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19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upload=jpg,调整大小 img_0110.jpg]UploadFile/2009-4/200941917544052601.jpg[/upload

) R' c+ V3 Y( Q5 ^7 b2 Y

  为啥没成功[em54]我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4-19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大姐:用什么调整大小?
发表于 2009-4-19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9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中漫步:你放在你哥裴裴那里的同学们的徽章我今一起給带走了。省得给你哥添麻烦。

发表于 2009-4-19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9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9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9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9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9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就是好,真是年轻手快,200页由你刷新。
发表于 2009-4-19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9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65—63班:你好!虽然暂时不知你是谁,但我想这并不影响咱们聊天。你4.11没来聚会吧?如来了,我就知道你是谁了。小时候的事记的不太多,记得1-4年级班主任是郭蕴籍(后调回大连光芒街20号),她教学很有办法,谁学习不好或淘气了,她就把谁叫到黑板前,立正,站直了(靠黑板)!然后开始批评教育,说到激动时(有时越说越生气),实在忍不住难免用手指点一下同学的额头,有时劲头稍大,使同学的头撞到后面的黑板(木头的),发出“咚、咚”的响声,你能记得吗?你能记得那么多同学名字,真是有心人,也促使我在头脑记忆中深挖掘,想出一些同学的名字:潘军、于建国、姜迪阳、肖文、胡宁光、姜荣光、张舵、纪海明、胥五二、朱小明、陈小颖、刘道涵、林修、赵新平、孙海英、李新英,可能还应有4-6人,实在想不起来了。小时候的相片是一张也没存下,以后有机会找到一定发几张让你欣赏。
发表于 2009-4-18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代丫头, 来晚了,来晚了.给俺闺女张罗婚事,忙了一天.生小气拉? 别啊,都是破网搞的.

) p; g( ]5 C9 q( i* N

好象胡老弟还有个聚会,要不怎么也来个交杯换盏一醉放休? 这里的大哥大姐门

' w2 ~% Q% U; \3 t- m4 W- t9 ]! Z

都关心你这革命后代啊. 做好接班人,听毛主席的话 goog goog study day day up.

发表于 2009-4-19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huwjh在2009-4-15 1:06:00的发言:
9 _+ M! a; p1 {/ c, F8 o0 i! N

    磊子你好,毕业一别已30多年了,看到你的回帖,小时的往事不仅浮现在眼前.

; V; G% s1 n9 p( B) Q, _6 F

    记得在汉中筹备处,咱们一起放鞭炮吗? 你把很多小的鞭炮中的药放在一个高压熔断器的空壳里,由于安装的炮捻过于短小,点燃之后,你来不及离开就爆炸了,地动山摇...    鞭炮爆炸之后,大家叫你,你却无动于衷,大家都围了过来,一看...,原来你的耳朵被震聋了,从此之后,有一段时间你总是有些耳被。

' ^4 L3 l3 n, @

    我把这些往事、趣事说给我的爱人、孩子听,大家笑作一团...。

( U( }' d; s9 m, b5 u

    时光一晃,你我都是50多岁的人了,听王欣说,你目前在加拿大,虽然天涯海角,可是互联网却使你我仿佛尽在咫尺,今后大家多多在网上联系,共同回忆那儿时美好的时光!!

# m9 L0 I6 p" p! u( l, x R( d0 m

    另:附一首二胡曲,以慰兄弟之情。

2 A( }8 U: t7 H4 g B9 S + X8 Y, X% i- k 6 ~2 z' K0 j! \* b
媒体文件信息# R6 M7 E9 l7 T! l6 h4 V' |
文件来源:http://vod.szzwch.com/erhuqu/156-二胡曲-想你想断肠.mp3
/ ?) a- I2 N, M- [
您可以点击控件上的播放按钮在线播放。注意,播放此媒体文件存在一些风险。
# p) J- F( `& A& U2 D) B& o7 W" i
附加说明:动网论坛系统禁止了该文件的自动播放功能。
4 G: k1 X$ ?. w+ X$ I
由于该用户没有发表自动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权限或者该版面被设置成不支持多媒体播放。
/ f: |2 m- H/ t

% F4 X$ _. Y$ s4 t+ h# m* p

赵huang:

