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8|回复: 5

[北京北京] 什刹海的传说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7-20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d# h$ r# b. p: c+ v& `2 \" R( e5 f& ]3 ^. A( ?3 S0 p+ ]2 [7 F* {7 m* C) }/ r f% w2 R) C4 O& j, S( x- Q9 ]6 [8 o2 f* `' U5 r4 N% H8 g2 j
* y. j: i2 `. B/ O! B
什刹海的传说
2 I1 _& `" H; |0 @& r

  什刹海的“刹”字,在北京人嘴里念快了,就跟“季”字、“价”字、“窖”字差不多,因为这个,就有了活财神沈万三挖十窖银子的民间传说。

6 t P$ [2 L! Q# S" i

  提起沈万三来,老北京人没有不知道的。他是“活财神”。按理说,活财神应该是很有钱的了,可是他手里一个钱也没有,穷得连衣服都穿不整齐。那他怎么会叫活财神呢?这是因为,他能知道地下哪个地方埋着金子,哪个地方埋着银子。那么,他怎么不为自己挖点金子,挖点银子,换换衣裳呢?据说,沈万三平常也说不出哪有金子、哪有银子,要想跟他要金银,就得狠狠地打他,打急了,他胡乱一指,你就顺着他手指的地方挖吧,准有银子,甚至还有金子。并且打得越厉害,挖出的金银就越多。就这么着,人们都叫他“活财神”。

6 o* |' T6 p k6 }. n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谁肯打他呢!他家里的人不忍,一般的老百姓也没有平白无故打人的道理。这样,跟沈万三一起的人,都穷得吃不饱,穿不暖。这一年,皇上要修北京城了。可皇上又不愿把他库里的钱拿出来,就跟大臣们商量“就地取材”。大臣们不免发愁:这一片苦海幽州,哪能弄出这么多钱呢?后来,有人把活财神沈万三的事告诉了皇上。皇上一听高兴了,吩咐马上把沈万三抓来。官兵奉了皇帝的“圣旨”,飞快地往沈万三家跑。等到了沈家门前,官笑了,兵也笑了,原来是个很破旧的小门,一个兵丁笑着说:“活财神就住这么个小门儿呀!”官儿说:“甭管他门大门小,只要把沈万三抓到了,咱们就好交差。”另一个兵上前敲了几下门,就见从里面出来一个老头儿,身量不很高,穿着一身破衣裳,他问:“你们找谁呀?”“找沈万三。”老头儿说:“我就叫沈万三,找我有什么事啊?”官儿说:“皇上叫我们找你,你跟我们走吧。”沈万三知道不去是不行的,就跟着这些官兵见皇上去了。

$ G: G! s/ ~( |8 U1 {' }; L& @

  皇上正在殿上等着沈万三呢,官儿进来票报道:“奉旨抓到沈万三,现在殿外等候。”皇上立刻说:“把他带上来。” 2 D) w. R! W& X沈万三来到殿上,皇上一瞧,心里就犯了嘀咕:就这么个穷老头儿呀,他会是活财神?靠不住吧!不过,有错拿的没错放的,这是老规矩,还是问问他吧,就说:“你叫沈万三吗?”“我叫沈万三。”“你知道哪里有金子,哪里有银子吗?”沈万三说:“我不知道。”“不知道?”皇上急了说:“你不知道哪儿有金银,为什么都叫你活财神?”沈万三说:“那是旁人那么叫我的,我不是活财神。”皇帝发了火,说:“一定是你妖言惑众,你是妖人!”于是吩咐武士说:“把这个妖人拉下去,给我狠狠地打!”武士把沈万三拉到殿下,推翻了就打。

) ?+ l* @) q0 H! b5 _, T3 m, {

  刚一挨打的时候,沈万三嘴里还嚷:“我不是妖人呀!别打了。”武士说:“只要你说出来哪里埋着金银,就不打你了。”沈万三喊着说:“我不知道呀!”“不知道就打。”唰!唰!唰!直打得沈万三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这时候,沈万三喊了一句:“别打了,我知道哪有银子。”武士住了手,回禀了皇上。皇上说:“带他挖去,挖不出银子来,再打!”沈万三带着官兵,走到一块空地上,往下一指,说:“你们就在这儿挖吧。”果然,挖出十窖银子来。据说,这十窖银子,一窖是四十八万两,总共四百八十万两。北京城就是用这笔银子修起来的。这银子挖出后,放银子的地方就成了大坑,后来大坑里有了水,人们就叫它“十窖海”,以后慢慢叫成“什刹海”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8-2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源汇而西,十刹沿以次
发表于 2005-8-2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刹海得名据说还因为过去这里有十座古刹.
4 T/ r( I( p8 q0 ?( w) A: q$ B+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 17:10:2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2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了解,什刹海原来有什刹海寺,为明代庙宇。“什刹”是梵文。
发表于 2005-8-2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砖缝里的虫子在2005-8-2 21:14:16的发言: * S! S2 R; t4 O具了解,什刹海原来有什刹海寺,为明代庙宇。“什刹”是梵文。
: W) q( {" ~0 L0 |8 t / M3 r7 m% @8 M- n+ ]" u7 Q) F这是一种解释,此寺至今尚存.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0 19:37 , Processed in 1.12982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