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23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4-6-18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3-7-11 1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幸的我是第一位参观展览的人,但我感觉还是有点失望。主要由以下几点:
9 [& h" b5 ~1 k9 h9 d1)甘博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在一大堆照片中精选出来的应该将都是主题和内容最为丰富的,但明显不是这样,而且这种不是以风光、不是以老建筑、不是以老北京街巷胡同四合院为主的图片展览应该在文字上多下功夫,而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标题名字。以反映社会现状、反映生活状态的图片展应该多加文字说明,要让每张照片都能讲出一个故事来。愿意多看照片的就多看照片,愿意多看文字的就多了解一下当年的历史,而且现在那么多人在研究甘博,研究他的照片,做出比较充分的文字说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 }$ g5 A( o4 I' R" E1 V- h6 X2)我个人感觉照片展最好是能规格统一,这样整个展厅内悬挂也整齐,这些事历史照片,主要是观历史听故事,和其它新闻类艺术类摄影展览不一样,图片基本是等量扩放,不存在局部放大裁切的问题,而且当年玻璃底片或胶片扩印成相片后加注在旁边的注记也都是有用的信息。* f( _" I, C6 x7 u9 z
3)整个展览好像是作为百年首图的系列展览之一,但似乎没有特别的宣传广告活动,大大减少了展览的影响力,其实那么精美的海报,在各个大型商场、学校、展览场所、文化场所、地铁站张贴一下不是很好吗,而且如若借助政府的一小小力量,可能连费用都不需要支出。如在国贸地铁站和人家好好协商,贴上几张招贴画,再吸引来几千人一点问题也没有。
( a: F7 w6 ^) t$ c9 i: k, ?4)应该配合展览出版一些书籍,或就展览照片编辑成书,但就是要多加文字才行。
9 |, H5 ]7 q& J5)总体而言,这个展览的影响力太小了,但其本身的资源太丰富了,还是展览承办方下的功夫不到。这个年代,本身老照片的展览就是很吸引人的,加上那么有名的一个人物,最终像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很失败的。试想一下,要是把这个展览原封不动地放到美术馆、放到国博,还会是这么个结果吗,要是有文化公司组织,会是这样的吗?
, z, l* S6 Q' u2 @6)选择的照片展缺乏能引起强烈共鸣的,应该选择几幅大家熟知的老北京照片或长期被引用的照片作为重头。5 F+ `. j" u, A# X' f' `+ F* A
7)最后一点就是感觉杂乱,缺乏主题。
, c9 d ^: X" a" T+ n5 |- u( D1 d. ~2 `! W
但总的来讲还是值得去观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