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5-9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5-8 14:25:00的发言:
0 w7 h& l# n3 W* E, O

玩玩流浪大姐您好:真不好意思,因我一念之差删了一贴让您滑到6000了。为了将功折罪小妹给大姐跳个舞吧。这可是我的强项噢!

4 i: B2 Y: t8 t% x, U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未命名.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C/ f: ~$ e/ x& \5 F4 ?

      其实我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就是你老三哥哥,有点郁闷了。白白要了奖,结果却是别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5-9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9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9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 D; j E$ Y" o8 [8 S/ ]

           老三学长:承蒙您的夸奖     [em56],因在学校工作有个非常便利的条件。一年有两个假期,一放假我们就会结伴出游,每次出游都会有不同的体验、感受。也会经历许许多......总之我们的祖国太大了,太美了!今年暑假我们又准备出游呢......欢迎加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5-8 14:35:00的发言:
$ q3 M% l' u4 T' Z7 V

 

, `* }3 j# ]' K8 L2 Z

          听松大哥,我再次把小学第一届毕业生与老师的合影发在这里.

% j% e7 C) {" _1 t6 L- ?2 L

 

1 j6 Q) i2 i. P8 G! i

 

W" }. Y9 \2 K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第一届毕业生合影.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H2 r7 k" g. `: @$ N0 R+ g

谢谢胡老弟:如果能象63届毕业照有详细说明就好了,看前数第4排,右数第8人(不包括站立的)很像我们的孟阿姨。63届以后上网的多,之前的毕业生大多不上网,所以资料明显少得多,这也完全正常。

发表于 2009-5-10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海河兄弟的贴子真高兴啊!

4 v6 p1 y. h" s5 x9 A/ R

  西安的学哥和学姐们都在关心着此贴!  牛子:祝全家平安!老太太身体健康 !

' A6 N! _) j% I" G6 J

   河子那???????? 

发表于 2009-5-10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闹腾!我还是4.0版的,现在就去下一个5.0的。
发表于 2009-5-10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步你发的短信收到.我一看到短信主题词吓一跳,心想漫步成心为难我这老头,怎么又让我猜迷呵?你说的“美丽的中国”能发到上来吗?让我们也欣赏欣赏。
发表于 2009-5-10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5-10 6:38:00的发言:
闹腾兄2002年的卫星图是如何找到的?现在的google earth只有近期的图,有对比可以看出历史沿革,太棒了!
' h7 D& E+ w3 u% p; s$ l

Google earth 5.0版打开后上边有个时钟图标,点开后可变换不同时期的卫星地图

发表于 2009-5-10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N2 {) ~5 U: W4 `$ S8 \3 |# ]

又在5352楼和5375楼发现4张滑楼梯照片,补充如下:

h1 K* M2 |+ H$ t9 }6 `/ J

 

/ }% |7 {( R. B4 x

; z; T G& m# L) m0 @( x) s

; H+ n3 r2 `5 |6 a/ V2 C$ [$ P- @

$ ` g; k" y+ I; J K

0 x% p7 B& z$ |4 j2 W+ v% V% t" J/ ~


前面所说6000多层楼发现6张,那应该是5000层楼,有失误。

1 ~5 N8 b+ {# Q% h; o T

 

3 m7 i% Q& [( V8 W" P

又在5310楼发现一张,惊喜连着惊喜,失误连着失误,有点奇怪。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不说了。

: n2 K+ @4 z' {" S


发表于 2009-5-10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泽:对不起!你的照片可在我班的相册里找到,用不着再给你发了!你看我真是老糊涂,瞎忙活!唉····
发表于 2009-5-10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5-10 18:43:00的发言:
3 o- Z, C! w3 [9 l; G

老童大哥:

W0 D) f1 z. v8 I0 S' p

     照片是我上传的,下载没有问题。打开机院附小未分类照片_查看原图_点击右下角放大图标放到最大_ 点击左上角保存图标即可。

* y" x* ?/ P5 u3 p

    我刚刚又操作了一次,很正常。你再试试看。

4 b; g8 u! h8 S# w2 K9 l

漫步学妹:我就是按照你说的办法下载的。又试了几篇,还是只能下载半幅。能否请你拨冗,把该照片的原图发到我的邮箱中。谢谢了。

发表于 2009-5-10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去的记忆在2009-5-10 19:13:00的发言:
# ?* z* Z- |8 ?- ~+ Y7 P

糊涂老弟:我班王汉生说潘汉年的儿子王某某是我校学生,可主流媒体都说潘汉年和董慧一生无子女。你提到的王二林改姓潘了。是怎么回事?

