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京小白

陕西巷[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4-3-4 15: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4 08:15
2 ~; K) V- s! s1 v醉琼楼的洋楼是二期工程,建设在里面,不在胡同的街面上,换言之,如果这座洋楼没有被拆毁,它应当位于陕 ...

! b2 k3 T: V9 j有此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09: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4 15:12
% l- J3 B1 Q! n9 X6 u; e) Y有此可能!

+ c" F8 @, h  P  X3 `, P# m  Z0 {1 ^: ~
最初“上林仙馆内”有一说明牌,说此建筑建于明末清初,还竟然称这里是赛金花怡香院的旧址,而且后来又是小凤仙云吉班旧址。后来改称赛金花、小凤仙都在这里挂过牌,这里还曾设过赛金花、小凤仙文化馆。
有人说:上林仙馆建于乾隆年间,的前身并非是妓院,而是一家药铺,主要经营“二药一纸”。所谓二药,即春药和麝香。在八大胡同卖春药不足为奇,而麝香是妓女们的打胎良药。而一纸指的是冥纸,供妓女接客后之用。接客后烧纸,是妓女慰藉自己。清末民初,京城名妓赛金花和小凤仙都曾在这里挂牌接客。该说自我打脸,说这家药铺基本保留着清末时期妓院的格局。药铺为何建成妓院格局?
还有人说,这里与赛金花、小凤仙无关,原是大烟馆。
总之,这座二层楼的“上林仙馆”来历不明。

5 Z# C% v% ^7 W0 v2 @
上林仙馆介绍牌.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09: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林仙馆的所谓“小凤仙故居”与“小凤仙救蔡锷将军”一样,都是段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业英,在《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发文《蔡锷与小凤仙 ——兼谈史料辨伪和史事考证问题》。
文中谈到蔡锷的老部下、原云南第二师师长,当时同在北京的李鸿祥后来回忆,小凤仙与蔡锷的交往是这样开始的:“一日在妓馆设筵,有客挥条召来扬州班(按:实为云吉班)雏妓小凤仙,年方十四五,貌非甚美,而歌喉宛转。伴媪自称女母,临行殷勤请我召女。越日,我叫条,蔡锷见小凤仙能唱,征我同意转条。”[49]原来是蔡锷与李鸿祥一起去陕西巷云吉班听歌,发现小凤仙唱得不错,经李同意“割靴”于他的。注:两人共狎一妓,这叫“割靴”。李鸿祥是朱德的老师。李鸿祥否认蔡锷出京系小凤仙所为,而是他和韩凤楼送走的。据他回忆:“适蔡患喉疾,发音嘶哑,乃托辞拟赴天津入日人所办共立医院治病,向统率办事处请假一星期。韩凤楼在家为蔡饯行,饭毕,韩与我送蔡至前门车站,登火车赴天津。”
蔡锷于11月11日自行出京,安抵天津。之后,又在朋僚的多方协助下,巧妙避过袁世凯的耳目,于一周后的18日夜登船东渡,成功踏上了回滇反袁称帝的征程。
湖南日报所登蔡锷外孙所写的《蔡锷的北京岁月》2016-12-30 07:09对蔡锷离京 说的更详细一些,1915年10月下旬的时候,蔡锷登长城偶染风寒,引发肺部不适。于是28日便试探性地向大总统告假5天,袁世凯批准了。11月3日,蔡锷又打报告说病情加剧,要求续假“赴津就医”,袁世凯又批了,但仍然派人去天津监视。11月10日,总统府侍从武官长、陆军少将哈汉章的祖母在北京钱粮胡同聚寿堂过八十大寿。蔡锷也去贺寿,找了三个人在屋里打了一夜牌。次日到总统府画到,中午时分,由政事堂出西苑门,乘三等车去了天津。由于蔡锷经常往来于京津两地,袁世凯也没有在意。到天津后,蔡锷也没有急着走,他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密探的视野中。密探回报说:蔡锷“时赴医院,时或不住”,有时还“溷溺于娼寮中”,还是一副闲云野鹤的样子。11月18日,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蔡锷突然登上了“山东丸”号轮船去了日本。

