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91|回复: 6

八一四 长空之战[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8-13 16: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鲁丝 于 2016-7-2 12:14 编辑
0 ]) D3 R4 H; ?9 b  V) j; c# j7 T9 o" c2 \% W+ @- {
; W0 e% P3 |8 ^4 W. G4 C! W
八一四长空之战
序言
1 {% h  z, w* U7 Z" m( C5 k
卫国 人无分老幼、政无分党派、地无分南北,即使同父同母不同天, 同室操戈 但面临外敌, 大家还是要共赴国难, 唇齿以共。  历史是一部事典, 忠实记载过往发生的事件, 是不容抹灭与窜改, 汉武帝羽林猛士哮若虎,披坚执锐略匈奴,天威难测!但司马迁着「史记」依然秉笔直书功过。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七七卢沟桥事变」,继「八一三淞沪抗战」,在后1日八月十四日发生的这一场空战-------将永铭在史                                                                                                                     
6 t( t- @& a& ]' m( e9 e. r

& G: M* P/ ~- v# t
中华民国空军的一天(之一)  笕桥英烈八一四空战                                                              9 A9 F7 F1 a  Y$ H& |' l6 E
文/萧文
编者按 1921年意大利朱利欧.杜黑出版《空权论》,认为空权可以决定战争命运,空中轰炸足以使海陆武力屈服,二次大战成了最佳验证机会,首先登场的是日本对中国的大轰炸,也缔造了中华民国八一四大捷、空军节的由来。
8月13日晚上,蒋介石委员长得知日舰正急速驶离长江,决定空军提前攻击。                                                            0 F. ]! N- D1 e8 v9 r+ f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打响第1枪,碰到台风来袭,台风与战争,压得人喘不过气;卢沟桥事变逼得蒋委员长在7月17日,发表庐山谈话对日宣战,提出「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进入全面战。                                                                                                                            7 |; Q' b+ j7 Z$ M
八一四前淞沪战役
同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西部派遣队陆军上尉大山勇夫与一等兵斋藤要藏2人,骑着摩托车冲撞上海虹桥机场大门,卫兵不准他们进入,被大山勇夫打死。虹桥机场总站长、东北空军的李疆雄听到枪声赶到现场,用手枪击毙大山勇夫,这是「虹桥机场事件」。                                                                                                                     ' G; n* B/ [  g) o, T
中国以不扩大事态为主,由上海市长俞鸿钧与日军谈判。8月11日,日军要求中国撤除上海 保安队与防御工事,同时以军舰20余艘,护送运输舰向上海增补军需品,并动员驻沪海军陆战队约3200人与在乡军人、义勇团。日本一面赞同以外交方式解 决,一面又增兵威胁;俞鸿钧认为日本欠缺诚意,当日21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张治中「围攻上海」。                                              & u# `1 Y% d5 {5 U" g8 `$ R7 X0 T: R
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指控中国军队违反《一二八上海停战协议》,俞鸿钧严正驳斥,英、美、法、义外交官要求国民政府将上海列为不设防城市。双方互相指责,不断增兵,事件不断扩大,8月13日上午9时15分,日军向我军进攻,这就是「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动了战争机器。                                                                                                            
+ z$ p- W/ m5 \: R5 ~* b0 O; |
