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7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7-6 16:42:00的发言:
x6 s: ?+ e3 W3 A

是的,智商和幽默有时的确不是一回事!谢谢你读懂了我话中的内涵@

0 c8 j. z: ?3 `& w, p

我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懂得新的内容。“谢谢你读懂了我话中的内涵@”,后面加了@表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8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E0 n9 h7 N+ w8 N

(16) 老校工—赵大叔

( }* H( F5 e' U

 

' Z- V J& y. P/ P6 ~* v; V6 p

       看了“再别康桥”写的有关孙树林大叔的忆文,一下又让我陡然想起许多曾在附小工作过的叔叔和阿姨们。在过去的年代里,他们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为附小的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优质的后勤服务。他们过去年轻时的相貌从我脑海中一下清晰地转到眼前。。。康阿姨,周阿姨,大殷阿姨,小魏阿姨,大魏阿姨,靳阿姨,。。。;管伙食的牛宗亮大叔,刘焕玉大叔,刘九生大叔;食堂的戴师傅,邢师傅,魏师傅,。。。;又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面孔在眼前晃动,谁呀?这么熟悉。。。呦嗨,这不是赵大叔吗(还真忘了个干净大叔叫什么名字。。。)。

& E+ }7 f ]' \! G* _* X# V

      

, B1 W4 z* m9 v# p! V

        赵大叔是我们附小的一位老校工,家住7号楼。他有两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儿子,分别叫大光和二光。前面有校友回忆,说有一位会理发的赵师傅手艺很好,不知道是不是这里所提到的赵大叔。记得赵大叔以前主要做楼道里的清洁工作,还负责往保温桶里添加热水等等,工作起来非常认真。

+ m" I8 X O5 j/ u2 L' q

 

3 E" U/ g" m0 l3 `

       文革年代复课以后,一句最高指示改变了大叔的工作性质,把他一下推上讲台,担任了我班政治课老师。赵大叔虽然没有教学经验,但毕竟那是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有条件没条件都得上。于是乎,大叔怀揣红宝书,手拿报纸,很有气魄地走进我们的教室。。。。此后,我们的政治素质教育一直由赵大叔负责。

) X! v1 h1 a- J( h2 t! R

 

4 z' \$ ], X( ?- t' I, j

       赵大叔好像是山东方面来的人,说话有口音,这就麻烦。因为那时我们这帮坏小子就喜欢模仿老师带有口音的说话,并以谁学得最像为荣。记得有次上课,赵大叔老师正在念报纸,我们在下面听得不耐烦,便相互嘀嘀咕咕说起话来,大概分贝数高了点儿,只见大叔严肃的抬起头,很有风格地说了一句“你们上课说话,是尤其这样不大好,啊,。。不大好”。这句经典话一下让我们抓到了。以后有谁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马上会有人装模作样的批评道“。。。是尤其这样不大好!”,最糟糕的是有时候还当着赵大叔的面儿说,咳。。那时实在是不懂事。

4 t! J: Y t7 \% G# @/ o

 

; G- Z2 Q5 w/ A2 d

       1969年3月初,苏联军队入侵我国神圣领土珍宝岛。消息传来,全国上下义愤填膺。政治课上,大叔打开报纸,怀着讨伐的心情向我们大声朗读着评论文章:

7 r0 e/ A- n/ D! O) D: @* V

 

, L4 I" _% v8 g% i1 @: y

      “今年3月2日,苏修叛徒集团出动军队,侵犯我国领土珍珠宝岛。。。啊,,。。不,。。是珍宝珠岛。。。啊,。。。不,。。是珍宝岛,还有掐(卡)脖子岛。。。”

8 E8 b; p ~4 p; @) q5 g% w

 

: j+ i" P8 c3 _9 S0 H& n! W1 v

      大概赵大叔这次心情太不好了,以至于把地名念错了两次。下面我们虽有些骚动,但看到大叔那激动和愤怒的表情,这次我们没敢说,也没敢笑。。。。

_8 w& U m' w6 J0 E

 

/ U9 i4 a# g! G4 d/ Y

 


发表于 2009-7-7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6 14:52:00的发言:
6 ^- t' Y) o+ X; @ h

水兄:

5 ^2 O* E0 ~# n

  胡汉三终于回来了。老兄拿捏得太有分寸啦,刚走纪念册就启动了,刚把主体弄完,你就回来了,莫非。。。。。。回来就好,爱校如爱国,不分先后。所以,俄委屈你扮演一次猛将颜良。记得袁绍曾感叹说,可惜我上将颜良未在,否则,何惧华雄匹夫。俄也克隆一下,若水兄在,何愁编一个小册子。

( a4 i6 E% s# ]; r: w/ P

  关于三国接龙之事,有个潜规则——不许查需资料,完全凭记忆。这就增加了难度,名字到嘴边说不出,其实,我们许多人急于看画看内容,又是反倒不太重视封皮。不知有同感吗?

