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的照片非常好。两张照片的游泳池一张是北京机械学院,另一张是陕西理工大,对吗?
# Q- b% E4 s1 ?+ M0 m- i! a' L 8 i: W S0 a b
说起在机院游泳,我也有些片段回忆,同水小子关于机院游泳池的文章凑个趣儿。
) v5 r8 R, U' G9 I
' m H1 f, c' J) ^4 ?( ?; `我不记得在上学期间即1966年前在机院游过泳。即使1965年机院泳池已经开放,但也应该是在暑假期间开放。暑期住校生都回家了,开学时游泳池就关闭了。因此1965和1966年时住校生可能没机会游。 8 V8 e" z5 T5 x: l+ s; [% _
/ F! _+ T% M6 D也许1965年准备参加第二届全运会团体操的同学(我是其中之一),那年夏天没放暑假在学校集中训练,有可能去游泳。但每天练团体操那么累,老师可能不会组织同学去游泳。反正我是没什么印象。
V+ s5 [$ q3 m; m
8 L( b0 h g: ~( K+ U" A' J所以,也许是在1967年的夏天,在所谓的“复课闹革命”,实际是“无课瞎折腾”的时期,我们在机院游泳池玩过。我的记忆不同于youyou。我记得那时候能带个红腕圈---深水合格标记--到深水区的同学并不多。反正我不能。 F3 x6 ~- ]) X: X
" }0 h/ R$ k6 {5 b( ]9 [' V+ e
那时候公共游泳池测试200米合格后,除在游泳证上盖章外,另发一个三角或者菱形塑料片标志,可以缝或者怎么弄在游泳裤上,之后就可以进深水区,就可以傲视一群在浅水池戏水的人。如果有三大公共游泳池(工体、什刹海、陶然亭)测试200米的合格标志,也允许进入机院泳池的深水区。而在机院泳池,另有一“地方标准”,能游100米即可发给红腕带准入深水区。100米就合格的依据一定是机院的泳池比标准泳池小一半。测试时要在深水区横向上要求游四个来回,25米X4=100米。
2 u0 X! C9 D# d; f % M* q* J) z% B/ c% B7 v0 o% e
说来惭愧,那时候我还真游不了100米。在机院我测过一次,不行,50米就没劲儿了。那时候听说某某同学比如同届一班的李XX能游1000多米觉得不可思议! / l( v, K: |6 H* m- m7 `* G
2 {+ z& h6 E' ? `3 p6 Z我是后来在天然水域也就是所谓江河湖海修成正果,游个几千米也没什么。后来想想,当时其实我在泳池应该能游100米,但因为是年纪小、心理调适能力差、不自信、被人监视着游,心慌啊! + B( J, w; ?! ?& z# I
0 b& B g! c% |5 x
后来大概是80年代中期,有次到某部队的室内泳池(可能是海军大院)游泳,也要测深水。我跳下去划了几下,那个检测员看出我会游,就不看了,溜达到一边去了。我完成了200米之后不想上岸,还想继续游会儿,倒被检测员催促着赶紧出水去盖章。 . k5 k' L- C9 ~ r+ S
" X( ~/ H5 n& Q) v5 V6 D2 Y
我至今仍喜欢在天然水域游泳,不喜欢在泳池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游泳。
E& J9 Z9 Y6 t* N 3 u& U( |6 q7 X5 K3 Y5 i& R2 t9 b
继续说说在机院游泳池的的几个记忆片段。 " `0 e6 f: z/ B( V1 L( n
9 ?) _- S# P/ E5 t" F
刚刚换水之后的水质绝佳,但冰冷刺骨。小孩子不晓得保健之道,常常在水中时间很长。出水后浑身起鸡皮疙瘩,嘴唇发紫---应该是缺血缺氧所致。现在大家的皮下脂肪都很富裕,似乎很少有起鸡皮疙瘩的时候。
( A% K8 M) q c0 r, y/ n7 } a
' K2 p8 X6 e) a' u3 T4 H$ Q看看漫步提供的照片就知道,那时候的孩子一个个瘦骨嶙峋,还有些男孩子可能缺什么东西,脸上似乎还有癣斑什么的白一块黑一块,但都还健康。现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有那种体型了,也许在偏远的农村能找到。 7 d" D. X; P7 r$ T. G' O3 b0 Z
8 Z" q8 D2 ?, q" R$ F
& s4 q: m8 y; q1 Y& Y. ]; J
有次我在泳池边扶梯正要上去,有个同学在扶梯上正向下跳。他的脚正好扫着我的嘴,口腔里面碰破了流血。口腔外面倒没事儿。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事后那个同学并不知道,我也没说。那时候小孩子磕磕碰碰负个伤确实是常事,再说我也没有能力主张赔偿权利---当时那个同学体重可能是我的两倍,就像冬虫所说,是鲁智深那样的体格,呵呵! 4 I- s8 `* ^. u9 w2 u6 e
! K7 B. g- l9 g0 s+ ?+ D" [. p还看到一次没打起来的打架。有个大孩子,应该是机院的子弟。我说所谓大孩子,大概是老三届的吧!戴眼镜,胸腹部似乎有一处比较长且弯的手术刀痕。我印象里他能说会道,是个活跃人物,但不记得姓名了。有次在泳池不知为什么另一个与他年龄相仿或者大些的孩子作势要打他。眼镜虽然比较瘦,但是很有些块儿,肌肉还很结实。那个孩子则更加粗壮一些。当时那个孩子一步步向眼镜逼近,眼镜并不服软,一拳在前护面,另一拳在后划圆圈,一步步后退。 : Z; K2 a) [: h- Q0 ]9 R
( X3 [ W( S) H0 U& p" c6 ^/ L# `
假如外边的孩子不允许进院游泳,那么那个孩子应该也是机院的?但最后此架没打起来,也许是被人劝停了,或者被管理员给喝止了。 ~- n e0 ?/ |! s1 w, B! V
( w& H& T' Q( B! q那次眼镜比划的架势挺有意思。后来我好像还问过他后拳划圈是怎么回事儿。他说那是为了分散对方的注意力,等等,听起来够深的。根据我描述的情况,也许机院的同学能判断出眼镜是哪一位。
& d; K: |9 Z: Z" n! N5 | $ q: Q( I* _: V7 X
顺便说一句,文革前中国大陆已经取消了拳击竞赛,因此那时我没见过拳击比赛和训练。而那时候打拳一般被认为是坏孩子或者小流氓的勾当,有所谓“玩儿拳玩儿跤”“大开门儿,小开门儿”等等高深莫测的说法。据说当年机院的某老师就是拳击高手(是正经训练过的,不是玩儿闹),很令人敬畏。当然,我们现在知道拳击也是一项运动,没什么神秘的。 & N% U+ H4 o1 Z/ P
7 I2 ?; u' d3 D4 {2 |9 q
泳池留下了曾经的欢乐时光,而那段欢乐时光随着泳池被拆除,机院旧址被改变而永远逝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