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64|回复: 26

[求助]所谓的六朝故都是指那六朝??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4-3-8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的六朝故都是指那六朝??

[此帖子已被 weiwei 在 2004-3-10 16:41:44 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4-3-11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国都蓟城
十六国期间的前燕国度
金朝中都
元大都
明朝国都
清朝国都
发表于 2004-5-20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谢谢
发表于 2004-7-29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燕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在北京西站附近的会城门就是北宋时期金国在北京建都时的其中一座城门。明朝永乐年间开始修建从永乐元年一直修到永乐十八年(大致这个时间,有不对的请指出。),在以后的岁月里陆续修建完善。北京城又叫“八臂哪吒城”有里九外七皇城四之称。里九门是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外七是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广安门,广渠门,西便门和东便门。皇城四是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和午门还是天安门记不大清楚了。见笑了。
发表于 2004-8-2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朝时北京城又叫“蓑衣城”~
发表于 2004-8-8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蓑衣城是怎么由来的呢?有什么典故吗?
发表于 2004-8-18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朝时北京的城墙是用泥土夯制而成~所以一遇到下雨天就必须在城墙上披上一层稻草作的“雨披” 从远处看就好像个城墙穿上了一层蓑衣,所以以后北京城又叫做 蓑衣城~~~

北京城还有一个别称叫“八臂哪吒城”~
发表于 2004-11-20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学问
发表于 2005-1-9 0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哪吒城”说法不一,叫八臂哪吒城是因为有传说描述代表哪吒八臂八座城门是:西直门、阜成门、西便门、宣武门、崇文门、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这八座城门。但此传说很可能为之后杜撰的。因为有哪吒城这个说法的时候,还没有外城,所以属于外城的东西便门应该不会列数其内。

3 L' j3 m3 J& S2 |7 G* a7 Y3 o

还有一个说法是三头六臂哪吒城,由西直门、阜成门、朝阳门、东直门,还有在明朝被废弃的光熙门和肃清门。而前三门为三个头。

8 v/ a8 y/ K& V# x

两种说法共同的就是德胜门和安定门都为哪吒的一对“风火轮”。

9 `9 X: W5 r$ n, F& I+ ~2 W

也可能前种说法是因为平则门和肃清门被废除后,为了保留哪吒城形象的说法而后改的。

% z( X/ G% L0 y!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8 20:15: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18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北京有2000多年的历史,北京建城已经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好好看看历史书去吧!!!!!!![em08][em08]
发表于 2005-1-18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了解的“八臂哪吒城”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北京通”金受申写的《北京的传说》,里面详细介绍了刘伯温、姚广孝抓龙治水建北京的传说,里面讲了“八臂哪吒城”的由来,相传北京很早以前是一片苦海,叫苦海幽州,有几条虐龙捣乱,后来哪吒把它们降伏了,在刘伯温他们奉旨建北京的时候,受了哪吒的指点,建成了“八臂哪吒城”,所以我看的版本里没有包括外城的城门,分别如下:正阳门是哪吒的头,因为只有正阳门的瓮城是左右各有两个耳门,这就是哪吒的两只耳朵,正阳门两侧的崇文门、宣武门是肩膀上的两只胳膊,东边两只胳膊是朝阳门、东直门,西边两只胳膊阜成门、西直门,北边安定门、德胜门是两只脚,咱们老北京往上也有这方面的文章,可能版本不完全一样,大家还知道别的版本的可以说一说。
发表于 2005-1-18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旅游出版社的出版的《趣谈老北京》一书中专门对呐吒城历史背景有介绍。

, V1 q* O/ _. r! d$ l

其中有一段写道:据《宸垣识略》中载,元大都将京城建置分十一门。据传说是深受佛家“三头六臂”直说的影响。前三门为三个头,左右各有三门为六臂。北边健德和安贞两座门(即今日的德胜和安定两门)为两个风火轮。