2 N2 a' n3 `' E8 a

  你提到的老校工赵大叔,不会是上讲台的那个吧,难道是机院大名鼎鼎的“三才”之末吗。我犹豫再三,不知如何下笔,是褒是贬。因此,特别希望老兄的美文尽早尽快出炉。

/ H$ ?# G3 \* x, Z8 s7 e

  告诉你一个信息,我们最后决定本月17日取汉中,这次是动真格的,来回三天。据说还要去元坝,我有点不以为然,因为中间要隔三座大山,山高水低的,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凡亲身去过元坝的人,无不如是说。而且,路上的深山老林里有一种鸟,叫声特大忒瘆人——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你听,禽兽都这么心疼人。我们再不听劝,岂不是禽兽不如吗?

' ?/ E% J$ c. T6 F$ N6 w1 A

  水兄,先休息吧,谨以此文给你催眠。

9 f6 _8 b0 A% h

虫草老弟:

, U/ ?$ |# }: {' J7 D, j

 

- N% g& N" Q% d

     那不是我那捏,这是老天的安排吧,知道谁该干什么谁不该干什么。其实我是真不适合做编辑工作,弄不好会给大家伙儿掉份子。你的背景很正,最适合作此方面的事,多干一点是应该的,别心里和自己犯憋,啊。。。呵呵。

$ j. N; M8 v% b2 \8 V( u! t# ]4 I

      照你们以前定的潜规则,三国接龙我是没戏了。我过去其实挺想好好学历史,无奈死活记不住人物,朝代,事件等等,连中国近代史多弄不清哪和哪。算了,那一套60册小人书接着睡吧。另外,不知老弟存的什么心思,这么多年没招你惹你,最近却老琢磨把我往青龙偃月大片刀下推。。。你就让我当一村夫卖酒算了,别颜良,文丑了。

" ]5 S+ \+ u6 Y2 M

       我提到的赵大叔是附小的老校工,教过咱们政治课,家住7号楼,想起没有?有了回忆你就开写吧,我觉得你记得事情很多,很清楚(我看了你那篇回忆老师的文章,很好的,我们的感觉大同小异),给大家伙儿多放几个电火花,现在谈什么“山穷水尽”“充电”。。。还为时太早,

3 q, Y3 A2 f, ^! v$ o* N

 

L2 C4 C+ P; C& I, d" I

另:祝汉中之行玩儿的尽兴 !

发表于 2009-7-6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子:你好!
回家的路上顺利吧?昨天下午北京下雨你们被淋到了没有?刚才接到你妈妈打过来的电话真感意外,听老人家的声音可见老人家身体很好,愿她健康、顺心、快乐......另把老人家住的地方电话给我!联系哟。
发表于 2009-7-6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6 16:47:00的发言:
我有点弄不明白,新版本是翻拍的不假,怎么能看出质量下降呢?是否像翻拍照片?可我看有的照片翻拍的极好,甚至超过原版。不明之处,请指教。前几天专门到书店翻了翻大本的《三国》连环画,“行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我再也没有儿时的那股好奇劲,也没有了那超过十二分的想象力。大概是我做人的质量下降了吧。每每想到这里,不寒而栗。
' `. E. ^( w5 D9 f' [: Y# ~+ ~

 新旧放在一起就能看出来了。手绘的图画,翻拍超过原画,基本不可能。除非将来计算机技术发达,用来弥补部分不足。现在这种技术很原始,而且再版只是直接翻拍。 至于照片,一般质量也会下降,你说比原照片好,得拿出证据。

& H7 }# M4 X: d# |

 

0 m4 d8 K3 Q1 o+ M- E i

另外,我看以前的东西感觉也不一样,别人也是这种情况,没觉得做人质量下降,挨不上。你这么想,或许以前哪个老师或家长说话没有分寸造成的?

发表于 2009-7-6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6 16:37:00的发言:

& I0 x$ F9 ?" a) k7 \8 N) [ / B+ `) f% S, P5 l1 S! U4 l0 y# ~5 b8 \7 A: @# g- Q/ w. }+ ^9 p# R; X4 J, c
. h5 {. O8 b! Q% j; E8 W. b
! k( Q8 D4 U1 z) u% f; Z$ P- A$ V( T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6 15:07:00的发言:
1 t- E5 |+ p# P. x7 L" N

我怎么满耳都听成——行不得也,哥哥!

