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8153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3-14
最后登录1970-1-1
|
那一个阶段还有一部苏联影片值得一提,那就是根据前苏联著名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代表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彩色故事影片“第四十一个”。
8 j5 a/ x+ j# H. K9 w
U* U( h/ w* q2 G/ j8 \/ P% q& c% w这部影片的剧情是:" y% [) Z7 U* |8 K* D5 }. m
: C" ~0 p: A3 E7 e# V一支红军残部从里海岸边向卡拉库姆沙漠撤退。从死亡的包围圈里冲出重围的有二十三名战士和政委叶秀可夫(尼古拉·克留奇科夫饰)。他们中间,有一个女战士玛柳特卡(伊佐尔达·伊兹维茨卡娅饰),她是队里的神枪手,百发百中,每放一枪,都要数个数,她的死亡簿上已经有四十个白卫军官了。$ `5 s3 V8 O1 }; g: ^* D& r
: \/ r) f3 d8 h5 p* [. x# m4 u( e& l一天,玛柳特卡放哨时发现了一支骆驼队,叶秀可夫立即带着战士们追了上去。哥萨克兵躲在骆驼后面向他们开火,红军战士还击着。玛柳特卡举枪瞄准着一个中尉(奥列格·斯特里仁诺夫饰)。一声枪响。“第四十一个”,玛柳特卡数着数。1 ]! m* N- Z J( c6 @
' i9 E* [$ e, Z9 a- V8 ~
可中尉并没有被击中,他从骆驼后面举枪投降了。战士们从他身上搜出一份文件,得知他肩负着重要的秘密使命。政委叶秀可夫决定把他押到司令部去。一路上,交给玛柳特卡看管。玛柳特卡走到俘虏面前,中尉正用一双碧蓝的眼睛望着她。玛柳特卡恶狠狠地说:“别以为我是个女人,你就可以逃跑,第一次打空了,下一次可便宜不了你!”
' c* l; L t4 g% o% k) }# }3 N3 }$ S; p! s% N3 d6 R! Z
叶秀可夫和战士们带着缴获的骆驼队,继续沿着沙丘前进。不料,在一个风雪之夜,当地的吉尔吉斯人乘守卫的战士打瞌睡的时候,把骆驼全赶走了。队伍面临着严酷的困境,前面的征途是漫长的,需要穿过荒漠、战胜严寒,没有骆驼是不堪设想的。6 u/ B e# I y- Z
1 w; z: G: ^. o+ K队伍越来越艰难了,战士们衣衫褴褛,体力衰竭,有的战士倒下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他们的坟堆像路标似地竖在这荒无人迹的征途上。只剩下八个人在沙漠里行进了。有人提出把白匪军官干了,免得白消耗一份口粮,可政委不答应。说他能供出不少材料,一定要把他带到司令部去。1 ^9 \. p7 |3 B r' z }
3 K& J# m1 e7 [8 R" a8 `
许多天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阿拉尔海,并且在海岸上发现了一个吉尔吉斯村落。0 q) o, s+ |1 {! z6 s( ^
! \/ K4 f: m+ F4 S$ A+ |2 a/ Y
吉尔吉斯人对这些在二月严冬,从古列夫徒步穿过沙漠、来到阿拉尔的人,表现出恐惧和钦佩。战士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他们在温暖的帐幕里沉沉地睡了一觉,又狼吞虎咽地饱吃了一顿抓饭。
$ A+ \: T1 ]' K1 i: v- `. g4 i) c" E: w
