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3|回复: 10

纪念连阔如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召开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8-8 0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华时报讯(记者高宇飞)8月7日下午,纪念连阔如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东汉演义》新书发布暨连派评书传承收徒仪式在京举行。欧阳中石、蓝天野、姜昆、爱新觉罗·启骧、阎崇年等200位嘉宾到场助阵。连阔如先生的女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和连派第三代李菁现场收徒。  座谈会由李金斗主持,蓝天野、苏叔阳、田连元、姜昆等高度评价了连派评书的艺术成就,追忆和缅怀德艺双馨的评书大师连阔如。话剧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回忆:“我从小听着连先生的评书长大,他的评书不止有故事,还让我长了知识,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这些都对我后来演戏产生巨大影响。连阔如先生还把那一代最辉煌的评书艺术延续下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评书表演家田连元称,连阔如先生当年说“新书”具有开拓精神,并表示评书艺术会代代流传,“评书是说话的艺术,一定不会消亡”。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回忆了连阔如先生在当年文革时期所受的苦难,赞其“改旧曲、演新曲”,达到了评书艺术“史诗般的新高度”。
; i7 Q: D; S6 \9 {  收徒仪式上,连派评书第二代的连丽如喜收张怡为徒,连派第三代的李菁收张硕为徒。作为连丽如的第一个女徒弟,张怡行传统磕头礼时,泪水夺眶而出。至此,连派评书传承到第四代。3 T( m' H, |( j. }1 P
  当天,中华书局还介绍了特别印制发行的精装本《江湖丛谈》《醒木惊天连阔如》《卅六英雄》和《东汉演义》。作为连派评书的扛鼎之作,《东汉演义》保留连阔如的评书说本原貌,展现马武、贾复、巨无霸等人物鲜活的性格。回忆起父亲,连丽如克制着情绪说:“出版这套书,让我再次感受到父亲的伟大。现在我的徒弟们学评书可以听录音、查电脑、听我一句句教。我父亲在那些艰苦条件下做了那么多,成就是巨大的。” 6 Z  b0 s0 n$ ~' Q/ p
9 Z8 S. C. w! E9 M  W* a' R% x
http://news.hexun.com/2013-08-08/156897976.html
& l% m; |2 c  y! y, v9 a; {; ?% f2 y, o- n
% b" h% Z8 |1 B; }. v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09: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京报讯 (记者姜妍)“10年前我们在湖广会馆举行连阔如先生诞辰100年的活动,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他的长相了,我们是多么容易遗忘啊!”昨日在连阔如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作家苏叔阳如是说。
- ~' q2 j- K; _# x0 u6 P3 L
2 I1 q; \) N8 e2 E  苏叔阳:很多艺术家年轻人都不知道了3 B5 f9 N* V, p

# x, T& d6 ?! g  为了让人们不再遗忘,会场主席台中央挂着的一张放大数倍的连阔如照片十分显眼。苏叔阳还记得1956年他第一次见连阔如的场景,那时候他还是一个人民大学历史系一年级的学生,他代表学校要邀请一位艺术家来讲讲朗诵。当时国内广播业内最著名的两位艺术家一位是孙敬修,一位就是连阔如。同学们表决后一致同意请连阔如来学校里做讲座,苏叔阳就去找了连阔如。
1 A/ q* q/ s6 m/ i$ Q, [! S5 [0 F6 k' w0 c. ]8 _& S! ~( L, a
  那时候连阔如53岁,苏叔阳18岁,“连阔如先生特别朴实,一个人坐着公共汽车就来了。”连阔如一到先给学生们讲了他和孙敬修在技术上的差别,嗓子的立和横的区别。“我还记得连先生说,大家都讲手眼身法步,其实这个顺序错了,应该是眼手身法步。眼到手再到,就对了,要是手到眼后到,那是棒槌。”9 i. v7 O! j; x: Y8 b' n( b

" m. O; S9 k% {4 _: u  多年后,当苏叔阳在湖广会馆再参加连阔如的纪念活动时,他发现很多人都忘记了连阔如的长相。“但我说的是对的,我说完连丽如是赞同的。”为此他发出感慨,我们太容易遗忘,“人艺60年,许多艺术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了。5000多年这么多的优质文明这样容易被遗忘!”苏叔阳说,连阔如有个外号叫“静街王”,广播里一有他的声音,大街上立即就安静了,很多没有知识的人从他的评书里知道了历史传承和伦理道德。“我想我这一代人应该不会再忘记了,我们应该记住为整个社会、民族文明做出贡献的人。”# R( h/ z1 b2 R+ }1 N+ U

) B4 D% E) Z$ }) ~- J3 m5 N% B  田连元:评书不会消亡
1 Y5 k) {9 z9 _* h( `  I& E5 o
# J9 U  P+ p, R, w+ U) P  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前阵子曾被媒体问到评书艺术是否会消亡的问题,他说自己当时就回答,只要人类还在说话,评书艺术就不能消亡,因为评书就是说话的艺术。“今天有很多光怪陆离的东西看起来很流行,但这只是暂时辉煌。评书在今天从自己本身到外延都有了发展,今天有广播评书、电视评书、手机评书、网络评书、动漫评书,电视机里主持人拿把扇子讲话,那也是在学评书,所以评书艺术的前景广大。”田连元对评书前景很是乐观,他还特意送给了连丽如一幅字,上面写着——“精湛之艺,百代传承”。3 E, r8 U* w7 p8 K) G/ u0 r; j, W2 F. `
3 |. u) @  c0 Q0 m9 ^( X
  昨日活动上到场的跨界艺术家也非常多,人艺老艺术家蓝天野就提到,自己小时候很内向,是听着连阔如的评书学到、了解了社会,知道了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也是连阔如的评书带着他最终走上了舞台。“我一直听他的评书听到他不能说了为止。”3 v* {& O' ?+ t* G% b% m( G