3 V! n. o+ G8 |" C% H# m) @0 Y7 Y

 这鸟是买卖人养大的,不知道深山老林啥样啊。


其实我也没见过,养在深山人未识啊。就连叫声的含义当然也是人们穿凿附会的。也许是“穷不得也,哥哥!”请问照片上鸟的名字叫什么?八哥?嘹哥?
y& q- L1 o5 n; o4 L7 i

 

) i F6 Y1 L7 l' C+ @
, _3 w$ W4 ^( t% }8 v
& r/ |% F" ~9 `2 } i4 Q$ F/ K, a1 ^8 D- L

(Gracula religiosa)

鷯哥
0 k. Y4 @% B; Y& k8 g6 D
hill mynah
& x" ~8 `0 I" e' e0 V
亦作hill myna。
0 ?2 Q6 n- d7 n" a2 h F& c
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鸟科(Sturnidae)的许多亚洲种鸟类的统称,外形略似鸦。南亚鷯哥(Gracula religiosa)是有名的能学说话的鸟。体长约25公分(10吋),黑色有光泽,翅有白块班,黄肉垂,嘴和脚淡橙色。野生的咯咯地或尖声鸣叫,笼养的能模仿人说话,比它的主要对手灰鹦鹉学得还像。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约20公分长,黑、棕色,翅和尾有白色,眼周围有橙色皮肤;已引入澳大利亚、纽西兰和夏威夷。八哥(A. cristatellus)黑色,翅有白色块班,脚和嘴黄色,原产于中国和中南半岛,在1900年引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但并未扩散。
: g! l) Q- v, Q& v
1 T7 I" z- m2 \9 m4 `- D8 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7 z6 |0 |0 F4 F6 {" f- V
鹩哥 (Grackle )又名叫秦吉了九宫鸟、海南鹩哥、海南八哥、印度革瑞克,雀形目椋鸟科。鹩哥和八哥是“同门兄弟”,但鹩哥鸣声更美且能不学自鸣,其种群数量亦较少。鹩哥是驰名中外的大型、鸣叫型笼养观赏鸟。其歌声嘹亮婉转、富有旋律,并善于模仿其他鸟鸣声,经过训练还能模仿人语,学唱简单歌曲。
4 l# r/ J2 N* [( w' \+ B3 `
分布范围:
# Z- w" n& B Z( T4 y
印度至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及海南岛、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 T6 S2 B6 \" x) E9 |5 J
分布状况:
O5 A/ W1 S$ a/ {* ]5 L3 w9 h" B
亚种intermedia为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南方包括海南岛的热带低地。地区性常见,但因被捕捉为笼鸟而数量大为减少。
3 G$ M& |+ U- W
体形特征:
0 i, \7 X3 F1 X. I% Q0 X4 V
体长28.1厘米,嘴峰22毫米,翅164毫米,尾80毫米,足30毫米。
( U' A- t9 j7 i5 b
初级飞羽中部贯以斜行白斑,其余体羽黑色,有强烈紫色(头顶、上背和胸)、蓝绿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或深蓝色(其余体表)的光泽。故此种鸟虽体黑而不丑。 后头两侧各有一鲜黄色肉质垂片,与眼下和眼后的三角形大块鲜黄裸露的皮相连。据说肉垂小者聪慧灵敏,易学人语;肉垂大者接受能力差,反映慢。这种说法有待证实。在形态和羽色上雌雄鸟极相似。眼暗褐色,嘴基橙红,末端鲜黄,脚、趾鲜黄色。
: x% b& A0 u8 R1 X
生活习性:
: W$ @9 }: A0 R- q' O; t- i9 y$ S8 {
栖息于多林的平原或山地,尤常见于林缘及林间小面积的开阔地上,嗜吃野果。果树上的果实成熟期间,尤其是无花果或类似多果肉的果实成熟季节,常合其他嗜吃果实的鸟类大群光临。也兼吃昆虫,如蚱蜢、白蚁等。此鸟善鸣,能发出多种有旋律的音调,自低沉粗涩的咯咯声以至高亢怡悦的尖锐声,并能仿效人言。
" Z& a4 Y% o; x* }$ [& W) ^0 V
饲养管理:
: X5 C: t# X3 M
鹩哥活泼喜动,饲养笼要高大宽敞,宜选用大号八哥笼。饲料以蛋米为主,每日加喂2次鹩哥粉,每次的量在1小时之内吃完为宜。另外,还要适量喂给水果和昆虫。鹩哥食量大,粪便多,故鸟笼清洁要勤,必须每日洗刷一次,夏、秋季至少隔天水浴一次。鹩哥比较耐热,但怕冷,冬季要注意保暖。每日供其水浴.冬季要让它多晒太阳,室温不能低于5℃.鹩哥在人工饲养下也能繁殖,但需成对饲养在较大的房笼内.
2 f& r9 Q/ |7 v7 r& T
繁殖:
$ {* {2 x/ Q$ t4 A9 W1 [' N7 ~, `7 E1 W
野生鹩哥的繁殖期为2~5月份,一年可繁殖1~2次。早春开始筑巢于树洞中,内垫杂草、细枝、羽毛等。每巢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卵壳呈鲜亮的蓝绿色,有淡紫色和红褐色斑点。孵卵以雌鸟为主,雄鸟担任警戒,孵化期15~18天。
2 l* n% ]2 u7 |5 @/ y4 R ^
天津和北京动物园等单位经过试验,于1980年成功的人工繁育了鹩哥。人工繁育要注意选择亲鸟,不但身体要健康,还要羽色艳美,鸣声动听。雄鸟发情时活泼好动,鸣声比平时既高又多;而雌鸟发情时翅膀下垂抖动,并发出响声,然后鸣叫着追逐雄鸟。当其情投意合后,就在箱底交配。此时应在笼内上方挂上15厘米x10厘米x14厘米的繁殖箱,并提供稻草、细枝叶等巢材。鹩哥在人工条件下每巢产卵2~4枚,一般一天一枚,也有隔日或数日一枚的,蛋齐后才开始孵化,这期间雌雄鸟都比较安静,活动量减少。雌鸟除吃食和排泄外,昼夜孵蛋。雄鸟有明显护巢现象,如有人靠近便用嘴啄,15~18天雏鸟出壳。
9 R' U7 a% M9 h. A5 M2 y
幼鸟出壳后,雌雄亲鸟都参加育雏,不过初期以雌鸟为主,半月后以雄鸟为主。雏食以面包虫和其他昆虫为主,适量补充钙质。雏鸟26日龄时就能出窝和回巢,30日龄后就可独立生活。
; T& I; c1 ?5 J7 g3 j/ b
调教:
4 D6 M/ V4 l: F3 r. M3 i
调教鹩哥学唱和说话应从幼鸟开始。其生性胆怯怕惊,不宜外出遛鸟,可在加中笼养喜鹊等鸣禽,或播放鸣禽鸣唱录音及其它欲教会其鸣唱的声响录音。经过训化,鹩哥不但对人的畏惧心理可以得到改善,还能学会许多种鸟和动物的叫声。鹩哥学说人语不用捻舌,且口齿伶俐,吐字清楚。训练时应在每日清晨选择安静环境,教它学一些简单语句,并奖励一些其爱吃的食物。训练要有耐心,学会了一句再教第二句。此鸟接受能力颇强,千万别在它面前说一些无聊或骂人的话,免得被其学会有辱养鸟之文明初衷。
发表于 2009-7-6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7-6 14:09:00的发言:
% i3 V w b' L" I. F