8月13日11时50分,日本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依据先前安排的计划,下令所属航空队隔天攻击南京、杭州、广德和南昌的中国空军地。                                                                                                                  
$ [/ R# {3 J; U& P2 a1 ?
下午2点,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发出第1号作战命令,各空军部队应于14日下午4时到6时 之间,抵达各出击位置,出发时间由各大队长订定,各大队长应于14日上午10时到达南京的航空委员会开会。其中一份命令由李德权及航校5期张唐天两名飞行 员携带,自南京大校场机场飞到周家口机场,交给第4大队。此时我空军没有立刻出击准备,而是作前进部署。                                                                        
1 l) `3 G7 i- P' [
8月14日凌晨,江苏与福建沿海天气不佳,气象预报东海有个台风向北方移动,风速每秒 22米有大风雨,乌云密布能见度低。日方3艘航空母舰加贺、凤翔和龙骧号,报告其舰载机「由于狂风,不可能」起降;5时30分,长谷川清中将下达命令「延 缓空中攻击直至天气改善。」这个台风吹翻一盘棋,棋还是要下,但都脱离原本计划的路子。                                                       Q2 L2 F4 w6 j* U5 |
8月13日晚上,蒋介石委员长得知日舰正急速驶离长江,决定空军提前攻击。为了把握时机,8月14日凌晨2点,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发布第2号作战命令,要求第2、5及6大队攻击淞沪地区日军部队与设施。                                                              
2 n# q; K% D- y, x# g
航校暂编大队辖下第32、34与35队,驻防笕桥。这一天上午8点,暂编大队35队队长 许思廉率领3架可塞机,自笕桥起飞轰炸公大纱厂日军军械库。30号机姜献祥在《暂编中队初战篇》写道:「突然一个巨大的影子从前方撞来,我赶紧侧弯闪避, 原来是一座宝塔。」可知飞行高度之低。由于云层300呎天候不佳,最后只得放弃任务返航。                                                        ; v* _; R0 F! |0 |& Y# o
上午8点,驻安徽广德第2轰炸大队第11队队长龚颖澄、第9队队长谢郁青,分率9架诺斯 诺甫轰炸机,各携带800磅炸弹1枚,经过昆山,9点5分到达上海上空,轰炸停泊在黄埔江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以及杨树浦码头仓库。8点40分,副大队长孙 桐岗率领21架轰炸机,轰炸吴淞口外海日本军舰、公大纱厂、汇山码头以及公大纱厂西面日军临时机场。9点20分,驻扬州第5大队大队长丁纪徐,率领9架霍 克3驱逐机沿长江飞往上海,轰炸长江口南通附近日舰。                                                                                                                                    
- H! u' X: S4 D, _6 T
前仆后继炸日阵地
下午13时30分,配备许来克攻击机、驻防许昌第9大队起飞移防浙江曹娥。苏显仁 2707号机与杨道古2708号机经过航州时,被驻防笕桥航校的霍克3误以为日本飞机而攻击,杨道古在《许来克大队始末》写道:「在曹娥降落后,张光蕴告 诉他衣服腰际有两个破口,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被霍克3子弹打穿。」他们晚上才知道,傍晚4大队与日机空战的消息。
下午14点20分,第5大队第24队队长刘粹刚,率领9架霍克3驱逐机,轰炸上海附近日本军舰,副队长梁鸿云2401号机被地面炮火击中,机毁人亡。                                                                                                                     _" s" z' Z* y  `9 U
14点40分,暂编大队35队3架可塞机再度轰炸公大纱厂日军军械库。30号机姜献祥在 《暂编中队初战篇》回忆:「在公大纱场旁有座高尔夫球场,日军只需稍加整建,就可以成为简易飞机场。」又写道:「我看到租界十里洋场许多高楼顶上挤满人 群,观看闸北这边战斗,真是隔岸观火。」(待续)                                                                                                ! }! p* Y# d& f

