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14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6-14 22:58:00的发言:
7 w3 P; {2 S6 p6 k2 a/ D: Y

季教授的女儿其中一个叫季迁是鞠大哥同学,附小的56届毕业生。56届的毕业照上可以看到她,水小子去认认吧!

0 M, J( @3 N! Q2 y9 x

天哪,楼姐在哪?我怎么找不着?哪张是56届毕业照?帮一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五六年级时,负责我们生活的是陈中慧老师。可是在大家的照片中,我始终没有看到她的身影。你们是否有她的照片。
发表于 2009-6-15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收获不小——了解了“老三”网名的渊源,拜读了糊涂人学兄的《写作指导》,领略了水兄的“怀旧系列”,等于给我自己充了电。要说缺憾,那就是燕赵愚公学兄久未露面,不知是否仍旧继承老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蛰伏在家中撰写那规定的其他七篇文章。。。。。

8 S" h4 B- V* ^- z/ q2 I: l

大哥,出来透透气吧,别太累了,别太投入了,聊聊天嘛。。。。。。

* {1 H( B/ { ]' N0 Y" ~

 

发表于 2009-6-15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6-15 19:08:00的发言:
7 C/ M0 V n# C- s& F& `3 m

哈哈哈……从机院附小到北海大概也就十里地,这点路不会磨坏鞋的,胡涂人他们都走过。

7 ?/ I1 L+ R9 N: D9 Z

 

' C/ w+ ]3 _" u8 B; ]) m% u

那个时候路边土地比现在多多了,不像现在水泥、石头或者柏油,不但费鞋,还费脚。

- R4 X. V7 y6 w7 ?+ W/ Y8 a T6 J

 

; f" M& ]! \8 i

不过我有一事不明,当时住校生周末有车送回家呀,我还坐过蹭车呢,电车,一直到动物园。那车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09-6-15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金海岸在2009-6-13 7:57:00的发言:
看了那么多大作,感觉只有看的本事了。既然近来楼里需要聊些新的话题,斗胆提供些大家可能都有记忆的内容。还记得在7号楼西单元5楼的校医院“隔离室”吗?我小时几乎每周都发烧住隔离室。虽然好吃好招待,却无聊至及,爬在凉台上看楼下的同学们课间在操场上玩的高兴,恨不得跳下去一起参与。难怪把隔离室放在5楼呢。想必很多人都与我有类似被隔离的经历?也来聊聊隔离室的故事?
. D4 {) S$ R0 Q3 w

黄金海岸:

. ?4 }2 e% P' _) w- }- a

    久未露面,不知在忙些什么呢?你提供的7号楼隔离室的话题很新颖特别,只可惜我们多数学友没有这“福分”,无缘享受这优待。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当事人你自己才能把这段事情记写下来,那情形估计和当年的“萨斯”现在的“甲型流感”差不多。。。。。。

- U, Y+ X3 k" L% X2 |% r

     记得郭沫若曾对文学青年鼓励说,打狗叫,小狗也叫。我们不妨也扯着嗓子喊叫几声,管它好听不好听!

+ V" L G4 H J" ~: K3 m

     老想写点你哥沙兄的事,只是太熟悉了,反而觉得无从下笔,反正不能像写老蔡那样。。。金色童年上了一次,感觉还不错,只是你们大家太忙,都在静默,还有很多人没进入,不知何因。。。。。上次你的“撒传单”挺有趣味的,只是短了点,若再加上你当时的心态,以及捡传单者的所为,多写点,写细点就成了。除了白描,还要渲染,这一点水小子和糊涂人两学兄体会颇多。。。。。。等着看你的“作业”,

* P0 }! {4 Q5 ]+ b8 J

      祝好!