吃完饭,玛柳特卡马上把中尉用缰绳捆起来。战士们嘻笑着说,又给他上套了!像一条带锁链的狗!玛柳特卡没理会这些玩笑,此刻她的内心沸腾,诗兴大发,一心想把他们忍饥受冻,穿过沙漠的事写出来。她向吉尔吉斯人要了一张画报,又从行军囊里取出半截铅笔,坐在火盆旁边,歪歪扭扭地写起诗来。中尉用那碧蓝的眼珠看着,惊讶地说:“你在写诗?”玛柳特卡恼火地答道,“你以为只有你会跳几下法国舞,我就得是个乡下傻瓜吗?”8 j: ^& \6 m' d' Z+ s/ f4 I
( \( K4 e( W! q中尉表示并不是认为她傻,只是觉得现在不是时候。他要她读一段给他听听。* w9 r: [2 V: p! L$ {: S* Z
" ]: {. Y8 @9 v6 H% y4 I玛柳特卡对他说,你听不懂,你血管里是贵族老爷的血,我写的是穷人,是革命。1 ^( ^8 u4 c3 x& E5 M1 w/ _
& r- _5 D; D$ }中尉说:“或许内容对我格格不入,可是人了解人总是可能的呀。”3 Y0 S2 F5 n% ]9 q) m5 Y9 y
1 N/ M8 \$ ^4 p( t$ P0 L- N
“好,就依你……”玛柳特卡开始给中尉读她写的诗。就这样,两人不知不觉地谈论起诗歌艺术来了。
4 k1 B2 h2 J) ~3 {% M& C2 g$ u B X' |* }0 W3 b8 @
政委急于把中尉解到司令部去。他决定派玛柳特卡和两名战士押着中尉,由海路出发,其余的由他率领沿海岸前进。
$ ~, \5 M$ @- v# _1 K
& |3 H8 s8 I# x( j黄昏,出发的人们都上了船。政委对玛柳特卡说,好好盯住俘虏,放跑了,你自己最好也别活着。万一遇到白党,不能把活的交给他们。2 B6 d' x2 H1 c6 D! ~" u$ H
: w1 ~/ u6 ^. a' u小船沿着平坦的海岸飞驶。风平浪静,水波涟涟。玛柳特卡望着逝去的海水,觉得海水蓝得什么都比不上。突然,她的目光与中尉的蓝眼睛相遇,不禁全身打了个寒噤:“我的妈呀!你的眼睛蓝得跟海水一样……”
& D |8 _& q( B3 ^
* U5 c6 @/ K- y, i血红的晚霞映照着西天。吹起一阵冰冷的海风。不一会儿,乌云蔽天,浪涛击岸,小船在海浪头上颠簸。遇到风暴了!一个巨浪打折了桅杆,把一个战士卷下海去。又一个巨浪打来,另一个战士也被冲下海,玛柳特卡两手紧紧抓住船舷。中尉吓得直划十字。海咆哮着,浪头抛掷着小船,把小船冲向岸边。玛柳特卡和中尉把船系在岸上一块石头上,把船上的东西搬到岸上。她一次又一次地对着茫茫大海呼喊着自己的战友,寂无回音,她伤心地哭了起来。中尉冻得直打哆嗦:“嘿,他妈的,真像小说里一样,鲁滨孙带着他的礼拜五。”' D3 n- E# a% b6 m" \: L7 v. O
) P' S; a& L- I: ?8 Q% l这是一个四面临水的小岛。他们找到了一个鱼仓,里面堆着很多鱼。两人又累又冷,一起用火药点着了火,用木板和肥鱼当柴烧,围着火堆烘烤衣服。1 H* |7 F) y- n& S, N
c$ F, n: r- y! c# M$ W
第二天,玛柳特卡发现岸边的的小船被冲走了。中尉也病倒了,蓝眼珠浑浊无神,脸颊烧得烫人,嘴里还喃喃地说着胡话。玛柳特卡悲痛地说:“他要死了,叫我怎么向叶秀可夫交代呀……我的蓝眼珠的傻小子呀。”) p7 k( T* s% e- Y. y6 u7 {) p
# k! l+ `2 s7 o玛柳特卡悉心照料了几天几夜,中尉终于醒来了。他望着玛柳特卡惟悴的脸上一双温柔的眼睛和欢乐的笑容,感激地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她的臂弯,说:“谢谢你,亲爱的姑娘!”