( m g! N0 P$ k' T( l0 p) v: K6 N: U

王汉生的说法没有证据支持,不足信。二林自己认可的说法是潘汉年是其伯父。

发表于 2009-5-10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漫姐:纪念章我已拿到了,非常感谢!费用怎付?请告之!
发表于 2009-5-10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10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波、耕、泽、静、召、毅、娜、东、玲、秋、云、红、霞、朝、
发表于 2009-5-10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刹听松、老三、雨中漫步几位先行者,

# {- z1 e' j) h' T- e b' q1 s

 

) M' f" h& @; V2 }" H+ E

近日集中看了帖子中大量图片,产生一点想法,建立附小图片库

# Y/ A! k: z, g' P

 

: o2 @0 A) a+ Z$ X7 H2 \" a: ` T* c* q

正在写一份建议文字,如果感兴趣,我明天发出来。

. ~) S5 I5 a* g2 m3 P

 

$ [- r: e- m) J8 H

谢谢!

$ X4 k O7 W6 n% K; f

 

发表于 2009-5-10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海河兄弟在2009-5-10 10:22:00的发言:
* V1 G+ [) ?# e" c- j3 h( Z$ x

红军你好:

+ Q, c; K9 l9 u+ X2 b

     

$ C( {, s G& ^6 ]

      我是吴明海(牛子)非常想念你们,祝你们全家身体健康。在4.11聚会的录像上看到你和学长们一起,我们有20年

6 T1 b0 s4 w) ` R

 

4 P. ^( Y+ z( h& f, w0 e

没有见面了,你的模样没有变,还是那么精神。

/ L. V8 L1 X. n

    

4 y, J1 Z* J6 d* u4 L8 q7 u. ^

     我的电话:13152112892;(029)83236594;Q Q:271092930;

3 B- l) r6 {; ?

牛子:你好!我是王喜你还记得吧?我可没有忘了你还有弟弟合子说真的很是想你们。。。。想起来给我留言,史强史健那里有我的电话!

发表于 2009-5-10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兄:谢谢你,《孙维世死之谜》过去看过,只是不知道作者菲力普是谁?原来是朗朗。

6 y0 H* N# K; J* ^( [! r

老三兄:发一张我们班同学万又新保存的团体操合影,是否可以验证一下你们绘的图。


发表于 2009-5-10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回海河兄弟贴

玉龙雪山回海河兄弟贴

3 T% i7 A m+ o

        大哥你好!代问吴大妈好!!弟弟、妹妹好!

6 V. \# f" n9 M# \* A; r! |1 ?/ Z1 l

        看到你热情洋溢的贴子,让我欣喜若狂!立即打电话给你,倍感亲切!81年3月份我刚到西安时刚过20岁,那时还是个孩子,多亏了吴大爷、吴大妈和老一辈叔叔、大爷、大妈、阿姨照顾我才不感到孤单。吴大爷总是拿出家中最好的酒招待我爸,吴大爷性情豪爽,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吴大妈热情慈祥,脾气可好了!93年夏天我有一次机会去西安出差在陕机院住了一天,王婶专门带我去看望了吴大妈,您家住三楼,窗明几净的很整洁,记得阳台上还供着菩萨,我当时还和王婶开玩笑说:快,快磕头,呵呵.....

, u% h% C. L* I9 H

       这里特别感谢已仙逝的和健在的老一辈对我的关怀;侯金诚大爷、王国栋大爷、孙锡仁叔叔,李百胜大爷、霍宝亮大爷霍大妈,肖健章叔叔肖婶........

* ^6 d' N, P9 i% H* ^; _

       王东海叔叔王婶、王昭云叔叔王阿姨、刘子荣叔叔刘婶、赵震环大爷陶阿姨、王长信叔叔孙姑姑、王永和大爷、退休回原籍的解大爷、李灿烂叔叔常阿姨、........