发表于 2009-6-15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15 20:10:00的发言:
' h8 r+ ]( O9 G8 J$ l

  这几天收获不小——了解了“老三”网名的渊源,拜读了糊涂人学兄的《写作指导》,领略了水兄的“怀旧系列”,等于给我自己充了电。要说缺憾,那就是燕赵愚公学兄久未露面,不知是否仍旧继承老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蛰伏在家中撰写那规定的其他七篇文章。。。。。

! |& x1 N: S1 o4 }& j( m* |1 Q+ F

大哥,出来透透气吧,别太累了,别太投入了,聊聊天嘛。。。。。。

# u) h, w1 d; }; x5 R; [

 

' H& }9 Q& o& ?9 }' Y& e

我也特别想念老愚公,快出来换口气吧,每天只要冒个泡就成,没人“烤”你呵。

发表于 2009-6-15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小子,我没有恶意,边看边想小时的事。我也是机院 子弟,退休在家闲的没事,上来看一下。
发表于 2009-6-15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V( ?, G7 l! w% Z& {2 ^

画中人,我给你发了一个邮件,请查收。[em45]

发表于 2009-6-15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狗狗看着我在2007-4-18 22:57:00的发言:
9 x$ S9 L' f" E* F9 }" }

楼上的叔叔阿姨你们好!

' v: l% j3 {8 P! M0 B

       我是机院附小的后身——针织路小学95届的毕业生,应该是你们的孩子辈的。我的妈妈、大姨、小姨,甚至包括我的两个表妹都曾经在这个学校就读,她是我们一家人的母校啊!

( j- q/ U* Q% Z$ r

       我们这届有幸看到了学校的新教学楼。在我们五年级结业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搬出了那幢令人怀念的三层的教学楼。现在,旧教学楼变成了个小操场,可是每次路过的时候却总是想起在那个教学楼里生活的日子。我这里有一些合影图片,是在旧校址时候拍的,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回忆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Q* E, t- h" h9 x- h7 f

 

2 q6 \+ B1 w" i* S

大家注意,这是1995年或以前拍摄的,这些孩子和老师手里一定还有别的照片。 找到他们,就能找到我们学校更完整的图像。

4 C: j, n9 C, t& N& s) k. i

 

发表于 2009-6-15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15 9:22:00的发言:
+ M3 R" {7 L9 p" `/ @9 D

 

$ M( r0 @4 m `- z! J* l% j

    

. V: H) T M: M1 k9 u! w

……有时写作需要调动情绪,心灵需要被触动,于是笔下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了彩儿。

2 x+ \2 B% p R5 l

 

! |; F6 x& }! I# W% `! l

     ……    写作,有时像在寂静的水塘边,静静的垂钓一样,别有情趣。

. O P! L( z4 I* |4 `

 

; ?# B3 ]! g5 W) p( Z$ E' p6 i

握了几十年的笔,仅仅只为一纸公文从笔尖流出,很少有过心灵的碰撞与别样的情趣。

发表于 2009-6-15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15 9:30:00的发言:
/ V. z( v# I8 E* s1 K# F$ l

    [老三原文:

! b L/ h4 ~* E2 U! X C2 j

   那时,我家住在德外火神庙。妈妈体恤小儿生性老实加之住校,每星期给周阿姨2毛车票钱,每到周末,周阿姨把钱给我,为了省下这2毛钱用于零花,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学相伴回家。一路走一路玩。这周去北海,下周去天桥……玩的很开心呵!现如今的孩子可就没这福气喽。

2 v+ z; g+ E7 e' I( r) z& v

   胡编——

+ q ]6 l, e1 e6 R

   那时,我家住在德外火神庙。妈妈体恤小儿生性老实,担心每周回家的那两毛钱车资有什么闪失,便颇费心地、不厌其烦地将那两毛钱车资,每周都交到周阿姨手中待存。

0 [( h5 ]; s! S/ g2 r

   每到周末,那两毛钱所有权便真正归我。我为省下这两毛钱用于零花,时常和同学相伴徒步回家,一路走一路逛,这周北海,下周天桥……不亦乐乎!现如今的孩子们虽有N多的钱花,但已没那时花两毛钱的孩子的这份逍遥自在喽

$ w5 m' y7 X7 Z4 V: p! h& o

 

0 f# B; l2 w3 k! C2 g

谢谢了!修改后的结尾紧扣主题。

发表于 2009-6-15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6-15 12:18:00的发言:
2 ~ o0 ?6 g* x$ w8 M' k( ], J

老三学长,我记得从机院附小到北海或天桥,它们之间有一大段路,就那么愣走啊,那不两三星期就磨坏一双鞋?。。。

. x4 _: T _# K% G; ^& S

哈哈哈……从机院附小到北海大概也就十里地,这点路不会磨坏鞋的,胡涂人他们都走过。

发表于 2009-6-19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6-19 1:50:00的发言:
! K* H8 X( s) o5 ?

