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war4073 于 2013-8-28 17:13 编辑 , i+ M/ v% G7 B9 i" a- r+ x5 U
$ N! F: T" M2 |& t釋迦是台東最有名的水果,原名「番荔枝」,由於奇特的外形,酷似釋迦佛的頭像,因而有了這個有趣的名稱。釋迦雖是遠近馳名,但就是不耐久存。釋迦採收後,兩三天內即熟透,果實變軟,經不起堆疊擠壓,因而通常不易銷到遠地。2 q& |$ z. m s; V9 h7 F5 M" }: t7 l& C' U
釋迦開花
釋迦開花
- ?, s( l: P( ~$ ]2 H; r1 r
釋迦的產期在夏、秋二季,以秋天為主要的收成季節。每逢寒、暑時期,都可以看到農人拿著修枝剪修剪枝條,以便釋迦能適時發芽,開花、受粉、才能夠結成一顆顆碩大的果子。
結實累累的釋迦樹
結實累累的釋迦樹
; [- I2 l$ ~( C, j
台灣農委會的研究,釋迦利用人工授粉,比自然受粉成功的機率高,因此釋迦大多採用人工授粉,也使釋迦的果形較整齊、收成較豐碩。
釋迦套保護層
釋迦套袋
釋迦採收
釋迦採收
# E$ N8 q& }6 p3 w" ~$ r; L8 | 人工授粉方法,先採取釋迦花粉,再將要受粉的釋迦花瓣剝掉一、兩片,利用四號水彩筆輕輕的將釋迦花粉塗抹於釋迦的雌蕊上,大約三天便可以見到成果。授粉時間隨釋迦的品種而不同。一般的釋迦及軟枝釋迦授粉的時間是下午四至六點;鳳梨釋迦則為晚上七至十點。
釋迦分級
釋迦分級
" W8 M7 X! \" O7 D4 p 近年來,台灣在嘗試新品種的栽植。這兩年市面出現的軟枝釋迦、鳳梨釋迦,就是例子。鳳梨釋迦果肉連在一起,不像一般釋迦的果肉一瓣一瓣很容易分開,表皮各瓣間的裂紋也比較淺而平滑,所以常是切開來吃,而不像一般釋迦用手掰開就吃。
釋迦的果肉
$ g3 w; s* s+ _. i
一般釋迦是否成熟,可從表面的裂紋觀察。果實的裂紋張開,可見到深處的淡黃色顯露出來,表示釋迦已經成熟了。
辨識釋迦成熟與否
- `2 \) u' z1 @. \6 s% `4 v
釋迦的品種計有: 1.細鱗種:果表鱗目小,鱗溝淺平,鱗目為黃綠色或淺綠色而平滑。 產量高,果實小,果肉利用率低,商品價值差,種植面積少。
細鱗種釋迦
$ w% [; r/ p1 Z: } @- D$ k 2.粗鱗種:果表鱗目突起,硬熟期鱗溝開裂,呈奶黃色,果實中等大小,果粒比重大,肉質與風味不錯,果肉利用率高,商品價值高,外觀成熟度尚明顯。但易受氣候逆境與環境等影響,夏期果與冬期果之產量不穩定,易導致減產,栽植面積有逐年減少情形。
粗鱗種釋迦
% l' {. b) O/ K" O0 \* T. {/ ?8 m/ C 3.軟枝種:果表鱗目大又突起,為深綠色,明亮度低,鱗溝閉合,達適採期展開不明顯,由外觀較難判定成熟度,果形大,果粒比重較小,果肉利用率低,口感稍差,且果實易軟熟。然產期早,產量高且穩定。
軟枝種釋迦
9 {) n8 D! b6 ]) A5 S2 m: K3 B
4.台東一號:果表鱗目大且突起,明亮度高,果實硬熟期鱗溝展開,呈奶黃色,外觀成熟度明顯,商品價值高,採後櫥架壽命較長。果實比重大,果肉利用率高,肉質佳,風味口感良好,產量穩定。
台東一號釋迦
3 n: B2 t" [% Y) {/ W 5.紫色種:自國外引進,鱗目呈紫紅色,鱗溝深且亮麗,果實中等大小,口感風味較之粗鱗種等稍遜。
紫色種釋迦
! O! {# G2 w7 t5 U' e- } 6.大目種:果表鱗目淺平,鱗溝不明顯,果實甚大,可達1200g以上,果粒比重小,肉質及口感似軟枝種,糖度較低,約為18~20°Brix,外觀成熟度不很明顯。
大目種釋迦
" v) T% B8 ~" H0 I7 c A* }
7.鳳梨釋迦:鳳梨釋迦由於果肉Q,甜中帶酸,大多數之品種果實可削皮或切片、切塊食用,果肉有鳳梨等熱帶水果風味,故稱呼「鳳梨釋迦」。
鳳梨釋迦
1 V1 d$ C+ L2 `( q( b
市場銷售的釋迦:
市場銷售的釋迦
市場銷售的釋迦
市場銷售的釋迦
市場銷售的釋迦
% y/ b5 K |9 \, e/ u8 s9 g
0 t" Q! q. \+ U/ U& b4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