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7|回复: 2

谁还记得一个名字叫蔡立坚的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6-6-10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蔡立坚这个人当年非常有名气。
9 ~5 _) @7 ~6 ]0 I) ?$ k
) {8 L# N+ F+ q8 E8 Y  ?她曾经是长辛店铁路车辆厂职工的女儿,一名在读的中学生。当年她跟随着一些由本学校男女同学组织了“二七长征队”,学习毛主席当年在湖南农村徒步调查,并写出那篇著名的“湖南农民调查报告”的壮举,利用徒步的方式奔赴山西省的一些县市及艰苦的太行山区串联,在途径一些晋西北的农村时,被那儿老乡们的艰苦生活所打动,并决心去山西最艰苦的农村插队落户,改善那儿农村的面貌。于是,串联结束之后,独自返回山西一个叫杜家山的艰苦村庄插队落户,并成为了当年北京中学毕业生中,奔赴农村插队落户的第一人,对当年的百万青年奔赴农村插队落户起了示范的作用。
6 K" _* G3 t8 L( [3 ?8 c
% Z$ A, b7 \: I- [1968年7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杜家山上的新社员——记北京知识青年蔡立坚到农村落户》的通讯,曾经鼓舞过一代青年学生。& h  g% S, c, g3 c  e+ S* J1 C

8 D  \1 I% l& y. J& A; e6 r4 a我曾经有机会亲临现场,聆听过她做的一次讲演。& j& p% F- E% _+ Y- ]- t
9 R# F. Z  C( W$ Y% g
那应该是一九七五年底,我们即将高中毕业,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学来说都面临着奔赴京郊比较艰苦的延庆县大白佬公社插队落户的局面。面对着未来诸多的不确定和未知的因素,同学们在心里都打起了鼓。
, J# K$ ~* F3 s; \0 r
4 f$ Z4 ?4 m( }, Q为了安抚我们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学子,学校的老师为我们请来了一些当年非常有名的先进典型人物,给我们作报告,纾解我们的心情。最先来学校给我们应届高中毕业生做报告的是原清华附中的赴陕北插队落户的赤脚医生孙立哲,对于他的报告,在同学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那报告的直接结果就是全校有几十名同学报名奔赴陕北插队落户,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一位留校的青年教师——梁穆森。( b+ `- I. z4 h0 L
4 e( r" p. l( l4 m% E
之后蔡立坚也来了,她这时的身份已经是共青团陕西晋中地位的书记。她在讲演中并没有讲自己下决心插队的那段往事,这大家都已经熟知,而是讲了知识青年在农村中大有作为,与老乡们一起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事情。尽管她的报告没有孙立哲的报告那样生动,报告之后,学校也没有一个人报名去山西省的晋中或其他地区插队落户,但同学对她还是逐渐的熟悉了起来。
, x( n! t: ^6 b  a* M* C4 i8 ~* {5 x8 D2 v7 I* _
文革之后,特别是北京赴山西插队的知青大规模返城之后,蔡立坚留在了山西,最后在山西省党校工作,不幸于一九九七年的某日因车祸而去世,终年只有区区四十九周岁。
, F3 T, A6 s; V  v
5 s9 Z/ ~* t6 e$ @; A: _! y现在,可能有许多人已经忘却了这个名字,但是我还记得她。但愿她在天国一切安好!继续发挥她的热情和那坚定的性格。
; X* U$ k7 B" T5 R! J7 Q" d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6-6-10 15: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谁还记得一个名字叫蔡立坚的人?

你这个回忆,是新的发现,长辛店的材料都没有这个。
发表于 2016-6-10 15: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家山上的新社员》,曾听广播里说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9 10:41 , Processed in 1.10848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