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14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翠微烟雨在2010-3-11 11:30:00的发言:
+ B- F: N6 h2 L) J: J; A( o

……

1 ]0 U" J) Q- D" i$ ]$ Y* s

去年我儿子生日,我们两口子等他吃饭。他来到后先让我们猜他今天做什么了,我们都没有猜对。儿媳妇说我儿子在商场外面义务献血了。我当时很惊讶,他是80后一代,我问他怎么想的,他说想在生日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还问他怎么不在工作单位报名献血,他说那样就没意义了。我们两口子40多岁时都在单位献过血,也没想得到表扬,只是说血源紧张,报名人数不够,就献一次吧,为了给单位完成任务。事后还放了3天假,给了一包营养品。现在看比我儿子的想法还差点。当然这些和雷锋也没关系,是事到这儿了。

! A# o/ S E) s, n

 

- X9 i( H7 M: x' e8 W& X- D& I

虽然是“事到这儿了”,但你们献血的正面影响是很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3-15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献血得到了认可和理解,谢谢!值得放心的是我们一家人的身体都没有为献血而受影响。只是我先生当时快50岁了,当时多少有点头晕,休息几天,吃了两只乌鸡就没事了。年轻人应该没问题。我献血不紧张是因为我妹妹在部队当兵时,为一个受重伤的战士献了血。她什么事也没有,现在仍然活的很阳光。

6 }+ K3 \+ H6 Q3 p) v L

现在血源还是挺紧张,可能是“四川大地震”用的差不多了。不过我知道病人55岁以上用血是平价供应。

) d% |2 }* f. I% x

 

发表于 2010-3-15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16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2009年两会期间的,有关于四中刘长铭校长的言论报道,在讲到择校这个问题的时候,刘校长说:“谁要是给我五百万,我绝对降他二十分录取。一百万留在自己学校,四百万可以捐给其他学校。”今年的两会期间,未见相同的报道。我们这里只引用了刘校长的前半句话,是哪里的报道?有断章之嫌。 w" C' N2 l2 _# {% s

     刘校长的这番话,多数人(网上有评论)从中读出当前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的无奈;面对社会的择校风,学校该怎么办?而中国先富裕起来的人有几个肯为优质教育捐巨资?这里能读出刘校长要滥用职权吗?

# h% |. {! d ]$ b) h4 n

     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激烈,掌门四中,实属不易!

发表于 2010-3-16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15 10:08:00的发言:
  , G t6 [( N' W1 b7 P

                                                    三十多年前的日记:  “献血”

/ [9 h6 y. v2 G& X* P# N! X) \

   校友们一提起“献血”的话题,我就想起1977年,那时我刚从山东调回北京一年,在首钢下属的一公司做工。我们机械科有一位绰号叫“二哥”的师哥,也是从外地调回来的。他从小习武,练气功经年。他时不时地让几位青工击打他的肚皮,号称“扛打”。(魏保民也认识这位二哥

1 [" Q/ B! G: a

 

; { _+ @$ ^2 L0 `& y/ Q. b1 `

    有一天,二哥胃大出血住院了。我们到医院看他,他脸色蜡黄,那双露在被单外的脚丫无一点血色,像蜡做的一双脚,让人看了觉得特渗得慌。我问他是不是练气功练的?他说不是。

/ @7 b6 H1 [/ ^

 医院让全科职工给二哥献血,书记动员青年报名。

5 C/ }! ?8 v* U8 v3 S

 

0 P+ l0 B2 p" I

 “呦?书记,我小的时候可得过‘小肠疝气’做过手术。”钳工小朱子说着好象还要解裤腰带那劲儿。

0 w, f/ j. u/ O( M* g

 “小朱子,我们都知道你丫的被骟过,你甭再展示了。书记,我们家可是千顷地一根苗。我老娘一听我要献血就跟我急,闹得我们家天翻地覆。”车工小李子又说“我老娘说‘你才20郎当岁,还没结婚哪,不能伤了元气!’”

/ y0 [6 F' \0 }% r+ e' @

 

! {8 z/ J( ]7 G( E% u+ I

 “我操!哥们晕针。我从小就只要一见穿白大褂的,拿着针冲我过来,哥们立马背过气去。那会儿在怀柔插队的时候,我是喂猪的。有一次刚下的小猪崽得瘌痢,兽医拿出针来给猪崽打针,当时一看见那么大针管,哥们眼一黑,腿儿一软就……”大鼻子说得更蝎虎。

4 |4 U9 Q# f" a/ t9 j

 这帮青工来了又去了,一个不剩。我报了名,是图那两礼拜的假,因为要高考了。我可不想当一辈子工人,我总觉得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 C/ m- n6 c* a% F: e

 

; C+ M9 P7 b$ p0 W. d! C9 ^

 工会委员老孟气不忿的说:“书记,你瞧你手底下这帮人,这要是那会儿赶上‘二七大革命失败’或是‘五一大扫荡’,他们这一个一个的不是他*的逃兵,就是汉奸。还甭说‘老虎凳’、‘竹签子’和‘辣椒水’,就给两大嘴巴就得全招了!”

5 m* }* k7 I* }; G4 f/ R

 书记绿着脸说:“献血,让谁谁不去!咱这么大个机械科,一百多号人,五、六十个青年,连五个名额都凑不齐。这回我给献血的同志中重奖!”

