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9|回复: 25

乾隆题西黄寺碑文[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4-5 21: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蜀中客 于 2013-4-5 21:03 编辑
8 J3 `* K) u' o' e* g. G, [5 Y5 U7 A: l  }2 ~
0033.jpg
0034.jpg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21: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0035.jpg
0036.jpg
发表于 2013-4-5 23: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幢石碑还在西黄寺吗?不知何时西黄寺才能对公众开放?
发表于 2013-4-6 08: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为什么不像乾隆的字体?
发表于 2013-4-6 08: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为什么不像乾隆的字体?
发表于 2013-4-6 15: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乾隆也穿越了?
& k  k0 g4 v0 X2 v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8: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58588 发表于 2013-4-6 08:15 ) d1 j4 F8 k, z, }. O4 Q
请教:为什么不像乾隆的字体?
3 H! Q4 l- A  w1 X5 w. d+ p
不像乾隆的字体吗?总不会有谁敢冒充皇上撰文题字吧?
发表于 2013-4-7 04: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乾隆的字更潇洒、漂亮,有帝王风范。: U! ^- f3 E% R  S& l
楼主的碑帖是否为乾隆撰文,大臣敬录?但乾隆是好大喜功的皇帝,对自己的字很自信,一般都亲自题写的。
9 t$ Y+ z5 E# v# B, P贴两张乾隆的字。; n. m/ g& _9 W6 M
6 k% z! O* t9 n) N# U  I$ M  L
乾隆《题王羲之快雪时晴帖》.jpg
图片2.jpg
发表于 2013-4-10 18: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颐和吴老 于 2013-4-10 18:36 编辑 2 K1 F9 _) x7 p7 n0 ^  d5 W3 S

" ]% V* k3 ?% l- g1 a8 V+ n还真不是乾隆的字!
发表于 2013-4-10 18: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他人临摹,《塔记》的铭文中是不会有“西黄寺东首碑亭碑文”字样的,这是临摹者加上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22: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蜀中客 于 2013-4-10 22:32 编辑 7 }# R9 W' a1 a& J$ z
颐和吴老 发表于 2013-4-10 18:39
- Y7 {0 o% z# ?4 Z5 q5 y# f是他人临摹,《塔记》的铭文中是不会有“西黄寺东首碑亭碑文”字样的,这是临摹者加上去的。

0 l' ^: `2 B! }7 K( y0 _3 r& Y( f6 u) n3 `1 u. ?* u' j$ d  u
谢谢点评。不过我还是不相信此碑文为他人临摹。碑文是下载1904年出版的英文书《The visit of the Teshoo lama to Peking. ——Ch'ien Lung's inscription. 》Translated by Ernest Ludwig。碑文后还有英文注释等。原文附后,请参考。  i$ M+ j% T% v- h) v- l7 B0 i) P
visito (1).jpg
visito (2).jpg
visito (3).jpg
visito (4).jpg
visito (5).jpg
visito (6).jpg
visito (7).jpg
发表于 2013-4-11 04: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4-11 04:25 编辑 ) z4 e4 _& B! t
) P; R* w4 C% r' R" {, U
碑文最后署“乾隆四十有七年岁在壬寅长至月吉旦御笔”
6 D" T/ ]$ L# G/ W3 l8 T6 f
9 B& }4 p8 K; p; I“乾隆四十有七年岁在壬寅”就是1782年,乾隆此时71岁。
, H8 q# ^9 _$ v0 k+ x1 \0 P+ T$ Y! b! y“长至月”是五月夏至,“吉旦”是农历每月初一。' u# @) f# |% s' r: r7 H( e* E  k
71岁的老人,字体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变得苍劲、厚重。
8 G3 I( g6 D4 \3 S! M“御笔”二字是不能乱用的。
: {5 K1 u+ y" n  u; H2 P
( q" L" p5 H4 @4 d/ V: E请教各位老师,乾隆晚年的字体有这样的变化吗?
发表于 2013-4-11 05: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颐和吴老 于 2013-4-11 05:57 编辑
3 R+ N5 p% S% J6 R" L- j; A0 W* w
% R' U/ I2 Z( t- ^* I     肯定不是乾隆书写的字,字体和乾隆字体相差甚远。我的博客写过乾隆在清漪园知鱼桥牌楼上的16首诗(有拓片),是乾隆在四十多年里所书写,跨度是从乾隆十九年一直到嘉庆元年,从乾隆所题诗词书法看确实晚年书写笔锋力度大不如从前,但是字体没有发生变化。另乾隆“御笔”的“御”字不会像楼主图片那样写的。链接:知鱼桥牌楼乾隆诗刻知多少: N  S: b& g. F2 s
, d/ g6 V' e5 f$ @5 a