- |. ]+ @: u  V
发表于 2024-3-5 16: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5 09:12
  S, j7 h; h9 \- L. K最初“上林仙馆内”有一说明牌,说此建筑建于明末清初,还竟然称这里是赛金花怡香院的旧址,而且后来又是 ...
3 _( d( x7 r8 b
赛金花助蔡锷逃跑?这都哪跟哪儿啊?( `# s% ]2 S! k' W4 Y- N4 s! j
民间盛传是赛金花与她在德国作大使夫人时相识的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元帅讲情,挽救了在八国联军铁蹄蹂躏下的北京城再遭生灵涂炭。因此被尊称为:赛二爷。
, Q, H; p& ], ^7 V7 q9 T8 Z同样是民间流传的,帮助蔡锷将军的是他的红颜知己小凤仙。这是一段善良的人们向往的“美女救英雄”的风流佳话。
! {( U  \6 E1 k: R6 ~' ~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民间故事,两个没有交集的男女生拉硬扯的凑成一对。足见这个说明牌的作者和审核者有多么无知并且狗胆!
发表于 2024-3-5 16: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5 09:17- C  _3 R; E' h* S5 g' c
上林仙馆的所谓“小凤仙故居”与“小凤仙救蔡锷将军”一样,都是段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 ...
+ s& F( t0 V" C  l' A: i
应当说,蔡锷流连于小凤仙的温柔乡,对麻痹袁世凯的耳目放松警惕,是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的。至于小凤仙是否知道甚至主动帮助蔡锷逃脱袁大头的控制离京返滇,那就是只有被窝里的男女才知道的对话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7: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5 16:59
1 x& V; H  E4 t: L/ h) E& l: T应当说,蔡锷流连于小凤仙的温柔乡,对麻痹袁世凯的耳目放松警惕,是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的。至于小凤仙是 ...
! ]4 M7 m5 P# ~6 p9 j
蔡锷不是从北京逃走的,而是从北京到天津呆了一周后逃走的,那时小凤仙只有15岁(1900年生),是唱曲的歌伎。小凤仙与蔡锷离京没有关系。袁世凯知道蔡锷离京。
1915年11月11日下午,蔡锷抵达天津,初入住于日租界的日本共立医院。有关当局获悉他的“所有书籍、行李等已于数日内由其家属陆续搬运出京”,陆军训练总监蒋雁行又证实蔡锷家眷“亦由京乘火车去矣”。于是杨度提醒袁世凯:“此人一去,无异纵虎归山,放鱼入海,从此我华无宁日矣。”袁随即“饬令派人察视”,但“察视”回京者均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蔡锷“时赴病院,时或不往”。实际上,蔡锷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做着离津前的各种准备。
- t, u6 m+ s0 K6 `6 w
2 G, \: S6 D% s' I) G3 i* M) T) \+ q. V+ U
云吉班歌妓合影.jpeg
发表于 2024-3-6 0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5 17:27/ M% R$ @5 ?* j
蔡锷不是从北京逃走的,而是从北京到天津呆了一周后逃走的,那时小凤仙只有15岁(1900年生),是唱曲的歌 ...
! G" g* E. s; _0 D( ~0 z# c9 Y
明白。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是更符合百姓的期待与向往吗?不然街头巷尾戏曲舞台岂不是索然无趣了吗?
/ J  C4 d* X% T说到蔡锷的藏书,您是否了解在北海公园北岸曾有过一处松坡图书馆?不知与蔡松坡是否有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22: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6 01:002 f+ A# F" o. K' l; A
明白。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是更符合百姓的期待与向往吗?不然街头巷尾戏曲舞台岂不是索然无趣了吗?
$ Y- m0 C( y) u  y说到 ...

