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2-28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母校全体老师和校友元宵佳节幸福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2-28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鞠大哥拍的照片,宛如一首《青玉案》。
4 N: G, N) Z, ]9 Z1 o, M+ C! H9 s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火树.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J. O+ y" G) {, d3 {, }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银花.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O3 n% S8 h! V, `) V& ?
QUOTE:
东风夜放花千树
发表于 2010-2-28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S, |2 e8 Y8 }1 \4 k8 ]" B% k

 

' \( w8 s$ C0 J0 }" N0 ~! |4 B

更吹落 花如雨

发表于 2010-2-28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7 r4 c1 u, \7 m/ |

 

4 y7 u' \6 G- H' ]

宝马雕车香满路

发表于 2010-2-28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t% c8 b; b& \: g8 |

 

+ }/ j5 V% L: ~. a! V6 `# |1 r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发表于 2010-2-28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6 W6 v u$ W, |

 

3 a e& M% c' f2 S& S/ O3 c" D! u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发表于 2010-3-1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1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2-25 16:11:00的发言:
8 \' A# J. W) c2 k; |& n

请教:我说的高感光度是指ISO功能,可以不用闪光。

' Z9 k |- [7 ^7 H0 j

大哥您好!小的有不敬之处请多多包涵!

/ Y8 A* H! u4 W' Z" _0 x

3 k9 e! s/ s+ L E: s% F# |- B

~为表歉意~
    大哥:现在的相机功能很多,我的这张是用夜景功能拍的。   

: c6 U4 t& _# T. ~3 F; m' ]

          ISO我的相机在这档时闪光灯自动关闭,不可共用)本身已是高感光度档所以光亮度已够了,太强了就是一片白光。用烟火档时相机必须在光线暗处,花的色彩才能表现出来。

9 y& E+ ~; t. I7 J

 

/ @3 t: t; H$ B1 p4 M' g' }. W! p/ W


发表于 2010-3-1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1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7 e2 W; d1 ~- [; ^
1961年4月,我六年级,发生了共和国体育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第26届乒乓球世界竞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国队首次获男子团体冠军,庄则栋获男子单打冠军,邱钟惠获女子单打冠军。比赛地点就在离附小不远的北京工人体育馆。这在少年的我们心中燃烧起巨大的自豪与荣耀的激情,华老师组织同学在学校里掀起一股乒乓球热,同学们一下课就到乒乓球室挥拍打球,对体育明星的精彩球艺如数家珍。除了冠军,中国队的李富荣、徐寅生;匈牙利的西多、高基安;日本的荻村、松崎。。。都为大家熟知。那时传播最快的媒体要数广播和“新闻简报”“新闻纪录片”,周末回家,我就到电影院去观看,真过瘾啊。很快,我也爱上了乒乓球 ,下了课飞也似的跑去打球,闲下来就舞动着手臂,模仿球星练习抽球、推挡的动作,象着了魔一样;心里做着追星梦,真想一睹球星的风采。终于有一天,我和一位女同学相约,去工人体育馆看运动员。我俩一前一后偷偷溜出大门,为了节省时间乘车前去。到了工体,我们坐在工体的台阶上,怀着对中国队球员的崇敬,耐心的等待着,琢磨着见了国手说些什么。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的暗下来,工体要关大门了,工作人员走过来询问我们在等什么,当听说我们是来看运动员的,他呵呵笑着,说,“别等了,回去吧!中国队这几天没有来训练。”顿时我们面面相嘘,感到十分窘迫,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心里充满遗憾 ,扫兴地回到了学校。哎,12岁的年华,还没有学会周密的策划!
6月份我们这届升学考试了。考数学那天吃过早饭,同学们都回到教室做考前准备。我的心里还迷恋着乒乓球,拉着一个女同学,跑到乒乓球室打起球来,正打的兴高采烈,满头大汗,一位老师冲进来,大声喊道:“考试啦!还打呢!”我俩吃了一惊,哎呀!今天是升学考试啊!连忙一溜烟的跑进教室,已经开考将近十分钟了。呵呵,12岁的年华,贪玩到了误事的程度!事后我一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等待着老师的批评,可是没有。也许是老师原谅了我,或许要毕业了事情忙,忘记了;我不得而知。好在迟到没有影响考试成绩,我如愿考上了北京女三中。
6 U# Z- @; i8 _+ F8 J5 j
    由于在小学有了打乒乓的经历,初中一年级我被选送到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乒乓球班,运动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教练给我们上课,每周两次,以锻炼身体为主。我在体校连续打了两年,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初三那年为了集中精力中考,家长不让参加,中断了打球。1964年我上了高一,担任了校乒乓球队队长,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校际之间的比赛,身体也结实多了。1965年学校推荐我到官园体校练习短跑,我从小就羡慕同学在大操场上跑,于是欣然接受,再次把乒乓球放下了。谁料想练田径比起乒乓球辛苦且枯燥,寒冬酷暑都在操场上不停的练习跑步。我真想打退堂鼓,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由于打乒乓球的锻炼基础,培养了比较好的耐力与体力,使我能坚持下来。我们组成的女三中400米接力小组,1966年5月参加了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在女子400米接力这个项目,取得了第三名。(我们的目标是第一,可惜第一棒在起跑时摔了一跤。)
其实上小学的时候我体弱多病,经常住在附小的隔离室,我十分羡慕同学们在操场上轻松的锻炼身体,感叹自己与体育无缘。是华秋岳老师把热爱体育运动的种子撒播在我的心中,老师的培育,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让我受益终生。