这时你几岁?

. t) E0 ]' t3 }2 y! I

       小姑娘不是我,我比她要小。估计她不是一年级就是二年级照的,大概是58或59年。

发表于 2009-7-6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7-6 15:14:00的发言:
( A1 C) a# ]+ W) H

 真是够早的,小猪店,土路。 可惜那个布徽章没照清楚。按这样,你比我至少大两届。

8 |7 r0 A: s( G. S

 少年运动员徽章太清楚了,如果拍照时想办法把反光避免,就完美了。

: n) g- f1 U5 V k7 @1 `

          小姑娘不是我。徽章反复试了,如一点光没有,质感就显现不出来。当然,我的水平也有待于提高。

发表于 2009-7-6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再别康桥在2009-7-6 20:44:00的发言:
2 |0 k3 i0 k" w! A# h: ]

       小姑娘不是我,我比她要小。估计她不是一年级就是二年级照的,大概是58或59年。

/ |* I+ \( N9 _
QUOTE:
以下是引用再别康桥在2009-7-6 20:49:00的发言:
3 W. d. m2 k7 r$ @$ G. i, [( Y5 j& f

          小姑娘不是我。徽章反复试了,如一点光没有,质感就显现不出来。当然,我的水平也有待于提高。

3 O! m0 S F, g3 x

( c5 ~* s9 X% [9 Q- \( g+ a8 D

  我也误会了。

; F4 l, \7 H8 [0 x! d, O

 发帖有个时间差,补上一句,你徽章可能是在灯光下拍照的,某些部分反光太强。我想可以考虑在白天,不直接在阳光下,或者,能有无影灯(这说法有点过分)也行,至少避免灯光直射。

发表于 2009-7-7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09-7-6 15:55:00的发言:
6 {% \' u ^1 D% H0 I 9 B, p$ [4 a) y- T4 ]: c$ ` & M& {% d; }, x5 ]/ p% z$ v

小字辈是那位发小啊?照片应该有吧?能指给我吗?名字和照片对上号就不纳闷了?不过我看到了我王叔家的芳,还有在陕机院工厂时的好友---在我床子旁边开立车的--乔

2 w4 e4 J; {$ d) t

 

' V4 m. t7 y* l+ d, t% v4 o * j+ G: B2 `, O. Y

上一张照片里没有我,我是摄影。
这张里拿像机的就是我,还有前排右一的也是咱们平房的发小,叫良子。高子,良子,齐林,德伦,国忠,庄子,红军这都是一伙的!
发表于 2009-7-7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革命后代!它说我:文件大小超过了限制···

5 v0 Q3 V( D$ F* \& _! E

我不发了。高大哥说他帮我装一个什么专门发照片的软件。可他又走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装上。

9 t5 o0 T. A$ F% ?5 _

    动画不能直接传?知道了慢慢学吧!

m7 {% G: J( B" a3 k7 T' R3 ^+ T

 

发表于 2009-7-7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磊子哥:你让带得好我给你带到了,那天下楼碰见杨老师。

8 i$ S1 R1 _3 \; I4 `0 R. L- l/ O$ j

         还有听说下个月你家那街坊ron小弟回来。

发表于 2009-7-7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7-7 9:46:00的发言:
& L4 ~5 @" ` g9 t+ q# J X/ m, F

    谢谢革命后代!它说我:文件大小超过了限制···

" Z, P! [, ?2 C/ g) t1 n

我不发了。高大哥说他帮我装一个什么专门发照片的软件。可他又走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装上。

) L+ G0 W( D% a3 ?( l. h: Q1 t

    动画不能直接传?知道了慢慢学吧!谢谢了!我晕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o- I6 F% D' Q* l; l3 N

 

' `8 k8 P9 { ^! x

 

) i8 Q. B* a* v+ @6 l

 

5 B" X3 r* [2 {& p

     回复: 貌似你的问题还真不少..........一句两句还真解决不了........呵呵.