八一四 长空之战

八一四  长空之战

0 l8 b6 l! _% L' V. O

八一四 长空之战

八一四  长空之战
2 d- V, D2 m  e6 I8 H& Q. `: Q+ Q

八一四 长空之战

八一四  长空之战
# v1 \. s) N  b4 g$ I1 o
+ Z7 P" n2 c; m+ l  h/ K
" M3 W! u% T) Y! P! e

8 h$ V% d' a+ [" \/ V3 N% a1 H
笕桥英烈八一四空战成仁取义使命必达(之二) " E7 V, `2 `1 j
/萧文      
0 n/ `, M" r. A
高大队长命令飞机不要停车,一半起飞警戒,一半加油准备出击。8月14日15点40分,第2轰炸大队21架诺斯诺甫轰炸机,再度轰炸上海公大纱厂、汇山码头以及日军司令部。顾兆祥1107号机被地面炮火击中,迫降虹桥机场时,坠落附近农田,顾与后座叶云乔两人无恙,背着伞包离开飞机。                                                                                                               
; _; H( F( L+ k8 i5 [: S6 a9 S
风雨无阻抵达目标
& R1 e+ Q; u, g! @# S
祝鸿信907号机被1架日本水上飞机击中,祝鸿信受伤,后座任云阁死亡。2大队航校6期2班王志仁在《诺斯洛甫扬威海疆》写到:「任云阁两眼圆睁,双手紧抱机枪托把闻风不动,胸前被炸成血肉模糊的大洞!耳根后也有血块凝结,气绝多时了!」李传谋飞机被地面炮火击中受伤,返航时飞到常州附近坠地殉职。                                                                                                               " X* O* C1 p( E% x9 `1 z
同一时间,暂编大队34队队长刘领赐率领6架霍克3驱逐机,轰炸上海公大纱厂与江边临时机场。
国府航委会第2号作战命令未提及第4大队,推测应为驻防距离过远,不及赶来。4大队下辖第21、22、23共3个队,队长依序为李桂丹、黄光汉、毛瀛初,各队配备10架霍克3双翼驱逐机,驻防周家口,到笕桥航程410哩,霍克3巡航速度150哩,需飞行两个多小时,接到命令后移防,若在下午出发,时间上应该不太容易,何况中央并不急着要作战。2 B+ N" C+ ?, Z. L2 y0 R" b3 x
航校6期龚业悌在《八一四抗日空战胜利60周年纪念文集》为文〈八一四空战〉写道:「8月14日,空军4大队接到移防杭州密令,下午1时李桂丹队长即率21中队9架飞机,离开周家口机场,随着22、23两中队也先后起飞。」高志航大队长在南京开会,传送电报到周家口,电报转译成明码时为上午10点左右,各队长紧急开会,受到台风影响京沪一带乌云密布下着大雨。到了13时左右,天气仍未好转,不得不冒着恶劣天气起飞,一路滂沱大雨,视线模糊,气流不稳。起飞时,第1队李桂丹2101号机在最前面,右边为柳哲生2102号机、左边为王文骅 2103号机。接着是第2队谭文2104号机,右为刘树藩、左为金安一。再接着为第3队王远波,右为张敏贤、左为龚业悌,呈品字型队形。飞至芜湖上空,天 气仍未好转,机队改为单纵队飞行,后机紧盯着前机飞行,当时没有座舱罩,飞行员整个人都暴露在空中,全身湿透,两个多小时抵达笕桥机场。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订定在中国使用飞机原则,华北以陆军航空队为主,华南没有日军占领区,以海军航空队为主。
6 N3 o8 v. G6 R; L1937年7月11日,日本海军成立特设航空队,隶属于第3舰队,该舰队长驻中国沿海以及长江,又称中国舰队。
日本第1、第2舰队称为联合舰队,是后来太平洋战争主力舰队,特设航空队,下辖驻防鹿儿 岛县的鹿屋航空队、驻防千叶县的木更津航空队,均使用96式轰炸机与中岛95式战斗机。8月8日,鹿屋航空队换防台北松山机场、木更津航空队驻朝鲜济州 岛。当日,鹿屋航空队进驻,并在上海南端的马鞍列岛水域布署龙镶、凤翔与加贺号3艘航空母舰。
/ c% h" L. W8 q
8月14日,日本海军特设航空队第1联合航空队司令官户冢道太郎大佐,依据气象报告台湾 海峡与温州地区天气好转,命令鹿屋航空队司令石井艺江大佐出击,分成两个分队,各有9架96式轰炸机,每架携带250公斤炸弹2枚。浅野少佐第1分队攻击 安徽广德、新田慎一少佐指挥第2分队攻击杭州笕桥,2个分队分别在12点50分时及13时5分起飞。上海附近有台风,天气未转好,驻防附近的日本航空母舰无法派出战斗机护航。在没有战斗机 护航下,机身迷彩涂装,机翼漆着红太阳标志的鹿屋航空队96式轰炸机,仍然越过台湾海峡,在浙江东南永康上空,两个编队分开,各自奔向目标。从台北经浙江 永嘉到笕桥,航程670公里,巡航速度220公里,全程3小时;台北到广德,航程770公里,全程3小时30分。. x* L1 E& P* |. H+ _
加油挂弹升空迎战
5 u. K! m9 t0 Q' J  J! E
第4大队长高志航在南京开完会,乘坐运输机到达笕桥机场,没有多久传来隆隆机声,21与 23队经过2个多小时飞行,约15点半到达笕桥,各机油量所剩不多,21队李桂丹先降落加油挂弹。约16点10分,响起空袭警报,机场铺上禁止飞机降落的 T字布条,高大队长命令飞机不要停车,一半起飞警戒,一半加油准备出击。随后23队毛瀛初只得留在空中准备截敌。李桂丹在加油后率领谭文、柳哲生、王文 骅、金安一立刻升空。随着高志航登上霍克3IV-1座机升空。高志航爬升到3000米看不到敌机,才想到轰炸机不会在这样的高度投弹,而降低飞行高度,他与谭文发现桃崎三等空曹及恩地三等空曹的飞机投下2枚炸弹,炸中油库起火,高志航与谭文赶紧追上,开枪先击毙射击手,再连续射击敌机着火,坠落于钱塘江边金门坎附近。李桂丹带领柳哲生及王文骅3机,飞到乔司机场上空,看到下方有架96式机,那是三井一等空曹与森田三等空曹的飞机,居高临下猛攻该机,着火坠落在乔司机场附近李家村。(待续)
/ C1 ^& j3 |( j0 C, [

