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知识结构跟内地不一样,很多在内地消声匿迹的、不容易找的书在那都能找到。
中华书局香港公司出版的百家文库,1990年出版,到了2002年还在书店摆卖,最后是被我们同学通通买了带回长春每人一套。这丛书中有几种是绝佳的,纵使是内地学者的著作也不曾在内地出版。
还有在那里买到珍贵影印史料的、内地脱销好书的……
举报
到这论坛上晃的人八成是老古董,我觉得。HK不一定例外,他喜欢老照片,可能仅仅对与老照片相关的东西感兴趣。
我认识一个他们香港老乡喜欢书画,号称爱书,到头来只对书画书感兴趣,看画谱、画史、古代服装图谱。去杭州看山水说不像董源画的,去陕西看山水说不像范宽画的,都魔怔了。
与老瞌相比,我也不算古董派的,呵呵
心灵之花:哈 哈,同好,可以交流交流。
我还有个毛病,去了哪就买写哪的书,现在愁没地方放了。因为我还有个毛病,凡书就不舍得扔。
这个毛病我也有,今年去了两次四川,一共买了《四川藏区建筑文化》、《走进丹巴》、《穿过女王的疆域》、《羌戎考察记》、《熊猫的故事》、《高颐阙考》、《驴行笔记》、《神秘的川藏线》、《留住美丽的汶川》等几本书,去五台山的时候也买了很多,还没来得及看
纠正错误:出门买书不叫做毛病,这是爱好。
我也是到了新地方就买些书,三种方法:一是当地的地方出版物,或是介绍地方风物的、或是介绍地方历史文化的;二是各地古迹、遗址、保护区、学校的资料和论文集;第三最有趣,就是查找当地新华书店。
查找新华书店好玩,能发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存货,各地的差异很明显。比如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沈阳、济南这样的地方,书籍很全很多,偶尔可以找到旧书,但是意外收获的可能不大;可是有些地区不太发达,但是书籍也很全,而且具有销售迅速的特点,很难见到旧书,长春、兰州就是这样,这两个地方有点落后,但是人的素偏高;相反的就是比较发达或不算落后、书籍却销量不畅的地区,太原、郑州、武汉、香港就是这样的,这几个地方可以淘到旧书。
香港还好啊,我在那囤积了一堆北京史的书籍,而且都是旧书,大概20本,才190多港币。太爽快了
比如《宛署杂记》、《帝京景物略》等都在其列
正在翻两本有关哈尔滨的书,一本是黑龙江作家阿成的《远东背影》,一本是黑龙江日报女记者曾一智的《城与人》。
我读书有个毛病,去了哪就翻写哪的书
我最能体谅伯伯想法的,平时多曾有人对我说:“你把事情说明白不行?”我知道他们多焦心。不过首先说我是明白多少就说多少的,我的嘴巴和手勤快,一定没有保留。此前正因如此,半通不通遭人数落,心惊胆战之后当然是汲取前车之鉴、亡羊补牢不晚,知道多少才罗嗦多少。有的时候我在这里也说内容啊,比如《韩国的希望·卢武铉的梦》,我不是说了一大堆感想,还说自己是诺萨姆一员。我是足够罗嗦的,上月参加党校学习发言50分钟,直到自己再也想不起什么,事后同学都叫我“唠虫”。所以伯伯要相信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绝无不实在的嫌疑。有的时候确实只写一些书目,这肯定是没看通,若要我多写一些实在是难;其二也有写日志的成分。
我去过的地方也一定要存一张地图
我要景区的地图,门票,地铁票
哈哈,出去了,去宿舍盘点
有个问题,大家做读书笔记吗,我打算开始做读书笔记了。
看来大家都喜欢收集门票
前不久有个长春法官告诉我:吉林省博物馆免票之后,先是到售票处领票和参观指南,然后凭票进,门票不回收;后来竟然吝啬起来,票要回收,循环使用。
我说:呀,以后肯定不给票!想收藏留一张!
这法官听信我的话,路过博物馆领了一张票,没参观,票收藏了。
结果,第二个星期,真的不给票了,安检之后直接参观。。。。
再后来,他儿子对我说,我爸爸说你预先知道的,你若预先不知道,你就是神仙。。。
其实我预先不知道。。。
我才不做笔记的,做笔记印象是死的,因为你看到了自己写的字;不做笔记印象是生的,回想一次一个感觉。。
而且读书不需要记住章句,留下印象就好了,以后就可以看懂同样的书。
况且我不爱写字,懒着呢!
俺再帖十个新词语,答答看!
1、群租客
2、蓝色提示线
3、氯弹
4、晒黑族
5、减压节
6、微笑贴
7、3am女郎
8、戏剧理疗
9、阳光工场
10、猫缆
1 山西的事
2 朝鲜核武器问题解决办法的一个步骤
3 动车组
4 不知道
4不懂
5 刑事案件量刑原则,不好说,说不好
6 纪念纸币
7 不懂
8 移动电话电视技术,好象
8 不懂
9 我觉得这个词很片面,因为海湾战争以来历次战争力量对比都太悬殊,新技术新思想表现太突出。其实没有后现代战争,感觉差异是真的。
10 在朝阳公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9 06:51 , Processed in 0.138331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