1 u( ~* V5 t6 v( M( m6 t2 m

·

+ j6 y$ C/ R! x& O/ X+ E

 

3 r7 Q6 P* P" | P! [' G9 R

 

/ {: D+ E: c6 Y# Y9 R2 I

 

( [( j7 e4 I: M

 

8 X$ O" ?. M( F* ?; q, K

 

Y) r, q% M; Q& y8 Y

 

x8 D9 H1 b% n X

 

* g3 h6 ?# w( j. p7 S v* w0 |

 

. {4 b8 B3 H, t4 G+ e% R

 

! t& C7 o# |0 E3 u' n2 q

 

$ q1 Z/ U; ]0 t$ ^/ u

 

) w" [1 z4 y5 r: \6 u

& }* e% K) B# Q" S1 D( M; G


发表于 2009-7-7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7-7 9:57:00的发言:
$ K( q& r$ B7 L, A- W

" t2 G+ m/ S7 E& C! I1 x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照片 049.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_7 a4 l# Y" S
QUOTE:
啊··············你是气我?还是馋我?[em84]
4 S) U. B: A" ~$ H" f) V# q+ L6 U

发表于 2009-7-7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送你一个

7 a4 D* E9 @1 _

[

+ d" ] j* e: J! N& y k

女人要做喜羊羊                  男人要做灰太狼

发表于 2009-7-7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7-7 9:57:00的发言:
, w7 q+ C, X6 {5 [

     磊子哥:你让带得好我给你带到了,那天下楼碰见杨老师。

% u1 r, C, c0 s F, N0 n

         还有听说下个月你家那街坊ron小弟回来。

7 a3 y. j" p$ H. J

谢谢霏霏楼妹子。

$ q* _0 U- K$ h! D

那你都和杨阿姨说什么啦?她还记得我吗?她身体好吗? 。。。咳,妹子你这回怎么惜字如金啊?

2 R! R6 K2 u6 F O \# q _

。。。什么?Rong家小弟要回京“省亲”?那是老大还是老二 ?如果你能见到他们,再烦代问个好(什么时候我也得回去看看你们大家。。。。)。

) f* v" Z4 v7 _+ o

 

5 R% S" G9 `/ N

看了你那篇“零花钱”的文章。你小时候真幸福,早知你有那么多零花钱揣身上,我们当时真应该带你一块儿玩儿了,起码能和你分红果冰棍儿吃。。。。嘿嘿。

发表于 2009-7-7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7-7 9:06:00的发言:
0 |( K9 s& r" C* Q |

虫草老弟:

6 c7 x T) ?8 m' i4 M9 d

 

4 t+ L9 K6 D, g0 L4 `6 x9 J% Q

     那不是我那捏,这是老天的安排吧,知道谁该干什么谁不该干什么。其实我是真不适合做编辑工作,弄不好会给大家伙儿掉份子。你的背景很正,最适合作此方面的事,多干一点是应该的,别心里和自己犯憋,啊。。。呵呵。

* C {( h) |8 j4 Q' u6 j d4 I0 _

      照你们以前定的潜规则,三国接龙我是没戏了。我过去其实挺想好好学历史,无奈死活记不住人物,朝代,事件等等,连中国近代史多弄不清哪和哪。算了,那一套60册小人书接着睡吧。另外,不知老弟存的什么心思,这么多年没招你惹你,最近却老琢磨把我往青龙偃月大片刀下推。。。你就让我当一村夫卖酒算了,别颜良,文丑了。

+ I4 s! U; Y- W( i+ r, B/ P

       我提到的赵大叔是附小的老校工,教过咱们政治课,家住7号楼,想起没有?有了回忆你就开写吧,我觉得你记得事情很多,很清楚(我看了你那篇回忆老师的文章,很好的,我们的感觉大同小异),给大家伙儿多放几个电火花,现在谈什么“山穷水尽”“充电”。。。还为时太早,

$ H+ l1 k: X8 B$ s

 

. I, H' v. ~8 l& R4 u) @

另:祝汉中之行玩儿的尽兴 !

