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6-3-16 04:38 编辑
$ M T7 Z: h0 H8 `2 V8 e- z3 r, `) P: X$ ?# R+ I- H
* @: i0 A6 c1 \' N4 }
清皇朝礼器图式 3 @3 K' u9 k$ u" X
皇朝礼器图式.十八卷.允禄.蒋溥等纂修. 乾隆题序「己卯夏六月既望,御制并书」,说明书成于乾隆二十四年。皇朝礼器图式,是记载有关礼器的书籍,其内容实是古代五礼:吉、凶、军、宾、嘉。及五器等。此书分六部分,祭器、仪器、冠服、乐器、卤簿、武备。如下:
: o4 ?; I: M) B1 d
2 R) c }" m* @" W p, T 卷 一 祭器, 卷 二 祭器, 卷 三 仪器, 卷 四 冠服, 卷 五 冠服, 卷 六 冠服, 卷 七 冠服,, 卷 八 乐器, 卷 九 乐器, 卷 十 卤簿, 卷十一 卤簿, 卷十二 卤簿, 卷十三 武备。 卷十四 武备。 卷十五 武备。 卷十六 武备。 卷十七 武备。 卷十八 武备。9 h4 b$ @+ s8 V5 _: H( [
" g6 c- u7 h: F7 m! `- k 每器皆列图于右,说明于左。每件器物有条理精简的记载相关的尺寸、质地、纹样、阶等或简历,是书对了解和研究清朝的典章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此本为清乾隆三十一年武英殿刻本。全卷有一千七百多页,卷前有乾隆二十四年御制序、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进表、乾隆三十一年七月福隆安等补纂告竣进表、允禄等二十九位纂修官职名、福隆安等三十九位补纂官职名。 此书另有清乾隆年内府彩绘本,清光绪年重印本。 6 u9 Y# T. [7 D, H% ?
, L: Q5 F& t& m7 ~( u8 P 1 B+ b: f9 H5 {
皇朝礼器图式序 2 m, @0 r" l, G& d
1 [' u" K9 Y. Q( u- f: R
五礼五器之文,始着虞书,若玑衡,若作绘絺绣,若笙镛柷敔,粲乎具列,迨成周考工记,乃详载广围尺度与夫方色,钧锊圜匡缜疏侈弇之差,说者谓器之有图实权舆是汉儒言礼图者,首推郑康成,自阮谌、梁正、夏侯伏明辈均莫之逮,宋 聂崇义汇辑礼图,而陆佃礼象,陈祥道礼书,复踵而穿穴之,其书几汗牛充栋,然尝念前之作者本精意以制器,则器传后之述者执器而不求精意,则器敝要,其归不出臆说傅会二者而已。 , t2 M9 S& g+ n9 d
$ a3 o3 }8 s+ Z# Z
我朝圣圣相承,法物修明,折衷大备,维是敬天尊祖,颁朝诘戒之典,弗懈益虔,第所司展事具仪,间沿前代旧式方名象数,时有未协,爰诹礼官,自郊坛祭器及卤簿仪仗辇辂以次厘正,至冠服以彰物采,乐器以备声容,宜准彝章,允符定则,而观象台仪器自皇祖亲定阅数纪,于今度次不免岁差,又武备器什,有旧会典未经胪载者,皆是范是程进御审定于以崇饬,祀飨、朝会、 军旅诸大政,顾弗荟萃成帙,虑无以垂光荣府,于是按器谱图系说,左方区为六部,用付剞劂俾永其传。
5 q! R N3 p" {2 L) p1 d- J6 E2 P; Q3 _1 |
夫笾、豆、簠、簋所以事神明也,前代以盌盘充数,朕则依古改之。 至于衣冠乃一代昭度,夏收殷得本不相袭,朕则依我朝之旧而不敢改焉,恐后之人执朕此举而议及衣冠,则朕为得罪祖宗之人矣,此大不可,且北魏、辽、金以及有元凡改汉衣冠者,无不一再世而亡后之,子孙能以朕志为志者,必不惑于流言、于以绵国祚承天佑于万斯年勿替,引之可不慎乎!可不戒乎!是为序。
) C* d8 I& w3 V ^* T- v# q 6 V( {& w; X( d% `% X4 o9 J/ h
乾隆己卯夏六月既望,御制并书6 @9 Q8 q M( z; Y) i1 t4 J$ Q
; f1 B) g; |% A+ o) ^: s0 ~- _! _" G2 ~7 h) k
. l$ R$ W! z! b: [! c
3 `; L& d+ c0 O X$ x; V3 V3 h& g! F
) k0 x# c" i# K& ]& C1 ?. _) K6 |% T' {$ x# M1 h% \, A2 W9 h
9 @5 A* n8 J" y0 X- `0 p0 f.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