, |5 t" x2 P0 b g& `

 

3 U L9 J% u& A& t# K

 他说着振臂一挥,那劲头叫我想起小时侯看的电影《突破乌江》:白军眼看要玩完,那当官儿的冲他手下那帮筛糠的部下振臂一挥,一嗓子‘弟兄们--,给我上啊--!5两啦--!’(大烟土)”

$ k$ I+ W& k9 C2 m2 j

 

s* | ?+ s6 I& d3 O( v

 “这次重奖我事先不公布,怕惹麻烦。那些不献血的人该说了‘哼!这小子还不是奔钱去的!’他们不献血还有的说。献血的同志又做难啦,拿了钱还怕人说闲话;要是不拿钱吧,那帮人也有的说‘哼!给钱都不要,装什么孙子!’结果人家献血的人里外不是人啦!唉--,现在这当头儿的,干什么事都不得不考虑后果。我到时候就把钱发下去了,让那帮人没话说。嗷,给钱多你就献,给钱少你就……嘁!献血本来就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何况还是一个车间的同志!人家国外还不给钱哪!要不你说咱中国办点什么事都那么难。报纸上、广播里天天往耳朵里灌,到咱这儿白搭!”

! z8 L0 ]* @+ F0 m1 H

 

. G' |/ j `0 w& R6 X' S) u* {4 ~

 我从办公室回来,一进屋,大鼻子正冲几个青工说:“真的。真的。我要不是晕针,这回我第一个报名。有什么呀!不就是那么点血吗?平时处得都不错,一到肯节上就都不吱声了?嘁,没劲!”

% z9 h2 v, D: J# w+ R. \

 “大鼻子,你甭卖乖!”小朱子沉不住气了。

* J1 a- N, Z. v

大鼻子鸡胸一挺:“哥们不是晕针,不但第一个报名,而且咱一分钱补足不要,一天假也不歇!”

& B7 V) m1 f4 m/ l1 ^

 “你丫的吃骆驼肉长大的吧?”

/ k5 |% R" p5 \9 u3 f

 “呕--!给他一大哄呕--!”

) L5 f& Y+ b6 ]. N

 

?: T! h) |% t- Y" `

 最后听说全科五个人中除了我一个男的,其余的全是女的。

( H4 e9 V y7 j [) h

   这时柱子从外边进来扯着嗓子说:“哥们告你们丫的一个不幸的消息:人家说咱们科里没老爷们!”

q* M7 i$ G, `! Y4 e. c/ R1 K. P

 “谁说的?”

( M2 R" l& W/ ]; U4 @8 S/ p

 “科里那帮老妇女呗!”

0 {# `: A% z9 Q$ \

 

" D3 c" V8 d1 o) V# }4 Y

 “X!柱子、小孔、小朱子,别人除外。”大鼻子说“咱们四个人儿,谁他妈不献,谁是这个!”他说着用手在桌子上比划个‘王八’,然后他振臂一呼“剃过头的跟我上啊--!”

; n( a4 p% k1 s

  他们一窝蜂地风风火火地冲出屋去。

) t3 ~6 T* f2 g" J# ]4 H. W0 D( a- i

      这必竟是一帮大老爷们。

, O v0 c; v* s L) E/ u

 

& T: t% T6 g% K4 [

     “医院内,最后轮到我。我不用挽起空荡荡的袖子,只消用右手一撸,柴火棍子般的瘦胳膊就露出来了。大夫皱着眉,花了好长时间才找到血管,来个“乱针刺绣”,最后才一针见血。可着劲地抽了一粗管子,足足有500CC。”fficeffice" />

/ M* ~" r, w+ I$ o/ x- f; n

     回家的路上,我眼前有点模糊,不由想起正火爆的琼瑶小说《月朦胧,鸟朦胧》。我想续写《人朦胧》。

2 L( e! p+ ~" M% Y5 `# n

     在家躺了三天,我挣扎着起来,去厂里领“奖金”。书记看了我半晌,才抱歉地说,“由于最后输血的人挺多,超量了。你的血没用上!”

, {) S4 L5 h5 B/ N& h( S# q/ G

      我不知怎么走出办公室,怎么走在大马路上,又怎么走进了医院。迎面碰上了“二哥”,他在二嫂的搀扶下,到院里的阳光下晒太阳,手脚脸上像都挂着颜色,看来恢复得不错。我忙上前打招呼。

8 r' U' r w1 F0 h: e+ \. Q5 }3 T- Z

   二哥闻声,欲言又止,却被二嫂一把拽走。愤愤地说,平常哥长哥短的,喊得那叫脆生。可真到了恳节上,却拿一管子鸡血蒙事,幸亏被人扔在一边没用上!好意思吗?还有脸来?!

3 B$ x4 W2 z8 n8 n

      唉,我靠,这回我是真晕菜了。


: {5 {8 k$ {* t7 o3 [' ~

   ( 哈哈哈。。。。。我替胡兄做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

" g8 j# }" s, W/ E

 

3 o: ?6 e) b n* T

     

- U+ h. ]& T; Z* f+ {

发表于 2010-3-16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西水车转帖一首有关三八节的诗,糊涂弟搞的一幅杰作,把车老弟升华到如同圣仙从海中巍然而出。把一个大活人神化,让车老弟有了要“永垂不朽”的感觉,有没有要重犯“文革”错误之嫌哪?其实诗表达的是要发扬中外优秀妇女的伟大精神。所以我把图又换个角度来作。欢迎批评。

& t( @9 i v8 p! F6 S


发表于 2010-3-17 0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3-15 23:24:00的发言:
7 P& Z; C) X3 M! G4 D) ~

糊涂兄描写这几位青工献血,先从低处写起,到最后猛然拔高起来,突出了主旋律,也有些欧亨利的意思(这是胡兄一直推崇的吧?)。写自己献血的动机,也向低处凑,同高尚保持距离。可能是按“我就是一俗人”的路子去的,大约是写实+犬儒的风格。

+ M7 f/ T7 \" J2 E* n% T

 

# j7 k$ @! c" \( d

三十多年的日记?原来是糊涂兄压箱底儿的宝贝了。今日得见,果然不凡啊!哈哈!

