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才是点心界最成功的北漂原创2021-08-31 16:34·福桃九分饱
* y$ w1 N' q0 G( y+ E天凉了,中秋了,国庆了,旅游城市北京又要迎来乌泱乌泱的人从众了。
9 \/ H6 E7 W8 t7 r, B此时,大批量的京味特产伴手礼,即将去往全国各地,为家乡亲朋带去热切的期盼和复杂的表情。
# m; i6 N9 O0 w. k" [+ }其中最让人悲欣交集的,莫过于稻香村点心礼盒—— ! v, @5 B$ Y- {$ I
2 r, y) ]) e3 B' g1 O
© 图虫创意 它不像真空北京烤鸭、茯苓饼、北京果脯一样臭名远扬,北京稻香村的礼盒,永远有一种薛定谔的好吃/难吃。
8 f1 c- b' W# z5 E$ j1 R1 o. X. A2 G一盒花花绿绿有红有白,也不知道是什么,盲抽一块,有人吃到了人类高质量文化遗产,也有人啃下一块糖冬瓜馅儿的城墙砖,被历史的尘埃糊了一嗓子。
( f( [5 t; c! J( f1 K) ]3 x4 S) ^因为北京稻香村的点心,十样里总有五样不大好吃。其余的,有一样是极品,两样算优秀,剩下两样还能将就——就这么刺激。 
! W7 d: T8 f5 E$ U5 Q0 U: w3 y/ j! Y
; `1 R+ X' p& [2 X▲好的真好,糟的真糟 © 图虫创意 于是,有人为枣花酥、牛舌饼恨不得把稻香村当食堂,也有人误服一颗溜圆梆硬的自来红,觉得北京卖点心的都疯了。 ) {4 T4 j2 F( ]- c3 ^
北京稻香村,连带着北京点心,就这样毁誉参半好些年。不过大家在痛快输出时,总容易忽视两个问题: % ]8 q- z: ^6 f$ f7 {, _
一是稻香村的本体,其实并不一定是北京点心。
( U% T, Q; ?7 \- m# n" a二是稻香村的存在,非但没有给北京点心抹黑,相反,它其实是立过大功的!
# ?- z7 z4 D% e% v
& m1 P: ~; H0 h a' b' {* Z5 a3 a; y9 ^. Z
饱弟私底下也没少骂稻香村,毕竟一家点心种类这么丰富的店,总让人踩雷是说不过去。 ' c% I( B; |* e
不过,后来饱弟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 F2 v f V, S4 c% a O0 B& @假如没有稻香村,今天的北京点心会是什么样? 7 `0 f ^0 R0 p
有人说,能有什么区别哇?稻香村卖的不一样是北京点心?
4 Y) a" ^; ?9 l% V, l& @其实,这个区别可能大了去了。 ; @& \/ r/ B3 O* U* [1 j2 v( B( j
假如今天没有稻香村,我们能吃到的北京点心,大概会有这些: 3 t6 d1 H' U' Y: t, e$ [9 p0 x7 B
首先,宫廷点心肯定还是保存下来了,豌豆黄、芸豆卷、艾窝窝一类味道能被大众接受的,肯定没问题。 $ J2 `# e" ?0 R" B, Z
8 O9 h9 F( w6 u& ^/ N$ O# x© 《走向共和》 满族的奶制品点心嘛,要是多几家富华斋、奶酪魏之类的,咱们吃上也不难。 & x! _3 [& v4 g6 f7 \4 Y
1 S% ]5 v9 m2 g& o但留给老百姓吃的民间点心,那变化可大了。 6 x" M0 I: o) w7 `; [
除了蜜麻花、驴打滚、糖火烧一类清真点心,以及节庆时的京八件、五毒饼、翻毛月饼之类,剩下的大概还有槽子糕、缸炉、自来红、萨其马……
$ F- v" {4 Z' N许多北京民间日常点心的主要特点是:甜度适中、花色朴实、馅料简单或干脆没馅,更重要的是瓷实、管饱。 2 \( O9 L* r6 |