我刚刚写好这个长帖子想贴出来,突然发现晚了一步,让“愚公”兄把第二本说了。。。我也不改了,就这样发帖子了……

5 V/ G. E8 K0 Z/ h! e& L. y% L! U9 x

 

2 [% L+ E5 a% T/ U% l4 W: y7 \

老三兄这个提议有意思,是一个挑战,好玩儿,支持!

$ S* y1 Z, t; g! u5 n: g


2、董卓进京

+ i+ X$ V4 m. g0 t6 M. W3 J6 R+ z

3、捉放曹
4、虎牢关
战长安

- `: F! g3 L; B/ V" n

凤仪亭
跨江击刘表

1 @# s( Q! k9 r$ D- F% c0 P

小霸王孙策

) I/ t4 E! g' q9 Q, c6 a9 }

白门楼
煮酒论英雄
战宛城
千里走单骑
古城会?
三顾茅庐
火烧新野
长坂坡
舌战群儒
赤壁之战
三气周瑜

& d1 z' @$ {( d( d# X6 [9 ]9 N+ g

取南郡

?! q3 }' ~/ J

战长沙

( `4 i) Q3 |' D" ]; ^! n, X

战马超
定军山

+ h" |$ V$ I' N

截江夺阿斗
水淹七军
走麦城
火烧连营

5 A: M1 ~3 Z) Q- @4 e& o

安居平五路
诸葛亮渡泸水?
七擒孟获
天水关
五丈原

" z; ?# L/ ~4 X9 i. E

59、二士争功

1 U) H' I) |6 i, a

 

/ H$ B( c+ D" }! F3 C* r+ w( ^

我家原来也有一些小人书,可是没有成套的,也不像学长们连书名都记得那么清楚。想起来几个跟你们凑个热闹吧![em55]

7 ]5 ^( l' N4 M8 l! a! e

三让徐州、甘露寺、辕门射戟

发表于 2009-6-19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6-19 1:50:00的发言:
. F/ z. u+ W h+ {

……

* d! _7 [- u; T) C$ U& D1 i/ o' Z8 j

2、董卓进京

4 i, ?/ L: t% e% Q6 A/ U- j

3、捉放曹
4、虎牢关
战长安

! n& B* `; @5 }8 H; F8 N4 F

凤仪亭
跨江击刘表

1 p# P3 e) N) F& s6 q

小霸王孙策

$ U4 ?5 C) E1 w) S- y! Z' W" @

白门楼
煮酒论英雄
战宛城
千里走单骑
古城会?
三顾茅庐
火烧新野
长坂坡
舌战群儒
赤壁之战
三气周瑜

2 B; {/ c8 C2 X9 I3 `2 G: L3 p

取南郡

! y0 N4 g$ S j0 C; Z6 r2 p' o/ K! U4 l

战长沙

2 `3 q: J. }6 K* ]

战马超
定军山

' s% u5 j1 I4 P. c: n

截江夺阿斗
水淹七军
走麦城
火烧连营

9 X) O1 G6 n; ?# K- g

安居平五路
诸葛亮渡泸水?
七擒孟获
天水关
五丈原

: O% g: d, T3 b* V, R2 }

59、二士争功

# N7 ^" p" s9 e) U/ K$ c

 

; |4 b; C2 O0 n2 z1 I

beiwei学弟的记忆真好,一下就想出这么多书名来了!愚公将你写出的书名(前30册)的序号填上,供你参考。

( ]0 X Q& @* q2 |2 ], D7 J8 y

10、小霸王孙策,12、战宛城,13、白门楼,14、煮酒论英雄,17、千里走单骑,22、三顾茅庐,23、火烧新野,24、长坂坡,25、舌战群儒,27、赤壁之战,28、取南郡,29、战长沙,……

. V V8 E, [. `8 q+ K6 c

有《古城会》这本小人书,但不在《三国演义》(60册)连环画内。

发表于 2009-6-19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心一)聪明的石头

连小学课本都保存得这么好,难能可贵!
发表于 2009-6-19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赵愚公在2009-6-19 9:14:00的发言:
连小学课本都保存得这么好,难能可贵!
( }& U# Z/ ^6 n2 M1 e' Y

当年的课本,有彩色的吗?