! Z4 G4 M- s0 M( _9 _" w5 T

 

8 a7 Q( _" r0 V; a9 B9 O/ K

 

% G3 H( i8 ~1 w8 e0 x: v. S

     我又一次发现beiwei唯物辩证法运用得好,看人看事善于抓住实质。一般人来看糊涂弟及其伙伴们活托托是一群自私自利,遇事先为个人着想的落后分子呀。而在beiwei看来,这是一群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而慨的气势,在那里埋头低调办实事、做好事的善人、好人。看人不要简单地看他说什么,而要看看做些什么,不要简单看过程,而要看结果,看客观效果。如此看来,糊涂人与其伙伴们是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的品德高尚的人。没说学雷锋,但是行动与雷锋是一致的,更没说学白求恩,但体现的精神是一样的,都是救人急难,拯救生命。就是嘴不会说,不会吹。

. I( z6 m) j4 N) `3 P/ a y9 ^- z" B

 

6 w* f# V3 ?0 K5 a' i8 I


发表于 2010-3-17 0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3-15 23:58:00的发言:
9 E8 ?5 V o! S% G# l4 G6 A& H
QUOTE:
% a0 b! ^) R% v5 T* t

刘长铭说:“谁要是给我500万,我绝对降他20分录取。”

. l2 R: j0 M. Y' U) O

会不会有人出250万,把校长的位置买下来?

0 w6 I, G( y3 F/ B1 Y0 C% ?

 

2 C" m; q: d2 t, H

beiwei:

6 G( a; K( k J. u9 S' d$ t" g

冬虫把话题给转了!

" i9 X! A! N$ n0 Z4 d4 P3 l

 

5 O2 [9 T1 C1 h" l- ~0 \' u

电影《列宁在1918》的那个时候,收250万(那时候的卢布吧!)大约可以出卖一个政权……今天用250万买个名校校长的位置……哈哈。

% s* v U& P1 q7 A" k% R0 F0 R

 

' A, D! l2 W8 L. Y7 f) `5 w! G: l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材料,暴露某个县卖官都是明码标价的了。财政局长40万,人民医院院长30万,各乡书记6至10万不等……


0 e, o/ z* b9 d7 y% b0 t7 f1 W

8 L: X3 X% q4 T! j" O9 W' b

俄的意思是,与其让考生家长给校长500万,饶考生20分,不如用250万买了校长的位置,这样还不一手遮天,让七大姑八大姨的子女都能进学,既省钱又一劳永逸,多划算。哈哈

. F t0 v: @$ L0 f1 P

     看了冬虫夏草的帖子,发现我们校友中出类拔萃的人才非虫弟莫属,你这点子一是说明你太有才了,太有才了!二是庆幸有关人员没有对虫弟委以重任,有关人员如果得到你这金点子、钻石点子,那解放区的天是个什么样啊!

' U' A2 f' ]0 g

 

% W' r& d" n, Z! V* _; ?2 o* C/ P9 h


发表于 2010-3-17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17 9:59:00的发言:  
$ j- G, ?; H# {8 y% S' {6 Z

  “我爱国,我不添乱,我只投赞成票……在大的会议上举手表决时,我从来就没有反对过或弃权国……因为我热爱这个国家,就像孩子理解母亲一样。他们要拉扯好几个孩子,照顾了老大委屈了老三。我多希望我能快快成长,好帮助父母做点事,我出不了更好的招儿,对政府就要支持。我的赞同是由衷的,不是受政府压制的结果。”…… 

. o9 |! h+ Z) ^* Q" A

 

& n$ v& t4 {3 b) A2 q$ J

    倪大妈的高论,听了让我眼晕,为此特请本论坛酷评家北魏学弟点评。

" t( X5 }& M$ o

+++++++++++++++++++++++++++

6 `* c: p) D0 l

 

p' E) ^. N5 ~6 U" K

胡兄封我为酷评家,过奖了!

! o" Q6 | j/ E6 p+ A3 ^

 

( h/ u ]; K$ S

政协,就是政治协商。如果政协成为影视娱乐明星的俱乐部,成为清谈之所,那要政协干什么?好在还有一些确实在“政协”的委员……

% B7 I R3 F1 R( @( c

 

5 G9 i# }4 j% M. F

前两天正好看到有关此事的一段报纸,引在此处做参考吧!