4 Z7 `  q/ D: ^8 W6 S7 t  为了纪念连阔如诞辰110周年,中华书局推出了新版《东汉演义》以及精装本的《江湖丛谈》、《醒木惊天连阔如》等图书。在活动上,连丽如、贾建国夫妇还收下了自己第一个女徒弟张怡,而连丽如的徒弟李菁则收张硕为徒。7 w0 l7 D& }; ~: u% R

9 `* ~# E( v0 }2 |+ N8 o: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8/08/content_1919593.htm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09: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8 09:54 编辑   |. }4 N2 }5 H/ O. V$ f2 Z
2 i/ }& ~) y7 v  k- F
苏叔阳先生完成年轻时的愿望,向连阔如先生遗像三叩首,拜在连阔如先生门下。
3 I/ @$ P. a8 d: n  s* N; ]' m/ e5 g  e1 _& K* Y) G
来源http://weibo.com/qingpingke- D% _4 k9 t# ^- v0 _
        / D2 z! O/ j/ Y+ o& V. X7 B* o; |
8 k9 _* B8 v: }7 E5 n6 S8 R
& k8 C. ]- x- s

& d) x4 Q' D( ]; T1 `3 p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09: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8 09:55 编辑
- J; b! J1 I: k6 M8 G
& G/ c  ?' C- X4 n$ J& Y7 W苏叔阳先生完成年轻时的愿望,向连阔如先生遗像三叩首,拜在连阔如先生门下。
8 r4 _4 Q+ ^0 X7 v) C
. L, D5 y8 a( n) d" T9 J9 Y苏叔阳先生夙愿得偿。
) m. b& J6 f  D( S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09: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纪念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诞辰110周年,8月16日,连派评书将再次与京剧合作,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一出好戏。此次合作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评书与京剧不再只是相互穿插演出,而是让说书人与京剧演员同台,在一问一答间解析人物。
发表于 2013-8-8 1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从小听着连阔如先生的评书长大的。六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连先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5: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8 15:19 编辑
9 q5 T5 e  u9 Z
我的什刹 发表于 2013-8-8 10:22
0 a2 \$ M+ g$ Z. `* s我就是从小听着连阔如先生的评书长大的。六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连先生的。

: m1 I# ~+ s0 d7 {您真有耳福,现在连先生留下的评书声音资料经过有关方面的努力搜集只找到三个片段东汉演义的《三请姚期》,三国演义的《辕门射戟》,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发表于 2013-8-8 21: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是没这个耳福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4: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8-8 09:59% M1 U# C0 G; ]2 f7 j% {; X$ v
为纪念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诞辰110周年,8月16日,连派评书将再次与京剧合作,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一出好戏 ...

3 B7 O: e' k6 n3 C* F5 {8月16日晚梅大“戏从书来 书中有戏”演出节目单:王玥波评书《一鸣惊人》,京剧杜喆《文昭关》选场,李菁评书《三请姚期》,京剧孟广禄《姚期》选场,京剧王佩瑜、魏积军《空城计》选场,连丽如评书《智激周瑜》,连丽如、李扬评书+京剧《横槊赋诗》。) J/ C1 `2 ?' C7 e7 T' M) V( z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09: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连阔如诞辰110周年评书京剧联合演出在京举行(来源:中国曲艺网)
/ o* q/ N( }0 G# V  }: }) v5 Q& z  A7 V; F4 t. p. `3 s
  8月16日晚,为纪念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诞辰110周年,由中国曲协、北京市文联、中华书局、北京非遗文化保护中心、东城区文化委员会、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办,北京京剧院协办,连派评书再次与京剧合作,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一出好戏。此次合作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评书与京剧不再只是相互穿插演出,而是让说书人与京剧演员同台,在一问一答间解析人物。' y6 f; x, A. o0 ~! G6 \/ w$ h, U
7 r9 D  q: ]9 I; f4 X
        连阔如先生1903年生,北京人,24岁开始说书生涯,1971年逝世,享年68岁。他是北京评书艺术的一代大师,是新中国曲艺的代表人物,也是杰出的曲艺改革家、社会活动家和作家、民俗学家。连阔如先生为人襟怀坦荡、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坚贞不渝,与曲艺界、文艺界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展现出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人品艺德。他在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委会、中国曲艺研究会担任领导职务期间,致力于曲艺的去旧革新、继承发展,是新中国曲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新中国曲艺事业乃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开创性、历史性贡献。0 v; C1 U( V2 ^6 C- ~
$ `& c) U. }( E8 G+ B
        此次演出首先播放了四十秒连阔如评书的精彩片段,演出中,连丽如、李菁、王玥波,京剧演员孟广禄、杨少鹏、王佩瑜等先后上台以评书、京剧两种方式评述三国这段历史。值得一提的是,王佩瑜将特意从上海赶来,在京首次扮唱诸葛亮。而演出中最大的亮点当数连丽如与李杨在台上的一问一答,连丽如以说书人的身份出现,与曹操(李杨扮)用京白、韵白两种方式对话。
; K+ I. p% M' k9 Y$ E* O/ z. L8 t# J9 B

) [) m. u+ w: ]7 D. q/ @图文编辑:刘振明
( F. W5 O  |6 q7 ]
: f7 I# m) m8 P9 K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4152&version=cn
发表于 2013-9-20 16: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张怡,东城文化馆最美的少妇,在那听书场场不落,不张扬,有连先生的神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10:43 , Processed in 1.14150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