比如像是从烧饼衍生出的糖火烧; 
: U( ]3 o+ ^- v, A A4 H b4 r+ M, y2 e7 z
出身于骑马打猎户外食品,约等于军用压缩饼干的萨琪玛; ( @/ j" ?: r) f
: B* h- T/ P) w5 a* Z, N# y0 ^还有形如UFO一般不可名状,名字和长相都倍儿厚实的缸炉。 
6 e6 I% f) u6 o* r% x% ]- m: W8 L+ B. ?! y! O+ |6 G. F5 X
© 1688 这些点心,做好了来一块甜软可口,做不好扔出门打飞小狗。而很多花色丰富的酥皮点心,假如没有稻香村,咱们可能就吃得不那么频繁了。
& n7 ], g& a2 a$ v% M J3 e6 `没有稻香村,今天北京点心的版图,大概要缺一大块,而且是无比珍贵的一块。 + |" N3 f: V; f3 R" x
原因很简单,北京稻香村,原本卖的就不是北京点心。 3 t8 |! X) a# p$ D: o6 F; J
它的真身,是一家南方点心店——而且是永远改变了北京的一家南方点心店。 
t) T" Z; s0 j, m7 P' ^7 F0 o i) g5 G0 r/ j/ Q1 Y
© 图虫创意 
/ q2 g0 X$ C" g- S R3 }9 a
3 s2 w& \; j% t ]5 W- a北京稻香村的老家在苏州。
% B7 X- `! M! w; W3 k' C! K7 h( J三年前,经过北京稻香村与苏州稻香村一场商标案,很多人才知道这个冷知识。 ) C* r3 _) {9 p% f
但更多人(包括北京人和苏州人)当时一懵——啥?世上还有两个稻香村呐? & x) O' T( K( M$ D3 S( Y' Z- u
# s: s2 B- u1 t& V( a
2018年前许多人的脑海里,北京稻香村卖的,从来都是老北京点心,谁也没想过它跟江南有什么关系。 o3 u4 h5 w5 W! V# L9 p
然而,北京稻香村的起源,确确实实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苏州稻香村学过本事的南京人郭玉生,带了一帮伙计,开在前门外观音寺街(今大栅栏西街)东口的。
( s6 r; Z1 k9 v. K可是,稻香村怎么就在北京火起来了? / ]( T% q/ N2 @6 ]* L8 M
按说北京人最爱自己当地的口味,怎么突然就接受了南方点心,而且还任由它制霸京城? 
9 N7 n9 P. ], w9 w6 W# U5 I$ D* A& v" {5 d- a; L$ F
首先,我们要拾起一个消失很久的历史名词:南货。 ' F% O, \$ |6 x: ~6 K
南货,是相对北方来说的,指的就是南方的货品,后来就专指南方特产食品啦。
; n% D8 f( j* j+ J在运输、贮藏条件并不发达的时代,南货店在北方,可是门好生意。那时通行的南货,除了干货海味、黄酒酱油,还有火腿酱鸭、泥螺醉蟹,极大地丰富了北方人的餐桌。 北京稻香村,原本就是一家有名的南货店。今天“北稻”一些大门店,还会陈列着火腿、绍酒等物,不改其本,虽然很少有人真买。 
/ S u5 T: d0 ?5 k$ H- m, g6 {% d( z$ l
当然,这些南方特产食物还有一个大项,就是苏式、广式糕点,人们管那些专营南方点心的铺子,干脆就叫“南果铺”。 1 Y+ x9 L9 [& N2 j
南方点心更丰富的馅料、更精巧的花色、更松软的口感,确实吸引了不少北京人。它不仅味道令人上头,款式也招人喜欢—— ! f6 v' {. r w
京城官员富户多,要走动走动,送这个不比混糖点心有面儿?
