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 本报讯(通讯员刘立军)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整治一新的东城区南锣鼓巷举办了第一届胡同文化节,参加此次文化节的人无不为繁华都市中有这样一条完好、古朴的胡同发出赞叹,特别是59号院门口挖掘出的那对“洪承畴家老门墩”,吸引了无数惊奇的目光。 这对门墩是在南锣鼓巷整治过程中从59号院中发掘出来的,而据史料记载,这个院子300多年前的主人就是明末赫赫有名的大将洪承畴。据说当年这座宅子气势雄伟,门外还有两只铁铸的狮子。现院内房屋大部分已被改建,惟存三间北房,坐北朝南,前出廊,属合瓦清水脊硬山房。据洪氏后人提供的情况,这三间房是其家庙。按照洪承畴生活的年代推断,这座宅院应建于明清之际,但现存的三间北房是清代中晚期建筑,可能是在原址上翻建的。 在南锣鼓巷道路整治过程中,59号院的一位老人说,在这个院子的东南角的地下埋着一对门墩,这对门墩是早年间埋下的,当时为什么埋入地下已经说不清楚了。根据老人的回忆,施工人员果真将这对保存完好的门墩挖了出来。看到这么一个深埋多年的老物件重见天日,院里的居民特别高兴,大家用工具把上面的泥土一点点抠掉,然后按古法端端正正地把它装在了整修一新的大门口。
举报
去看看
就手文宇奶酪
正好今天去了南锣鼓巷。在59号院门口拍这门墩时还挺纳闷,这门不大,门墩咋这么大呢?院门口有一位老人告诉我,这院子原先是洪承畴的宅子。
图中老人背后就是59号院
59号院的一对门墩
今儿又去了南锣鼓巷,拍西边的那八条胡同。有油油的“拍记”做引导,还真省了不少力气。不过,“可园”的确难进啊,转了好久也是无缝可钻。那个“泰山石敢当”还在原处,保存的还不错,只是嵌在墙里被一同刷成灰色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9 14:11 , Processed in 0.126011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