: x2 m) g" }, v2 p& m' [" \

 

) v- c0 \$ ]$ N0 M. O' C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15:12  生活新报
1 r- A0 c: ?7 f7 S& W
 
% P: O% f D/ h+ F

9 Q" L0 z2 g8 Y+ Q/ B! T, H0 u+ U
* G# _1 I# }4 _ T

  倪萍回应得更不妙

% |9 M% u: \' G

  □ 孙仲

/ j0 g# s: v' R8 }6 X

  全国两会上,文艺界别分组讨论会,处于舆论中心的倪萍第一个发言。在讲道德建设时,倪萍为自己喊冤,并针对批评声音说:“谁告诉你反对的声音才有思想啊?赞同的声音就没有思想吗?”(昨日《成都商报》)。

9 o2 X+ C: h$ D

  原本以为,倪萍委员只是本能地说了句大实话而已——在对政府重大决策的表决中,表决者如果没有更好的招,确实不如爽快地投赞成票!然而,当倪萍的观点引起舆论争议,倪萍为此作出自辩式的回应之后,我才发现,一向受人尊敬的倪大姐,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单纯。

% ]& W/ x2 t8 v3 X

  倪萍说她“在大的会议上举手表决时从来没有反对过或弃权过”,理由是自己热爱这个国家,从不弃权。她认为目前这个阶段,“要是你想不出比它更高的招,你就应该拥护”。但这种朴素的观点,被认为是没有主见、缺乏参政议政能力的表现,因而受到了舆论责贬。身为明星的政协委员倪萍,因一句不得体的话引起舆论争议,也属正常现象。倪萍若大度点,高姿态地表示一下歉意更好,如果觉得委屈,也可以选择沉默,一笑了之。可惜倪萍不忍被人另眼相看,终究抓住机会,为自己进行了辩解,而倪萍的辩解很苍白,不但难以服众,也可以说根本站不住脚,反而更加令人反感。

5 \6 l8 J. c+ B9 Q

  诚然,在治国、施政等重大问题上,作为公民,如果想不出更高的招,确实不如拥护。但这种做法,固然可以看做是爱国、顾全大局的表现,却未必值得推崇,尤其是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倪萍,对什么问题都唯唯诺诺,没有不同意见,这样的政协委员,还有必要继续当下去吗?

0 M0 N: a, M' z

  其实,跟倪萍不同的是,好多委员在参政议政过程中,还是能做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比如,3月6日,全国政协无党派委员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委员张抗抗对报告中“灰色收入”的疑问,引起大家的共鸣,丁洁、奚美娟等委员纷纷提出看法与建议,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规范灰色收入”的表述欠妥,担心灰色收入被合法化,应改为“合理规范工资以外的收入”、“杜绝灰色收入”,或直接从报告中将这句话删除。你看,这些委员并没有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是温家宝总理作的,就百分百拥护,不作任何反对。话说回来,这些委员的看法及观点,最终未必被大会采纳,但能说他们的发言、表态就是没有意义的吗?显然不能。相反,这是切实履行委员职责的表现,人们已经予以了肯定。

* p: z( l, m; H. d. y' G" {

  倪萍公开表示“不反对,不弃权”的观点,已经有所欠妥,再固执己见地自我辩解,则更为不妙。如此回应,实为下策。

7 I' z5 G% a( O0 _! v

  春城晚报

发表于 2010-3-17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3-17 1:10:00的发言:
2 i. [ z2 b0 i* b; u- Q

     我又一次发现beiwei唯物辩证法运用得好,看人看事善于抓住实质。一般人来看糊涂弟及其伙伴们活托托是一群自私自利,遇事先为个人着想的落后分子呀。而在beiwei看来,这是一群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而慨的气势,在那里埋头低调办实事、做好事的善人、好人。看人不要简单地看他说什么,而要看看做些什么,不要简单看过程,而要看结果,看客观效果。如此看来,糊涂人与其伙伴们是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的品德高尚的人。没说学雷锋,但是行动与雷锋是一致的,更没说学白求恩,但体现的精神是一样的,都是救人急难,拯救生命。就是嘴不会说,不会吹。

4 y0 M9 [7 u/ M U7 r* E3 Z& p+ H

 

( u' L {; }& }5 E4 }7 k* @ _- ?% Z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X% `& s$ s `% y$ I5 }4 @

bei wei : 我的辩证法还差得远哪,而laojy学长的这幅图加文确实妙啊!

6 A8 m1 e, }: c& C! S$ R5 V7 K

糊涂兄红光满面,像是被输了血的,怎么看也不像是被抽了500CC的样子。哈哈哈!这是一幅绝好的宣传画啊!没说的,冬虫下次继续给他来一大管儿!

# ?3 ~. ?. ~+ t


如今盛行“被就业”,我这是不是“被献血”?!

发表于 2010-3-17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17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i_my在2010-3-16 20:48:00的发言: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2009年两会期间的,有关于四中刘长铭校长的言论报道,在讲到择校这个问题的时候,刘校长说:“谁要是给我五百万,我绝对降他二十分录取。一百万留在自己学校,四百万可以捐给其他学校。”今年的两会期间,未见相同的报道。我们这里只引用了刘校长的前半句话,是哪里的报道?有断章之嫌。 : Q4 |8 a2 P% [, r* I

     刘校长的这番话,多数人(网上有评论)从中读出当前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的无奈;面对社会的择校风,学校该怎么办?而中国先富裕起来的人有几个肯为优质教育捐巨资?这里能读出刘校长要滥用职权吗?

6 @- a& p! s9 u5 G

     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激烈,掌门四中,实属不易!

6 Q+ Y& {. h! e; O1 X
; k7 P$ F k0 a# {8 d; U

3 e$ i) a0 f: _

1、我也搜了一下,找到《齐鲁晚报》有一条报道,确实是2009年的。谢谢gui学长的细致!