) J8 v, B4 D+ ?( `. r: f+ z" S

这些都是经典课文,一直沿用至今。

发表于 2009-6-19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还有一个经典改编的东西,今日起公映,《马兰花》,好多人都有印象吧。

, b6 x% N" s0 C# l; Z

 

# ~" b' D, e! Q" I* S. z

民族奇幻动画大片《马兰花》  

. G, v' C/ ~: {8 T8 F0 {) Z- V' l+ C

基本资料

  片名:马兰花
4 `0 u/ c# S# N" o; E. F \( R
   # e3 o, c2 D2 A, h6 u4 M! x
 
英文片名:
The Magic Aster
) \, b; [4 F: k5 U
  出品:上海电影集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教育电视台
& l0 o) e0 W$ x" _( `& f
  国家/地区:中国
% i" p! _* y/ [- U9 u$ V0 {' q# X. b0 f
  类型:动画奇幻
7 K- Z" w0 r* ?# S4 e
  导演: 姚光华
! h5 J. {. d; v" J
  主演:陈好(配音) 林志玲(配音) 黎明(配音) 姚明(配音)周立波(配音)
: h" Y# W# V; b( _1 J4 e3 G
  上映时间:2009年6月19日
发表于 2009-6-19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6-19 7:01:00的发言:
( @, o( \. R0 _. i+ {$ ~, E

我补充一个:火烧连营之后是白帝城。

9 t) i" O3 s0 _

哥儿几个快动手啊!把三哥架在火上烤呀!烤不糊了不算了哇!让嫂子罚他跪搓板儿呀!哈哈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09-6-19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19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6-19 11:47:00的发言:
0 g2 H' ^2 O, w" F9 _

我家原来也有一些小人书,可是没有成套的,也不像学长们连书名都记得那么清楚。想起来几个跟你们凑个热闹吧!

# V+ q( O K9 F

三让徐州、甘露寺、辕门射戟

4 Y! t( ]! b" F& x, t

“漫步”,你好!记性不错啊!这多半属于男士当年的偏好,没想到女士也有所涉猎。哈哈!

! U/ C2 \) R" n# L1 D( @( Q& }% t

 

& f) ]/ }2 `" d" ]" K

昨夜我又想到一些书名,但不能肯定。其中就有“漫步”提出的《三让徐州》。现在将昨夜思考的结果写在下面:

9 K% r/ e+ f/ [' }2 p

 

- d: s& O$ ~( x7 p9 H }8 M/ V

反西凉

# w! y" I# \+ g i9 Y) ^. y D; `1 D

 

\4 n' S- s+ W1 d* O3 `5 E

吉平下毒

6 R. K4 V3 ~ z- [1 P% i

 

3 b" Q' C$ n0 q. ` B

战官渡(也许是官渡之战?)

( T. X$ E5 ? H" l4 |

 

0 J+ L; r7 r2 v3 W4 V

张松献地图

- f. S2 @$ |: G1 J

 

2 r6 t. K) `( J `' q- D

4 f$ M/ O4 S+ G0 X5 r

/ o( L, Y! c) \2 ^3 I; T

9 e, s. a, U! d, o- D5 i# ]1 n) Y

另, 多谢愚公兄适时将册号填补。此填册号事,目前看来“愚公”当属第一人。其他校友若能填出来,也请随时出手。

, M4 d, P& B5 x2 V6 `0 ?' ]

 

6 g1 X1 Q }' v$ y2 E* h

应该是愚公兄的《犯长安》记得清楚。应该是这个名。这本《犯长安》较厚,内容大致是因王允设连环计(见《凤仪亭》),董卓被吕布所杀之后,其旧部李郭四将杀王允,驱吕布,挟持汉献帝,作乱长安的故事。此乱后为曹操所平,但长安遭战乱几成焦土。曹顺手接管了汉献帝并迁都许昌。这样就由曹孟德挟天子令诸侯了。。。。

2 G( c. d5 H+ o9 J7 Y6 A

 

\2 T7 W0 h3 u

以上记忆不一定准确,大约是这个印象。

0 t2 L. `, G' Y$ N

 

