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 发表于 2016-5-10 16:50* K$ l1 R$ v! y9 g/ h: Q+ x8 g% H
原图清晰度有限,有点疑惑。
q( Q* ~* | j9 R" |1 Z3 U4 S4 v: ^0 q1 {* w4 [
1。如是犯人,为何没有官差跟随,如不是刻意安排,似乎都应有官差跟随。
& K- b) m1 r+ w5 O# Z4 I8 v谢谢黑龙先生参与探讨。在早期外国人介绍中国刑法时,特别提到这类犯人。他们犯的是小罪,就在犯人的所住地服刑,服刑的期限也不长。衙门不管饭,甚至三顿饭都可以在衙门指定的公共场所吃(家人可以送饭)或乞讨,但不能回家。晚上住在寺庙或祠堂,由“保甲”担保。由于他们携带一个“重物”,不可能“逃走”。服刑人一般也不愿意服刑期逃跑而罪加一等。他们和押送犯人不同,外出时无须衙役看管。由于这种监外服刑本身就是象征性的,带有侮辱性,带链镣铐可大可小,有点钱的,花钱带付细小,外出时还可以遮掩算“不要太丢脸”。所以一楼图中人的打扮可能是读书人,别太让“斯文扫地”,才有了那样的走姿。4 t6 P7 B# h; `+ P" W, N {
由于原图的清晰度就是如此,无法作精确的观察,才请各位判断。
5 B/ A$ T% ]( `, C1 M附几张图。- n5 ?% D; _! k3 L9 ~
图一 早期外国人介绍中国刑法中的插图(带铁棍)
4 P# N: z! W2 g" _! n
RE: 【探讨】安定门护城河桥上监外服刑的戴镣犯人
- ^5 M1 C, t1 |' D图二 早期外国人介绍中国刑法中的插图(带石锁)* L' ~+ |9 ^4 s3 H
RE: 【探讨】安定门护城河桥上监外服刑的戴镣犯人
2 r+ M" A d% W+ ?图三 樊国梁《北京》一书中的插图2 R5 v5 h1 j; P8 |; {: j' C- j8 b
RE: 【探讨】安定门护城河桥上监外服刑的戴镣犯人
4 i* }8 Z# e+ W) c; o7 b5 ~ z图四 拉贝里相册“山西犯人”( {) x6 Z2 p& d; c" N4 |& Z" [
RE: 【探讨】安定门护城河桥上监外服刑的戴镣犯人
. S( |* t- } t3 y# q# c# I0 M$ \6 _: n$ i6 A1 e( H
: }# k; [! D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