* o; ?/ B! n7 g% a! S

       工厂的葛伟德哥哥、厂里的我的老领导、师傅们、师兄弟们、.......

4 S8 H4 w3 w) D) d

       我很想念你们!

2 }9 |+ u. O+ K T' g

       还是那首《夜思》送给你们               夜思

2 f2 Z3 ?7 M, U, T. j

                                                 举目远眺数星斗,

9 {8 I/ z! Z* p/ c3 z6 D( y( `

                                                 思念亲朋与故友。

4 ~( q( `) y7 Y5 C, b* |1 _$ y8 {% ^

                                                 斗转星移飘渺过,

5 h% ^. S( s, W

                                                 只留真情在心头。

. o0 m7 u) T# |7 Z g

          希望老一辈人结下的真挚情义在我们下一代发扬光大!

! c. A' o" U6 f+ @9 _" U5 ~

          祝福你们好人一生平安、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美满幸福!

2 v- E! ]7 h2 `, U1 S0 z

 

发表于 2009-5-10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9-5-9 23:59:00的发言:
老三:呆板的线条注入生命,让抽象的图纸现出鲜活。 3 V' p. m+ f: N$ U- ~! v# d3 K

 

3 W- H3 n7 ?, l; c

探寻记忆中的空间,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k& h) Y/ S) \3 f5 R& Y6 N, G

 

8 H8 _7 R, c- G, C% X

如果能够画一个立体的校园风景图就好了。我因为客观的一些原因,现在上网比起早期的几个战友漫步,老三,善若水等等要少多了,非常惭愧。但是看到又有那么多的校友接踵而来,深感高兴和宽慰。今又合成一张老照片,新校友有胡老弟?其他学友暂时没有认全,以后再放上去。但是我记住了:说书人,beiwei,心一,革命后代,水小子,冬虫夏草,玩玩流浪,失去的记忆,笑盈盈,航天桥,玉龙雪山等等,来日方长,我们一定能把我们的论坛办的更上一层楼。

/ K% I7 X% Q: N$ O' x8 R% R

另外有关于建立网站的提法,我认为主要是租用别人的服务器资金问题。

: R ?- z/ E M" x& Y; ]0 D: R5 z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校园副本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8 |' X( G) \6 z. P7 j

 

# v- e. v2 ^ U/ U" ?+ h9 n

 

4 Q& j* G3 c( L, M+ {6 {# S, g2 `

听松大哥:胡涂人你认错了,不过这个校友是和他很像,下面的才是他。


发表于 2009-5-10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x, c4 c5 l1 A# J5 x- ]# P

延龙哥;你好

|: N' r; Q3 G( t; k! _) ^9 a# g

    

6 M6 K8 C8 @! Z- z5 R

      我是牛子,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关怀,向嫂子问好,祝您们全家身体健康。

发表于 2009-5-10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10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5-10 8:31:00的发言:
是七号楼。从东北方向照过去。
( G9 r7 I' I! L- q1 l; _( Y

! ]1 E( i& L! ?& J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5-10 8:54:00的发言:
) D. v0 K: _8 ~( B4 ]2 I

如果说必须在7和8号楼之间选择的话,我肯定地说,这是7号楼。因为8号楼相对比较简易,尤其是一楼墙转外表糊了约1米高的掺粗砂水泥层。那时,楼里的男孩常常捡一条铁片或废钢锯条,按在水泥墙上,然后绕楼一周或数周,“刀尖”就是这样磨出来的。7 号楼相对又精致豪华一些,从楼顶,到阳台到窗户修饰性较强。要不当年的郭院长怎么能居住在此楼呢。照片上的墙饰以作了很好地说明,我就不再罗嗦了。

2 b( | o1 \6 K9 O2 i% @4 c

 

+ g( C) {6 D f5 ]1 i# y

谢谢! 其实很早我在7号楼住过几年,几十年了,认不清了。

发表于 2009-5-10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10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H! ?: V0 d/ G U+ H

糊涂兄,不知这种感觉是否有准确,我觉得你创造力忽然减弱了。

. g+ e1 ]6 I& }- b. B

 

发表于 2009-5-10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5-7 7:00:00的发言:
( o- P# c8 R6 N. y% n

胡老弟,在你勤奋努力之下,你们班的照片是相册中整理得最好的了。每张照片都有说明,老照片还进行了处理,看起来方便多了。

% M: I3 q/ j# o8 \2 L

还有两处需要更正:1、“我报社原摄影记者.....”——谁家报社?2、“学校的餐厅兼大礼堂”——那是机院的大礼堂,不是附小的餐厅兼大礼堂。张冠李戴了.....呵呵!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l* i- d& i( M8 |" |# Z7 u

  已经按其提醒,进行了修改,谢谢对我班的关注!