( Y; l' b, O4 n8 y8 B* a. N略有所知,是在北京与蔡锷策划云南起义的梁启超所倡建,以北海公园的快雪堂作为馆址。
) t  \3 X0 f$ [
+ g$ ]: s1 p" A5 {  n) B8 j, A" k* @

) R7 m. Y4 G8 p" I& [5 u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2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23114日,松坡图书馆北海公园的快雪堂正式成立,梁启超出任馆长。
% L3 I9 N' I# O0 R& O4 ?! ]0 H
松坡图书馆快雪堂正门。1923年成立。.jpg
002泰戈尔与辜鸿铭(右二)、徐志摩(后排左二)等在位于北海的松坡图书馆一.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22: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5 16:43- G; e( u' X9 Z0 B
赛金花助蔡锷逃跑?这都哪跟哪儿啊?
' V1 k& y5 b6 K! r6 I% u民间盛传是赛金花与她在德国作大使夫人时相识的八国联军总司令瓦 ...
' w3 B6 {# |& H6 o( i
赛金花与瓦德西一事纯属虚构这已是近代史学术界的定论,但是赛金花与醉琼林番菜馆却有一点联系。
, ~$ S. [( n! J' y% w: B/ j- R
: m- z* @7 j" d

( l- E; M, G  N! b: i  Z6 }
赛金花与瓦德西一事纯属虚构.jpg
发表于 2024-3-7 00: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6 22:34$ J1 H# i1 [- r
1923年11月4日,松坡图书馆在北海公园的快雪堂正式成立,梁启超出任馆长。

* ?2 @  m+ y. l/ E6 D真厉害!一百年前的资料小白先生如探囊取物一般。令在下佩服!
发表于 2024-3-7 0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3-7 00:54 编辑
4 K- t0 ~" U1 B% r0 S0 f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6 22:57
- h$ @  C6 [3 y赛金花与瓦德西一事纯属虚构这已是近代史学术界的定论,但是赛金花与醉琼林番菜馆却有一点联系。
3 }/ ]  M% [6 Y- E( n$ C2 ~
赛金花作为清政府驻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洪钧的妾室,代替不愿出国的嫡妻王氏陪同洪钧巡游欧洲各国,也结识了欧洲不少的上层名流,当时的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和维多利亚皇后都接见过洪钧与夫人赛金花,据后来赛金花回忆,她与德国上将瓦德西就是在这时结识的。至于赛金花是否在北京重新与时任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会面,当然应当相信有史学家辨别真伪。
7 f5 i9 }/ E4 G9 A. B“传出赛金花用身体取悦瓦德西主要是晚清诗人樊增祥所著的《彩云曲》和晚清小说家曾朴所著的小说《孽海花》,至于晚清官方和当时的官场中人则都认为赛金花与瓦德西同居纯属是花边新闻,毫无根据。
' T. X, S6 K; g; r民初学者刘半农和学生现代著名明清史研究学者商鸿逵曾经对晚年的赛金花本人进行过采访,刘半农先生与商鸿逵先生后来就采访赛金花的事迹写出了《赛金花本事》一书,在这本书中晚年的赛金花也亲口向二人交代了自己其实与瓦德西在欧洲时只有数面之缘,根本谈不上认识,也说不上话,更谈不上对瓦德西能有影响力了,而且她很难见到联军司令瓦德西。5 o9 B5 D3 S8 c, l' m. p  v
这也算是赛金花本人在晚年否认了与瓦德西同居的事情,也就根本谈不上用身体取悦瓦德西来阻止联军杀戮了。”
( I5 W+ U" F6 I6 _' c
 楼主| 发表于 2024-3-7 18: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7 00:33+ [# {0 p  z; c, |- W
赛金花作为清政府驻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洪钧的妾室,代替不愿出国的嫡妻王氏陪同洪钧巡 ...
2 N% S9 O/ a% M7 U4 {
1903年,老鸨赛金花违反大清律买良家女凤林为娼,因凤林不肯接客将其毒打,凤林吞服鸦片自杀身亡,赛金花被五城察院收监后转入刑部狱。根据清代刑部档1147号卷宗中的审讯记录、验尸报告和赛氏供词等档案史料。赛金花来京在陕西巷地方租赁柴姓房间居住。本年(1903)四月间,开设‘赛寓下处”。1947年底,掌故大王郑逸梅以纸帐铜瓶室主笔名在《永安月刊》连载《唾余偶拾》,其中介绍醉琼林的文字称,此地原为名妓赛金花旧居。“有一酒楼,名醉琼林。……前楹平屋数间,为赛金花香巢之旧址……适虐婢事发,捕而系之狱,旋得解,驱逐出京。”他还说,吴庠当时任职都察院,“故知之甚详”。注:民国4年(1915年)吴庠到北京交通银行任秘书。
依据刑部档案,赛金花被捕时的“赛寓下处”共有7名妓女,《唾余偶拾》称其租姓柴的“赛寓下处”只有平房数间,这与今天所说的陕西巷的小巷榆树大院“怡香院”有很大的差距。
醉琼林番菜馆很有可能与赛金花的香巢“赛寓下处”有关系。
* o) U7 m% C0 ~6 A
 楼主| 发表于 2024-3-7 18: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7 00:105 \9 e0 p. p: J! _* k
真厉害!一百年前的资料小白先生如探囊取物一般。令在下佩服!