. D7 [# x# g( ^8 Q6 }" @乾隆十九年(1754年)
$ v- W3 @- U2 v& T- {2 Q* _ 485b09aat764b891bee64&690.jpg
" l' }4 {$ K' l" O& O
* [$ D  p' ]; U4 `8 f% H嘉庆元年(1796年)
* W+ S6 c* S& o, b; ` 485b09aat764b8896a884&690.jpg , Z3 a# @5 ^. l$ b0 T& W
发表于 2013-4-11 0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碑50年代拓片藏于国图
* s7 u/ [- w7 o/ V; O! L9 g
8 M$ O/ _1 A% `4 z: D/ \% k$ X 清淨化城塔記清乾隆47年(1782)長至月題.jpg ! C! }) {6 A" z" o4 F4 \
发表于 2013-4-11 09: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细节,该书文字和拓片一致,只是书中对碑文格式有所修改。
6 b' C5 m) P' G9 q2 `; X) G8 T' r
结论,该书引用碑文来自此碑拓片无误,除非原碑文亦是大臣代笔,否则只能说明乾隆年迈,行文成熟老道,不似年轻时浮躁了。* r5 ^- n6 ~4 i! U
另外:题写游玩诗句,乾隆多用行书,正楷字似乎不太常见。# R* ^0 q* m& u, t/ W, p, d/ [0 X& C; W
. I& Z6 R* s/ S) M9 L  D% z7 z# ?
清淨化城塔記清乾隆47年(1782)長至月題1.jpg

点评

二者笔意相差甚远  发表于 2014-12-11 02:45
发表于 2013-4-11 09: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蜀中客 ”朋友,该书中是否提到西黄寺其他内容,以及附有照片否?
发表于 2013-4-11 10: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4-11 09:24
- X. V$ w: ]# i8 s对比细节,该书文字和拓片一致,只是书中对碑文格式有所修改。
" J' Q# n5 K% n+ Z( w. p6 R* ^& ?8 d0 N) {& N" p
结论,该书引用碑文来自此碑拓片无误,除 ...

$ b9 Q! j- a2 Q7 d黑龙走眼了。是一样吗?
发表于 2013-4-11 1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6 T. W0 d2 |' r7 p' X  E         乾隆正楷碑刻颐和园里就由很多的。乾隆的字看多了一眼就可以辨出的。这个绝不是碑文里的,但是在题图里,不知黑龙斑竹如何解释?, `! D' m* D' [

5 {; a, `% H. \; N. q 205740plomvl9535eove1e.jpg
) U( S" k1 O+ b& a9 x% f6 }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21: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4-11 09:29 1 g( D5 O6 h, z8 i
请教“蜀中客 ”朋友,该书中是否提到西黄寺其他内容,以及附有照片否?

