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68|回复: 14

慕东陵全景图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8-31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去的河北易县清西陵.

这是拍的慕东陵的照片,分享一下:

   全景
   全景(里面墙内为孝静成皇后,其墙外左侧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前部景
    后部景
    慕东陵和远处的慕陵
    慕东陵隆恩门
    全景再
    妃嫔墓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8-31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慕东陵?若不是看图片,一辈子也不可能跑到这个地方增加见闻。
发表于 2007-8-31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飘然在2007-8-31 9:10:12的发言:

去年去的河北易县清西陵.

这是拍的慕东陵的照片,分享一下:

QUOTE:
   全景
   全景(里面墙内为孝静成皇后,其墙外左侧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前部景
    后部景
    慕东陵和远处的慕陵
    慕东陵隆恩门
    全景再
    妃嫔墓
QUOTE:
图片拍得很好!收藏了。
QUOTE:
给您配发个短文,我抄来的。
QUOTE:
QUOTE:

慕东陵
QUOTE:

    为道光帝孝静皇后的陵寝,位于慕陵东北方的双峰岫,原本是慕陵妃园寝。最南端是神道旁两座下马碑,左侧有神厨库和井亭(原来均无,后添建),神道全为砖墁,没有皇后陵神道的中心石和两侧牙石,三座五孔平桥,都是妃园寝留下的痕迹。
    东西朝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原为布瓦),布瓦东西班房各三间、隆恩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原为绿琉璃瓦,后全改为黄色)。门内燎炉两座,东西配殿面阔三间(原无),隆恩殿面阔三间,前出月台,但无栏板、铜鼎鹿鹤。殿后为面阔墙一道,中门有门楼,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正面额枋上为青白石匾额,上书满蒙汉“慕东陵”字样,中门两侧开角门。墙北是石五供,北为月台,上建圆形宝顶一座,无方城和明楼。宝顶东侧并列建有宝顶一座,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孝静皇后博尔济锦氏,曾生皇2子顺郡王奕纲、皇3子慧郡王奕继,均不足三岁即夭折。道光12年11月21日生皇6子恭亲王奕忻,封静贵妃。孝全成皇后去世后,静贵妃代为抚养其子咸丰帝。咸丰继位后,尊其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颇受恩养。但当她去世后,其子恭亲王奕忻请求咸丰授予她皇后封号入葬,咸丰未置可否,仅以“哦,哦”两声作罢,但奕忻以军机大臣身份的便利,让军机处恭办“皇太后”封号事宜,迫使咸丰帝接受既成事实。对此咸丰极为不满和愤怒,虽未取消皇后封号,但在丧葬礼仪上加以减杀,并且在谥号上不加道光帝的“成”字,并找借口罢免了恭亲王的军机大臣职务。咸丰去世后,恭亲王联合两宫皇太后发动辛酉政变,除掉了咸丰八个顾命大臣,重掌军机处,封议政王,将其母神牌升入太庙。博尔济锦氏既非道光生前所立皇后,其子也未继位为帝,竟然得到皇后头衔入葬并配享太庙,实为清朝绝无仅有的孤例。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生皇7子醇亲王奕環、皇8子钟郡王奕硉、皇9子孚郡王譓,封琳贵妃。同治5年去世。
    孝静皇后宝顶北部,分散建有宝顶三排,葬15人,计贵妃3位,妃4位,嫔4位,贵人4位,分别是:
    南起第一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恬嫔富察氏(道光25年卒)、和妃那拉氏(生皇长子隐郡王奕纬,道光16年卒)、常妃赫舍里氏(咸丰10年,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居圆明园,惊吓而死)、祥妃钮祜禄氏(生皇5子惇亲王奕棕,咸丰11年卒)、顺嫔(同治7年卒)。
    往北第二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平贵人(道光3年卒)、定贵人(道光22年卒)、李贵人、彤贵妃舒穆鲁氏(初为贵妃,道光后期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3年卒),佳贵妃郭佳氏(初为嫔,道光年间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16年卒)。
    往北第三行葬5位,从东往西分别是那贵人(道光时期为答应,咸丰时升为皇考常在,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人,卒年不详)、恒嫔蔡佳氏(光绪2年卒)、珍妃赫舍里氏、成贵妃钮祜禄氏(初为嫔,道光年间降为贵人,同治年间升为皇祖贵妃,光绪14年卒)、豫嫔尚佳氏(道光时期为答应,咸丰时升为皇考常在,同治年间升为皇祖嫔,光绪年间卒)。
QUOTE:
从图片看,慕东陵的建筑很不错。
QUOTE:
不过恭亲王的做法我实在不敢恭维。