1 E5 P4 M: ]3 R

谢谢你帖上来的一首的二胡奏曲:“想你想断肠”

( D, P$ c& A1 Z0 _, z

 

+ J) v0 F* c/ I% e) Q, e

     夜深人静时,坐在靠椅上,两手抱胸,双目微闭,耳边缓缓索绕着悠扬动听的二胡曲,在陕西一起度过的时光岁月,一幕幕不断在脑海中翻转出来。。。。非常怀念。

2 {! S) ?. c( F/ R( }1 E& g

你提到的放鞭炮一事,我当然记得。那个大炮仗是我第一次尝试做二踢脚的作品,可惜没成功,二踢脚最后变成一个大麻雷子,两响合为一响,事后分析主要是内部导火索设计过短而引起。记得当时一声巨响,耳朵里“嗡”的一下,就听不清谁在说话了,我还很朝天上观看,寻找那被崩上天空的另一节,可等半天也不见动静,低头一看,才发现整个炮仗全炸碎了。不过,这说起做炮仗,你可是勾起我的一些回忆。。。

# [, ^8 o% G1 s, x( d1 M- p, i


( q6 O) X% \# n+ x0 N" o- L

     放鞭炮,是大多数孩子们,甚至成人们很喜欢的一项活动,但也只有在过年过节或谁家娶媳妇才进行。过去小时候在北京,一到过年那几天,楼里的孩子们天天出来扎堆放炮。常见的炮有红,绿纸包装的小鞭儿,钢鞭,二踢脚,麻雷子。其他的炮仗很少有人放,比如炮打灯,黄烟儿炮等等,点炮用的引火是用黄色马粪纸自己搓的。那时候放炮,就讲究用炮炸点什么花活儿出来才叫过瘾,特别是用二踢脚,比如,找个一尺长的铁管子,在土堆上架好管子,在管子一头放个二踢脚,再顶上一块大砖头,点着炮捻,随后站直了身板,手拿一把木棍儿向前一挥,“亚给。。。”(八路不学,尽学小鬼子),跟着就听“叮”的一声,然后就看见从铁管子另一头窜出一道青烟,接着不远处传来一声“当”,得呵,算是完成一次模拟进攻作业。那时晨我最喜欢找地面上的哑炮,回家倒出哑炮里面的火药,再混上点盐,然后装在已经裹着一个钢鞭的粗纸管里,晚上拿出去一点,先开始“呲花”,由于加了盐,可以听见“噼噼啪啪”的响声,呲的花也很亮,最后一声钢鞭爆响,整个过程像放了一个“天女散花”炮仗,挺来劲的。有一次,我装完火药后,用工具把火药使劲压了压,然后把开口一端封严,拿出去一点,结果没看见“呲花”,直接就听见一声巨响,原来我无意中做成了一个大炮仗。当时那个高兴啊,回家又照新发现工艺做了两三个。这以后,别人放炮,我捡炮,然后自己再做大炮。不过并不保证每一个炮都能做成功,有时口没封紧,点燃以后,不是“呲花”就是“蔫儿屁”。

+ b h! B1 m- _ r: T

做炮这嗜好我带到了汉中。那时各方面条件都不好,炮的来源也受限制。我就一直惦记怎样自己做火药。一次看电影“地雷战”,里面有一位老大爷描述做火药的话“一硝,二磺,三木炭”让我折腾了一阵子。于是乎,在厕所没人时,我跑进去在尿池墙壁上小心翼翼地刮下白色“硝酸”粉。听说灯泡封口用的是含有硫磺的材料,我一砖头拍下去就把4个新灯泡毁了。学“为人民服务”时,就知道木炭是烧出来的。下晚烧饭多加两根青纲木,烧透后往洗脚盆里一按,木炭也齐了。接下来就是捻磨,费了老大的劲,。。。不过最后还是没弄成功,估计是比例和材料纯度上出现问题。

