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33|回复: 8

厉家菜起源疑踪[含1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0-12-15 09: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盘子 于 2020-12-15 09:58 编辑 + e$ n* h/ Z+ z4 z3 p

5 O  `/ x7 |4 @1 X
近见某网络美食博主去品尝厉家菜,说不值,难吃。窃以为,饮食口味一事,最是见仁见智。意见本就无法统一。好吃也好,难吃也罢,皆不足论。
创立于1985年自称宫廷风味的厉家菜。是2017年西城区第五批公布的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不一般了,涉及民族文化传承,兹事体大。就是这个名头,引人关注,由此,在下也注意到了厉家菜创始人厉善麟教授当年的几段视频和文字介绍。
+ f7 K2 |; ?0 o1 E3 J

1

1

3 m2 n" i3 O- h) M
此为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5期  厉善麟与他的“厉家菜“神话””文章截图

/ t2 V5 z7 q; N" g& t
照此说法就是厉家菜来源于厉家祖辈:厉顺庆字子嘉。这位在同治光绪时期,做过内务府大臣(二品都统衔)负责审查光禄寺的菜谱菜肴,还负责保卫内廷,住在紫禁城里。还深受慈禧太后器重。顺庆是慈禧太后亲赐的名字。其膳食多由他安排审定。
& {" y1 n) N0 F8 _% N* |, d. v
鉴于对我们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简单做了点查询。内务府全称:总管内务府衙门,首领称为内务府大臣或总管大臣。然而同光时期内务府大臣的纪录里并没有厉顺庆这个名字。
1 B3 t5 H6 k& [: q( s
9 t- i# a  Q# i/ N% X+ H6 d, c
同治光绪朝内务府大臣一览
- j/ i3 A- S$ t6 [
同治元年:瑞麟、麟魁、文彩、明善、宝鋆、绵森、恩醇(四月迁)、全庆、奕䜣、爱仁(四月任)、文祥(四月任)
同治二年:
同治三年:存诚(一月任)
同治四年:瑞常(三月任)崇纶(四月任)
同治五年:
同治六年:
同治七年:春佑(六月任)
同治八年:瑞常、存诚、崇纶、春佑
同治九年:
同治十年:
同治十一年:瑞常(三月卒)、存诚、崇纶、春佑、魁龄、诚明(六月任)、桂清(七月任)
同治十二年:
同治十三年:存诚、崇纶、春佑(六月开缺)、魁龄、诚明(六月卒)、桂清、贵宝(六月任)英桂(七月任)荣禄(七月任)文锡
光绪朝[编辑]
光绪元年:英桂☉崇纶☉魁龄☉荣禄☉明善☉恩承(八月任)师曽(九月任)
光绪二年:
光绪三年:茂林(一月任)
光绪四年:茂林(四月革)成林(四月任)、广夀(四月任)魁龄(十一月卒)荣禄(十二月开缺)安兴阿(十二月任)
光绪五年:安兴阿(八月革)志和(八月任)、广顺(八月任)
光绪六年:
光绪七年:广夀☉志和☉师曾☉广顺
- W. Z& V7 v+ `7 Y+ c2 e8 m% A
那么二品都统衔呢?都统是个军衔。内务府及下属机构无此职称。也许厉善麟老爷子年事已高,当时口误呢。我们也权当是口误,毕竟这位应用数学教授并不是研究历史的。既然老爷子提到过祖上管理光禄寺膳食菜单。那么会不会是光禄寺的官员呢。然而,光禄寺是个文官管理机构,不会有都统衔。
4 P/ M5 B( k# L# `3 j6 a! a3 P& J. U

2

2

" G( J( x" x5 ?6 U
光绪三十年关于光禄寺官员的记录
5 d% _9 t4 C: _) Z
那么,既然不可能是光禄寺官员。也不是内务府大臣,会不会是内务府下属机构的官员呢?《钦定大清会典》里记载,管理皇帝膳食的机构有内务府和光禄寺。这两个机构是并行没有相互隶属关系的。光禄寺负责膳食方面主要负责国家层面的。内务府负责皇家层面的。内务府里管理皇家膳食的机构清代前期后期也有变化,既然厉顺庆字子嘉是同光时期的人,那么这之前的沿革就不赘述了。同光时期,内务府管理膳食机构有:御茶膳房。掌官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还有广储司茶库,营造司炭柴库,掌仪司果房,庆丰司。御茶膳房的统领称尚膳正和尚膳副,尚膳正三人,其中,一等侍卫一人为武职正三品。二等侍卫两人。厉教授提到他家住紫禁城里。清代紫禁城里除了皇帝一家子,能住的只有护军,苏拉,厨役 ,太监,就是住也不可能带家属的。
7 U. a* X9 W& F# B/ {. ^
那么会不会是护军呢?作家老舍先生的父亲舒永寿就是紫禁城正红旗护军。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战死。
8 s! Q1 V. R3 M& V" F
( A4 u% t; A: H8 b- q0 J+ H) P" n