发表于 2007-8-31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一张游览图

           再来一张沙盘图

发表于 2007-9-2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7-8-31 9:15:28的发言:
慕东陵?若不是看图片,一辈子也不可能跑到这个地方增加见闻。

别!说不定哪天你就去了呢

发表于 2007-10-28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能够进入陵寝内部,好好看一看,各个宝顶的具体差别有多少,。
发表于 2008-9-1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去看看,今年没有去成,等明年了。
发表于 2008-11-7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有时间来看卡。
发表于 2009-3-28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陵寝应该都没有被盗过吧?为什么不开放呢?能有很多好处啊?关着不就废了吗?
发表于 2009-3-27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发表于 2009-3-27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好者在2007-10-28 14:04:00的发言:
什么时候能够进入陵寝内部,好好看一看,各个宝顶的具体差别有多少,。
; I4 _8 K0 e. o* n8 }* [

先转贴几张图片:

+ r1 s* i; o# l8 I& f a

 

2 G7 j$ j5 q s8 r6 \2 s& @

 

* g' Q& L% g. d: O# n2 U# U


9 j9 F* l# z+ h$ F# @

 

. v+ _5 Z P. _" r# H" n- V

 

6 e( t) i6 Q% X5 s& u0 n+ P! ?+ t& L* |

 

3 k4 V3 C ?: |; x9 d) e: q' C8 @3 I

 

( }! X8 k2 a* @# G

2008-10-03.我拍的两张;

/ h. `7 m! W3 s) s" u



* d. C3 A) ^8 \

 

& J! y" S1 @2 Q% {2 W9 z1 Y( f

 

# r) a8 i4 r6 [, S& T* _, s! y

 

6 |: B6 O: h9 s, P/ ~/ k

 

0 h* R7 m/ |: y' F! [5 D, ^: G

再转贴几张图片:

/ ~$ x' c- `& Y) X; Q

 

# I" a# Q# e: Q, L5 m$ J










! `5 \5 z# ^, R% o7 O

 

( p- g. ~" [$ `7 k$ e3 ?- N

 

) c$ l2 _9 N7 X. l" V2 y

最后是我在山上拍的慕陵和慕东陵:

* C2 C! Q5 X' }! V, C6 C3 |

 

. \, M2 ?7 c/ P+ y* Y7 C


 



发表于 2009-7-4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88694748在2007-8-31 18:54:00的发言:
7 ~5 I0 B' R! O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021慕东陵图.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Y, I- z/ e3 t1 w; m

           

" g. j/ `' s2 A

 

0 t; j4 g& g, w

此布局图是本人所画

发表于 2009-7-5 0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09-7-4 23:21:00的发言:
6 Y! n3 I5 X: [8 J4 H' p1 M2 O: Y6 |

 

+ Q: c! @6 \1 l3 @) F# [

此布局图是本人所画

3 F* `# }# o) M; o

俺疏忽了,没有注明图的出处。

1 E0 T4 \4 Y; c8 G

 

% ^& |. n* u U

贝勒爷是我敬仰的学者。图片构图精美,文章严谨。

$ [* j/ |& T) `9 d+ d

 

& N" A- H9 H% q/ M) E, I. {2 q9 W

正是看了您的博文,我喜欢上明清古建,喜欢上大清皇家陵寝古建群。

9 R- f. _* E- X0 ?# T

 

! |& g: J t9 u

我的帖子中多处引用过您的博文的部份章节及图片,谨致谢意!!!

发表于 2013-1-1 18: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年代初去过一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19:22 , Processed in 1.22352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