发表于 2009-5-10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你好:

- v0 \/ N: s3 R% v4 m1 A

     

! e; O3 D% @1 f+ F5 a, X* {6 y

      我是吴明海(牛子)非常想念你们,祝你们全家身体健康。在4.11聚会的录像上看到你和学长们一起,我们有20年

; m$ I5 T$ N% x: p& N& Y% `* @

 

9 a9 m7 a3 W# P& q7 k% K

没有见面了,你的模样没有变,还是那么精神。

2 Q2 I4 Y$ O' s; G% H- l

    

- h3 T. C0 Z6 V5 x: m

     我的电话:13152112892;(029)83236594;Q Q:271092930;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心一说的学校大门,最早大门是在西边,两座楼的中间。而后移到南边,但开始也不是现在位置。因为学校南墙距离大学生宿舍有一段距离。因为小学开始是直属一机部,机院是两个单位。我们那个时候,礼堂是在教学楼的整个三楼,开会,看电影都在那里。这一点laojy等学友都证实了。后来机院正式成立,小学改为机院附小,教室也不够用,于是三楼礼堂隔离为教室,乒乓球室和阅览室。而食堂进行了扩建,同时兼礼堂使用。学校的南墙也推进到大学生宿舍。大门就是老照片的南部位置。我后来文革时回去过。文革后,人民日报把南门前边道路封了。后来的针织路小学把大门迁到北边教工宿舍楼的西边,这从狗狗看着我小校友的照片看到。

1 e, e7 M% A/ [5 Q; K/ q% q

学校的两座楼好像是在90-92年左右拆除的,现在比较全的校园老照片真的一照难求,比较全的就是革命后代的一张,我合成一些人物,有两座楼,足球门,领操台,这张照片堪称经典,视角很宽,取景很艺术。其他的照片都是局部的,大滑梯的照片倒是不少,也很容易合成老照片。我准备合成几张,不难。我因为身体原因坐计算机困难,不能象从前那样经常光顾,就靠你们这些老战友和后起之秀了。

( c% Y& E! p5 `7 C

另外谈到我发这个帖子的初衷,我想跟我的父母也很有关,我们当时在学校年龄还小,并没有开智,有时候还很稚嫩,对学校的整个了解有限。但是我父母尤其我母亲也是搞教育的,她对这所学校评价很高,而且很多年后仍然赞口不绝。我母亲提到学校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精益求精,比如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我在回忆录中提到,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学习非常优秀,自己知道预习,复习,班级和年级就推广他的学习方法。我母亲多次提到,在家长会上校长,老师都反复强调说,我们的学校,部长的孩子与工人的孩子同等对待,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绝不搞任何特殊化,这种公平,公正教育理念就是在北京乃至全国当时都是很少见的。现在更是值得提倡。雨中漫步在陕机院淘到的我们学校65年年十年校庆的资料,当时学校校友代表贺信宣读的是一位叫元桂林的同学,他是laojy的同窗好友,80页有laojy的回忆。元桂林在小学,中学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因为所谓家庭出身不好没有能够考上大学,但是母校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有看法,他是作为唯一的特邀校友代表参加学校十年校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是很了不起的。正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长的影响,我对学校的感情情结几十年都一直挥之不去,也促使我发了这个帖子。事实证明,尽管学校存在早在差不多半个世纪前就遗憾中止了,但是她的优秀的办学理念和精神仍然在继续,象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每一个校友心中。因此才有半个世纪后,我们现在论坛的昌盛,才有校友师生济济一堂的411盛会。

发表于 2009-5-10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javascrip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9 03:12 , Processed in 1.233935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