& c. ?. P2 I4 l9 a! k( L7 @6 Y+ c! ~自永乐迁都以来,南北口味天然的血缘亲密再一次爆发,北京人从清代开始,就老房子着火一般爱上了南味点心。 
$ s2 A9 I1 p7 ]4 k& J# T5 {# p# e+ j5 R1 p7 K
哪怕是糖火烧的鼻祖,做清真点心出身的大顺斋,发达了之后,也做起了南果铺生意。
# R- ~" Q0 W/ {1 B不光北京,半个北方糕点界,似乎都是南风刮来的: \" d/ _7 P9 w! h; B
今天开到北京高档商场的哈尔滨老鼎丰,虽是东北来的,但人家以前叫“老鼎丰南味货栈”。 
$ j$ R3 s2 a p# P8 v9 X' _. P, t! w4 Q
山东济南老字号“一大糕点”,刚开业时也是家南货店,名叫“天南货栈”——不过那年头招牌竖着写,老百姓念白字,把“天”看成了“一大”,才有了这么个名儿。 
0 D% M! M+ l7 l
0 D: L* u9 c$ q& A" j* }' F) k© 好客山东 南味点心的狂潮,在民国初年得到了一次总爆发。
7 ~4 D1 f: ^, ?* b辛亥革命后,大批南方人来到北京做官,吃不惯麻酱红糖的他们,瞬间推高了南货的需求。
, W& a6 g2 k9 l其中一位,就是当时的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绍兴人鲁迅。 
6 Y- C6 w1 P$ G2 [. G0 p' X
$ _$ C/ m$ j, u& @! v `' q* D初来北京的他,住在绍兴会馆,重要的业余活动之一,是去附近的琉璃厂逛书店。正好稻香村也在一个方向,有时溜溜达达就去了。 $ ]# R/ U2 b0 u* v
1913年5月3日,头天刚因为狂吃羊羹而牙痛的鲁迅,刚刚看完牙医路过稻香村,就忍不住“买饼干一元”,这是他日记中第一次记载于稻香村购物。
& I r! T7 ]% [' B9 e' @紧接着,1913年5月24日“过稻香村购饼饵、肴馔一元”;11月1日“又至稻香村买香肠、熏鱼”;1915年8月3日“归过稻香村买中山松醪两罂、牛肉半斤”……
6 b5 R" E6 R! P% j/ ?0 H. C虽然甜食狂魔迅哥儿并不独宠稻香村(他经常四处流窜吃吃吃),但根据作家二毛对鲁迅日记的统计,1913年到1915年,他去稻香村买糕点的次数也有15次之多。 $ Y8 I3 V$ e5 J4 j
4 w$ O X/ A x9 P) i© 《觉醒年代》 与此同时,北京南货业的竞争,开始日趋激烈了: : n" o6 {# _- @7 `
1915年,稻香村的前员工汪荣清、朱有清,辞职后也在观音寺街开了家南货店,跟老东家唱对台戏,店名叫桂香村——这家店今天北京还有。 
1 d" J3 r/ z- Y# t# S
3 L) \# @9 d3 [9 ^" |0 w第二年,原本为桂香村搞代销的丹徒人张森隆(就是后来森隆饭庄的老板),也在东安市场开了家稻香春,填补了东城缺少南味点心店的空白。 
$ d% t6 Q, r. [* v
: R6 I: x4 s' p( [& L: l) ?当时这三家竞争激烈,可偏偏三方老板又互有渊源,传说他们为了不伤和气,避免恶性竞争,曾经有一个“君子协定”,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三方始终遵守,再无越界,一时传为佳话。 / r* X# Z3 l" s) n
南味点心在北京达到了鼎盛,老土著北方饽饽铺的地位,可大不如前了。
! l; h4 U I; s+ K V1923年,有一本北京旅游指南《北京便览》,记载了68家饽饽铺,以便游客扫货。然而第二年,同一位作者的《袖珍北京备览》里,饽饽铺只剩两家了。
2 ]5 G" q; D5 W3 s5 Q7 A要么是这一年关了许多,要么就是外地游客都不认北方饽饽了——可能大家已经拿南味点心当北京特产了!
