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799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6-4-30
最后登录1970-1-1
|
|
两广路二十年祭 3 |& R! K- ^& s. J; I; y( L
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群众则总是成为日牺牲品。——简。雅各布斯1 f' T: D' Q# l: G" T
& T3 F8 A9 E# O" d: a
北京已经很老很老了,长久以来它都以一种坚韧无声的方式与时间相处,默默守护着这里的一方众生。而这份坚韧终究敌不过推土机的轰鸣。
9 s+ y5 G+ D7 R4 h6 o) X7 S; _: W- E2 r& y, q. U
无须讳言,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北京旧城改造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浪潮的狂飙猛进,历史的剧本就已经给北京这座瑰宝般的城市营造艺术杰作写下了悲怆的结局。时至今日,经过三十年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北京已经失去了太多,“世间已无北京城”便是当下现实的写照。% t/ {3 V# E. E6 A- p! z
- M" K0 m; F7 v6 P, q& k5 |
中国城市化进程向来充满了非理性的色彩和“黑色幽默”的调性。大拆与大建往往并存,一边拆真古迹一边建假古董,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都能“合理的发生”。以道路建设来说,道路修建和扩建,为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如果无休止的扩建道路,能真正保证一座城市的公共利益吗?北京修扩建马路已经走过七十年,当年金代的双塔寺(庆寿寺)、东四西四牌楼、明清城楼城墙,据称都是因为妨碍交通被一拆了之。可北京的交通得到根本改善了吗?七十年的北京城建经验教训在那摆着,一味修大马路不但改善不了交通,反而会恶化交通,因为它引来了更大的交通流量!而且马路修到哪儿,哪里原先的气脉就会荡然无存。) f/ ? i: {1 j5 e+ y9 j+ r
. L+ n U- J4 x, Z4 d9 w/ I' ^ 社会要发展,民众生活质量要提高本无可非议,但无数事实也一再证明,经营一座城市不是“人多了就迁、房破了就拆、道窄了就扩”这样简答粗暴的认知能解决的。只有居民才是一座城市的魂,而为了修建道路不惜把当地的原住民都迁走,只会将原有的社会维系纽带和人脉彻底破坏掉,这是对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传统最大的伤害!扩建后的两广大街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 ^$ h- v# o. F; Z; d! `( a& G
3 b" @/ E2 ~1 N 我怀念那时不算笔直的两广路和两侧枝叶遮天的老槐树,道路虽稍显局促却充满了烟火气。
& y" N8 b/ p7 C5 O" ^7 ^! T* I" S& x" m0 @6 X$ q) h" G
我怀念珠市口的老电影院,我永远记得95年的盛夏在电影院里看《狮子王》那震撼人心的场景。那是我儿时最美的记忆之一。
2 j3 K1 {* N7 N( w
) I2 O8 o& ^4 I: d1 Z+ X$ C 我怀念家门口两侧的老胡同,炎炎夏日每隔几天就会提搂着装满空瓶的网兜去冰窖斜街的小卖部换购海泊牌黑加仑,那甘冽醇香的味道至今难忘。。。。。。4 N) Y& O- R# Y( P" Z
# J8 E' `( b: K% F( K5 K M
而今路是宽了,但气脉已绝。一条老街,一道远去的风景。
! B4 b% G p/ B i$ v& p( |, X$ B
|6 d$ p( _/ M 请记住8月16日这一天吧,二十年前的今天,崭新的两广大街全线贯通,而旧日两广路和它沿线的胡同古迹也随之成为了历史。
. f' c2 I+ l5 h, ?6 U; t( a4 x' L& U( p$ p' a% v* C3 u+ F# h+ ]
我想,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理应对这座城有更多的惦念与思考,我们这座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大拆大建将来还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难道是永定门城楼、前门大街那样的假古董?我们是否在追赶现代化的进程中丢失了一些再也不能挽回的宝贵东西呢?不知从何时起,作为故乡的北京已经在我眼前越来越模糊不清,命运多舛的北京,“首都”就是你的原罪!3 ?3 w, Y' s9 V3 X* J, h* \. m
7 a1 F. v2 J5 L& {: \3 n4 F- G8 `% Y6 g" U
, Z# c5 _, `. K+ e
( v9 P! c5 u# @) G
$ Z& |7 ]6 d, w$ F+ X 辛丑孟秋于城东潘家园
! K/ H) I7 E( K: ^
: p \+ i- |& | {2 A) O$ r( ]( M, w* F4 A" P9 O" U!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