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7153|回复: 18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2 09: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护国寺位于西四牌楼以北,因位置与隆福寺对应故称“西庙”,旧时是农历逢七、八两日开庙。由于西城人口集中,护国寺又是远近闻名的大庙,所以庙会极其兴盛,热闹非凡。据《北平庙会调查》记载:“盖西城昔为满族及旗人聚居之地,日用所需多取给于庙会,故清代护国寺庙会甚盛。”《燕京岁时记》载:“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之一大市会也。”此外,护国寺小吃以品种丰富而著称,驴打滚、艾窝窝、麻团、焦圈、杂碎汤、豆汁、豌豆黄等美食汇聚于此,是人们品尝地方美食的一个绝佳之地,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护国寺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国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朱见深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
护国寺原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东西宽75米,南北长280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三间,单檐歇山,简瓦顶,石门额书“大隆善护国寺”室内为砖券,半圆形顶,前后均为石券门,山门左右各辟一旁门;第二层殿为金刚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挑大脊,黑琉璃瓦绿剪边,三踩单昂斗栱,明间及两次间为穿堂门,殿左右有卡子墙,设东、西旁门,有钟鼓楼;第三层殿为天王殿,面阔三间,殿东西有配殿各五间 ,第四层殿为延寿殿,东配殿曰文殊殿,西配殿曰秘密殿;第五层殿为崇寿殿,东配殿为曰伽蓝殿,西配殿曰无量殿,并在崇寿殿前设二碑亭;第六层殿为千佛殿,东配殿曰大悲殿,西配殿曰地藏殿;第六进院东南角和西南角有两座舍利塔。垂花门后为第七层殿护法殿;第八层殿为功课殿;第九层楼菩萨殿(一说为藏经楼),面阔三间。
法国旅行家阿尔贝·肯恩(Albert Kahn)带着其助手阿尔弗雷德·杜特尔特(Alfred Dutertre)于1909年1月24日初三拍摄崇元观庙会后四天,1909年1月28日,是大年初七。护国寺是农历逢七、八两日开庙,这天一早,便来到了崇元观西南的护国寺,用相机记录下了当天护国寺庙会的热闹影像。照片很多,下面选用了部分照片。

; }) {$ q( H! Q8 n9 O$ z4 j

( b( p- ~; [! L! l% A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09: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照片没传上来,再传。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清末的北京护国寺庙会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10: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传输有问题,不是次序乱,就是传重复。接着传。1 M" n8 I  ~3 C$ a6 d$ l: }

" k% G, @# x* z# l/ H

6 f) e* `* B* V  h( O( k
007庙会一角,大家纷纷驻足观看端着相机的摄影师.jpg
008延寿殿前卖艺人正在手持快板表演节目。.jpg
009护国寺每一进庭院两边都有长长的廊庑。.jpg
010崇寿殿、东碑亭的书摊.jpg
011碑亭前的小吃摊.jpg
012吹用薄玻璃烧制成“响葫芦”。.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1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传输正常了。) g. L1 C/ k) c' {
" C6 T: d8 J, D8 Y
' F4 U; g' Z8 r$ C8 J# Q6 s& C7 N
013地藏殿前.jpg
014垂花门门前石兽狻猊,商谈假发价格.jpg
015护法殿前成了剃头匠人作业的场所.jpg
016后院菩萨殿前汉族女子裹小脚还穿鞋子居然是坡跟的.jpg
017千佛殿前围成圈的一群男子,在观看赌博.jpg
发表于 2024-2-12 1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图,让我们看到了百多年前清末庙会的真实清晰影像。 26555300.jpg
6 h# @1 c3 ~2 a3 @, D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12: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4-2-12 10:51& C1 b' O- A/ H) z7 L
好文好图,让我们看到了百多年前清末庙会的真实清晰影像。

% @) k9 x; ~* x  @' Z6 \法国旅行家阿尔贝·肯恩拍摄护国寺庙会,是他建立“地球档案”中国档案的组成部分,到了民国时期,拍摄的庙会照片中再也看不到满族等少数民族穿戴自己的民族服饰了。: i2 P6 S- i) g- P
发表于 2024-2-12 13: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2-12 12:03. U+ g3 ]3 B1 s& d* O+ Q1 H* O
法国旅行家阿尔贝·肯恩拍摄护国寺庙会,是他建立“地球档案”中国档案的组成部分,到了民国时期,拍摄的 ...