+ Q2 j: r9 I7 P3 c3 V( B7 D- \/ m

做炮这嗜好不仅带到汉中,就是上大学放寒假过春节,我也折腾过。有一年初一晚上,我看完电视后又开始拆火药,弄了一小堆,当时也懒得卷纸筒,就把火药包成一个小包,然后用纸里三层,外三层的裹来裹去,最后拿做变压器的细漆包线又缠七绕八地裹了一层,用缝被子针在包上扎出一小洞,塞上导火捻,放炉子再烤了10分钟。夜里大概近12点左右,我看外面各家窗户虽灯火明亮,但路人不多,于是拿着药包下楼。说实在的,当时我也不知道这药包能弄出多大动静,点上火后就迅速跑楼道里观看。“嘶。。。”随着火捻的燃烧,我真有些紧张,突然,一个大火花呲闪了一下,。。。完了,我以为又做了一个大呲花。就在这时,眼前猛地一亮,然后传来一声闷雷似的响声,接着就听到对面家属楼玻璃窗的晃荡声,。。。等我窜回家,老妈追着说“我的天啊,你放了个什么炮啊?”,我无语。

发表于 2009-4-19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极在2009-4-18 18:48:00的发言:
" i7 j! \0 _( a' T' [% w/ x% A7 a- o

是不是我的同班同学安丽堂呀!

5 w: M. \2 p/ v7 e( U

您是63届6年级2班的同学吗?

发表于 2009-4-19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09-4-18 20:53:00的发言:
) q& H7 R+ n; S

虽说不是原版,但下载后冲洗照片象素是够的。

" r- \. P& E: u6 X- p9 k

老童兄:我又在搜狐中建了一个相册,可以保存原始照片的尺寸。我已把各届同学与老师的合影照片传上去了。可以下载、上传,也可以建新的专辑,以方便各位校友之间的交流。欢迎大家前去捧场!呵呵~!

. S6 Y" \- H9 d* S& m4 j; C

进入搜狐首页,在通行证用户名栏中输入:jyfx411@sohu.com

$ l( n' k# _! w2 i2 ~; K6 \

 密码:jyfx411

5 ]; A% {5 C& D0 E0 e

登录后点击相册即可进入。

6 y/ d! e. h/ K; e3 }

也可以直接输入:http://pp.sohu.com/member/jyfx411

发表于 2009-4-19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网站有一个老帖子: 有五十年代福绥境幼儿园的吗?  估计会有一些附属小学的同学在那里呆过。
发表于 2009-4-18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4-18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从听松大哥建立此帖二个多月后,我就一直在潜水,默默地关注此帖子,每天必看,是此帖的忠实读者。 此帖从开始时的二三人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一点一点地回忆、一件一件小事地叙述、一个一个故事地道来,对母校的追思渐渐地展开了……很长时间不为其他校友所知,帖子几度沉浮,但是他们怀着对母校的热爱坚守着、等待着、期盼着……每当有新人加入时,那个高兴呵,纷纷热烈欢迎校友的到来。为了能使有新人加入,只要听说一个校友的名字,就到网上搜索、找寻,直至找到加入为止,历时二年多终于迎来了今天热闹非凡景象。深深地为之感动呵!

发表于 2009-4-18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院附小---三七小学----消失......

     上周日路过现人民日报社北门,门口悬挂着机院附小40年后师生聚会的红色横幅,顿时勾起童年的回忆,看到论坛的内容后,知道那时已经是师哥、师姐们的聚会已经散去。

) Q: m) H. G6 t

      我是65级呼家楼中小学校的学生,三年级时被掺沙子进了三七小学(机院附小),67年-69年在那里就读,后学校整体迁到陕西,我们又被安排到了呼家楼一小。虽然仅2年,但儿时记忆难以忘怀,我们有幸享受了高水平的教育资源,虽然那时也不在学什么东西,但刘倩荣老师一直教到我们6年级毕业。刘倩荣瘦瘦高高的个子,卷发,可漂亮了,她的女儿和她张的一模一样,应该比我们长5岁,如果她能来论坛,一定接受我们把对刘倩荣老师的崇高敬意献给你。

9 ^- e6 i2 u6 t* c. N& B" q. w/ w

      在那里我参加了合唱团、腰鼓队,这里模糊身影的朋友也许曾在一起参加过集体活动。

0 ?: H, S6 H0 L4 x8 L

      怀念过去,怀念水磨石的滑梯、怀念那里的乒乓球台.....

+ C/ t U ~5 z# M- J

      给所有年迈的老师和校友留下衷心的祝福!....

发表于 2009-4-18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见幼时的面孔真亲切啊!