- B4 J+ x6 @3 q& i3 r+ X

是否“断章取义”无从辨别,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无从辨别,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当时在场听到刘校长的宏论。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能通过媒体知道有某人说过某事,并就这样的报道说三道四,这很正常。

3 l- `8 d. l; q, C: ?: m3 D

2、假设该报对刘校长讲话的报道是完整的,即没有被“断章”,则“义”似乎是清楚的。如下:

* J) M8 l, V0 n# ?' b) @
===择校是个正常现象
( T2 C) K: w2 ?
评:对,但应该是公平公正公开吧!
( A$ S1 L3 e" ]5 O. T
 
" M; o3 x# L7 J5 r5 ]# z6 r$ I0 B2 N
===考试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无奈之举
: S! ?* s- z* g: c( Z) `4 C
 
- @! E5 O, L2 C- s7 W
评:不尽然,别国别民族也有考试的。另外,所谓考试是“无奈”,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我们可以说设立公安局是“无奈”,也可以说房门上锁是“无奈”,等等……
7 ?1 z' o i6 x" V8 b2 R3 h) `& D# p
 
6 ]. Q w" m0 `
===有些人的孩子分数差几分,希望用别的方式补偿,花点钱进入一个学校,这也是正常的。
* m0 Z) X7 v6 |( s: L% b- Q
 
0 j+ ?7 v$ j z1 w: g$ T V7 k
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当然正常,但花钱所谓“补偿”……?
# R/ o: q% j4 \& D( H- k
 
3 u j7 n. ]4 Z- V' v. }
===有些专家认为金钱不能打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谁要是给我500万,我绝对降他20分录取,100万我可以留在自己学校,400万可以捐给其他学校。”
$ Y1 `4 g7 `0 m# z* }7 J
 
7 \( H n. Z) B; e( p* O) p
评:采取刘校长所说的不“僵化”,无非是,假定总共要招100人,可先算定几个买入的名额,比如5个,则第95名的分数就设定为录取最低分数线,比如是95分。考生A、B、C、D、E得94分,不得入;而考生甲、乙、丙、丁、戊得75分,但给学校500万,得入。
# [7 q' n. A Y! {9 e u+ R% W
 
2 {6 E3 ?- j! b1 k; E) J, q; H
看来,这个95分的录取线就是“试金石”啦!每年都可以根据想买入的名额数量来调整,这样的做法确实不“僵化”。
/ m' d' u3 B# l6 ?
 
( O7 C# S" s8 ]3 ?" b3 C( w
至于“100万留下,400万捐给其他学校”等等说法,似乎也没什么意义。目标高尚,但手段不高尚,可行吗? 先捞上一笔,然后做慈善?……
5 f! u$ M' M/ g4 A- \
 
8 R4 X( n9 O; A+ e' ^0 S
最后必须承认,旁人无法断定刘校长是否“滥用职权”,因为人们不知道这个决定权是否在校长的职权范围内,或者,上述发言是否经校方授权了。
! u; h/ F4 j* M! U* b' p8 x: W' H3 P
 
% H. k" }3 j8 C$ b7 a J
所以我在原帖中用的是问句:刘校长一言堂吗?校委会的意见呢?问问应无伤大雅吧!
4 U4 I6 [2 i5 |4 s S1 x
 
$ l7 l7 s R9 q+ I4 Z" J/ o; s
3、我同意gui学长的看法。掌门四中,一定不易。但“择校”如果是好事,悄悄地办好就是了,何必“正名”呢!小岗村当年按手印不也一度是“潜规则”嘛!
/ w) |# {( \( c* }- [+ `9 e5 b
 
0 i: u- b4 G; a( ]3 v3 j

http://finance.baidu.com/2009-03-06/115356192.html

1 _1 Y* Q# k. a; k

刘长铭:谁给500万 我降20分录取他

% d( ]: b& U9 R @$ y1 A9 ~5 Z; \
* ` U: ^$ [2 y1 ^( j' w
2009年03月06日13:04
6 z& k3 \+ ~! @2 h0 p0 g8 s! t
来源:
: A5 d7 g3 B7 \1 z7 c1 s4 c
- d# g& t, z1 c3 G. K
% y6 C! [4 Y8 f. o& ^8 |

  谁给我500万,我降20分录取他。

, J# j, ] Q5 g" ?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谈起择校问题时说:“择校是个正常现象,考试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无奈之举。有些人的孩子分数差几分,希望用别的方式补偿,花点钱进入一个学校,这也是正常的。有些专家认为金钱不能打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谁要是给我500万,我绝对降他20分录取,100万我可以留在自己学校,400万可以捐给其他学校。”

发表于 2010-3-17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3-17 1:10:00的发言: + M0 i, |6 {8 p! g%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f2 T& D( o2 f. n+ Z7 ~7 U: r/ D

我的辩证法还差得远哪,而laojy学长的这幅图加文确实妙啊!

0 r' M3 ~( |9 W/ Z7 H& A

糊涂兄红光满面,像是被输了血的,怎么看也不像是被抽了500CC的样子。哈哈哈!这是一幅绝好的宣传画啊!没说的,冬虫下次继续给他来一大管儿!

发表于 2010-3-18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19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19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19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19 10:28:00的发言:
# B6 P0 h9 H1 B% A0 Y! P( r

 

( T t4 O/ S. G2 s9 K, y i Y7 B2 R( s9 @

  【西水车:鲁迅如果活到今日,我想早已像巴金、丁玲、王蒙一样了。】

* Q' ?' z/ o9 g

 

" l9 e, c6 B0 s

   我曾看过黄宗英的一篇回忆,讲述1957年间,一次xxx请一些民主人士吃饭。有位民主人士问其“如鲁迅活在今天会怎样?”