发表于 2010-3-1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2-25 21:28:00的发言:
" f N: C9 f- F0 j

谢谢wangpei,我不会计较她的态度。岁数大更要学习新知识,况且她的座右铭是“做人厚道!善解人意!”。让我们共同提高。

: V* u. X4 A3 u" N

9 N4 O C, R9 P4 x


发表于 2010-3-1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1 9:23:00的发言:
# g9 L1 t! f% X2 h# A* ^

     向小学的老师们、鞠大哥这位老政协以及各位校友“汇报”一下,自己人生中还值得一提的工作经历:

% Q4 `6 o" w. b7 s6 O# P

  我作为记者采访过03年、04年“全国两会”......

$ d7 J" R0 G& F! G; ~* m

经历是一个人的财富,你的这个经历可是笔很大的财富。

发表于 2010-3-1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认识董秀丽还有她哥哥?还有双胞胎兄弟王署京,王署光??她们60年代末去了河南信阳听说后来又回北京了,几十年没见面了,很想念她们 她们都是一机部的孩子,现在都是50多岁了。请大家忙!!!
发表于 2010-3-1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k) \. B. @6 L. J; }# v. P

请老少爷们帮忙啊!! 有谁认识董秀丽还有她哥哥?还有双胞胎兄弟王署京,王署光??她们60年代末去了河南信阳听说后来又回北京了,几十年没见面了,很想念她们 她们都是一机部的孩子,现在都是50多岁了。请大家帮帮忙呀!!!

发表于 2010-3-4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记忆学长回复。

8 U+ L& x( { K4 r! |' A- |4 w

欧瑞:上次班里同学聚会,小高同学未来,好像去外地了,不过最近还要有聚会,因有新联系到的同学最近有空了。

3 p3 `( g+ P3 a9 l

鞠学长、糊涂友等最近常发帖的学长、校友辛苦了,看了鞠学长发的很多照片,感觉郑州的春节比北京热闹多了,有过节的味儿。

: [2 P/ F3 A& ^/ W2 s

马上去上班,晚上再见。

发表于 2010-3-4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革命后代所教的方法试试再发发郑州元宵焰火的照片,长时间不用就会慢慢忘掉。配个音乐。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

' i3 r! c% y8 Y% g/ k

 

: t2 ^- ?0 r, W, S0 G _! X

 

: ~4 p6 V- f' O

 

发表于 2010-3-4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P: x, W% u) W8 I% v2 p$ ?