7 }2 Y: s) r7 I, u3 q) X网上资料拷贝,实为雕虫小技。
发表于 2024-3-7 22: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3-7 23:01 编辑
$ t2 @# m0 |, Y- u8 J9 E* m
' R7 U, S( R# J5 o8 f" D1903年4月,赛金花租赁柴姓数间临街房屋开设‘赛寓下处”。1903年(光绪29年)12月醉琼林饭庄在经营粤菜及西餐业务。“有一酒楼,名醉琼林。……前楹平屋数间,为赛金花香巢之旧址……适虐婢事发,捕而系之狱,旋得解,驱逐出京。”也就是说,1903年的4月至12月这8个月时间内,此地经历了赛金花因虐婢事发入狱并驱逐出京;醉琼林酒楼整修开张。那么,无论广东人冯玉珊是买下或是租下了属于柴姓的铺面房后面的宅院,他为何不连铺面房(数月前还是‘赛寓下处”,已经人走茶凉)一同租买下来呢?: I% I! Y" l& C% ]
1907年,“陕西巷醉琼林中西饭庄,新近在后院,又添盖一层西式大楼房,六月被便动工,到本月方才造成。是三楼三成,一律用红砖砌成的。屋门都是洋式,用五色玻璃嵌配。内容间料,特别宽大,可以容下大圆桌四桌酒。”醉琼林中西餐可以分开,其中“楼下三间都是中国菜”。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醉琼林在最初开业的数年间,非常赚钱。他们能够在后院大兴土木建造洋楼,说明此处房产已属于醉琼林的东家,完全有实力将挡在饭庄面前的几间平房买下并推倒重来。
) J$ e  n$ f$ W- O  H  p虽说我们暂时没有看到醉琼林中西饭庄整修门面的报道文字,但是否存在醉琼林将其门面修成了如同现在“上林仙馆”样子的可能性呢?
7 |2 U7 Y1 a( B, S% S2 I0 W

, c( K% f. g- A% }' o& e
发表于 2024-3-8 06: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5 09:17. o- P; i1 S2 r2 i
上林仙馆的所谓“小凤仙故居”与“小凤仙救蔡锷将军”一样,都是段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 ...
6 L! q' B+ S* M: ^6 Y, M& L8 X
这个“外孙”是不是姓袁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09: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鸵鸟 发表于 2024-3-8 06:32+ ?  F$ |$ D1 t; R+ P- l( m
这个“外孙”是不是姓袁