八一四 长空之战

八一四  长空之战
9 j. ?8 z5 V1 A1 U

八一四 长空之战

八一四  长空之战

" [* z; m  v0 ^7 q2 H6 w+ y& i4 ~& \4 u, w/ n' \" i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ヌ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ヌ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丝 于 2016-7-2 12:14 编辑
9 r' k) ^, C* }7 d$ `" F" o
% ~4 v/ \7 _* p1937年7月17日上午,中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正式发表《抗战宣言》,郑重宣布:“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P( B6 W. L) ]- t/ Q您摘的这两句“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怎么不像决心抗战呀?
% `) U+ ]# U& @$ k, T+ s2 }/ E: N% i& G, M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ほ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ほ提现即时到账SO.CC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23: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5-8-15 00:31 编辑 . E9 W. e/ f" P) q: }  }) e
华文正 发表于 2015-8-13 21:00' I. d. a+ C( L0 @- Z
1937年7月17日上午,中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正式发表《抗战宣言 ...
( G4 ?* k! x. I* F, Z6 [! u
' Y) O7 D) R% U; H  I: q2 z* W: l
华兄你是明眼人,我初赌此语亦有同感,然真积力久渗入后才逐渐开始稍微了解“蒋委员长在717日,发表庐山谈话对日宣战,提出「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进入全面抗战。”,这是一句实话,虽是对中国人说的其实语意也是针对日本人, 事实上,延续清末的积弱,中国没有实力去抗衡日本 ,这也是日本执意欲灭中国的意图, 德国和苏联在战场上都吃过日本的败仗, 它的实力不可小嘘 。                                                                  
「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这句话的涵义是中国不希望战争,绝不放弃和平直到绝望时;绝不轻言牺牲直到最后关头,所以一直忍让,但日本一再挑衅,全面爆发欲灭中国的企图,渔阳鼙鼓动地而来,在这种危亡存续的关头, 和平已绝望, 牺牲到关头, 只有诉诸一战!                                                               
这段话实是表明了抗战的决心,因为和平已绝望,牺牲已难免,委屈求全也无效 ,对一个穷兵黩武的畜兽 ,只有下定断然抗战的决心与应战 ,任谁做出这样一个陈词都是异常困难的                                                                                 
日本放出的豪话是三月亡华,但这场艰困的战争足打了八年,这年的时间就足以做明证 这是不是不像决心抗战?
当然这个语句 「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缺乏一些助语的补助是不易看出抗战的决心,反而像是冀望和平、抑止战争、委曲求全 的意味,实则我们留心「根本绝望」与「最后关头」两句就是决战的伏笔,一旦跨越此线, 后面的「绝不放弃和平」与 「绝不轻言牺牲」 都已无所谓了! 其实它包含了这两重意义在内: 即我们冀望和平,抑止战争,但和平绝望到最后关头时,我们还是会放弃和平而战!不顾牺牲而战!