4 M0 |8 j1 Q; [2 u5 s* T  影像资料是最真实的史实,这位法国旅行家居功至伟。
* c. p' B+ t+ |* c- u- K  进入民国,满清后裔没落了,少有人穿着满服出门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2-12 14: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4-2-12 13:32( ~+ d$ c# u; |( H, x- C/ h/ o
影像资料是最真实的史实,这位法国旅行家居功至伟。: j: d3 j$ ~. [3 I( l
  进入民国,满清后裔没落了,少有人穿着满服出门 ...

% C- K: s: D" R* \- `3 k0 L3 }+ |
  阿尔贝·肯恩致力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与和平共处。肯恩认为,世界之大以及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相互认知是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为此肯恩一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聘用8位摄影师、3位电影摄影师走遍了50多个国家,形成了72000幅彩色照片和183000多米的电影胶片,这些影像真实地记录了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1931年,即将破产的肯恩不得不中止了他追求梦想的脚步,停止了“地球档案”计划的实施。虽然肯恩没能把这一活动进行到底,但是他和他的团队所做的事情,仍然可以说是一项20世纪人类社会用感光材料记录世界的最为伟大的记忆工程,它所形成的影像档案无疑是人类社会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地球档案”影像的宝库中,有关中国的照片共计1766幅。其中黑白立体玻璃板底片和反转片1111幅;彩色玻璃板反转片(彩色干版)655幅。肯恩与民国时期拍摄寺庙照片的外国人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他从不专门拍摄寺观中供奉的佛像或神像。

3 e) a( s8 b) l5 v
发表于 2024-2-12 14: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2-12 14:101 t- i2 E% a+ v3 l7 ]! H1 ~
阿尔贝·肯恩致力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与和平共处。肯恩认为,世界之大以及人类文明的多 ...
  o/ q/ j, u/ n+ }
看了您的介绍,我觉得肯恩应该属于个人或民间行为,需要也应该得到国际上的资金支持,才能把这项事业持续下去,才能把那个时期的“地球档案”做得更加完善。那时候的历史记录手段远不及今天,时过境迁再也无法让今人更加详尽地看到当时世界的真实影像了。憾事!
发表于 2024-2-12 1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味儿
发表于 2024-2-12 19: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护国寺庙会影像
* @5 L4 M* h' {1 K2 z
发表于 2024-2-12 23: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先生辛苦了!这组护国寺庙会的照片很珍贵,真实反映了那个一去不回的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4-2-13 09: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妙龄童 发表于 2024-2-12 18:49
  @" @' V" Y1 N) R真有味儿

! q; t- ~; h# p网上有人将清末护国寺山门与民国时期拍摄的护国寺山门做了对比,提出了一个疑问,谁后来修了护国寺山门,但是为什么让天王殿失修倒塌,砸坏了两位天王像,而让剩下的两位天王像露天坐在废墟中呢?
, w: d  `$ V2 G9 u7 {; H! x1 z3 k7 G0 q; L
9 }* ]% z9 `/ Y# a" E
民国时期维修后的护国寺山门.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08: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2-12 23:40
9 j. H" [5 ~. f9 K小白先生辛苦了!这组护国寺庙会的照片很珍贵,真实反映了那个一去不回的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

! T) }9 `+ J( m5 G7 F# Z护国寺这组老照片有的没选,例如下面天王殿前这张,当时庙会的各民族游客都穿自己的民族服饰,进入“五族共和”的民国时期,这种现象反而看不到了。
6 T! A; Q; R4 ^  Y3 z, `. n0 ]/ ^4 G+ Q- C& z7 W
018天王殿前.jpg
发表于 2024-2-14 10: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2-14 08:45
8 q" W5 [- V& i8 p护国寺这组老照片有的没选,例如下面天王殿前这张,当时庙会的各民族游客都穿自己的民族服饰,进入“五族 ...
  e3 n$ W, ~3 @
民国的建立就是在推翻满清的基础上实现的。虽说打的是五色旗,但旗人作为统治阶级已经失去了所有特权,自然主动放弃了表示与众不同的服饰。早年间我们家院中一家正黄旗姓金的邻居就曾将自己的民族改为汉族。我问他家老太太为什么不作满族了?答曰:因为我不满足!
 楼主| 发表于 2024-2-14 14: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2-14 10:33$ i1 \# {$ ]5 A  m; p, D
民国的建立就是在推翻满清的基础上实现的。虽说打的是五色旗,但旗人作为统治阶级已经失去了所有特权,自 ...