4 {% w5 A; A& e6 ~7 f
老先生,您好!
首先致歉,前文说到蔡锷外孙是少写了一个字,应当是蔡锷曾外孙,是蔡锷长子蔡端的外孙,他确实姓袁,叫袁泉。
其次,北京胡同的历史地理中有许多伪造的东西,陕西巷的小凤仙故居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蔡锷曾外孙袁泉首次在所著的《我和外公眼中的蔡锷将军》书中披露了蔡锷逃离北京的真相:
“外公(蔡端)说,其实曾外公(蔡锷)往返于京津间是很平常的事,早在1914年外公出生时,曾外公就在天津养病。他要去天津日本医院看病,袁世凯是知道的,也没有理由阻拦。
  曾外公多次以得肺病为借口请假去天津就医,而且事实上他确实得了肺病,就这样去天津几天又再回来,回来几天请假再去,去了又回。如此反复,让袁世凯渐渐习惯了这种状态,从而放松了警惕。
  19151111日,曾外公又去了天津,住了一个星期。但这一次,曾外公没有再回北京,18日悄无声息地上船去了日本。
直到这时,他仍托秘书向袁世凯请假,说医生建议他去日本休养3个月,等他把病养好了再回来报效大总统。而袁世凯也批了3个月的假。
曾外公的走脱,看似轻松,实则因为他足够沉着,掩饰得足够好,戏做得足够充分,乃至他去了日本,袁世凯仍被蒙在鼓里。
事实上,蔡锷是以“请病假”的形式离京赴津的,袁世凯不但知道,病假还是他亲自批准的。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录了蔡锷两次向袁世凯请病假的历史事实:
19151030日:准“经界局”督办蔡锷,请假五日。
19151130日:蔡锷呈称赴日本疗养,袁(世凯)批,望早日回国销假任事。
《蔡锷年谱简编》也记录了蔡锷向袁世凯请病假的事实:
1915113日:再呈袁世凯请求续假一星期,以赴天津就医。
19151111日:离京去天津,住日本共立医院。
除此,在蔡锷云南举义之后,袁世凯对外发表了一个公告,也证明蔡锷离开北京,是通过“请病假”的方式大摇大摆、堂堂正正离京赴津,而非偷偷摸摸离开的:
“蔡锷等讨论国体发生之时,曾纠合在京高级军官,首先署名,主张君主立宪,嗣经请假出洋就医,何以潜赴云南,诪张为幻,反复之尤,当不至此......
  由此可见,蔡锷离京赴津根本没有啥惊险的事情,完全就是从容地向袁世凯请病假,然后大摇大摆离京赴津的,因此既然是“明目张胆”离开北京的,又哪里有“小凤仙掩护蔡锷逃离北京”的惊险故事呢?
' [9 X. L6 Z0 O1 _
 楼主| 发表于 2024-3-8 10: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鸵鸟 发表于 2024-3-8 06:32' G! x+ M* o7 H; d
这个“外孙”是不是姓袁
( z" h( I3 l3 M& l7 U. D
‘赛寓下处”可能部分遮挡“上林仙馆”?的两层楼,如果“上林仙馆”如传闻所说原是药铺的话,其原房主可能与出租给‘赛寓下处”的房主柴某不是同一房主。/ g8 I1 D# i7 i/ W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19: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7 22:59
6 O8 b0 n1 Q" p5 k6 a1903年4月,赛金花租赁柴姓数间临街房屋开设‘赛寓下处”。1903年(光绪29年)12月醉琼林饭庄在经营粤菜及西 ...
$ b* O0 w! u+ w: e9 u! [( L& E( ~! R; d
1、醉琼林“本馆美合东西,品罗满汉。本馆开设北京前门外陕西巷东,准正月初启市。”(《广东醉琼林唐番小启》,《大公报》天津版1904年2月21日第3版)1904年正月初一是2月16日,去年12月是试营业,正式开业应当在1904年2月21日之后。
2、醉琼林其前身可能是两层楼的药铺,出租给‘赛寓下处”的房主柴某与药铺的房主可能有同辈人的关系,但不是同一人,而且不好说话。
3、醉琼林是两层楼的大饭庄。房产最初是租是买不详。“像北京的不少著名老字号餐馆,在晚清民国以前,基本上都是小门面小开张的,像新开的醉琼林那样一上来就两层楼的大饭庄是不多见的,所以能成为一时之尚。”(郑孝胥的上海食事:闽菜与川菜,鱼与熊掌)
4、醉琼林中西饭庄的“醉琼林”字号出处:明代黄廷用《龙冈张年兄分别德州赋二律 其二》一诗首句:“与君曾醉琼林酒。”琼林,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仙境的瑰丽景象,例如月宫。“醉琼林”其意是在仙境般的餐馆中饮酒。本身就有“仙馆”的含义。
5、醉琼林开业广告词(《广东醉琼林唐番小启》)说:“琼楼玉宇,苏玉局(苏轼)之豪怀。况当上林春色,分到人间;林下美人,招之在上。”“上林春色是”汉武帝刘彻所建皇家宫苑上林苑的春色,这里指代天上宫阙仙境的春色,林下美人,指醉琼林下的来自陕西巷等八大胡同的美人。“上林仙馆”含义是:醉琼林楼上有天上宫阙分发的美酒,楼下有招手即来的众多美人。因此存在醉琼林将其门面修成了如同现在“上林仙馆”样子的可能性