1 Y" ]( }2 a: ^! p; O

水兄:

& P! w9 h. k- r6 L- q) E

   “鞍马”劳顿,休息好了吧。所谓“拿捏”之说,当然是笑谈,因为我兄申明“隐退”三周在先,而《纪念册》工程启动在后。只是凑趣罢了。如今的坛子真像个泡菜坛子,腌制的掏走后,后继乏“菜”,于是干脆在里面蘸蘸汤水就拿出来,几乎转成吃火锅啦。老兄“辟谷”三周,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如此算来,真是“地久天长啊”。至于“颜良”之说,俄只念其英勇,有感而发,不以成败论英雄。再说,关云长一仗马快,二来颜良严格执行统一战线政策,欲和关羽打招呼说清楚,并未想真心厮杀,关羽应该说是犯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分不清敌我友,屈杀盟军大将。不过,人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揉不得沙子,认定他是将颜良“刺”于马下。。。。。。

, @% l8 Z& K0 o5 _; L2 n2 d1 e$ }

   关于赵师傅的事,原在回忆老师中计划独成一段。人是大好人,凭良心说,基本完成了上讲台的神圣使命,只是“敲锣卖糖,各干一行。”隔行如隔山,一旦“越位”,就有“越俎代庖”之嫌啦。因此,俄几次又撤下来了。水兄大手笔,定可从新角度推出人物,。。。。。。。盼盼,不会忘记闪光的“术语”吧。

发表于 2009-7-7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7-7 10:18:00的发言:
9 R- D b( F0 Y9 ]

谢谢霏霏楼妹子。

% i2 C2 Y4 I+ S" z: J

那你都和杨阿姨说什么啦?她还记得我吗?她身体好吗? 。。。咳,妹子你这回怎么惜字如金啊?

% p% y0 i% _. ?8 Q5 N$ a

。。。什么?Rong家小弟要回京“省亲”?那是老大还是老二 ?如果你能见到他们,再烦代问个好(什么时候我也得回去看看你们大家。。。。)。

/ h! C+ g, @$ [/ ]; k

 

6 c; b$ w6 H. o) Z: ]

看了你那篇“零花钱”的文章。你小时候真幸福,早知你有那么多零花钱揣身上,我们当时真应该带你一块儿玩儿了,起码能和你分红果冰棍儿吃。。。。嘿嘿。

! T* j! V& k# [, s* B; X! m

    

& e" U8 G- d; y2 F8 A& s$ g% c

  不是惜字如金,是刚才家里要来人,紧着忙活先和你通报一声。

" p. e1 N+ u+ v0 C& Q5 J, P/ i2 Z

先说杨阿姨又怕你失望我说:“wanglei问您好!”她说:“wl是谁呀?”我说:“是王所长的小儿子。”她说:“奥,那你看见他也带我问他好!”我说:“他在······”她身体很不好。

( q( b7 n4 ]5 f! R( {0 T

  当然是Rong家老二了,老二叫小弟吗。你?你什么时候你回来呀?别老让我们等啊。快点!

$ [) r: v* w {

   还说那你们男孩小时候,见了女孩就说:“去去去···小黄毛丫头或是小贫丫头一边玩去。”杨亚平(23号楼的)经常这样说他妹妹。可去年jiazhi他们班聚会,我去找孙丽(刘老师的小女儿)。一帮哥哥站起来有六哥(李伟)、万老头、亚平···每个人都说:“我介绍一下,这是我亲妹妹啊。你怎么跟孙丽拥抱,不跟哥哥拥抱?”想想你们小时候,根本不带我们玩。真是又气又恨又无奈!你们呀···

0 B+ T& b. Y9 F) K" v) M- a

  

k+ H! ?8 p- \# G7 y

 

( j9 M/ E# H6 `) k7 L. r+ \! t

 

发表于 2009-7-8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d8 p4 i; Z3 p. D( _

外 卖 西 红 柿fficeffice" />

9 z S% H5 c6 V

 

7 I9 b- B8 B& \" |) _

早上去菜市场,问起西红柿,一口价,一块五一斤。摊主是个小姑娘,大概放暑假给家里帮忙吧,见我踌躇,就口若悬河,前几天至少三块一斤,就是今天,别人都卖两块五。也就是遇到了我,不宰人。也亏得遇见您,一看就是个大好人。。。。。。。

* B( ~+ R7 _' @! y

嘿,好听话谁不爱听,就冲这句话,说不定三块五也敢掏,心甘情愿地掏。可谁知道花钱买西红柿还是听好听的?想当年,西红柿什么价,论堆儿卖,小山似的一堆才几分钱。我说的可是人民币,要是别的更不得了。记得60年代到处传扬这么一段轶事:那是中国和苏联交恶的年月,有一天,一个鹰鼻鹞眼的俄国老毛子——前几年还尊称苏联老大哥的外国人,在北京街头西红柿摊堆驻足,磨蹭半天,掏出一张手帕,然后用不很流畅的汉语期期艾艾地说:“倾城(请称)一个萝卜(卢布)的猩红狮(西红柿)。”