我用革命后代教的办法再试试发元宵节的焰火照片,但是左角打折的广告我去不掉。

! t- y7 G8 c/ H

 

- D9 R* o4 f7 e

[flash=500,300]http://www.56.com/deux13_95959011.swf[/flash

0 Q' @( l8 U% ^& W

 

/ w( H" v4 r2 L7 B; ?2 \

 

发表于 2010-3-4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10-3-4 9:06:00的发言:
+ f7 r- h$ |# U r! @" m) t

那么巧,都上来了。哈~~

2 _8 j8 T) B/ c0 L% g y- R, T

童,车二位学长呢? 不能累laogy老大哥一人啊。

8 N& \! @! e/ Y% }0 r$ b7 ^

 

& v, U* S! ?1 u. o& k* @+ E7 o

忘一事, 愚公: 你当年玩的那“小东西” 至今还给你门那届女生留下“阴影”,

; e6 O6 U0 I z. e. o, \ x/ f

幸亏我反复解释,“今日愚公早已弃暗投明了”。 你要好好谢谢我。 哈

1 m" D% N9 J. U- {

 

& q5 ?! t2 e2 H, O

上次去基辅忘了和第一次去基辅的学长车,童等留个影,很遗憾。

: R. M, D' R' @' N. K

 

% `* d5 q8 d9 S. s: ^

请鞠大哥给你做一个,弥补一下如何?

发表于 2010-3-4 0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班同学于建国一直在某少年宫任乒乓球教练,大约有二十几年了吧。

* Y, _" O# v# J5 g4 p4 u4 I

         春节期间,我中学插队同学聚会(东北的),有一同学将其同班同学(云南兵团)张进战也约来,当时只介绍是电影导演,有名气,记忆学长是否知道此人?

发表于 2010-3-4 0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天桥:我不知道张进战,可能在影视界有名气。

发表于 2010-3-4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4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去的记忆在2010-3-3 22:55:00的发言:
  ) ]# ^- a+ h1 W" t

      乒乓球是我们小学很多人喜欢的运动,能在较标准的木头台上打球可以说有点奢侈。五.六年级时,我们班几个男同学一次在校围着一个球台轮流上,输了就下来等着,某X与某W为一球发生争执,W挥手给了X一记耳光,X哭了我至今没忘。......

) Q7 v3 V4 a: \# t$ b8 C

难怪all_right说“失去的记忆”什么都记得,我也深有同感,学长的网名太不名副其实了。哈哈!

发表于 2010-3-4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天桥, 你要问围棋界的人,记忆肯定认识。 前天遇到你同班小高同学(反着叫就对了 哈哈)她说很遗憾

3 d9 K0 C* {& Q* ~1 i1 N5 b

             没见到你们。以后还有机会。

) |# i- s* q0 D" v9 d- m8 h/ D6 O

 

. L4 s0 Q6 ]0 @

beiwei, youyou他们每星期都打兵乓球,她是俱乐部主任。 以后和糊涂他们赛一场,输了请饺子吃。

2 H5 l( v: `* s8 z

          (那宾馆附近就有一很好饺子铺)冬泳和篮球多数人可能都不行了。 兵乓,网球和排球还可以

" ^/ A/ k! u* o2 q

           玩玩。

' Y% s8 T( _0 w/ {+ U

 

( L2 r" V) C5 F: I( l+ F) t+ C

抽空冒一下。 哈哈。

发表于 2010-3-4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3 11:13:00的发言:
! b) Z. K) K4 _, F" i0 W: f

 

/ y9 m) ~( `" t8 n# N( z, k! i

   这位学姐提到自己打球的经历,让我读来倍觉亲切。学姐在什刹海体校练过,可谓“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手感好。现在,业余爱好者中,凡是科班出身,多为业余高手;令,我等非科班出身的球友,谈虎变色也!

