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京中轴线 于 2013-4-9 14:00 编辑
( c! k0 b5 I4 W
- S2 A' h: F- N: D9 t1 H% l9 }0 Z9 J) t4 c3 M# e+ M/ v8 _
发一新帖,襄助困难中努力支撑老北京论坛的各位朋友们。愿老北京网蒸蒸日上,人流如潮。
& O9 Q+ X- p8 W. f% E3 s1 M `" |6 x; _3 ^* q( E$ c
问题的缘起来自adam58588先生的质疑。见《再辨崇文与宣武门》http://bbs.obj.cc/thread-89189-1-1.html
6 f" j9 G: F$ X' U( ~! `9 ]; A 对此照片我的观点明确:这就是宣武门城楼。) l# V# \/ z8 h1 m. A# f1 R
zhaohq先生以幡杆为据力主崇文门。最终,adam58588先生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定为崇文门。 下边就是我对这张照片的分析和结论。 这是一张被标为“北京海岱门内楼”的照片。海岱门或谓哈德门,即崇文门,“内楼”即城楼。 图1( Q0 k1 I8 B6 o
; @9 N+ C; [) x# G
! o; X' y% ^, l. F$ L8 \; u: W7 h! l. r1 X7 L( L1 w3 f6 F& z+ q
审视照片,明显北京前三门之一,三重檐,带平座,正立面五间进深三间周围廊,结合光照条件,是前三门中宣武门或崇文门。照片年代不详,但从照片上小孩的头发梳成辫子来看,当在前清。图24 D) K1 N9 ?. I9 M; P0 o
( ^9 E$ z; l/ ]9 h+ d( A
& e3 O( |$ ~7 A1 W9 L( ^
仔细观察照片,发现城楼东侧(右侧)底层廊柱附近有一大约像小山似的阴影,由于拍照当天光照条件不理想,所以影像很模糊。首先,怀疑此阴影是否是照片上的瑕疵,因为老旧照片历久年深,瑕疵在所难免。但发现其他处并无此类阴影,在这里出现阴影过于巧合。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个阴影若是照片瑕疵,檐柱本身图像亦当有此瑕疵,瑕疵不可能自己绕开偶然被拍照在个位置的物体。所以,这不是照片瑕疵,这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物体的影像,是不能被忽略的。. i1 {& H! |+ @3 b
' A0 r$ L) [* z% h3 s9 y
- p, e* @9 b. l8 n3 u 分析拍照位置,相机位置当在城楼西南西50°(即方位角140°)。
1 ]4 C% K" w* F+ J 若该门为崇文门,被拍照方向可能的高耸建筑有:观象台和贡院明远楼。但二者高度不够、体量不大、方向有较大误差。
J: b; A2 W' \ g( O 由于最早手边没有老北京地图,所以一开始认为这是景山。后对比老北京航拍图,标注认定此阴影可能是紫禁城午门及五凤楼或周边建筑。据此,初步认为此照片拍照的是宣武门。图3$ ~' M8 g7 V: f
图4# a0 v7 i5 V& t0 v* t
& z4 Y; X( C3 N$ B
) X5 g# _4 p, N& p- g4 S& V' i. }
相机状况估计:广角镜头,角度很大,类似现代28MM,致使照片边上景物向内倾倒。
" N, m+ z/ t1 B5 r
( f' e7 _- g3 h& q4 u& o+ v1 G( w; ^. ~
宣武门闸楼位于瓮城东偏,崇文门闸楼位于瓮城西偏。从另外一幅宣武门瓮城情况看,闸楼宽度几乎占满了整个城墙上部(图5),如果崇文门是同样的情况,那么,拍摄者不得不站在闸楼顶上去了。而当时的拍照设备不像今天的便携照相机,那时的照相机个头很大,带很大的木架,且照一张相片要很长时间。记得马达汉给载漪照相时,弄了有半个时辰都还没有弄好。这张照片将拍摄者脚下瓮城城墙绝大部分都拍摄了下来,可见他是多么靠近西边的城垛,这只能说明,这一侧瓮城上没有闸楼。图5