9 ^4 N' `; u5 z- ~: O1 Z# ^

   答曰:“鲁迅如果活在今天,一是……;二是在监狱里。”(这是对那篇回忆的大意)

1 U" x7 a# [% K

 

7 K7 i* D! ]" m/ J6 ~! q% \: j

   看到此话,让我震惊!后来,细细琢磨,也不为怪了。

# X, h. f, \" I

      好像这段“逸闻”见于鲁迅之子周海婴的回忆录中,说有个民主人士曾和海婴讲过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天,他和毛泽东主席漫谈,说到鲁迅如果活到现在会怎么样?毛沉吟片刻说,一是继续写作,二是在监狱中。

' |+ Q+ o2 s, n+ N1 F

      此文一出,立刻引起哗然。自然摇头的多,震惊得多。但也有人对其真实性质疑。还有人认为应该从当时的形势、时间、地点、氛围、角度,口吻全面地分析看待这句话。再者,这属于挚友之间的私下谈话,出我口入你耳,姑且听之,姑且记之,姑且忘之,不值得昭示于天下,更不值得向鲁迅子孙“告密”,有邀宠之嫌。

# h$ d0 _5 C8 \( H6 Y3 m# d" _/ |

      还有一种观点是支持毛,因为毛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就是看其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相结合,他今天和工农相结合了,他今天就是革命的,如果她明天不去和工农相结合,或者反过来剥削和压迫老百性,那就是不革命或者反革命的了

发表于 2010-3-18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18 9:10:00的发言:
0 f- o& u( k- A9 ]1 D% P

今年政协委员中的“提案”或“言论”滑天下之大稽的不少,如央视“著名”主持朱军的“大学生掏粪,可提高掏粪的科技含量”之类的雷人言论。唉,我等虽然平庸,但是比我等平庸的大有人在。倪、朱委员就是其中两位——可谓:没有最平庸,只有更平庸。这等人心中就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古朴高尚的人文情怀。被这等庸人代表,真是国民的不幸。   

+ W4 x) e3 y% }% o/ M, J# c/ O9 a) N

  鲁迅老先生若活到今日,看到这番西洋景,不知要发何种感慨了。

7 N! _0 E. ?9 F9 _4 v

问题在于这些个别的政协委员也好,人大代表也好,他们是对自己的地位负责,也就是他们的身份是上面给的,保住身份就保住了地位。至于百姓的利益,他们口头说是代表百姓发言,其实鬼才相信。因为他们的身份并不是百姓给的。

6 \4 a, R3 y. g" L* ]

鲁迅如果活到今日,我想早已像巴金、丁玲、王蒙一样了。

发表于 2010-3-18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3-17 3:14:00的发言:
( G/ p, z9 l% F, f. _

     看了冬虫夏草的帖子,发现我们校友中出类拔萃的人才非虫弟莫属,你这点子一是说明你太有才了,太有才了!二是庆幸有关人员没有对虫弟委以重任,有关人员如果得到你这金点子、钻石点子,那解放区的天是个什么样啊!

& R1 |. e6 b0 W A

 

: K5 k* U1 q) Z7 V' e6 V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画成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8 ~( h5 C8 Y9 X! Z( L

鞠大哥是把俄放在大火炉上烤啊。

, X \1 A# C1 a3 X' T" C

北魏兄,确诊一下,俄是不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哈哈

发表于 2010-3-20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20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20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兄:

# @) F$ f( o# T1 c
: [8 U/ W( n) I8 Z5 X% }

我请教您一个问题,是关于媒体的,您是老媒体了,一定门儿清啦!来而不往非礼也,哈哈哈!

+ y' s+ G8 g! X& S/ s. b- v

 

@/ P) V% E" b0 s9 R5 U

记者招待会上,各媒体向温总理提问,五花八门。据凤凰网调查表明,新加坡记者提的问题“如何保障中国人过更有尊严更幸福的生活,等等等等”得到最多的响应。

2 I0 Y8 g6 B3 l9 T+ i

 

+ j6 b: B d- f* C7 K* \

请问:

+ M( o4 K- b9 h: a% T* D$ v

1、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是由新加坡记者提出来的?

, s! r: X- M) S. t# U4 t' `( ]8 p

 

0 F% N3 |# j7 e1 W8 y

2、国内的这几家媒体每次都被安排---当然是早就定好了----提问,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只有很少网民响应?这样低的响应数能说明这些媒体三个代表吗?

7 t' D/ d4 B! N) E! G% |4 S

 

5 s% f' K1 E2 O5 `

3、这种状况是否会令老媒体人如胡兄“晕!汗!#¥#¥……@……”?

2 t8 b2 G2 w' M

 

: @) Y2 e% A; }! s, V m

4、这些媒体怎么了,怎么办?(这是两问)

# }, g) g' I/ C" |# {) B% e7 `* q+ J

 

" T3 R0 t( h* e. A) }9 W* X

5、国内当然也有其他媒体同上述媒体有区别,但这些其它媒体无法拿到麦克风。在记者招待会上向温总理的提问权是否也应公平决定,比如抽签?

