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5 |$ i6 ? 5 F0 y+ a" z, L1 ]# F0 G
近日帖子里来了好多照片,香车美女,图片加工,秀丽风景,日艳海蓝,。。。挺热闹,也长见识。我也想掺合,可手里没什么照片,只好拿这张革命后代贴上来的照片说事儿。
* S7 R1 m, @6 F' s- V5 {* J 1 E4 e% {& N. M8 D4 y" ~; c+ U& f
这张照片里的背景是大家伙儿最熟悉的“L”型教学楼内侧。三楼拐角处墙面呈现出白色芒硝,是厕所位置的重要标志。这个墙面冲东边,另一个墙面冲北边。记得二楼拐角处有一间挺大的房子,用来放旗杆,队鼓等物品,里面还有洗手池,但从来不出水(谁知道为什么教学楼里还有专用洗手池?)。
5 g' {- ]/ i. h 二楼靠厕所北面的教室是我上4年级时的教室,有两面大窗户,当时的班主任是于志纯和华秋岳两位老师。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各窗户之间的距离还是蛮长的(可能有两米宽吧)。 - I/ M, }( I$ {( t i
到了五年级时,我们班的教室爬到三楼,正好在“L”型的尖角处外侧。教室有两面墙,一面冲南边,一面冲西边,每面都有两个大窗户,冲西边的两个窗户之间的距离很近,大概有一米多左右。窗户上虽然有铁栏杆,但年代久了,有的已经松动被撤掉,有时下课后我们男生就上窗户钻出铁栏杆,站在窗台上极目远眺。 5 ]9 x" H2 n1 w+ t6 w* m
有一天课间休息时,忘了是班里哪个勇敢小子突发奇想,竟然徒手从一个窗户外顺墙面爬到另一个窗户,得意之作又继续给我们演义了几次,撩得众淘小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当时在班里不属于弱势群体,这种事自然少不了的。不过头一次上去操作心里还真打鼓,要知道我们都没有安全保险装备,万一手滑没抓住,那就从三楼直接下到地面。。。。记得有次某哥们正在操作爬窗户,一位大人站在西面马路靠锅炉房的门口一言不发的盯着看,等那哥们爬过去后站稳了脚跟儿,一阵斥责声音随后从锅炉房门口传了过来, 3 x+ |6 t1 {2 t/ B2 D! U
“嘿,你们吃饱撑得啦,多危险呐!。。。。。”。 ; F* I5 V) H, r' O5 P
奇怪的是这种高危游戏老师们一点也不知道,班里的女生看了以后竟也没人给郑尧老师打小报告,可见当时我们班的女生心地是多么温存和善良。 2 `) }) ^8 J d) e7 P
% q9 P, p$ R6 t
再回到这张照片上来,可以看到拐角处地面搭的临时建筑(好像有个大喇叭挂在高处)。在这一块地皮上,我们曾经玩过弹球,曾和上一年级的同学在冬天浇出一块小冰场,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有一口粪井。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京郊农村社员同志们赶着驴车,马车或骡子车来此掏粪,有时正上着课,突然窗外飘进一股异味,就知道下课有的玩了。由于从小就接受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常听北京劳动模范,掏粪工时传祥的事迹,懂得今日粪臭与来年粮食丰收之间的关系,所以对掏粪车并不反感,反而对套在车上的驴啊,马啊很感兴趣。只要粪车一来,下课后马上凑上去摸摸驴脸蛋儿,拍拍马脖子,揪几根青草或柳树叶喂喂它们,或呆呆地看着牲口吃饲料。。。。有时到了中午,农民叔叔该吃午饭了,我们就帮他们到厕所打一大缸凉水。农叔叔们坐在地上,吃着凉窝头,就着老咸菜,喝着凉水,抽着纸烟,笑眯呵呵的用一口地道的北京土话聊天儿,或来一嗓子吆喝我们别老揪小毛驴子耳朵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