/ i/ {5 J [9 \8 f. M

虽说也是传说,但是说明呐吒城的名称从元大都就有。而八臂呐吒城的传说可能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由此演变的。在明朝废弃了光熙、肃清、健德、安贞四门,并且将京城北线向南平移五里。建德胜门和安定门。所以此时,已经没有了三头六臂呐吒城的样子。可能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传出的八臂呐吒城的传说。

7 m, a' d2 ~$ G5 ~9 A/ L4 a

不知各位还有什么资料和传说,发表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发表于 2005-1-25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资料基本都是听来的.书面的没有多少......
发表于 2005-1-26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谈呐吒城的三头,恐怕不能讲前三门,因为这前三门是明朝将元大都内城南城墙向南扩后才有的。元大都的南垣的位置基本与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杆平行,现古观象台正是元大都内城的角楼。在这里澄清一下。

6 N/ M- }) E/ Y- T( M9 ~

六朝古都,可能辽代的“南京”不能算,但辽代的“南京”应该是后来金中都的基础(也在莲花池一带)。但当时辽国的皇帝,一年里有半年住在“南京”,现在辽代留下的主要遗迹应该有天宁寺塔和庆应寺白塔(即白塔寺)。

: b- c7 ^" w4 c0 Y* `( @( s; B: v

蓑衣城用的草均取自现在的草场胡同一带,从草场一条到草场”若干“条(可能是十条),也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

: _8 \6 X2 ~& U3 a$ \1 Y%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6 17:47:1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30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发表于 2005-3-16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朝古都我觉得是在北京建都城的接连六个朝代,辽称南京,金称中都,元称大都,明、清称北京,再加现在,共六朝。不知对否?
发表于 2005-3-16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包括现在,北京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现在的广安门附近,是战国时蓟,燕吞并了蓟之后,把都城从房山琉璃河迁都到了蓟,做为燕国的都城。六朝应该该英将其包括其中。

% L/ C1 ~3 k3 F3 A4 W2 z. I

还有就是辽代只把北京(当时称幽州)作为陪都,因为在国都上京之南,固又称“南京”或者“燕京”,所以不算在六朝古都之内。

7 H/ }, s; M1 U" @0 S9 j) W; E: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9 23:30:0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31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朝故都不是说的西安吗?
发表于 2005-5-31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六朝也有点疑义,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作者可是宋朝的,那只能是宋朝以前的了?是不是直在南京建都的六朝啊?我推了一下,应该是,三国的吴的建业,东晋的国都,忘了叫什么了,然后就是南朝的宋,齐,梁,陈.指的是不是这六朝啊?

发表于 2005-5-31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igolyf在2005-1-18 16:42:23的发言:8 j4 O9 b" u7 [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北京通”金受申写的《北京的传说》,里面详细介绍了刘伯温、姚广孝抓龙治水建北京的传说,里面讲了“八臂哪吒城”的由来,相传北京很早以前是一片苦海,叫苦海幽州,有几条虐龙捣乱,后来哪吒把它们降伏了,在刘伯温他们奉旨建北京的时候,受了哪吒的指点,建成了“八臂哪吒城”,所以我看的版本里没有包括外城的城门,分别如下:正阳门是哪吒的头,因为只有正阳门的瓮城是左右各有两个耳门,这就是哪吒的两只耳朵,正阳门两侧的崇文门、宣武门是肩膀上的两只胳膊,东边两只胳膊是朝阳门、东直门,西边两只胳膊阜成门、西直门,北边安定门、德胜门是两只脚,咱们老北京往上也有这方面的文章,可能版本不完全一样,大家还知道别的版本的可以说一说。
# p0 g) n# s3 D9 [, w