. g. d, `7 s$ ^
0 u! ]5 m% F: y. M玛柳特卡说:“我又不是野兽,能眼看着一个人死吗?”她给他弄来吃的,又从背包里拿出那张写着诗的画报纸,给他卷烟。中尉感动地说:“谢谢,玛柳特卡,我永远忘不了这件事。”
, C& {5 K8 e6 O+ ~; R) ]: V, n; [. T3 z6 U7 G0 |. z. i
春天来了,蔚蓝的天空,海鸥在飞翔。玛柳特卡找到了一所渔民小房,房里有渔民拉下的大米和白面,还有一张木板床。他们搬进了渔民小房,高兴地围着火炉说笑。中尉称玛柳特卡“礼拜五”,并给她讲起了鲁滨逊和礼拜五的故事。玛柳特卡入神地听着。希望中尉每天给她讲一个故事。中尉告诉她,战前他是大学生,研究语言学的,家里有很多书……他感到身体虚弱,停下不说了,玛柳特卡怜惜地摸了一下中尉的头发,他惊异地拾起蓝眼睛,看着她。这目光,煽起了玛柳特卡的少女柔情,她情不自禁地吻他,中尉也吻她的嘴唇,他们紧紧拥抱了。" B8 F7 v1 R7 [+ ~% q6 J" Q( a1 [
1 S% l; Q+ G2 K5 q; \
中尉本应是玛柳特卡死亡簿上的第四十一名,可是他却成为玛柳特卡处女欢乐薄上的第一名了。一天,玛柳特卡和中尉躺在沙滩上,中尉感慨地说,没想到人生最美满的日子是在这愁煞人的大海边度过的。他希望永远留在这里,远离战争、流血、仇恨。他还劝玛柳特卡跟他一起到高加索去,埋头读书。玛柳特卡激烈地反对他的观点,并且骂他是软体动物讨厌的小湿虫!两人争论起来,玛柳特卡扬起手,给了他一记耳光。$ ~, O& w* h0 G! y
/ A/ S, Y2 B3 R吵嘴过后,两人都赌气不说话,可是在这荒岛上能躲避到哪里去?中尉感到别扭,他向玛柳特卡道歉,希望把吵嘴的事全忘掉。他爱她,也恨她,她对自己的信仰无限忠诚,使他们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玛柳特卡也为他们的分歧而难过,她哭着说:“我为什么要爱上你呀?把我害苦了!我的心都折腾出来了。”两人重归于好了。一天,两人又坐在沙滩上,盼望着出现渔船。玛柳特卡说,她再也忍耐不去了,再过三天,要是渔船还不来,她就朝自己的脑门开一枪。% k) O: _# P3 {$ k: x8 O5 T
0 K1 n+ _) k" i正说着,中尉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一只帆船。两人欣喜若狂,紧紧拥抱。他们挥舞着手臂,高声喊叫着。玛柳特卡让中尉回屋去拿枪,发信号。中尉连放三枪。玛柳特卡忽然发现情况不对,她看见舵柄跟前的人,肩上闪着金光。中尉发狂似地大叫起来:“我们的人!我们的人!乌拉!……先生们,快来呀,在这儿……”他把枪丢在沙滩上,跑入水中。
( J- l3 i5 M4 O& e9 o |. e
% f4 ~% }: n. F: D7 K# v玛柳特卡惊叫了一声,抓起步枪,声嘶力竭地喊:“站住!你这下流的白党,回来!”
% L2 r& w$ Z1 C/ B$ n. ~5 a
8 i% v1 y6 b6 B8 @中尉沿着海岸在水中跑,跌倒又爬起。
0 |" J, N; w m% w" g3 r5 V; ]! a4 J( t' ?: }+ Z" S: G
“站住!”玛柳特卡举枪瞄准。中尉仍在跑。“砰”地一枪,中尉中弹,他转身面对玛柳特卡,喃喃地叫了声“玛莎!”倒下了。
! {% j" g; p8 Y3 R# R3 u
2 [2 E* V; z8 V2 K" U" _5 v玛柳特卡丢下手中的枪,朝中尉跑去。中尉躺在水里,玛柳特卡一下子跪到水里,拥抱他,把他的头紧紧搂在怀里,哭了。喃喃地喊着:“蓝眼睛……我的蓝眼睛……”# J/ J% V( r& }: l j
! f+ C- D+ h. R$ L. B
海在咆哮,在狂吼,波涛汹涌,在一场激烈的搏斗中,互相冲击着。
% e; }+ {( P; o8 m V1 }7 z2 {
* T# i- i8 f7 p, `' P( ^$ s由于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涉及到了苏联女红军战士与一位波兰白俄军官之间在一座荒岛上的爱情,这在当年是犯忌的,因此,这部影片在前苏联引起了争议,而在中国当年却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
$ l V* M$ ^$ n9 ?) M+ h
3 ~) D6 |! m; p因此在看到这部前苏联拍摄的电影之前,我首先听到的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送的批判这部电影的长篇檄文。记得,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甚至还制作了一部广播剧,剧情所表现的就是中国留苏的学生与辅导他的苏联教授之间有关对于这部电影评论所发生的争论。8 B% U& b' _: I1 P& n2 N& v
# S+ p$ g" e, A7 { ~5 i7 r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谈,反正我后来有机会看到这部影片之后,对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某些人性的因素还是很肯定的,并一直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苏联电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