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11|回复: 11

徐熥:潞河驿别周叔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5-3-8 10: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时俱作客,此地且盘桓。
  R7 `: v: ^8 {, j去路黄尘满,征衣白日寒。+ g; V& @) S$ i  D$ _( q
吴歌聊自和,燕月暂同看。0 B4 T. C% W, f' k" Z, H) b
因悔长安陌,蹉跎未尽欢。
1 p0 _9 b2 V& O' b. B, o9 z" I# Y8 H# }6 \: d

  [; N) D7 f& K+ d5 z关于潞河驿的背景介绍:+ o# [: I$ V& b
     近日通州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明代永乐年间的潞河驿遗址,后来又成为乾隆年间的东路御酒厂旧址。
    在通县东关附近的赵登禹大街5号院,一处古宅小院坐落在街口,大门、马厩房、正厅和东配房保存完好,原通州区文物所所长周良告诉我们这就是此次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明代永乐年间的潞河驿旧址。潞河驿就是通州驿,潞河在古代是通州的别称。潞河驿被称为京门首个驿站,是一个很少见的水陆两用驿站。  据了解,当年外国使节走水路出入北京都要从这个驿站的码头上下船,并由礼部官员到此接送。潞河驿的码头在赵登禹大街5号东侧大约50米远的地方。原大运河西岸,码头南侧岸边驿亭遗址已被破坏,颇具皇家气的驿亭也已看不到,当年的辉煌只能从文物志上了解考证。据记载,乾隆45年,正逢他70大寿,各国纷纷派使节祝寿,当时朝鲜祝寿团,汉学家朴趾源过运河入北京时,站在潞河驿看运河胜景曾有“舟楫之盛,可敌长城之雄”的豪叹。在清代康熙三十四年,为保障漕运,潞河驿被移到如今张家湾镇附近,到了乾隆年间,东关要兴建东路御酒厂,就选定了潞河驿旧址。潞河驿旧址是北京地区唯一幸存的驿站遗址,它凸显了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和运河文化的载体。而东路御酒厂旧址则见证了大运河北端商业发达程度和北京酒文化的悠久历史。