6 W' p: G3 }4 B7 r V" Z( S- C

 

; i( v+ ~) S/ h. h* E* K$ M; \

 

: Y+ T& Z" Q/ C4 Z+ r% a

大家也可以去看看下面的链接。

( X+ S" V: N. ]7 y& F

 

% |4 z6 f0 n9 m. i6 _2 d6 R

调查: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 以下提问你最关注的有

( P3 A$ ~8 G, g
: R/ @5 \/ U6 k. X# e
, G" R7 y! a& r! N P
    8 b2 C4 }2 I ?$ q0 h+ |' ~
  • 调查结果
& p8 z+ ^2 l$ f: ^' a
截止日期:2010-04-19 00:00:00
$ M( v' E% b0 B6 a7 _( B6 d, \. N

调查人数: 47677

7 V5 v( v! I m. U

http://survey.news.ifeng.com/result.php?surveyId=5239


发表于 2010-3-19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19 11:00:00的发言:
1 a! z# i+ i. a1 x- Y

 

2 Z0 h3 |* c9 i) E

     向懂经济方面问题的校友,请教下列一个问题:下面这条消息令我困惑?人民币升值,不是值钱了吗?为什么反而会对国内企业产品和就业构成极大威胁?难道是产品生产成本会提高了?导致以往廉价出口产品的优势丧失?以至于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危机?我一直转不过这根筋来?对经济问题比较困惑。最好用最通俗的比喻和实例来说明?人民币升值还会有什么优势吗?比如,出国留学?出国旅游?是否花费比没有升值前较少了?谢谢!不好意思。

* U/ ?* E! S! n& i+ X8 h

老胡:你好.依我愚见,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在当前更多是政治 问题(国家社会制度不同);也不仅是当前经济危机问题,是关系今后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走向的问题(日本就是前车之鉴);还是关系到国家主权的问题(一国的汇率到底是由谁制定.如何制定),等等.总之,不是简单的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是个扯耳腮动的问题.如果谁能说的清,而且大家认同,那么下届诺贝尔经济奖就是他的.

* ? V/ v- ^% T. V0 L$ u c/ h

    你在百度上输入:人民币汇率,就有不同答案.

0 y7 T( D; K# O# a8 [

发表于 2010-3-19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19 11:00:00的发言:
( _ @. J; x. x

 

2 b: p, o8 W, P% F' G

     向懂经济方面问题的校友,请教下列一个问题:下面这条消息令我困惑?人民币升值,不是值钱了吗?为什么反而会对国内企业产品和就业构成极大威胁?难道是产品生产成本会提高了?导致以往廉价出口产品的优势丧失?以至于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危机?我一直转不过这根筋来?对经济问题比较困惑。最好用最通俗的比喻和实例来说明?人民币升值还会有什么优势吗?比如,出国留学?出国旅游?是否花费比没有升值前较少了?谢谢!不好意思。

9 O( w0 s! g; a/ L

 

: c/ \/ e- D u) x5 m8 x- h" A

……

r T" x0 a4 w( x! }8 o* h7 o3 t

  

8 o0 C! I7 E" Z" b0 |6 W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估计,单在纺织服装业中,至少有超过2500万的就业危机,这还不包括其他规模以下企业,以及纺织服装行业以外企业。“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这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大威胁。”,周世俭说。 ' ~6 V' k( t8 j( k& H

  3类企业影响大 " d5 Z5 s3 s& p2 i& O

  除了就业问题以外,出口行业利润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影响点。整体而言,人民币升值将对3类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大型成套设备企业;家电、电工、一般机械等优势产业;造船、汽车、钢铁、手机等弱势产业。

4 _1 P3 Q0 _+ l; [* w; W6 I0 E2 O

我不懂经济,但曾有机会与原外贸部的一些专家在一起工作。其中就包括你文章中所说的周世俭,他原是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的副所长。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曾在外经贸大学当过老师。一些外经贸大学的教授都称他为周老师,看来资历不浅。我听他说过,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商品的出口将会减少。因为,外国人需要付出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同样质量和数量的产品。外国人不买或少买了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出口就会减少,国内工厂拿不到往年那么多的定单了。工厂拿不到定单,就要减少生产量,就有可能减少雇用工人的数量。这就会造成工人的失业。而过去传统的中国商品进口国,由于不愿拿更多的钱进口中国的商品,就有可能把钱用在进口其他国家的商品或开发本国的生产能力上,同时也使该国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有可能缓解这些国家的经济压力。过去日本产品充斥世界各国时,美国为了解决他本国的经济压力,就曾强迫日元多次升值。由于,日本当时国内的产品不仅没有降价,反而涨价。所以,日本人就曾大量地出国旅游,在国外消费。对于个人来讲是得到一些实惠,但实际上又拉动了旅游国的经济。但日本的经济却多年来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中国如果人民币升值了,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各国都不愿意将本国的货币升值。

1 D! \2 S$ @, w& z

 

V9 w2 W/ w3 S! E+ S5 g! I/ F

近几年,人民币已经升值了,大家也看到了物价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但是,现在如果拿人民币到国外去旅游,可能还是比较合算的。例如,去欧洲、美国等货币已经明显对人民币贬值的国家。

$ z0 ?8 O% N- _3 A2 x; _3 S9 t

 

J' t( q3 F3 P( \: L

前些年,中国GDP对贸易的依存度曾达60%,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的事。我认为一个国家经济过份依赖于对外贸易是不明智的。这次金融危机,政府终于开始考虑拉动国内的消费。这种拉动才能给人民以真正的实惠。但物价可能是回不到两三年前的水平了。

1 E, D+ u, V4 L6 a9 F* a

 

7 u; B8 n: L& G3 P, n3 ]

你不是采访过两会吗?你知道老百姓管两会叫“涨价会”的事吗?每年两会过后,物价就要上涨一大块。

2 ^4 R( M0 U' y7 L2 P

 

7 ~% v" f# i1 g& P# D

这是我的一些简单看法,不一定对。还是去看看经济专家们的大作吧!