( c$ H7 }: B7 [
“发表庐山谈话对日宣战”其实是内部谈话,中国并未正式向日宣战,这正是日本想要的,因为一旦公开宣战就是名正言顺的交战了,衡诸国情,要寻求外援与同情都难。 中国曾冀求美国协助,美国持观望态度,直到美日利益冲突,日本1941127日年发动偷袭珍珠港,造成美国重大伤亡,129日迫使美国对日宣战,中国也相继对日宣战,这才迎来中美合作,逐渐扭转颓势,自193777日,日本发动侵华,到1941129 五个年头 中国忍辱抗战了五年,才正式向日本宣战。

, i9 e6 D& s; j/ \: Q. w
您引用的话说得非常好, 我引的话忠于原语, 其实两者本意如一, 好比说同一个人:一个扮像是本来面目 ;另一个是经过化妆的面目
- }) T4 v& g+ o' G$ X+ W* c1 f
( t+ K$ ]. ~% _9 j* R+ }

, ~6 ~2 T. [) w6 t/ Y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23: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5-8-14 23:35 编辑
% n! X6 l4 G& x; R8 ?; F/ h1 y1 }0 R- T+ x0 i- m
《两岸史话》笕桥英烈八一四空战 -八月十四日这一天(之三)  
+ j6 T1 c2 D8 }9 a# V" D
2015/08/14 |
萧文
日本体认到,轰炸中国内陆目标的代价是高昂的,尤其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代价更高。
高志航准备降落时,发现山下及川崎的飞机,高志航赶紧拉起机头追击,一阵猛烈射击后,该机机身中弹38发,左翼14发,右翼21发, 左引擎2发,共75发,随后左引擎熄火,使用单引擎飞回台北松山机场,落地时起落架折断,飞机严重损伤,无法再使用。另架大衫忠一大尉驾驶的96式中弹两发,飞回台北。空战约30分钟,在1640分结束。新田慎一少佐的分队于195分降落台北松山机场,有两架被击落,1架重伤报废、1架轻伤,唯一战果是炸中油库起火,任务完全失败。                                                                           
% u3 f! Q) E0 V7 k4 Q1 h
莫相信大轰炸主义
4大队22队因天气恶劣偏航,1510分降落在广德机场,1小时后再 起飞,以品字形纵队飞行,不久发现日本96式轰炸机在下方,乐以琴 冲上前摇机翼并做手势,黄光汉队长没有任何反应,乐以琴只有眼睁 睁看着日机远离。乐以琴为此非常不高兴。22队飞抵笕桥时,看到机 场冒着黑烟与火焰,知道机场已被轰炸。
当晚乐以琴表示,驱逐机利用高度快速俯冲,可冲散轰炸机机编队 ,破坏火网各个击破,并表示,不要相信大轰炸主义。这位齐鲁大学 医科学生似有先见之明。- k" F+ g! K  Y7 n# d4 _3 S' Z, {

* U5 S# C# _. J+ i2 q7 ]+ r
未命名的圖片.png ' x% N. \, c, [- P5 M5 n
% d' C8 U3 s1 n! n
傍晚18时,暂编34队队长周庭芳驾驶霍克2从笕桥起飞,往西北方 向飞行,约在1830分,碰到浅野少佐第1分队996式轰炸机呈V 队形飞往广德,高度700呎,周庭芳猛追,日机编队向右迂回一段时 间后,又回到原航路,周庭芳在日机编队四周直上直下冲击,设法冲 散日机,却苦于没有子弹,不久到达广德上空,日机仓皇投弹返航。
当时2大队第9队衣复恩在《我的回忆》写道:「吃过晚饭,大家在户外稍事休息,见一架霍克机在机场上空俯冲,似在表演特技,大家都有点莫名其妙;后来发现9架大型飞机飞向机场,起初以为是自己的马丁轰炸机,一想不对,我们只有6架,哪来的9架?」
「就在此时,听到张廷孟大队长大喊:『快跑,是日本飞机!』大家即向田野疏散,剎那间日本飞机来到机场上空,对准两座棚厂投弹 ,炸得稀烂。」所幸棚厂里未停放飞机。浅野少佐第1分队996式轰炸机,仓促将16250公斤炸弹投在附近稻田返航,周庭芳于晚上1910分降落广德机场。
浅野少佐的分队于晚上2320分降落台北松山机场,其中小川空曹的飞机油箱被击中漏油耗尽,在基隆港外社寮岛(和平岛)附近迫降 ,飞机全毁,人员全被救出。5 l1 j/ G6 Y& s$ d4 x* x7 t+ b