  E9 P0 m8 W( b' R, v
发表于 2024-3-10 0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9 19:52
" Y' N$ u8 G! v1、醉琼林“本馆美合东西,品罗满汉。本馆开设北京前门外陕西巷东,准正月初启市。”(《广东醉琼林唐番 ...
& |4 G' T3 O; t; u0 T% X4 {
小白先生的分析有据可查,入情入理。如今的“上林仙馆”很可能就是百年前的“醉琼林”原址。这个结论从名称中分析应当可以得出。当然如果有当年亲历者的更多地标性的佐证就更完美了!5 r# C, e0 E1 U  [2 M
我对这琼林二字的理解还有个补充,在戏剧《女驸马》中女驸马误打误撞取得可靠第一名后有这样的唱词: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古代科考取得状元,皇帝为表彰前几名进士的努力和优异成绩会赐御宴款待,并赐跨马游街。因此,琼林宴也就是御宴的一种代称,代表的是一种奖赏和鼓励,也是对赴宴者的尊重和肯定。能够在琼林宴上谋求一醉的人,学问地位都是顶级的,绝对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我想这很可能是为“醉琼林”起名者的真正用意。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14: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10 01:52$ N+ j6 F7 X9 q$ G( Y$ ~
小白先生的分析有据可查,入情入理。如今的“上林仙馆”很可能就是百年前的“醉琼林”原址。这个结论从名 ...
7 A/ D+ G9 a' t
   “醉琼林”含义有多义性。
   华先生所说的“琼林宴”,醉琼林的广告词也提了:琼林之宴正及时,对春光而喜占及第。
“醉琼林”更深的含义是中外友人同醉于此。醉琼林的广告词说:方今文明大启,中外一家。胡客来游,相与邀其醉饱。(《广东醉琼林唐番小启》
+ O9 ]1 F) o* K+ w
发表于 2024-3-10 15: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10 14:052 }) t' G* e9 t7 r* _
“醉琼林”含义有多义性。   华先生所说的“琼林宴”,醉琼林的广告词也提了:“琼林之宴正及时,对春 ...

: u* D! _2 \8 v7 k我在网上没找到《广东醉琼林唐番小启》全文,如果小白先生方便能否在此处粘贴出来,我想好好学习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15: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酒楼招歌伎为饮酒者助兴是宋明以来官场文化和商文化的一种传统。据《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记载:“洪武二十七年,上以海内太平,思与民偕乐,命工部建十酒楼于江东门外,有鹤鸣、醉仙、讴歌、鼓腹、来宾、重译等名。既而又增作五楼,至是皆成。诏赐文武百官钞,命宴于醉仙楼。而五楼则专以处侑酒歌妓者,盖仿宋故事,但不设官酝,以收榷课,最为清朝佳事。”这是早期酒楼妓楼官办合一的典范,晚明秦淮风月更盛,酒楼妓楼民办合一,饮宴也更甚。
  有人考证,陕西巷的“醉琼楼”名称来自香港的同名酒楼。港英政府1846年发出第一张“妓寨牌照”,著名的北京的醉琼林是袭自港名(参见陈青枫《香港百年风月变迁》,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1年版

! ?: B! {4 n+ V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16: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10 15:440 c+ c$ @- t5 @3 E) r9 J" }1 |
我在网上没找到《广东醉琼林唐番小启》全文,如果小白先生方便能否在此处粘贴出来,我想好好学习一下。:v ...

