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32|回复: 10

清朝康熙年间发生在济南的一件蹊跷事![原创]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12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康熙年间发生在济南的一件蹊跷事![原创]

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雷雨天,一个巨雷落在济南千佛山上.雨后上山的人发现,这一巨雷把山上的山崖劈裂了下来,其中的一块石头上有两个字,奇怪的是,这两个字没有一点人为镌镂的痕迹.而且全济南的人都不认识(或许不敢认).最后,有个在济南府任教授的人叫李大受(该人沂水人,前还曾任过陵县、城武县的教谕)到现场确认那二字为“龙门”,于是,济南府就奏报朝庭,把那块石头移置到了北京的太学(也叫国子监),后来,李大受还因为认识那二字有功,升任了山西省襄垣县的知县。
哪位朋友离国子监近,有时间去国子监看看,那石头是否还在。如果在的话,请给跟个贴。最好发个照片。

0 \9 E. F4 A7 f+ O' Y.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23:57:5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康德拉太子老师

李大受的祖籍、职务以及发生在千佛山的那故事,都是我从我收藏的道光七年的老县志上发现的,所以,我感觉不会有差错的。如果你喜欢那县志的话,我有复制品,200元二本。可以卖给你的。
发表于 2007-1-14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23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我去看看 不过我没有相机哦

发表于 2007-1-24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抽空我去看看吧。

发表于 2012-2-25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告诉
发表于 2012-2-28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X8 {$ q4 e4 O/ e
[BR]
  \+ g  W6 K& ~* U: K) R  g/ y2 e5 b4 ~
( U1 Y, K: j8 w$ a9 X" d9 U5 V
9 t1 n1 t2 w" f6 A9 g" t
“龙门”石碑重回府学文庙
) ?7 M" g( l: B2 [9 l) L, F4 _8 m% |
& ^. \, M# q) d* u4 ~  D# \发布时间:2010-4-12 / B9 p! p" a6 z( f) Z8 ?1 z7 P
1 _5 Z7 k2 h; g% e3 u: R
3 K; x/ v  Z+ U' k

3 W  k1 G- m' H1 i& s2 h* S: C  O  ^
  4月11日,工作人员将镌刻有“龙门”二字的清代雍正年间的石碑安置在府学文庙戟门西墙处。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宾介绍,在道光二十年刻印的《济南金石志》中便有此龙门石碑的记载,而且石碑原本便立于文庙戟门西墙,在上世纪50年代为免遭破坏而被运到闵子骞墓园内保存起来。随着府学文庙修缮工程接近尾声,济南市文物部门遂决定将其重新安放回原处,以便更好、更全面地展现文庙的历史及文化遗存。
发表于 2012-3-23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这块龙门石碑和楼主说的是同一块吗?

' Q! `% K: ]( d) ]! d$ P

按楼主的说法,石头被劈下来之后就被运到了国子监,那又怎么可能立于文庙戟门西墙.

+ @( n `; d @: t9 @) H

而且这块石碑形状工整,不太像从山崖上劈下来的石头的样子

发表于 2012-3-26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s0 l6 T' P/ a e3 [

  自2005年府学文庙维修工程启动以来,一直广受济南市民关注。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府学文庙维修有望完成收尾工作,有望于国庆节前开放。为了能更好、更全面地展现文庙的历史及文化遗存,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一直在努力寻找并妥善安置有关文物。今天,又一件原位于府学文庙的清代石刻从百花公园西门北侧闵子骞墓园内起身“回家”。

+ W0 L M1 i% Z: i' J) W

  记者今早在闵子骞墓园内看到,一通高2.2米、宽0.82米的石刻已经被吊起,正准备放到卡车上。石刻正面是“龙门”两个狂草大字,龙飞凤舞。市考古所副所长陈宾告诉记者,这通石刻上有“雍正七年”的落款,所以是清代早期的石刻,上面的两个大字一气呵成,看上去像一个字,其实是由两个字连在一起组成的,非常见功力,书写者是谁还不是很清楚。在两个大字上方还有很多草书的字迹,因石刻正在吊运装车,记者无法看到具体内容。

9 L' d& P" a4 U

  陈宾还说,在道光二十年刻印的《济南金石志》中有此龙门石刻的记载。该记载显示,这通“龙门”石刻原是峨眉山的,被当时的“山阴金公”拓下,带到济南,与“虚斋张公”仿照刻立的,当时石刻就立于“府学大成门内西壁上”。这通石刻应该是在上世纪50年代文庙遭损毁后被文物部门运到闵子骞墓园内保护起来的。另外,有关方面最近将在文庙戟门的东墙上新安放一通石刻,上面计划刻写《重修文庙碑记》,现已准备找有关专家和学者撰写碑文,然后再进行雕刻。

% r5 A' M! H2 c, V% [

  这通石刻将于明天在原处重新竖立。

" G5 e# |) Z2 k8 H) C$ e

 

* h, k; X3 R9 T3 t @

 

( S& k- ~) T% `7 R5 c3 s

这是我新找到的关于文庙内龙门石碑的介绍, 我想与楼主说的不是同一块.

" M; i2 e) o2 V, [! l, A8 N7 S& o

不知道有没有去过国子监看过楼主说的那块石头的朋友?

发表于 2013-9-15 16: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原县志的书影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5 14:33 , Processed in 1.12886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