. w/ U& ~! a7 _' a" f% Q$ C

谢谢愚公对beiwei记忆力的夸奖。顺便提一下,beiwei在附小时,基本居于文不成武不就的弱势。待五年级后,算数才有些起色。唯在《三国》等古典小说的兴趣及了解方面倒颇有些“出类拔萃”,几个小伙伴自得其乐。但此道远离主流,并不会因此得师长青睐。。哈哈。。。奈若何!。继续接龙。。。

. n% Y. H0 f/ Y T$ ]" |' B

 

发表于 2009-6-19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19 20:08:00的发言:
, I: m' F+ R" ]8 o

  猛一看第一幅图,以为是“关公战秦琼”,因为都是曹操手下猛将,而且典韦很早就战死,两人打不到一起。至于张辽在降曹前,又是吕布说下的大将,和典韦是否交过手,记不得了。请知情者告知。

! ^# M" z; e, p! V4 A( n

.....

5 r3 V8 B. U( ?5 ?/ V0 h( z

  人物介绍的表现风格和正文有明显差别,介绍里的人物是孤立的,经常是全身像,旁边有人名,没有场景。如果把小人儿书拿在手里(不像这里只有一幅画),人物介绍是在最前边。

发表于 2009-6-19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19 20:41:00的发言:
$ Y8 t& `/ B* M

  人物介绍的表现风格和正文有明显差别,介绍里的人物是孤立的,经常是全身像,旁边有人名,没有场景。如果把小人儿书拿在手里(不像这里只有一幅画),人物介绍是在最前边。

3 x8 D8 L6 b7 J

实在是触景生情,望文生义嘛。因此,幽它一默。切勿多想。。。。

发表于 2009-6-19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6-19 21:11:00的发言:
2 ^6 c5 t ` q( h @ X7 [

实在是触景生情,望文生义嘛。因此,幽它一默。切勿多想。。。。

; q$ c- ?. _4 _6 D6 l

咳,是有点.. 可是你后面带的解释太像教授的口气拉,照这么说是“说时迟,那时快...”[em09]

发表于 2009-6-19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19 18:3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wzl.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wh.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ysq.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 |& P! R8 d: A" P

《三国演义》连环画里没有人物介绍图,不知心一贤弟从哪里得到上面那两张图的?

1 E% q' f, H# o! l& s% H/ H/ d

下面那本书,如果俄没记错,应该是《火烧连营》。

发表于 2009-6-19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排左5似乎是李晓铭,故国神游
发表于 2009-6-19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19 18:3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wzl.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wh.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nysq.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 ^" g. b4 |4 `) P

  猛一看第一幅图,以为是“关公战秦琼”,因为都是曹操手下猛将,而且典韦很早就战死,两人打不到一起。至于张辽在降曹前,又是吕布说下的大将,和典韦是否交过手,记不得了。请知情者告知。

+ M- B2 @& y3 [) [+ I

  第二幅图,蔡冒的冒,不是帽子的帽,是不是感冒的冒,没有十分把握。牛金是个裨将,好像名不见经传。

8 \ x2 K, H5 I, a9 `" O5 E: j8 f' C" V

  第三幅图,应该是“火烧连营”,而且作者的倾向性较为明显:尊刘抑孙,把孙权画得介于董卓和曹操之间,。。。。

" L6 J( ^+ j' s1 ]

  小时候看的“三国”,几乎都是“残本”,缺头少尾,就这也都看得津津有味,乐得思蜀。。。小人书的来源,一是邻居 同学家的珍藏,另一是街边的书摊,一分钱借看一本。还有卖破烂,也能见到几本,大家如获至宝,有如饥似渴,常常是一人主看,其他人站着围看,真正的“二手书”“三手书”,。。。。相信不少人都有同样的经历吧?!

8 G6 h2 }5 ]8 i5 i2 e* W; P

  刚出炉的“三国”小人书也看过,不过只看了封皮——因为它是样本,就躺在针织路商店二楼一进门的第一个玻璃柜台里,记的是蓝颜色的框,白底,框内是有关本书内容的一幅图画。。。。可惜不能翻看,隔着玻璃呐。这是文革前的事。文革时当四旧都处理了。。。

5 C M" q" _9 I. {6 ~( e

  据说,三国是画得最活,最像,最符合历史文化的连环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物动物马匹建筑等比例均禁得起推敲,不知此说法是否有根据?

5 q% S! u v9 v4 ?

