花园的内景,可以看到花园中有一条几字形的小河。
+ j2 @- D! w" ^3 O% z( |+ h/ v4 O2 v+ g
OP_004823.jpg
; G6 T/ R$ B3 b! S0 @+ T1 F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龙 于 2012-9-7 16:35 编辑
& h0 N" d2 u7 c+ T! O! L( m
2 p: t$ h1 a% e; ]结论:
; g6 p1 D# h& P$ ]* Z2 P1 }         第一,“仪鸾殿”到底是不是两卷殿,光从这几张照片中还是看不出来的。: g0 N" P8 Y# ]$ }# C; o
         第二,“仪鸾殿”的实际面貌并不夸张和特殊,只是比较普通的居住型宫殿型建筑,类似颐和园的乐寿堂。/ a3 j/ @; {8 ?; h  A; k, ?
                       从清代角度说远不如它的后继者“居仁堂”前往和现代。只是大家对它了解太少,所有感觉神秘。
- W0 M9 i. D3 C0 Z5 ~3 K3 Y         第三,老照片考证任重道远,很多照片看是看过,但没有详细的考证,并不能知道他是哪里。使很多历史价9 c7 z( ?7 i. G" y5 _" i* I
                   值很高的照片没能体现出他的价值。
3 t' e5 ?0 _4 e% r& N& _! u         第四,外国的老照片资料还很丰富,需要条件的朋友们多多挖掘,特别是非英语国家的资料,很多都长眠于
4 X" q7 S; \! C' ]4 D: O1 E3 R                  图书馆无人知道。
发表于 2012-9-7 18: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长见识。
发表于 2012-9-9 20: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0:}黑龙又发强帖啊,学习
发表于 2012-10-2 12: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液池 于 2012-10-2 12:42 编辑
/ t, D. i( O/ g( f+ d* [; N+ c- Q! f9 A* I% Q
如此强帖,不回复太不应该了。找到黑龙其中一张照片的细部,帖上来。其中的匾额隐约能看到“殿”字。 dsc09675.jpeg
2 P  I/ x5 g) B5 W* J img105a.jpeg / ]9 r1 w7 Y+ b. Y: U" o
img105b.jpeg
  J% V+ U) d1 \$ o img105c.jpeg
8 Y% E3 u9 U3 D, k, [, l3 Z img105d.jpeg 5 g8 Q$ X: e! _) |  m8 w
img105e.jpeg / D7 ^. b. K5 Y% |

. y! n$ q4 W$ P. {5 E( z
" o8 B' r# C' n" K3 f
发表于 2012-10-2 22: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液池,你这张照片我拿下了 。{:soso_e100:}
发表于 2012-10-2 22: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HK 发表于 2012-10-2 22:21 : }2 `! ^1 C# A" S, r5 q8 D
太液池,你这张照片我拿下了 。

0 i0 u! U$ p1 w5 U% `4 l有钱人 大手笔吧. D9 v  C/ _; \8 F& O

8 n) @9 o# S, J3 C, R5 s  [+ W7 h5 ?感谢HK,我等才有幸看到。等您收到货能否看看匾额上是不是“仪鸾殿”?
发表于 2012-10-2 22: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拍卖网站看见这张照片,觉的眼熟,刚好看见黑龙这帖,便把照片拿下。如不是仪鸾殿,我会很失望,不过我相信黑龙眼光。{:soso_e129:}
4 U3 W  n  m7 z. B) Q& M可能黑龙是该卖家,所以发这帖,时间太巧了 {:soso_e128:}
发表于 2012-10-3 06: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HK 发表于 2012-10-2 22:52
' o" `+ k& z$ ~- V! [+ `在拍卖网站看见这张照片,觉的眼熟,刚好看见黑龙这帖,便把照片拿下。如不是仪鸾殿,我会很失望,不过我相 ...
' y% K/ ]6 u$ a
居然怀疑我是卖家;冤枉啊。。。。
& o# L- e5 g7 X3 @& q8 C4 B
! D* x" A6 ~8 c: p; P0 {& rebay上有张明信片,hk收的是照片不是明信片吧。。。。。?
发表于 2012-10-4 15: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黑龙,是照片。时间实在是太巧,我还以为你把照片放了,给女儿买衣服{:soso_e1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8: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HK 发表于 2012-10-4 15:41
$ N" O( t% D9 s$ L回黑龙,是照片。时间实在是太巧,我还以为你把照片放了,给女儿买衣服
* f8 j" a( Q; D. l: z- e
我还没有到倒手老照片理财的层次;也舍不得给闺女买那么贵的衣服
发表于 2012-10-4 2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价值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2-10-14 17: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到手了,但看不清是不是仪鸾殿。由于照片不是蛋白照,我正要求退回。
发表于 2012-11-6 01: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张威的博士论文《同治光绪朝西苑与颐和园工程设计研究》谈及旧仪鸾殿如此叙述:% V" k# J4 @4 U0 \

旧仪鸾殿

旧仪鸾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9: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arnocrash 发表于 2012-11-6 01:25 " |; v8 ^% f+ M, _, A7 O
在张威的博士论文《同治光绪朝西苑与颐和园工程设计研究》谈及旧仪鸾殿如此叙述:

/ D% s0 P2 D9 R" c感谢这位朋友介绍引用的文字。张威博士的文字专业性很强,不是我们这些爱好者能比拟的。
3 E) P* P' E" A1 s+ c4 S; V8 H* Z$ x# v5 l+ {* }
   我发的这组照片中后部比较多殿宇照片经多位朋友的探讨和帮助下已经能确认是仪鸾殿后部的1 r4 m3 L. j/ l" E) S$ H
“福昌殿”。
9 b' ?  W0 M! l3 K  j/ J0 K' E5 F    前几日和国内某著名拍卖公司影像部负责人沟通中,大家提到,有时很多历史的研究和论证" `* Y: M- y* q$ x
远不如一张老照片带来的信息更真实具体,这也是老照片的最大的价值所在。# C$ x' ~% {& ]& W) V/ B) s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9: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张威博士文字中提到的相关的一张样式雷图+ S  u5 @9 s# }& e4 L

! _! X! ~) r+ _7 S7 |# ]9 g- B yld-l.jpg
发表于 2012-12-16 2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学习的珍贵好帖!
发表于 2013-12-2 1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1 12:37 , Processed in 1.20808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