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转录一些资料图片,请大家看看。
7 `) j6 `" a) c9 m* E . x) s A# J+ E2 j8 ^5 w0 e
 9 A2 s5 t9 e0 n; R" }! S6 m6 u
$ \9 G, a* ]; C5 o" E / a$ q' N B& D n7 t/ Q# |; x
从最后的疯狂到最后的低头——日本投降全记录ffice ffice" />
5 e1 n+ j3 i$ x6 d9 _" ~
, Q( Z! K1 A+ N南方网讯 1945年初的中国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和国民党指挥下的正面战场对日军展开了局部反攻,其势锐不可当;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先后登陆菲律宾、冲绳岛,占领了通往日本的门户;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反攻作战取得胜利,一洗两年前兵败野人山的遗恨;而在日本本土,东京等城市在美军B-29轰炸机的“软化轰炸”下疲惫不堪。
; y$ ~& v1 c1 P5 {; r s, _9 Z0 g 5 t5 t. M$ u; y4 m. ^9 d: P5 k) z
8 Y, w/ `3 J# [ s, J% M% ^7 d1945年8月15日,经过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以及美利坚合众国对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日本政府终于宣布投降。图为日本天皇裕仁决定日本无条件投降。 0 U. V1 o; w- ^6 A! D
# S" ]! U$ U' i6 b# C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的电文是:“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投降而告终。”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资料图片)
% X$ N! E+ s- H% o0 Z: p; X6 V " o# t) r5 a% g& f
从最后的疯狂到最后的低头——日本投降全记录 2 P6 W7 l, G* {( z1 U! C
8 U/ ?8 t$ N6 x7 L3 m- [9 ]
南方网讯 1945年初的中国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和国民党指挥下的正面战场对日军展开了局部反攻,其势锐不可当;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先后登陆菲律宾、冲绳岛,占领了通往日本的门户;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反攻作战取得胜利,一洗两年前兵败野人山的遗恨;而在日本本土,东京等城市在美军B-29轰炸机的“软化轰炸”下疲惫不堪。 1 s5 n* D1 U1 o) R! d6 t
7 I/ Y; u m% E: {0 V* X
, F7 I5 u! m: { ]- }7 W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第二天,日本发表声明:“日本为求自保自卫与东亚之解放而作战之决心,丝毫未感动摇。德国之投降,不能令日本之作战目标有丝毫之变更。”在曾经所向披靡的法西斯阵营里,日本成为最后一个孤独的顽敌。
) u+ v$ ]# ]* E7 @3 { 和整个世界作对的人,必然遭到最严厉的警告。7月26日,在德国波茨坦的一座避暑别宫里,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早日投降。 " W/ ^9 l, \, }( j5 Z7 g# e3 o
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发誓军方要在本土进行“陆上特攻作战”,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当天,美国总统杜鲁门从电台获知了这一消息。 ! C/ e; H/ E( p9 X+ K; c
8月6日,一个星期日的上午,一架名叫“伊诺拉·盖伊”的美军飞机驶过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的原子弹。 ( h/ c: F M4 l2 k9 E
当这颗被取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从空中骤然降落时,一群中国青年正被囚禁在距爆心2公里内的一座监狱里。“那天早上刚吃完早饭,后窗突然一个闪电,没有声音,但玻璃碎了,门也没了。”因为暴动失败,臧允传和其他11名中国劳工被关押到广岛的监狱,“此后3天里,广岛上空的爆炸声没有间断过。”
# p F( ?/ s4 q' @藏在红薯垄里的臧允传幸运地躲过了那场劫难,但这位现年80岁的老人身上至今还留着被日军虐打的累累伤痕。据统计,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共强征、奴役中国劳工总数约1500余万人,其中劫掠到日本的华北劳工据目前确认的数目就有近4万人。他们中的6000多人,永远地把生命留在了大海彼岸的异乡。
# t( A6 y% ^$ g, ^5 O) @ 8月9日凌晨,中苏边境线上大雨如注。“那天天气异常恶劣,日本军放松了警惕,睡起了大觉。”84岁的前苏联二战老兵瓦西里·伊万诺夫回忆说。刚从欧洲战场归来的百万苏联红军征尘未洗,长驱数万公里,突然出现在伪满洲国的地平线上。希望借助苏联调停从而体面结束战争的日本,输了最后的赌注。
) a/ k9 _: ?' N$ M 上午11时30分,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又一出人类悲剧在日本上演。“但愿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投下原子弹的人!”这颗原子弹的投弹手克米特·比汉上尉临终前许愿说。 ; Z" F# y+ g/ M! i( g7 x" O% z9 B( {