3 N/ G; I& @9 o( R" ~7 \

这俄国人似乎很怕中国人记仇,不卖给他西红柿。

* o4 Q" F# ~. B* v4 m( N+ K

仇是有哇,而且是国字号的。当年,赫鲁晓夫逼着中国人还帐——还本来是馈赠的财物。据说,我们要用苹果偿还,满载大红苹果的货船开到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和苏联方面人员船只交接货物。苏方有意借机刁难,拿出一个大金属圈,说不定是狗脖项圈,凡穿过此圈的苹果一律不要,结果,有小半船好端端的苹果未能过关。苏方不错眼珠地盯着那些苹果,通过翻译暗示,这些苹果可以作为等外品收纳,作为苏方人员的慰劳品。

/ g) t' X n% f# U4 L

姥姥!想得美。宁可喂鱼也不能便宜了你们。中国人是真有骨气,一下子把剩下的苹果全部倒入乌苏里江。真不知那年打上的鱼是不是带着苹果味。

# i# u, A: F/ _( F4 f( I

阶级仇,民族恨,此时不报,更待何时。老毛子怕得有理。说不定他当年就是参与刁难中国人的那伙人中的一个呢。

' ~. w; }4 ~# o7 h0 t7 Z5 P

只见卖西红柿的大婶,凤眼大睁,怒气冲冲地吼道:“忒不开眼,去,开个卡车来拉!”

发表于 2009-7-8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兄、冬兄:你们说的我一点都不知道。只知道后来男孩们都叫他:“二十年前”据传他一耕地就唱:“二十年前中国共产党······”
发表于 2009-7-8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8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哪个好点。(补充说明,这个照片来源有点... 被某人晃了一下。 地点:491)

# ~3 T( c! e6 C


发表于 2009-7-8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更有童话小屋的味道。

$ X$ y; o0 s, K# k


发表于 2009-7-8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7-8 11:11:00的发言:
  ! p- w" N& ?& I

(16) 老校工—赵大叔

. v% S$ j1 e7 J# @& }$ F. b

 

" c! J6 G, {1 i, o/ i: S g+ w/ A

       看了“再别康桥”写的有关孙树林大叔的忆文,一下又让我陡然想起许多曾在附小工作过的叔叔和阿姨们。在过去的年代里,他们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为附小的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优质的后勤服务。他们过去年轻时的相貌从我脑海中一下清晰地转到眼前。。。康阿姨,周阿姨,大殷阿姨,小魏阿姨,大魏阿姨,靳阿姨,。。。;管伙食的牛宗亮大叔,刘焕玉大叔,刘九生大叔;食堂的戴师傅,邢师傅,魏师傅,。。。;又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面孔在眼前晃动,谁呀?这么熟悉。。。呦嗨,这不是赵大叔吗(还真忘了个干净大叔叫什么名字。。。)。

* ^# G+ N, P( \5 C

      

6 Q' K# q: J) k0 H

        赵大叔是我们附小的一位老校工,家住7号楼。他有两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儿子,分别叫大光和二光。前面有校友回忆,说有一位会理发的赵师傅手艺很好,不知道是不是这里所提到的赵大叔。记得赵大叔以前主要做楼道里的清洁工作,还负责往保温桶里添加热水等等,工作起来非常认真。

* B. s! _3 ]& j0 g

 

$ e c0 W: F2 z: m% o/ K

       文革年代复课以后,一句最高指示改变了大叔的工作性质,把他一下推上讲台,担任了我班政治课老师。赵大叔虽然没有教学经验,但毕竟那是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有条件没条件都得上。于是乎,大叔怀揣红宝书,手拿报纸,很有气魄地走进我们的教室。。。。此后,我们的政治素质教育一直由赵大叔负责。

$ f1 \* n8 A1 R4 W y' U6 E

 

6 i8 R& m+ g' ^' F$ e: Z. L

       赵大叔好像是山东方面来的人,说话有口音,这就麻烦。因为那时我们这帮坏小子就喜欢模仿老师带有口音的说话,并以谁学得最像为荣。记得有次上课,赵大叔老师正在念报纸,我们在下面听得不耐烦,便相互嘀嘀咕咕说起话来,大概分贝数高了点儿,只见大叔严肃的抬起头,很有风格地说了一句“你们上课说话,是尤其这样不大好,啊,。。不大好”。这句经典话一下让我们抓到了。以后有谁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马上会有人装模作样的批评道“。。。是尤其这样不大好!”,最糟糕的是有时候还当着赵大叔的面儿说,咳。。那时实在是不懂事。

* e) ^9 O3 U8 J6 x# D, f7 [( A, @, I- E

 

; y6 E2 H; b {& Z. e; Z. V

       1969年3月初,苏联军队入侵我国神圣领土珍宝岛。消息传来,全国上下义愤填膺。政治课上,大叔打开报纸,怀着讨伐的心情向我们大声朗读着评论文章:

+ ~+ v5 f7 X$ H* N: J# z

 

" g0 [& E. v; i# M7 X

      “今年3月2日,苏修叛徒集团出动军队,侵犯我国领土珍珠宝岛。。。啊,,。。不,。。是珍宝珠岛。。。啊,。。。不,。。是珍宝岛,还有掐(卡)脖子岛。。。”