8 j6 H7 M+ Z* E# e s. Y" d0 \
6 q, M1 n) i7 _# M h$ Z8 y8 x2 S2 s
/ A9 `$ v0 [7 B# e8 R
0 S' Q z1 ?8 F( @5 b) F 那根幡杆很能迷惑人,似乎它就在城楼的西侧。照片是平面的,除非是成角透视,还能大概看出相对距离远近,若仅是一个圆柱体,将无法判定其与同一直线内相叠加影像的真实距离。照相机镜头是个很神奇的玩具,它照出来的东西常常会超乎人们的观察以及直觉。如果幡杆在西边,拍照出来的效果不会如此模糊,在正阳门瓮城拍照观音大士庙幡杆等的照片即可说明问题(图6)。所以,图1中的这根幡杆,就是宣武门瓮城东边关帝庙的幡杆。但这幡杆的位置在何处还需深入研究。图6
- S6 ~8 K; I( Z2 q& ~
3 Y! ~. _3 U" b6 u; X( s% k* A, M
( z6 ^! y8 L4 e$ `- d
剩下的,就是我们通过照片对比来弄清楚拍照对象的同一性问题。" u" h' { C! a- @' r C6 Y% H
( v$ U! H4 S# h+ D0 O
下边一张(图7),是被确认的宣武门、闸楼及城瓮内关帝庙的照片,另一张(图8)是喜人龙拍摄的宣武门城楼照片将这两张照片做比对样本进行比对:图7# g. o) O8 G2 B: ?/ e
图8% [% H( n L2 \# o. h' E5 f8 R
2 q0 O1 U# v! [# @
4 y3 d6 J, \ [' T0 Q
. [( L# m/ K9 F% w) M$ b7 B4 S2 U 对比样本结果:图9) B$ U" L6 V& L) x' K) C) ?
图10- G8 H+ f% q2 t, ~; Z3 d
图11' D5 B! h/ d& g& ^# g4 z" @ x
# Z" Z7 H' H" F
: q7 f& H; ^! J7 A3 s
1、正面女儿墙曾经修过,痕迹明显,位置对应,城墙墙体损坏位置、程度类似。
; j5 _5 Z0 \3 V9 ^6 I1 h& X2、旗杆的长短排列相同。7 m/ c& S8 C! n6 W. b6 j
3、城楼二层正立面西头栏杆望柱头向外掉落之势相同。/ ~6 _& f) Q. X
4、侧立面第二根望柱与栏杆脱榫,向内倾斜相同。大约是下部糟朽致使钢筋拉结力度过大造成的。% b; p$ s( C: n* W
此4点足以做同一认定。
8 ]& q9 T, \8 x3 h6 d) d" T2 y1 d% H4 F! {
照片的另一个疑点是,在城楼的东边,居然有一面旗帜飘在半空里(图12),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支撑 物支撑着这面旗帜,很像是画上去的。想起当年八国联军进城的时候,有一张西便门的照片,便有在照片上画上旗帜的做法(图13),此照片如出一辙,也许这是同一批照片?正好是同一外国军队占领了西便门和宣武门,两个门挨着如此之近,这种可能性很大。看旗帜的样式也完全相同,或者可以断定这是1900或1901年八国联军进城后拍摄的照片。+ t" U6 t1 F4 ?# W; Z1 Z9 h
图12
7 r/ }; _$ C% u4 E2 [0 d
) P, y8 l4 e7 X1 s 图13
$ ]1 u W2 n [. R; j- t* D
! N1 z: N( M$ o9 E1 R# r) i. X; H4 b3 l, x( {
6 c% M+ w9 }. A) X6 p8 Q- N5 n) h结论:图1这张照片是(约1900年至1901年间)在宣武门瓮城西侧与闸楼相对位置上拍摄的宣武门城楼。并将远处位于宣武门东北方向故宫午门上部拍摄进画面。
6 p' v. l3 z3 |) `7 U* y( p
+ L8 p: q( n' a& r9 m1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