# M& {6 R) J) i8 r3 V

    现在什刹海体校乒乓球训练班,好生了得!张怡宁、郭炎等国手,均出此门。目前,招生,必须进入北京市比赛前几名的少年,才能入选此体校。全国招生。我一朋友的儿子,几年前曾打到海淀区少年单打冠军;靠考刹海体校时,他和国内各省市考生比赛第十名,没有录取他。目前,外省体校练球的不少孩子都希望能进入什刹海体校;希望将来能入选国家队,以成就大气。但是,打球的孩子太多,高手也实在太多。什刹海体校太牛了!

r$ [/ n1 P/ G6 a) V9 i$ a5 F9 L

 

8 Y+ b# z8 i- l2 X/ q* w' U0 r2 ]

   中国乒乓球人才济济。

( S0 R+ c5 i5 F0 R

     那时侯去打球,目的性不太明确,还是兴趣所至,锻炼身体为主。

# Q& r1 Q) K& \; z* D% m5 |

    现在群众性普及的体育资源太少了,让青少年锻炼身体的场所设施太少了。过去西城区就有什刹海体校、官园体校、月坛体校。现在人口增加了几倍,就剩一个什刹海体校,还是培养尖子的。相比之下,我们小时候要幸运的多,竞争不那么激烈,功课不重,可以放心的玩。

) a9 P0 \/ }. A3 j4 X

    糊涂人,你的的工作经历很宝贵,希望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

发表于 2010-3-4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巧,都上来了。哈~~

r% s- C2 _9 s# ]5 F( g# u

童,车二位学长呢? 不能累laogy老大哥一人啊。

0 h! u7 @6 Z" ^# D: w' Z; c7 n( X) |- W

 

8 U& |$ k1 w( N3 W1 I$ E; X' {, t d

忘一事, 愚公: 你当年玩的那“小东西” 至今还给你门那届女生留下“阴影”,

: L& C* S& j3 Q# _5 o5 S+ z

幸亏我反复解释,“今日愚公早已弃暗投明了”。 你要好好谢谢我。 哈

: d7 K# J( }5 s; I' @8 O

 

" {* Z2 N/ N S% R$ B1 n& D

上次去基辅忘了和第一次去基辅的学长车,童等留个影,很遗憾。

- w& t ]% z) G" \- \0 ^# f

 

发表于 2010-3-4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复习复习作倒影的方法。

% |$ S( F% m! l

 

y) M) |, S$ D5 ^ }




发表于 2010-3-4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打乒乓球仍然是不舍的话题,有的是看过当年乒乓球国手的精彩表演,有的是乒乓球队的还参加过科班训练,有的是现在仍然球艺超群,打一个胜一个。这些我都没有多少话料。60年代中国乒乓球傲人的战绩让国人为之骄傲自豪。国家乒乓球队员的奋斗精神,成了鼓舞大家前进的力量。记得当时在全国还组织学习徐寅生写的长篇文章,题目我不记得了,好像是说如何以良好的心态打好球。这一代乒乓球队员在当时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精神,并且为中国的乒乓球运动长胜不衰做出了贡献。我那时已经参加工作了,政治学习时间就是学习徐寅生的文章,不少人都对打乒乓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们单位也有几个高手,我也受此影响打了二年乒乓球。球技一直没有提高。

0 y7 _$ |! N& r- d r

 

" O! i. m! K. d1 S

容国团是第一个为国争得荣光的乒乓球运动员,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的卓著功勋。

: l; n8 @4 n" B

 

: P6 I* C6 E% J9 G

: r" ^. _ L3 }8 B/ u4 z% S

6 p# `& C' h- `- _1 g- E- a

容国团,男子乒乓球运动员。1937年8月10日生于香港。籍贯中山县南屏乡(今属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从小喜爱乒乓球运动。十五岁时即代表香港工联乒乓球队参加比赛。1957年,二十岁时从香港回来,同年进广州体育学院学习。1958年被选入广东省乒乓球队,同年参加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获男子单打冠军。随后被选为国家集训队队员。他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变化多,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较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并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在比赛中,他运用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中国乒乓球近台快攻的技术风格,就是在总结了他的技术经验之后,由原来的“快、准、狠”,发展为“快、准、狠、变”。1959年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先后战胜各国乒坛名将,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1961年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为中国队第一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做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后他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在他和其他教练员的指导下,中国女队在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1958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59年、1961年两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e; t" B3 w0 L9 L5 ]. e