7 i4 H  Z6 U3 p0 ~: @, q$ Y4 j回版主,此书没有照片,而且都是英文,全书80多页应该是介绍北京喇嘛寺和藏传佛教的。书的副标题“Ch'ien Lung's inscription”(乾隆的铭文),已经点名此碑文为乾隆所书。书是1904年出版,那时怕还没有山寨版的皇上题字铭文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到西黄寺走一趟,看看原版碑文是否如此。不过我在四川,遗憾不能到碑前看一看
发表于 2013-4-12 09: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颐和吴老 发表于 2013-4-11 10:15
) e& L8 T* h0 ?0 G乾隆正楷碑刻颐和园里就由很多的。乾隆的字看多了一眼就可以辨出的。这个绝不是碑文里的,但是在 ...

- {. B. ~7 m' N5 r) p这一段话确实不好解释。。。。。。5 @. i, H% P# L* @9 s! ^" g
国图拓片比较写实,和碑文现状无二,确实没有这句说明文字。
4 a0 G/ q2 T! ?* E0 A& @' ]( z: K8 W) Q' [8 V8 g
个人分析有可能是两个原因:: }- ?+ t- \+ M$ e
其一:此文却是高手临摹,充分模仿了原文,因黄寺碑多,特补充说明加以区分。
7 A% X4 p' @/ Z2 G$ d1 I$ g8 q; W0 v- K! B; u2 L
其二:皇帝为某处题字,多是题于纸上,再临摹投影到石碑上加以雕刻。不排除原始乾隆题字就有此说明文字,而雕刻时,调整版式,并不雕刻到碑上。
5 N: p& A: Q1 i, n3 ?* M1 g& f, g
9 ~. Y2 r7 Y4 K7 O2 E当然仅是猜测,还无证据,有待大家品评
发表于 2013-4-12 09: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蜀中客 发表于 2013-4-11 21:32 ( ?/ d1 ^: J+ i' t5 }- x- f8 V
回版主,此书没有照片,而且都是英文,全书80多页应该是介绍北京喇嘛寺和藏传佛教的。书的副标题“Ch'ien ...
' w, E" x5 y) T
多谢指教
6 |0 O) P' A9 g/ B
" D5 [( f1 g! i西黄寺不开放,但obj的网友去过不少,碑文和拓片一致,没有那句说明文字,希望参考我回复“吴老”的文字;先存疑吧。。。。
发表于 2013-4-12 14: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4-11 09:24
# Y% ]: F2 [0 j+ w  h对比细节,该书文字和拓片一致,只是书中对碑文格式有所修改。2 j" s; U7 Y, V& q3 t, r
8 Y! ~' B- Z6 m" X* y  M
结论,该书引用碑文来自此碑拓片无误,除 ...
8 ~8 B( C6 {; o9 m" M
黑龙版主:我比对了您贴出的碑文拓片和同一文字的墨字图片,两者的间架结构和用笔均不相同,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同一版本。我的观点是英文书中引用乾隆御题系他人临写,甚至不是对临。
发表于 2013-4-12 14: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4-11 09:24 ' p5 b0 w/ H9 U$ w4 G0 }, {  A+ n% G% y4 P
对比细节,该书文字和拓片一致,只是书中对碑文格式有所修改。; G1 j! A- ?# y' n' M

& O: W/ M) w2 N  e* U3 {. Q结论,该书引用碑文来自此碑拓片无误,除 ...
  G4 s2 A" _2 r
这两个差距非常的大,甚至没有一个笔画相一致的,绝非一人所写。
发表于 2013-4-23 05: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四十有七年是乾隆71岁。
( Y9 I7 n" L8 M/ D0 t9 v2 {借用一张颐和吴老先生的含新亭乾隆诗刻照片,此也为乾隆四十七年题写,字体与1楼碑帖相差甚远。/ _+ b2 H2 w1 {$ Q0 T

: _/ B& j- n' x) J+ f+ i- P6 Y9 \$ R/ `$ W/ Q6 n! @8 P+ |

9 j% a9 ^/ G: `
含新亭乾隆诗刻 乾隆四十七年.jpg
发表于 2014-4-30 1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8 09:27 , Processed in 1.190835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