; |/ U) x3 ^% O请华先生一同品味广告词。
) b- e9 o  c& K4 E$ u( x  S
  《大公报》天津版1904年2月21日第3版刊登“醉琼林”正式开业广告《广东醉琼林唐番小启》:“盖闻醉月坐花,李青莲(李白)之高致;琼楼玉宇,苏玉局(苏轼)之豪怀。况当上林春色,分到人间;林下美人,招之在上。醉翁之意亦在酒,近山水而益觉有情;琼林之宴正及时,对春光而喜占及第。方今文明大启,中外一家。胡客来游,相与邀其醉饱;良朋结好,岂惟报以琼瑶。本馆美合东西,品罗满汉。有萧家馔林四卷,擅烹饪之精良,拟晋代竹林七贤;极风流之雅韵,领到异帮风味。定知醉倒崔儦,饱尝山海珍奇,不数琼餐叔夜。地虽乏茂林修竹,此间大可咏觞客。无非琼树瑶林,尚冀常留欢醉。本馆开设北京前门外陕西巷东,准正月初启市。广告词大量使用较为人熟知的典故,让不同类别、不同国籍的风流食客按照不同典故对号入座。

" F  m# V" x, u! j7 q) T- D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16: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明代黄廷用《龙冈张年兄分别德州赋二律 其二》
与君曾醉琼林酒,回首芳春三十年
却忆论心匪旦暮,可堪分手各云烟。
冰胶尽舫离情合,风拂行旌别绪牵。
未必此生无再会,壶公缩地为谁缘。
中西饭庄用此典故,是接回首芳春三十年”,中外友人在此楼一聚,即使以后难得再相会,也会“天涯若比邻”的。
+ h% S& I* b9 R2 }0 i9 x# l
发表于 2024-3-10 22: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3-10 23:44 编辑
$ E4 t. K2 x. Q" e; }1 j- W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10 16:418 C* B9 N: r1 ]2 K2 Y8 o& W2 {
请华先生一同品味广告词。( |" ~' r/ w4 t4 e
  《大公报》天津版1904年2月21日第3版刊登“醉琼林”正式开业广告《广东醉琼 ...
6 a3 t7 f/ r" a( `+ j
试做《广东醉琼林唐番小启》现代文翻译
0 p6 @. d. v0 _# U9 k0 j" m《广东醉琼林中西餐饭庄启示》
) l1 N4 }! `5 M% q1 M4 _/ R听闻醉月坐花(出自唐代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李白的诗意追求,琼楼玉宇(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是苏轼的豪情抱负。况且天上春色,已经散落人间;疑似来自仙界的美人就在身旁。醉翁之意亦在酒,亲近山水才更能感悟其中情义;人生最得意之时品尝到琼林之宴,朝气蓬勃的年龄就顺利地获得进士及第。如今社会推崇现代文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外国友人来华参观游览,不应当请人家一醉方休吗;好朋友见面巩固友情,难道还能舍不得用好酒招待吗。本饭庄的美食融合中西,菜品包罗满汉。藏有萧家食谱四卷,擅长精良的烹饪技巧,仿效晋代竹林七贤;追求风韵的高雅极致,学习并掌握到了西餐的特殊风味。肯定能让贵客您体验到崔儦一醉辄八日的快乐,饱尝山珍海味,不亚于琼餐叔夜(应当是两个典故)的享受。此地虽然没有茂林修竹(语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形容幽雅秀丽的风景胜地),但这里完全可以咏觞客(语自晋候觞客于柳溪…作《射说》,形容招待好友饮酒赋诗,暗喻谈论国家大事)。贵客们没有一人不是琼树瑶林(形容人容貌智力出众。成语出处《晋书·王戎传》),还是真挚地诚邀您能经常光顾尽情欢醉。本饭庄开设在北京前门外陕西巷东侧,获准于正月初正式营业。# a+ n. e& N; [5 {6 }
越读越觉得深奥,这只是百年前一篇登载于报纸上豆腐块大的开业广告,用典之多文字之简就令我们这些学习普通话长大的人汗颜自己的无知无能。中华文字流失的太多太可惜了!
5 k7 U8 m# N1 H; P5 x
: q7 S# |6 x/ s& p6 I9 Z
5 Z7 y0 m: J3 P8 ~& u1 c1 g% Y, w