  

( ]$ z/ h( Z( j# \9 ~- [5 a/ ~; Y

: @6 H- m z0 l8 x: {

1956年容国团以2∶0击败来港访问的世界乒乓球团体冠军日本队的主力队员荻村伊智朗。次年,他代表工联乒乓球队参加全港比赛,一举夺得了男子单打、双打和男子团体三项冠军。这一年他随父亲回广州定居,考进广州体育学院。1958年他代表广州参加全国九城市乒乓球锦标赛,获全国男子单打冠军。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成功地创造了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入选国家队后,苦心练就了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并很快形成了“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1959年3月,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西德多特蒙德拉举行。容国团在男子单打中,最后与九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争夺桂冠。针对西多肥胖的身材,他发球长短兼施,配合拉侧上旋,把拉杀的角度加大,在先输一局情况下连胜三局,战胜西多。容国团的名字第一次刻在圣?勃莱德杯上,为中华乒坛健儿首获世界冠军者。 1961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上,中国队在3∶4的不利情况下,容国团淌下了眼泪。女队员丘钟惠见了就问他,他回答说已负了两局,随即激动地说:“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他振奋精神,挥拍上阵,力挫素有“凶猛雄狮”之称的日本队员星野,以5∶3战胜日本队而首次问鼎斯韦思林杯,为我国立下战功。从此“人生难得几回搏”这句名言便流传开了。

/ R2 [, j; a7 P+ l* Y

  十年动乱中,容国团遭受诬陷,被扣上“特务嫌疑”等帽子,于1968年6月含冤自尽时,年仅31岁,遗一女儿。1978年,国家体委为容国团恢复名誉。1987年在容国团的家乡珠海市建立一座容国团铜像。

9 a+ ?, M' R: F' `* D



 

发表于 2010-3-5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学长:一熟人,受朋友之托,为小孔归来拍了一组照片,其中一人不认识,我说我找人帮认认,即照片中左边之人,是否为小孔的领导?还是小孔的长辈?
发表于 2010-3-5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3-4 22:34:00的发言:
4 x3 M+ q; h) C1 H& C* t) m* q

      对于打乒乓球仍然是不舍的话题,有的是看过当年乒乓球国手的精彩表演,有的是乒乓球队的还参加过科班训练,有的是现在仍然球艺超群,打一个胜一个。这些我都没有多少话料。60年代中国乒乓球傲人的战绩让国人为之骄傲自豪。国家乒乓球队员的奋斗精神,成了鼓舞大家前进的力量。记得当时在全国还组织学习徐寅生写的长篇文章,题目我不记得了,好像是说如何以良好的心态打好球。这一代乒乓球队员在当时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精神,并且为中国的乒乓球运动长胜不衰做出了贡献。我那时已经参加工作了,政治学习时间就是学习徐寅生的文章,不少人都对打乒乓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们单位也有几个高手,我也受此影响打了二年乒乓球。球技一直没有提高。

7 i v* B0 d, @1 f! F

laojy学长提到的徐寅生的文章,是他当年的那篇用辩证法(毛主席教导)分析如何打好乒乓球的文章,非常有名,好像入选过一个政治读本,标题大概是:《辩证法应用100例》。我估计当年咱们校友家里可能都有那种读本,都是单位发给家长学习的。

5 t8 z0 k( H" q" ]

 

$ Y I7 Y4 o; U! u) o2 D$ |' R

徐寅生在文章中提到某次比赛他特紧张,但是他发现对方的手在颤抖,遂意识到对方也紧张或者更紧张。这时他放松了心态战胜了对方。他以此类例子说明辩证法的道理。毛主席看了文章大为赞赏。徐寅生也因此名噪一时,而这是球坛之外的名了。

发表于 2010-3-5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3 11:13:00的发言:
  % g, Y' y4 T* r: ^2 e' S( V

   北魏,初看你的那附图,有点莫名奇妙?!然后,看那词没明白啥意思。后来,在定睛细看,在灯火遥远的阑珊处,有两小人儿……哈哈哈!今昔两会依旧,他年美眉何处?呜呼!