" E* k5 P- L( l& l- S7 @: C

战国时的燕、五代时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后定都于北京。

9 J* `% y* E' Z; r3 |# X

民国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称为京师

; O: f/ x. F. C7 z; S$ u

而当初刘伯温、姚广孝抓龙的事,在后来近代拆除原哈德门城墙时,也就是崇文门

! `7 |! z! T- e$ K# l9 o

确实在东段城墙下发现了镇龙石一块

$ [/ `" ]4 b; x2 u, }9 m, ~! X

而三头六臂一说还包含了孙悟空化身

' s) L$ i' Q. J7 b$ j# | E

所以九门就是三头六臂而成,不会是八臂的

& L- w1 }1 @- r- e+ s2 l3 e

原来的地安门和前门下先后挖出过石鼠和石马

- N1 b6 P6 ]$ H

正所谓子午

发表于 2005-5-31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
发表于 2005-5-31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提供的应该是让我们大家长心气

雕栏玉砌应犹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发表于 2005-8-11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
发表于 2005-8-14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basp在2004-7-29 22:19:02的发言: % A7 V; V$ u& x$ j( S# `北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燕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在北京西站附近的会城门就是北宋时期金国在北京建都时的其中一座城门。明朝永乐年间开始修建从永乐元年一直修到永乐十八年(大致这个时间,有不对的请指出。),在以后的岁月里陆续修建完善。北京城又叫“八臂哪吒城”有里九外七皇城四之称。里九门是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外七是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广安门,广渠门,西便门和东便门。皇城四是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和午门还是天安门记不大清楚了。见笑了。
) z) [6 }2 T: }2 G* f % X4 e! N( n7 ?. X2 F6 } 北京城门“里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是不太妥当的,因为明清两朝北京的皇城也应该有七个城门,分别是北面地安门,东西各是东安门、西安门,南面有四个城门,居中天安门(也是皇城正门,明朝称为承天门),其左右有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分别在今天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门前长安街上,后修长安街时拆掉),最南面还有一个门明朝称大明门(只是个牌楼),清朝开始修建成城门模样,叫大清门,中华民国时期改为中华门,后拆掉,其在今天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如说四个城门那应该是宫城(故宫),其东西南北各有东华门、西华门、午门、神武门(清代康熙以前称为玄武门)。
发表于 2005-8-30 0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皇城和紫禁城的城门,我看到两种说法.

一种通常的说法正如楼上的所说,皇城7门,禁城四门;

还有一种说法是,皇城6门(大明门,长安左门,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宫城6门(南面三重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再加上东西华门,和玄武门)."见于老北京网>>故都>>历史>>解读北京>>明代北京,2004年6月18日录入."

我查了几本书,认为后一种说法是不对的.还是"里九,外七,皇七,禁城四"是正确的.皇城的正门是天安门(承天门),而不是大明门.

发表于 2005-12-31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说错了,周武王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封召公奭于燕,这一年是北京的开始
发表于 2006-1-1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城四是民间后叫出来的

, `! }) b' e1 {5 W: C& G

从当时的城市规划来说

" _" t3 v: q( j# a+ X: e! T

应该是九五城

. V7 `% T0 g4 ?/ f; Q$ \( v

这是按易经的九五至阳吉祥数来的

! ~8 ~3 m8 o7 ]6 b; C" M5 b0 K" X

五不是门的数字

- ^. i1 e& Y6 v* A* p

是九门加上东西南北加紫禁城

+ @: r3 v# ?. F$ ]# I$ @% m: x# x

就是为了应和九五之尊之意

. d- \5 i0 L4 s# Z3 p

大清门确实是有的

; I! ~* G. M6 u5 U- U* `

明朝就有,后来是叫中华门

, u3 P2 ]5 K. H

直通前门楼子

9 M9 ~: `# O: w1 \/ m4 w* g# z% H

现在的华表是应该现在位置再往南才对

9 s" V* k: U, t3 R' l% _- u

上面的神兽是镇天鲎(HOU,应该没记太错最后那字)

) m* l3 x2 f' P1 D& R5 `

那时也没有南池子和南长街那俩门地安门到承天门

3 X* E' a0 h6 _

东到现在的东皇城根,西到现在西皇城根之内都是紫禁城

6 M3 B% ?: [! A) y( \

中南海是金朝就有的...

. W6 c y$ S- A

说着说着就话密了

2 Q. H) r: K) [' }+ t%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 3:47:49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6 22:06 , Processed in 1.22568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