& ^5 ^5 d' j% _& ?等到1937年的《北平风俗类征》,话说得更直白: “(北京人)除了逢节还忘不了几家老店的大八件,小八件,自来红,自来白外,凡是场面上往来的礼物,谁不奔向稻香村、稻香春、桂香村、真稻香村、老稻香村乎?” 北京高档点心的市场,几乎彻底被南味糕点占据了——要不是老北京保持着过年买蜜供、中秋吃老月饼、送礼带京八件的老习俗,连这点阵地都保不住。 
3 n5 f0 H( V: G* X1 F3 h5 d8 L1 B3 S+ J/ J
▲老北京的蜜供,作为京城年俗被传承下来,今天还能吃到 甚至到抗战的艰难时期,北京人对南味点心的热爱也丝毫不减。
2 z1 }, ?1 a! q- a& A9 T! \不仅桂香村、稻香春艰难地活了下来,早在1926年就关门的稻香村,后头还跟来不少“冒牌货”,什么“稻香村魁记”“稻香村锦记”“稻香村太记”“泉记稻香村”……
6 _: y) U4 V" ~8 _+ Y直到解放后,北京打着稻香村名号的南货店,还有三家呢。
' b4 O/ S' D: M5 S. k+ T甚至到了1986年的春晚小品里,桂香村的糕点,依然是与茅台酒并列的送礼佳品。 
/ _5 q7 r' s/ f7 W* J7 K2 b7 z1 T8 {. j, P
▲1986年央视春晚小品《送礼》 北京人对南味点心的长情,实在感天动地,虽然年头久了,他们自己可能都忘了这份情感的来由,把这些“外来户”当作亲人一样疼爱。 7 \. F+ `: o& n2 C8 P+ S, O
3 w4 N5 k5 p% R
7 U2 \' k# D5 t0 N" p
自从1983年重立招牌、恢复生产以来,北京稻香村在几十年里,已经通过工业生产和连锁,几乎占据了东北之外的整个北方地区。
! n! Z1 E! K0 R- O% e) W! g% k由此,南方点心的北上制霸之路,可以说已经彻底完成了。 - ]+ A( W* [8 P2 N
然而,这个现象有好处也有坏处: t/ _8 M) G7 Q4 T
好处是,今天更多北方人都能吃到稻香村了,坏处就是,北方的中式糕点一时间,好像也只剩稻香村一个大名牌了。 
' @! w L9 a6 X7 V# {9 @7 ^$ q7 u. y% d- o
此时在北方,想要更多的选择,似乎更加困难—— " b4 ] i' P* C7 ^4 ~
不仅你所到之地,都被稻香村分店笼罩,连一些老糕点铺子,也都纷纷“稻香村化”了。 4 ?/ A+ H/ D; `# v8 e& B
济南的“一大糕点”,也开始做抹茶饼、枣泥锅盔,连北京卖炸糕的京天红,今天也学着卖起了枣花酥、牛舌饼、萨其马,仿佛找到了新的财富密码。 * F/ t" B1 J; N
) R+ F T( T0 @& y. y( r
▲京天红炸糕的外卖界面 这倒让饱弟开始怀念起,那个稻香村初来乍到,跟北方点心争雄的年代。 8 \% l+ {: [+ A$ K. Q, P: d B
当风味的地理流动,让五湖四海的人们,都见识到陌生而又美好的味道,这种流动本身,无疑就是一种幸福。
+ Q. P" f* p! Y4 `5 a可当流动到了尽头,开始变得凝固而不可撼动时,我们又为失去这种幸福感到隐忧。 ; z, z6 r4 s; Z2 A2 V1 w# ^- n" M
也许某一天,新的更好吃的中式点心店还会诞生,重演稻香村当年从无到有的辉煌。 2 V: ~( j0 U) o/ E ]9 T) b2 x: ^: w
别争什么南北了,每一种好点心的出现,都是中国人民的肥宅快乐呀! * a* E9 S( a @" b, W% V! \" g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