# d; f3 J" Q( q% W- h3 n1 v2 ?$ y  M; A. I8 S
% A+ K: e9 S5 I4 S2 W+ ^
清朝朝皇宫及京城的卫戍部队编制如下:
亲军营定额1770人,是归侍卫处管理的禁卫部队,由领侍卫内大臣统领,其任务是配合侍卫保卫皇帝、护卫皇宫。
前锋营是挑选满、蒙八旗中的精锐组成,共1770人,该营为满、蒙八旗最精锐的部队,分左、右两翼,左翼负责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官兵,右翼负责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官兵,每翼设正二品前锋都统一员。前锋营的职责是在皇帝出巡驻止时,担任外围警卫。
护军营是皇帝的禁卫军,平时守卫宫殿门户,皇帝出巡时,任御营警卫。兵员均选自满、蒙八旗,总计15000人,上三旗守护紫禁城内,下五旗守卫紫禁城外。
圆明园护军营由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和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组成,设于雍正二年(1724年),保护皇帝驻园及途中往来的安全。其兵员约6000人,领兵官为掌印总统大臣。
步军营即步军统领衙门,其长官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俗称步军统领或九门提督)。该营由八旗步兵和京城绿营马步兵组成,共约32000余人。步军统领衙门的职守是负责京师防守、稽查、门禁、缉捕等有关治安事宜,并负责执行京师有关禁令、规定,因而是兼集卫戍和纠察任务于一身。
火器营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配有鸟枪和子母枪等火器,共有7800余人,分内火器营(由枪营、炮营组成)和外火器营(专司鸟枪),由掌印总统大臣1人、总统大臣若干人统领,其主要任务是守卫京师和扈从皇帝出巡。
健锐营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兵额屡有增加,光绪年间扩大到2800余人,由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若干人统领,该营以操练云梯为主,也练习马步射等,其职责是守卫静宜园,护卫皇帝出巡及宫内、圆明园救火。
神机营设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是分别从骁骑、前锋、护军、步兵、火器、健锐诸营中挑选精兵万人组成,后扩大到14000人,共有马步队25营,分为左翼、右翼和中营,并设有亲兵小队和开花炮队,当时号称最精锐的部队,由掌印管理大臣1人,管理大臣一人统领,设3名翼长总理营务,其管理机构庞大,职员多达540余人,其主要任务是守卫紫禁城和三海墙外。
/ J& I+ {# i0 Q' i5 G" o, t2 ^! t5 z
从厉老爷子说住在皇宫,负责保卫内廷等信息来判断,估计会是亲军营前锋营或者护军营的。那么看看同光时期的三营二品都统都有谁不就知道了。于是,又查询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根据所藏清代兵部和陆军部全宗档案编选的清末部分八旗都统  ,结果:      查无此人。

3

3

4

4

5

5
9 M% _5 h; \& E* m( K
那再换个思路,整个清朝姓厉的官员都有谁,看看有没有二品都统衔的厉姓官员不就知道了吗?于是查了查:《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0 {6 _( p; E. p% n

6

6

- c2 n% _$ ]# ]. q
此书中厉姓官员真不少。有十一位

7

7

6 F6 F; b* l% i2 f

8

8
# f2 J) \# j) O9 A+ v5 z, p
0 R- h" v0 X# S7 I  Q5 ^
但这十一位官员中,既没有叫厉顺庆或者厉子嘉的。且同光时期的只有一位。叫厉嘉修。还是贵州人,福建省的一个知县。跟整白旗,二品都统,内务府,光禄寺压根不沾边。
. X& V4 j- ?& D* m

3 q4 ]. Y+ Q" g+ j; V) ?0 ^) I4 G$ o$ M& ^; {0 l: z& D

9

9
; V0 v9 a" j/ m- X5 V
这就尴尬了。这位神秘的厉顺庆到底是谁!!!
1 R  M5 ]' d! t) n" d4 _2 t" j
4 }# k( w: w5 ~1 z1 F& s7 ~
厉家菜创立于1985年,一路走来,于北京人心中一直是亲切的。然而他的所祖所本:厉子嘉,一直只在厉家人的叙述中。以上这些公开的史料中则无处寻踪。厉善麟教授2012年已经去世。很多事情也无从可考,如今,说法就更多了。

& n8 k1 l6 t5 S' }
9 F) x) K: c- G* j+ l7 D

10

10
                                               这篇文章里,厉子嘉又成了慈禧太后的御厨了。

$ b# m  K; d; c2 z7 [* X9 d
如今的社会用历史人物玩笑戏谑的不少。诸如西佛爷(慈禧太后)顿顿离不开老和(臭豆腐)之说网络上多有之。然而,作为咱们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乎民族文化,国家形象,玩笑不得。非遗的历史总要清晰无误有据。希望能有相关专业人士开释疑惑。

! a+ n2 f0 |9 O  \% d/ N

- }1 Z7 s) w& C1 N7 r: K- W) |
- F7 c+ R: r3 Q; x- a7 h1 p
2 e( t% c$ {! l5 e% q  s& E3 y

- @* b3 Z; {6 t) T/ ?9 Y8 `& p: n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5 1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欺世盗名,没那八宗事。
发表于 2020-12-15 1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大旗作虎皮,古已有之,不足为奇。不是还有人(?)在争取做慈禧的家乡梦吗?就连西门庆的老家都有人去抢,还有什么俊美香臭?
发表于 2020-12-15 11: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家菜一直保持一天一桌
发表于 2020-12-15 11: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吃过!吃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2: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厉家菜起源疑踪

妙龄童 发表于 2020-12-15 11:14
0 j6 x6 V' b4 k6 A! b. P- [/ K0 k厉家菜一直保持一天一桌

; s) A* r$ C/ a% n: S8 z$ Q早就不是了
发表于 2020-12-15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贵了
发表于 2020-12-15 20: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事实说话,正本清源!
发表于 2020-12-16 11: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厉顺庆有无此人是真是假没捋清爽,倒是读了皇宫的禁卫、卫戍制度很是感慨。保卫皇上精兵强将机制严明无懈可击,保家卫国却都TM怂蛋包!看来防民胜于防外辱的“优良传统”古已有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9 00:19 , Processed in 1.1796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