- \0 r4 \2 [! C! V; l/ \8 \- I* q

 

4 W9 T5 J# P. X, D

      大概赵大叔这次心情太不好了,以至于把地名念错了两次。下面我们虽有些骚动,但看到大叔那激动和愤怒的表情,这次我们没敢说,也没敢笑。。。。

1 u& \7 J* g5 N% t- Q! v2 k

 

$ X( o" B2 I$ c! p2 @4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21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照片是赵大叔吗?我对此人怎么不记得?他不是理发的赵师傅。
发表于 2009-7-8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7-7 18:32:00的发言:
, y/ c9 Q" e: H3 n; }1 |

今早刚刚到家,看到你的发言,我又不懂了,你说的大哥不是指我吧?

- I2 ~( G' v3 F& `$ w

 

9 |( ~ c, v. E8 ]

我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懂得新的内容。“谢谢你读懂了我话中的内涵@”,后面加了@表示什么?

6 }' Z t$ T. v+ D- S. ?# A9 y


" j/ p0 n7 @: ^( [: `

当然!不是你了.....

% i- l( r8 {' T, I" p

 

+ U: N/ H' N- x' q4 N

@这问题拒绝回答@

发表于 2009-7-8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X% L' Q5 A. Z) w# Q) w2 L+ C9 [' m

终于看到水兄的《忆赵师傅》,思路是那么清晰,人物是那样的朴实,故事是那样的亲切,这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我知道赵师傅是校工,却实在不知他是负责教学楼的后勤事宜。知道他的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但早已忘掉他们的小名,更谈不上他们的学名了,好像要比我们小得多。fficeffice" />

' Y( ]# G' I0 V" P: ]: M, I

如水兄所说,赵师傅在“最高指示”下,毅然决然登上讲台,虽然赵师傅对讲台并不陌生,天天看在眼里,朝夕相处,但此一时彼一时,这回是为学生讲课。估计赵师傅在接任务的那段时间,思想斗争一定是很激烈的,水平有限啦,怕误人子弟啦,辜负老人家的托付啦。。。

3 r' w. v- C( W4 P3 u& ]

但以赵师傅的质朴的性情,会迎难而上,他一定熬过许多不眠之夜,认真备课,力争在讲台上站稳脚。。。。。。

$ ^) w; b" s& x1 U6 s, q D9 q

水兄生动而准确地记述赵师傅的口头禅——“这样不大好”。的确,我们时不时模仿他那特别的口音和神态。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犹言在耳,却脸上发烧——悔恨儿时的幼稚无知。

2 x1 K6 L# P2 b% J

我们那时精力过剩,到处宣泄。有一次,下课后十分钟内,我们楼上落下,上窜下跳,打打闹闹,好不热闹。直到下一节课的铃声下响过,大家仍觉意犹未尽,勉强“少歇”。可是大家并没有马上奔向教室,而是厕所——去以水浇头,就像打红枪管的重机枪要浇水冷却一样。

+ j; A# v n- V6 F1 @$ D! X

只见大家顶着“一头雾水”,蹿回教室,赵师傅早就站在讲台等候了。我们发现赵师傅的眉头有些发皱,我们以为赵师傅一定会发火。。。。。

8 g' r3 D0 D A$ \, |

底下有好事的同学先“仗义”地替赵师傅发话了——“这样不大好!”这很有些俏皮的话语引得不少同学“窃窃私笑”。

0 c4 c8 `7 O+ Q" e8 y/ i' F

“这样不大好!”赵师傅果然还是那句让人倒背如流的口头禅。不等我们笑出声来,只听他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现在头脑发热,马上用冷水冲,这样不大好。。。。脑筋受刺激,这样不大好,不大好!

- Z3 ?6 z) p. o& I! E# A# F0 f

    听了这话,同学们似乎猛然觉得说话的不是赵师傅,而是一个大夫,一个慈父,一个长辈。。。。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师,大家谁也没有再笑再说话。

发表于 2009-7-8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 O5 H4 H7 H+ n3 l) r


发表于 2009-7-9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9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是美好的,尽管可能充满喜怒哀乐,充满艰辛,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勇往直前地去追求。乐观的人不会感觉孤独,尽管谁都会遇到不高兴的事。

7 f$ v- ]) j. [) Y, n) t* J. U

这次洛阳、西安之行,虽然是临时决定,尽管天气炎热,尽管行程有些紧,甚至买不到回京的车票,但我还是充满快乐与收获。在洛阳我办好与中航集团的有关事宜,游览了关林。能与关林媲美的恐怕只有曲阜的孔林了,想当年曹操把关羽的头颅与用檀香木做的身躯一起葬在洛水这里,是对关羽的敬重,是对华容道放生的报答。

9 D& h( }, P# }3 U8 k6 C

我想,411的聚会,也是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人还是需要享受生活的,而孤独只是一种悲哀。

3 w) O2 A) R" C, ?9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1 01:37 , Processed in 1.204984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