发表于 2009-4-18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iangyaoji在2009-4-16 14:56:00的发言:
' D8 w$ o2 x0 O8 Q! ?9 A

磊子,你现在变啥样了,发张靓照上来叫咱也欣赏一下好不?

F$ t0 f$ A g- S; k' Z

yaoji老哥,这次4.11聚会没能出席,失去一次与大家见面的机会,心里甭提多遗憾了,不过相信以后还会有机会相聚,届时让你一次看个够,呵呵。。。

% I3 ^# E- X% q- Q( b6 _+ e

 

7 x% ^5 V* l1 s0 F& @( z& S

106的老邻居

1 c; X% }, o% R5 [8 q# W

 

- J+ {" g( Q. e# a0 \6 ?1 \

 

发表于 2009-4-18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4-18 9:35:00的发言:
& w6 i/ B6 E Z$ w

 

; Q% ?% D" r, q$ F$ i

       【说书人: ……其实,封面发表一篇与专刊主旨无关的大照片,再配上文字,已经是很有面子了。】

8 N: r. H9 y) e' Y

 

0 h$ N+ G2 J0 S$ u" J c" [- Y3 n

       说书人,今再细细品读你的帖子,才发现自己忽略了这个重要的细节,由此误解了你的善意,实在抱歉!其实,如WC所云,我们是主途同归,都是为了扩大“聚会”的社会效应,使其能量得以最大化释放。无疑,这次聚会在北京的的学生聚会中,可能是空前绝后的。我们为此感到十分的兴奋和畅快。

% W- Q2 p$ n" f- S* z: @& x

 

& \# J8 J0 o* d5 d

      我从小学数学就非常不好,看题总是粗心大意,扫一眼匆忙打题,结果可想而知。今番陋习改,见你出的这侧“四则运算题”(比喻),匆匆看了几眼,就下手解答,结果可想而知……不好意思啊!我为何给自己起名“胡涂人”也,因为经常糊里糊涂……不好意思,见笑了。

5 R3 r3 S* k% V

 

) j- ]: y' i; ]/ n

    

5 ~0 T2 A% A8 B8 b8 L3 @+ f

       正因为老师们健康长寿,我们才能在有生之年见到了想见到的人,不是吗?

. q- \4 B; E. {+ D9 @

     胡主席说了:要换位思考@

发表于 2009-4-18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4-18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性格:能吃能睡,吃喝玩乐全会;

0 {% Y$ r" G- B

            有火就发,聚众闹事全行。

+ z' c h4 T' g; G

            唱歌跳操, 文体聚与一身。

' s, g7 l# [ `8 D1 A' X( A* ]- m

            拼诗做对,理文无师自通。

发表于 2009-4-18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康老师还记得俺小时候淘气,晚自习跑到操场玩骑马打仗,把胳膊摔断了,大晚上到朝阳医院打石膏的情景,真让人感慨万分。几十年过去了,老师还记得学生过去的点点滴滴,实在让俺感激不尽。衷心祝愿老师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发表于 2009-4-18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笑盈盈在2009-4-17 23:21:00的发言:
1 F% B" M5 P u) g, U8 S8 W) r

 

9 i7 p! |5 M; a0 F" s" q

       臭小子原来是你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咱姐弟俩的照片太好了,我收藏了,感谢给咱们照相的学长(还是学弟?)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D3 }4 q8 a' i0 A/ u; _% r/ y; T

应该评个一等奖您老说是不

发表于 2009-4-18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li,  小豆包说她找到小才女陈元平了,快跟小豆包联系吧。

" v6 }) Y8 c4 }) o, _0 v: f

 

, Q V: z. |: }) C# `% I

 

发表于 2009-4-18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65届4班到会者合影. 
发表于 2009-4-18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4-18 9:55:00的发言:
7 N9 C; a% U/ J0 `, B! a6 w4 } . i1 }0 a3 V9 H8 \; z1 U

本人性格:能吃能睡,吃喝玩乐全会;

7 b& [, M! {! S5 W7 \5 W/ Z

            有火就发,聚众闹事全行。

7 e1 x7 r1 O* ]4 }: d1 c( f % ?" w& r4 i- X

多谢了!向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7 17:28 , Processed in 1.20144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