发表于 2010-3-20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20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19 11:00:00的发言:
7 @# a/ K( m7 g1 ~

 

9 i. R' T5 F% f3 f* x9 A

     向懂经济方面问题的校友,请教下列一个问题:下面这条消息令我困惑?人民币升值,不是值钱了吗?为什么反而会对国内企业产品和就业构成极大威胁?难道是产品生产成本会提高了?导致以往廉价出口产品的优势丧失?以至于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危机?我一直转不过这根筋来?对经济问题比较困惑。最好用最通俗的比喻和实例来说明?人民币升值还会有什么优势吗?比如,出国留学?出国旅游?是否花费比没有升值前较少了?谢谢!不好意思。

( F0 \% D( g8 h% L6 a$ i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汇率问题同百姓生活并不直接相关,因此一般人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再加上一般“升值”这个词儿都应该是好事,比如你收藏的古玩升值了,你不是偷着乐吗?因此,糊涂兄不太理解为什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不利,这并不奇怪。

! d8 _# c$ h" f

 

- R! ?0 R$ l! _& F m7 A$ b$ {

老童学长提供的资料比较详细,应该已经把道理说透了,按我的简单理解,大约是如下的意思:

& c* m' E' ?9 c- n" B# V1 V/ r$ S/ E$ _

 

8 @% H2 X! N$ a

1、本国货币升值,出口产品价格失去竞争力,不利于本国产品出口。东西卖不出去,国内相关行业的就业就成问题了。而就业是任何政府要首先考虑的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

' j& w( n. ~( m( x& @9 m8 g4 j8 o

 

& L+ D/ W# Y+ }2 f/ X! y* v; i

2、本国货币升值,对吸引投资也不利。投资少了,经济发展也受影响。

5 f& Y; V4 j$ f. P

 

4 V% N; ~; G- I: \

3、至于本国货币升值,可以换得更多的外币,旅游、留学、进口产品都更划算了,这当然是对的,但其结果是促进了旅游目的国的经济发展,是促进了留学目标国的教育产业,是促进了出口国的工业发展包括就业,等等,简单地说,就是钱被别国赚去了。

. D2 |+ c. t. e1 n7 E

 

( f+ a' _/ [' y1 M( Q0 n3 A- o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出口占很大比重。所以我们一再说,我们汇率是合适的,别老折腾我们。不过,既然中国进入了国际大循环,WTO,全球化,中国的经济总量又那么大,这类商业纠纷是免不了的。

0 J0 |$ q+ @' Y# I

 

! B; w$ n% ?1 e" ]% n/ I

当年美日之间闹得也凶的很,不足为奇。我看这种事儿也不会影响中国的对外交往,包括政治层面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真正影响交往的是别的问题。

# r" b* U! S+ u" l) y% B3 d

 

+ e! H+ l; B% m2 b. v1 B$ s

以上一点见解供参考。

! K& L- n: ]2 v$ `

 

* A! {, ^! J& A

然而,总想把钱赚进来,保持低汇率,造成贸易顺差大,也会引起很多不利后果,主要有通胀的压力。这里暂不一一谈了。有兴趣可以网上搜索资料。

发表于 2010-3-19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3-18 19:20:00的发言:
- n# s" M0 }' R6 d) t9 {" ^# s

鞠大哥是把俄放在大火炉上烤啊。

3 E0 B0 p3 p' Z! ]* S0 c7 v

北魏兄,确诊一下,俄是不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哈哈

1 w% E* @& K- ~( N' z

c: D' e. j; c8 a! I7 m' N" j

在下岂敢妄断!依愚见,您不过插科打诨而已,而得那个症的似乎都是极认真的。

+ T5 a& C( Y, N6 W+ l! w

不过经您一提我倒想起前些日子偶然看到一篇博客,把北大的那位知名度颇高的副教授给断为该症。可以看看这个链接。但我不建议在这里深入讨论。真是怕了那些追星族们……

# ^" ~9 }2 [. ?& R% { ]" @8 R

追星族过于痴迷看来也是某种症候,还记得那位追刘德华的杨姑娘吧!呵呵!

, i1 r# _# Z5 M4 k }0 R j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c7d930100h6az.html

. Y/ \. ~4 k& g) p' m# n# |

 

G4 R, U$ d4 H# U6 P

百科名片

- W! A& @+ x7 p# ?& ~& l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
发表于 2010-3-22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22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3-23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3-22 11:29:00的发言:
  , G0 F9 a) s# u

                                                   3月20日:重回老师身边

/ h' _# v& Y* C. g, J- Z/ C: s0 I# u4 ^4 v

 

. y/ ]+ U" }5 L E' p& t

     “到那时候我们的思念,

0 e' T7 e% D) v5 N5 E

   还会飞到老师的身边!

5 a4 C S5 C4 X) \

   还会飞到老师的身边!”

9 k9 c( n2 o7 \( x

 

8 W( r& y( N, V! H) C7 H' }9 B

     眼泪一个劲儿地在我眼中打转……

) F7 m* T/ Q, ?! ?. R

 

/ Q$ c% H& _+ f7 I. O# x

     

4 k/ {" O- S+ c: w

      65届62班的校友,你们能够坐在敬爱的老师身边唱这首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敬爱、思念。该是多么幸福。而我却永远不能亲身坐在我的敬爱老师身边表达这种真挚情感,只能把这种思念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听你们唱这首歌我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不能自已,仙逝的老师,我们永远铭记您们对我们的关怀和培育,健在的老师,祝您们健康长寿,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到您们的身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5 07:32 , Processed in 1.247937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