' j& [5 c! A# g2 ?, w& `

 

) {* B. ~, q0 P9 C1 d4 g3 \' N

  【北魏:前有校友说张燮林削球是横拍大刀,不对。张燮林是直拍削球,海底捞月,经常胜日本对手21比5或者不过10……】

! c! w- S4 O! ~% m

 

6 R, e2 k$ k; L1 k I4 M

   在此说明张燮林当时是侧握拍,正胶粒打削球,有怪球手之称。

+ e6 l2 \& n) G- x7 C& o

   这位学姐提到自己打球的经历,让我读来倍觉亲切。学姐在什刹海体校练过,可谓“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手感好。现在,业余爱好者中,凡是科班出身,多为业余高手;令,我等非科班出身的球友,谈虎变色也!

7 m: N% e5 T# q% t

    现在什刹海体校乒乓球训练班,好生了得!张怡宁、郭炎等国手,均出此门。目前,招生,必须进入北京市比赛前几名的少年,才能入选此体校。全国招生。我一朋友的儿子,几年前曾打到海淀区少年单打冠军;靠考刹海体校时,他和国内各省市考生比赛第十名,没有录取他。目前,外省体校练球的不少孩子都希望能进入什刹海体校;希望将来能入选国家队,以成就大气。但是,打球的孩子太多,高手也实在太多。什刹海体校太牛了!

" M2 o7 \) q$ T0 A. N

 

7 w# A( m2 L7 c5 q' t! ?

   中国乒乓球人才济济。

2 u d2 [4 w% l; m

新年新气象,糊涂兄看东西比原来仔细啦!嘿嘿!你已经知道了,我贴图写词可不是没来由的……

3 d6 F# ? c* T7 W% C* ~

 

- Y/ z, G' N! C8 {" `. P! ]2 A& c

顺便说一句,当年乒乓球男队的队员都有美称,估计是体育记者造出来的。庄则栋是“小老虎”,李富荣“轰炸机加美男子”(在当时那种政治氛围下,能造出这样一个外号也不易),徐寅生“智多星”,周兰荪“重炮手”,张燮林“秘密武器”,绝活儿是“海底捞月”。

- @- v3 d/ `! V- l% j. `! G

 

+ U z! \2 J/ `3 P- C& ]; A4 H! D7 a

我印象里张燮林似乎不是从学生--体校的路子出来的。他原来是上海的一名工人,是被发现后培养的。

' }" D% E8 n6 e0 a% S B

 

) A# l4 u% e, v, ?+ F, U

糊涂兄所说的“怪球手”称号应该不是张燮林的,而是一名外国选手的,本名叫做阿恩特,但我记不得“怪球手阿恩特”国籍了。

. |: f( m; s6 Z. y3 y

 

7 i0 O ^. U, y6 f$ ^7 `) y5 H4 U

中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太多,想露头角非靠苦练不可,还要有天分。大陆的人才多,用不了,打不进国家队的或退役的就去港澳台或外国,照样是顶尖选手。

q- N2 S. t+ }* M( _- Y7 q

 

- U* T U3 s6 \! z4 `' N7 w

我一邻居,长腿长臂,小时候在什刹海体校练习乒乓球,曾与北京队的国手藤毅是一批的。但这邻居很早就不练了。问为什么不练了,回答说特苦,受不了。问当年藤毅怎么样,回答说打得好,教练还经常给藤毅“吃小灶”(不是加营养,而是练得更多更苦)。要不然藤毅怎么能打进国家队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5 02:30 , Processed in 1.301448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