, U& p9 d! `  z" N. B/ C/ h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21: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10 22:35
* e9 R0 ~+ ]3 ~$ N2 X试做《广东醉琼林唐番小启》现代文翻译
4 U* f; E' O3 f1 Z: C《广东醉琼林中西餐饭庄启示》
4 L) l9 E% e9 f$ x4 A. x听闻醉月坐花(出自唐代李白的《 ...

, l: _2 R& @  R% z# Q6 I& d: f华先生的广告译文颇具功力,对我也多有启发。醉琼林的地标,就是后院二期工程装有彩色玻璃的小洋楼,可惜找不到了。" c7 ?+ ]5 ~2 D$ u
发表于 2024-3-11 22: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11 21:21
) q$ r4 m8 r: R# Q华先生的广告译文颇具功力,对我也多有启发。醉琼林的地标,就是后院二期工程装有彩色玻璃的小洋楼,可惜 ...
/ A9 o% N8 X, m! h* A5 O- F
请您多提宝贵意见!并希望您能帮忙解释“琼餐叔夜”的典故,我只知“叔夜”是竹林七贤中嵇康的字,此公推崇黄老之学,擅养生之道。但“琼餐”是谁?我真不知道也没查出来。
发表于 2024-3-11 23: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3-11 23:25 编辑
8 d0 m# P3 c/ x, d/ S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11 21:21
* o; ~& Y/ C5 t, Q8 h7 W华先生的广告译文颇具功力,对我也多有启发。醉琼林的地标,就是后院二期工程装有彩色玻璃的小洋楼,可惜 ...
/ N) _- _" {6 m4 J
我突然意识到可能被“叔夜”迷惑住了。也许这里的叔夜指的是嵇康,而琼餐就是我们常说到的“锦衣玉食”中的“玉食”,泛指精致美味的食物。于是“定知醉倒崔儦,饱尝山海珍奇,不数琼餐叔夜。”就得重新翻译为:定能让您知晓崔儦因何一醉辄八日,饱尝山珍海味,不逊于嵇康养生要求的考究食物。
发表于 2024-3-12 0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3-12 00:48 编辑 2 {1 }* }# [! W2 R$ P$ B' y- X0 E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11 21:21
) h6 X2 m& ?- `1 X华先生的广告译文颇具功力,对我也多有启发。醉琼林的地标,就是后院二期工程装有彩色玻璃的小洋楼,可惜 ...
% M  s+ A! r0 Z% P  B
真的是越读越觉得自己的理解力不够。当年拟写这篇广告文的作者通过文言修辞要传达的含义,我总是觉得没能看懂读透。比如:“醉翁之意亦在酒,近山水而益觉有情;琼林之宴正及时,对春光而喜占及第。”一句,按照我原来的翻译与上下文对不上也讲不通。于是我就根据现在新的认识重新翻译一次:好酒之人的目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因为喜爱喝酒时的环境氛围,亲近山水才更能感悟其中情义(山水二字很可能是暗喻女性的特征,邀妓陪酒是清末民初的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来醉琼林赴宴真是太好了,能够尽情挑选美色而喜占花魁(这里的正解确实是来自考取前三甲进士皇帝赐琼林宴的殊荣。但洞房花烛同样有小登科的俗称,而八大胡同也确实有评选年度花魁的传统。作者此句的真实用意应当是告诉读者来醉琼林吃饭是有机会近水楼台抱得美人归的。)这样解释才能更好地与上下文衔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24 11:31 , Processed in 1.23807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