 

发表于 2009-6-19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赵愚公在2009-6-19 19:10:00的发言:
5 T9 u) U! f/ J

《三国演义》连环画里没有人物介绍图,不知心一贤弟从哪里得到上面那两张图的?

6 U5 ~2 a/ Y2 G; A" G: g$ O& G

下面那本书,如果俄没记错,应该是《火烧连营》。

- @8 z' Y8 v9 W

 网上找的,可能是有人从画面里整出来的,或者有人另外画的。不过这种人物介绍的小人儿书是有的,尤其是这种多卷本的,至于是那些,就记不清了。

9 T* }, A8 [2 l/ l( j

当年一定有不少人把这些小人儿书当成描摹对象,我就见过一个画得非常棒的。

发表于 2009-6-19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09-6-19 19:54:00的发言:
 第二排左5似乎是李晓铭,故国神游
& s9 Y1 I9 I2 ^( C, _3 K

: ]8 q9 _. ^4 o- N4 ~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6-3 19:53:00的发言:
4 F2 D. q9 N5 }0 C s6 h ?2 d0 m

老童:我先认一下,有可能不对。最底下一排左1孙小杰、左2李淮凌、左4廖中平、左5李小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952118178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r; N& j1 p O

是说这张图吗?

# B) G: |+ [) N& o1 u

 

发表于 2009-6-19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6-19 16:41:00的发言:
9 n) U- f* c. v0 h8 R1 ]4 K H

“漫步”,你好!记性不错啊!这多半属于男士当年的偏好,没想到女士也有所涉猎。哈哈!

1 ]2 l# L& i+ t" E

 

5 y' @, @' ^- P! w# U7 j( ^

昨夜我又想到一些书名,但不能肯定。其中就有“漫步”提出的《三让徐州》。现在将昨夜思考的结果写在下面:

0 Z) Z7 X9 l8 n

 

) t$ l' B" X- H

反西凉

$ i; D r2 L( @2 k9 C0 f+ _ H" a

 

+ l8 W L# u1 n5 f

吉平下毒

( A+ K8 ^* U$ @& O( j) m! J1 C

 

. u! @; l; O5 m1 `2 V9 j

战官渡(也许是官渡之战?)

( I5 h! @% q7 p3 {8 l& l

 

5 s0 C% a% l: F2 b

张松献地图

/ C6 K& ^6 z( K3 ]

……

2 j. G$ h3 V# [4 h a

应该是愚公兄的《犯长安》记得清楚。应该是这个名。这本《犯长安》较厚,内容大致是因王允设连环计(见《凤仪亭》),董卓被吕布所杀之后,其旧部李郭四将杀王允,驱吕布,挟持汉献帝,作乱长安的故事。此乱后为曹操所平,但长安遭战乱几成焦土。曹顺手接管了汉献帝并迁都许昌。这样就由曹孟德挟天子令诸侯了。。。。

( V9 a5 x+ ?) h7 U

以上记忆不一定准确,大约是这个印象。

5 {1 b5 X( m. Z8 K: g8 \

……继续接龙。。。

3 j4 t( R0 d' z f

 

# a" l1 Q' W& w+ Q1 E. h h

不错!好记性!40多年以前的事,能记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厉害了!

: U7 o; f7 s4 u7 o6 s/ I

现将学弟和漫步学妹贴出的书名填上前30册的册号,供参考:

. P3 |$ f1 n9 B9 g6 _8 S3 O

8、三让徐州,11、辕门射戟,15、吉平下毒,18、战官渡,30、甘露寺,……

+ p( [% B9 m' _- y, \, |

beiwei学弟所述《犯长安》简介很准确。《三国演义》连环画中最厚的也是最贵的当属《七擒孟获》了,0.43元一本;《犯长安》俄记得是0.23元。继续接龙……

发表于 2009-6-19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6-19 16:41:00的发言:
( Y2 v& ^( j! V4 E0 j

“漫步”,你好!记性不错啊!这多半属于男士当年的偏好,没想到女士也有所涉猎。哈哈!

3 z2 }6 t6 F& S0 J- |- M# F

因为哥哥多,所以男孩看的书我也看。《三国演义》、《水浒》看了不止一遍,只是记忆力不如你们罢了。[em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0 07:12 , Processed in 1.20157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