; E: j2 l7 d) T% t" a' `
未命名的圖片8.png
9 g5 r8 f# C+ h( f4 n$ Q7 l, s$ {  _, H9 c& T% h
鹿屋航空队司令官石井艺江大佐,视鹿屋航空队为帝国海军的骄傲 ,他以出任这个航空队的司令官自豪。一天之内,飞行员宿舍空出许 多铺位,看着空荡荡的床位,面色凝重,拖着沉重脚步离开,以沉默 表达内心感受。
3天后,鹿屋航空队长官办公室传出呻吟声,石井艺江切腹自杀,一把指挥刀插进腹部,鲜血与肠子从刀与腹部隙缝流出。石井未依武 士切腹惯例,指定助手「介错」,而在极端痛苦中慢慢走向死亡。                                                             ' c* }9 k) k8 S8 c
八一四空战是日本第1次使用飞机作长程轰炸,来回航程超过1千海 里,也是第1次考验杜黑的空权论。然而还有另外一层意涵。可以从 乐以琴的「不要相信大轰炸主义」,说明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智慧以及 先见之明。
19324月,美国寇蒂斯飞机公司为海军发展霍克3是双翼机战斗机 ,推出后陆续发现问题并修改,发展得不算成功,美国海军接受度不 高,后来供外销之用。我国没有制造飞机能力,必须向外国购买,几 乎没有选择余地,某些情况下是勉强买来,将就使用。
相对的,日本有制造飞机能力,飞机制造厂依据军方提出需求单制 造飞机,96式轰炸机机身为全金属单壳式结构,是1930年代中期,日 本航空设计制造技术的巅峰之作,是当时最新式飞机,试飞期间到国 外展示,令欧美国家刮目相看,评语是水平很高。                                                                                                                               & {- I/ t7 [0 X# F6 W9 Q7 ^6 `! s
验证空权论有缺失
96式轰炸机相较,霍克3属于较落后的驱逐机,发展得不好。在 实力不对等之下,能够击落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新式96式轰炸机2架、重伤2架,战果不差。这场空战暴露杜黑空权论过于重视轰炸机,忽略战斗机的缺失。阪井三郎在《1937-1945日本帝国海军空战英雄》 写道:「因此,日本体认到,轰炸中国内陆目标的代价是高昂的,尤其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代价更高。」以后不会让轰炸机在没有战 斗机护航下执行任务。
这一天的空战,只是点破空权论的缺失,以后,日本对重庆及美国对德国实施大轰炸,再度说明,若没有战斗机护航,轰炸机要付出重大代价,更凸显空权论缺失。                                                                                              7 M# q( I( N+ R# d1 P2 `
这一天夜幕低垂,是中华民国空军值得一书的日子,在中华民国空 军史上发出耀眼光芒。
我空军将这一天订为空军节,并对以寡击众冠以「笕桥精神」,以 此激励空军的军心士气,塑造空军的企业文化。高志航殉职后,将他率领的4大队命名为志航大队纪念他,目前4大队驻防在台湾嘉义机场 。(全文完)
0 A% D) J5 B( A+ ~5 Y

9 x! P1 h' G0 A( {1 E( E& U( K, X& L: m5 }
' U# o  w$ ?4 {: h- o) X, Y) c

7 t" |# B3 ]& W
发表于 2015-8-14 23: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5-8-14 23:01
, F  H9 n) Z, @5 I, F0 |2 s/ E华兄你是明眼人,我初赌此语亦有同感,然真积力久渗入后才逐渐开始稍微了解“蒋委员长在7月17日,发表 ...
3 S6 r# a# L" I2 L5 X( q
先生还是误会了!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蒋先生自己说此句是他1935年说的,此处再次引用是解释之前委曲求全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以此句证明蒋先生已下定决心率领全国人民抗战似为不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0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15-8-14 23:34' E6 h- h  Y$ x% i
先生还是误会了!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 ...

2 P$ Y* [2 v% C' n谢谢你的说明 ! 你的建议很好, 我希望原作萧文先生能看到,也向你对此文的注重致以敬意!
发表于 2015-8-15 00: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5-8-15 00:07' c/ o1 I+ e+ q- F7 e& I
谢谢你的说明 ! 你的建议很好, 我希望原作萧文先生能看到,也向你对此文的注重致以敬意!

: x6 ^; G5 D%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7 09:12 , Processed in 1.21223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