还是这一天,在延安枣园的窑洞里,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万里敌后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向日寇展开了最后一战。 * V3 i# }1 m1 n J6 Q0 Z, }- P8 V
这无疑是日本法西斯深感漫长的一天。原子弹的震慑,苏联红军的重击,中国战场上的全面反攻,在准备举国“玉碎”的日本头上浇了一盆冰水——即使连妇女儿童也扛着竹竿上阵,即使像他们疯狂宣称的一样死上一亿人,“本土决战”看来也绝不会有任何一丝胜利的希望。 , y) U: d4 h1 [! o# v
日本皇宫的防空洞内,御前会议从9日夜里开到10日凌晨。44岁的裕仁天皇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3 ~2 x' ~# B" O9 s8 x 8月10日——8月15日:最后的幻灭 , r6 v1 g: Z, i# t
) S# z8 f4 E: q7 Q8 I
8月10日6时,日本政府分别电请瑞典、瑞士,将投降之意转达中、美、英、苏四国,“日本政府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遍了全世界。 . V% F! Y# _$ c
* ~% ^6 K0 q0 ~/ G |! ?: b/ }下午6时许,在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广播一遍遍播送着这个消息,山城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到处是鞭炮的声音,到处人山人海,比过春节还热闹。不少人都喝醉了,大喊:‘日本龟儿子要投降了!’”现任重庆文史馆副馆长的王群生对那一幕记忆犹新。76岁的山城居民王继光则记得,他的父亲当即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然后抱着椅子跳舞。“晚上,他和几个老朋友用几颗花生米当下酒菜,喝下去两瓶泸州老窖。他醉了,连酒话都是‘要胜利了,要胜利了’!”
0 x, C8 B2 Z0 R7 o$ X/ ~$ I 尽管发出了投降照会,日本政府中的战争狂人们“继续战争”的叫嚣仍不绝于耳。14日晚上,这些死硬分子甚至发动叛乱,企图夺走第二天即将广播的天皇停战诏书的录音盘。至今,日本人仍把这份投降诏书称为“终战诏书”,似乎如此称呼,就能回避其战败的事实。
, G0 t3 K* w5 h1 d 8月15日正午,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冈村宁次带领侵华日军总司令部的全体人员,集合在广场前聆听天皇“玉音”。直到广播结束,这些在中国土地上曾骄横一时的侵略者们还目光呆滞地站在南京的烈日下。
) H, F: S- F, g& R4 C/ S; ]; G “八一五”之夜,是所有中国人的不眠夜。 3 v/ m5 q& ?" L' ~
在延安,无数火炬映红了山岭河畔,人们甚至把大生产用的纺车都拿来点成了火把。《解放日报》这样报道那一天的延安:“晚间,东南北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一个卖瓜果的小贩,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 * H* D, o( B. k* ?/ y" u& Q
当年曾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工作的老红军李耀宇清楚地记得那个夜晚。“美军观察组的院子里灯火通明,美国人手持卡宾枪对空射击,一串串曳光弹划破夜空。”观察组里的中美双方人员共庆抗战胜利,开怀畅饮。从不喝酒的李耀宇第一次举杯,就喝下了小半瓶洋酒,尔后大醉一天一夜。 5 d9 s/ D/ H. t4 U! P
; W. j3 T7 a' O5 v. J h在河北,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回民支队驻地,战士们彻夜欢庆。抗日英雄马本斋之子、日后成为海军少将的马国超当时只有6岁,妈妈拉着他的手,随着人流来到“本斋亭”。突然,欢呼停止了,战士们默默地摘下军帽肃立致哀,为他们敬爱的司令员,也为千千万万没能看到抗战胜利的中国人……
0 M, `1 O# u) y8 ]8 G1 E 同一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命令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及其所属一切部队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投降。 / D5 ~' b& ~+ l! ^$ _, E! `- @
蒋介石企图把八路军、新四军排除在一切受降仪式之外,遭到了敌后抗日军民的断然拒绝。山东枣庄,战斗在敌人心脏7年之久的铁道游击队队员们要亲自检阅自己的胜利——夜色中,残留日军乘坐铁甲列车悄悄开出临城车站,准备逃到徐州向国民党军队投降。然而,当他们行驶出城后,发现前面的铁路已被破坏,退路也被切断。携带上千支武器的千余名日 # A, b; v A; p) s" K) u" m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