4 {1 p9 f  ]0 K" J2 T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1: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居正 通州潞河驿: S: W+ V# p+ G8 B! b
还投潞河馆,倍觉眼增明。
' G' I! v# y( `+ O野马欲迷市,樯乌先出城。
7 Z, u4 B6 B/ [) |9 t# z2 s9 e$ J" D鸟啼深树静,风定暮江平。
: |+ b" s5 c; j. @3 l! z尚恋皇居壮,回头是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1: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泊潞河驿
. M# k* j, V9 _  e4 ~明 · 于慎行
* ?0 X6 O" x! s) w: a, U8 b' v2 h& h行尽燕齐道,来从上国游。$ d% a9 D$ E" m6 H
饱经湖上雨,寒泊驿边舟。8 }2 C/ E$ j  F7 e) \# Q, g9 D
朔气雄三辅,关门控九州。
* i" Q1 Y: |  j/ s2 Q, z五陵十万户,夹岸起朱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泊潞河驿
. o3 d7 x  `1 z  [% Q! L明 · 于慎行
$ G7 `' ]; W: M. R+ U2 d行尽燕齐道,来从上国游。
, N: N2 R9 \& F# A2 ^饱经湖上雨,寒泊驿边舟。
* A! Y1 I4 |/ @+ O朔气雄三辅,关门控九州。1 ]; w& {. ~5 l$ r
五陵十万户,夹岸起朱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1: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泊潞河驿. t, E3 {4 _/ Q* W
明 · 于慎行5 _- a! o5 Q  I. M
行尽燕齐道,来从上国游。
% G7 _6 j& s& \5 v6 S+ G0 E饱经湖上雨,寒泊驿边舟。# b, `- ?( Y- N" E6 A* u0 D% O1 m
朔气雄三辅,关门控九州。6 y* @' f' [# ~* \/ P- A$ z
五陵十万户,夹岸起朱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泊潞河驿
3 s4 \8 x7 y% E; q$ T" b# P% \2 O$ U明 · 于慎行8 t5 N7 ~9 E* a  J' {- `
行尽燕齐道,来从上国游。7 ]& {; T4 m9 l% G4 a) P* G6 c
饱经湖上雨,寒泊驿边舟。  j1 b( j! |. e1 q
朔气雄三辅,关门控九州。
3 [6 d) q7 w7 A8 V' l5 H' \五陵十万户,夹岸起朱楼。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1: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 · 金世弼6 r$ D: Z) z- p' h9 c! |) `8 C7 U
潞河清涨驿门前,倦客登临思渺然。- M3 T5 I1 Y5 W8 |
岸柳汀花春欲半,辽山鸭水路馀千。
% z0 u) H/ P$ Y! y) c茫茫宇宙身如寄,汩汩风尘旆尚悬。- n' y1 g! c, f8 W& a
极浦遥岑聊聘目,蓬瀛何处问神仙。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2: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潞河驿楼。次忘轩韵 明 · 李好闵
; o2 N0 r7 ^6 B9 u五言律诗
, I6 D& s& J, m8 K3 T客过河楼宿,天风响紫霄。5 \% k/ T3 t0 p5 p
依微春晓梦,淅沥早江潮。: @# N( O8 W, Y" ^' [/ u6 j
碧水元通楚,青山不见辽。$ C; {: |! S4 }  w2 u% T2 W, \
湘潭芳草绿,惆怅玉人遥。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2: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通州驿门楼 明 · 洪贵达
, p5 `; i! H" x# D: E# k' q& o  x通州仲夏炎如汤,客馆沈沈无日光。
' e5 ?2 t9 E( X3 m蝙蝠飞拂梁间尘,鼯鼠饥齧床头箱。
+ e3 d% [% P, Y. A安能郁郁此幽囚,便欲乘云游帝傍。7 F$ o' ?- Z+ R) Z
芒鞋布袂去登楼,楼高百尺临大荒。, ]9 E3 {5 U+ U& v9 o( u1 ?7 u
潞河涨漫天地浮,帆樯节比东南航。9 m& \& z# d+ G+ a7 {4 M5 X
江上人烟凡几家,流丹染脂河流黄。7 T" H# ^: X! h/ M: o! t
渚晴沙平车马集,腥风怪雨鱼龙狂。
1 ^  Y" F3 D! a4 A! g杳杳远树碧云隔,茫茫去鸟青天长。
: t5 ^* F9 W- E* a0 m/ v元龙豪气隘九州,一豁万古幽脩肠。
, A, M8 Q+ [5 E* I/ c散发枕风卧长床,梦中逸翮凌苍苍。* Z; X3 T: ^* P* ~
南游洞庭登岳阳,便从九疑浮三湘。2 q8 `2 @" P2 ?0 `1 n; b
二十五弦不胜清,归来日暮川无梁。* B9 S% s& R; ?1 ~4 i
塔铃唤我忽欠伸,还卧当时五云乡。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2: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題潞河驛門樓 · 4 R; M, h9 x7 \* ?
半簇危樓枕水前,2 h" j- N+ C% ~" a& s
登臨行客興悠然。6 k6 s$ A3 W) x+ n% A2 ^
葩經點撿詩三百,
3 f3 d0 D# |4 y& V* a' O梅驛驅馳路八千。
2 M1 ^- ^4 X/ E2 G' ^0 ^$ x% X上國衣冠前度熟,
$ a3 D  s; T9 L, K左門弧矢宿心懸。 ) h) w$ m1 p, K1 K
男兒到此眞奇事,, P! f. ?$ _: w
休說三神海外仙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7: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鲜使臣指出,也叫通津驿
 楼主| 发表于 2025-3-8 17: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十八日,权近一行在辞别北平的燕王后,抵达通州。《奉使录》云:“通津驿发船,古之桑乾渡,今谓之白河,亦名潞河。”诗云:“晚出城东路,宵登水上舟。身从千里至,心共一河流。浩渺天光远,澄明夜气浮。吾生同泛梗,踪迹自悠悠。”记文中提到的“通津驿”,即“潞河水马驿”,明弘治年间,朝鲜人崔溥《漂海录》记载:“二十八日,至北京玉河馆。是日晴。舍舟乘驴,过东岳庙、东关铺、至潞河水马驿,一名通津驿。中门大书'寰宇通衢’。驿西有递运所,西北有通州旧城。通潞亭在城之东南,东抱白河,白河一名'白遂河’,或谓之'东潞河’。”明景泰年间,日本僧人笑云瑞訢所撰的《笑云入明记》(又名《允澎入唐记》)记载景泰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抵达通州“通泮驿”,“马船、快船、孔船、站船、运粮船等四来,诸船皆系于此。”这里的“通泮驿”指的就是通津驿。同书记载归程情况说:“(二月二十八日)午前出会同馆,马六十匹,骡四十匹,驴一百匹,车一百二十两(辆),晚至通州通泮驿”。“三十日,朝辞通泮驿登船,晚泊张家湾。”明嘉靖年间,日本僧人策彦周良在其《入明记·驿程录》中云:“通津驿,自和合至通州一百里,此间有张家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24 08:51 , Processed in 1.15834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