8 l; a% z5 _) e+ o* G照片左侧两位女子头戴黑色围边白色尖顶帽,帽边镶着绒花,分辨不出是 什么少数民族,也不一定有什么特权。民国以后,不只是满人,别的民族出门也不再穿戴自己的民族服饰了,可能有更深层的社会学原因。
发表于 2024-2-15 0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2-14 14:357 I" N7 K/ Z2 u6 ]2 {9 P! F
照片左侧两位女子头戴黑色围边白色尖顶帽,帽边镶着绒花,分辨不出是 什么少数民族,也不一定有什么特权 ...
0 }: b, i* q& l
有可能是蒙族,您谈到的社会学原因很值得深入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08: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提一段题外话。
肯恩摄制组1909128日拍摄完护国寺庙会之后去哪儿了。
从摄制组拍摄的老照片来看,他们去了西皇城根,先拍摄了褒忠祠。
褒忠祠是“西皇城根”西端的一座祠堂,名“額忠毅公褒忠祠”,俗称“褒忠祠”,清代嘉庆年间建,位于地安门外西皇城根。清代为祭祀领侍卫内大臣·都统·三等忠毅公额勒登保所建的专祠
额勒登保(1748-1805),字珠轩。姓瓜尔佳。满洲正黄旗人。行伍出身。乾隆中,先后从征大、小金川,用兵甘肃回部、台湾,讨伐廓尔喀,镇压湘黔边地区苗民起事。赐号“和隆阿巴图鲁”,历官御前侍卫、都统,署驻藏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乾隆时两次画像紫光阁。嘉庆中,率兵镇压川陕楚白莲教起义,转战川陕楚三省,称“厥功最伟”。进封至三等公爵。官御前大臣,加太子太保。再任总理行营,方略馆总裁。嘉庆十年卒。御制述悲诗一章。于地安门外建专祠,曰褒忠,谥忠毅,命吉林将军修其祖墓立碑焉。
褒忠祠照例每年春秋仲月择吉日,遣太常寺卿着蟒袍补服往祭,祭品为少牢一,果品五盘, 帛一、爵三。其祠坐北朝南,该建筑大门为硬山调大脊三间“广亮大门”,门前设“一字照壁”,两侧设“撇山照壁”(反八字照壁)和围墙“随墙便门”。大门内左右设“六角碑亭”。碑亭正中为仪门,正屋享殿为五间,东西庑各三间,燎炉一,覆以黑琉璃瓦。中悬御赐“扬武抒忠”匾额 。据说“褒忠祠”周边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曾建学校,名为“右翼八旗第一初等小学堂”。民国时期“褒忠祠”并入该校,“褒忠祠”原址现位于今天地安门西大街167号北京市西城区厂桥小学内。
民国十七年(1928年),徐鼐霖与在京的吉林人士齐耀琳、成多禄等捐资修建了吉林先哲祠,以此纪念十三位有“勋劳于国家和有功德于社会”的吉林人士,额勒登保排列第一位。吉林先哲祠未建在“褒忠祠”原址之上,而在“褒忠祠”之东。

' m. e' S2 z6 y1 s7 C5 A
 楼主| 发表于 2024-2-18 09: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2-18 08:266 M$ M5 W$ H" D! o
这里提一段题外话。肯恩摄制组1909年1月28日拍摄完护国寺庙会之后去哪儿了。从摄制组拍摄的老照片来看,他 ...
; k, a3 i+ L$ [+ B
老照片
: I" h3 `1 R4 S( M& p3 n
" X1 ^- {& C+ C$ y* S0 R6 L% d9 l8 m4 W
西皇城根褒忠祠(1909).jpg
西皇城根褒忠祠2(1909).jpg
额勒登保.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4 21:26 , Processed in 0.168838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