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4850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11-17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3-5-15 04: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5-15 04:42 编辑 , u0 c: G7 j! |) N+ o2 N
& P' L- }+ g& z# Z3 a+ [
【看法一】:
2 D! z$ d. H; _ p; e& K) |将“振武”坊认定是交民巷牌楼不准确。
1 s# I+ Z8 H5 M( Z3 ? L! F交民巷长约6.5华里,元代是城外一条长巷,无牌楼。
/ l. f' X8 n# P6 ]$ Z6 D! B, c明初,内城的南城墙南移,交民巷成为城内的一条长巷,无牌楼。& o8 d( w% B- F# w' q4 r
明永乐年间,建立大明门及棋盘街时,添建了两座木牌楼。5 `( f8 k6 K. M! u0 H$ i7 s& R# o5 U! g
西牌楼明代及清初曰“武功”坊。
* o% ~, Z0 |2 }; \* c7 A2 b后来改为“振武”坊。$ E7 g: h) e, g' R: @* s. X
东牌楼明代及清初曰“文德”坊。+ d2 O; i1 p6 o" y
后来改为“敷文”坊。
# s- _& p; A8 ], c我以为,“左文右武”命名的两座牌楼与交民巷无关联。/ q) j! O. W1 }9 B( Y* k- Q
+ ~. G9 Y. o: `! s& S注,关于西牌楼明代及清初曰”武功“坊,东牌楼明代及清初曰“文德”坊一说,见于: l5 o {! ]% o' E- j' G( P
: n7 O" A8 N/ h/ S5 u& n【转帖】 《北京牌楼趣话》(节选)3 V# r+ I; q( ^: B/ z& Z" ]
http://www.cddaily.com.cn/site1/cdrb/html/2008-09/19/content_29084.htm
4 K$ b0 g0 @7 b6 a) S......* Y( E7 ~) r6 h9 Y
天安门前,东交民巷西口和西交民巷东口,以前也各有一座木质的彩绘牌楼,一曰文德坊;一曰武功坊。
4 F% U4 }- |% ], T; j) T: ^& R清顺治六年(1649年)文德坊遇火被毁。
" M: ?+ y) c8 R3 {钦天监大臣为此,曾给皇帝写过一篇奏章;称:2 ]1 N; F4 I9 ?: d
“宸居九重,负阴抱阳,阴宜敛藏,阳宜开广。棋盘街房屋蔽塞,宜禁;文德、武功两坊,左右相配,今文德坊已火,即宜修建。”; n4 _, g4 [0 r7 C8 F5 L
皇帝接受了钦天监的奏章,立即颁旨,修复文德坊。在皇家看来,天安门前的文武两坊,文武相配,是缺一不可的,。
3 y; t$ t5 s' E" f- }5 D9 E9 s1 k而且当时两座牌楼之间有大清门,门前同样竖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碑。
/ L$ c ]/ K. {9 y( t0 H......(略 )。5 v# }+ V: C3 C
7 b/ n: q, M' g D. h
附图03.和附图04.是建于明末的沈阳清故宫大清门外的“文德”坊和“武功”坊。
7 b L2 t' T0 Q+ F. _( g坊名会是山寨的吧?2 W# ?+ `' I, Z6 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