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武区前门外粮食店街,有一座做工精细,朴实规整的近代建筑,它坐落于粮食店街路西,南临甘井胡同,其具体建成年代及历史用途已不可细考,参看《宣南鸿雪图志》,简约提到它最初原为镖局,参考了一些相关文章,有如下记载:明末清初,河北冀县武术名家乔三秀成立“三皇炮捶门”,乔三秀的儿子乔龄传授的第三代弟子宋彦超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来京,因身手不凡得以在“神机营”中站稳脚跟,后弃官下海从商,在粮食店街创办“京都会友镖局”,以京都会友镖局为根据地,靠从事保镖业谋生,武艺得到有序传承,1949年之后,第四代传人李尧臣曾担任北京市及全国武术比赛裁判长,曾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武协理事。 但“京都会友镖局”是否就是现在的粮十旅馆,已无从可考,且从近现代的使用情况及建筑的设计特点看,这里的实际用途当是匾额所书的“第十旅馆”。
; ^1 x P0 c) A6 M: Y5 s9 x
9 p' [& b8 s+ K4 I& Z9 d0 h a 第十旅馆现门牌号为粮食店街73—77号,旅馆平面呈“日”字型,坐西朝东,面阔七间,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占地740平米。
) C3 k$ Z+ z) g3 O$ `2 ^
1 l" V5 Z. p; v1 W
/ }5 }* U j Q 该建筑正立面装饰简朴,青砖清水墙砌筑,正中为入口,其余为带平券窗套之方窗,略做雕饰线脚。通过砖壁柱和腰檐划分立面,腰檐用小垂花头做雕饰。屋顶女儿墙,中砌海棠池。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0 A3 B3 M. h$ s2 f3 J! v/ q5 Z9 }

 ; Q; g7 @$ W f* K- L
/ R# N' |3 _7 v2 a 建筑内部由两个内天井组成,房间沿天井四周布置,中间有通道连接前后庭院,东西正、倒座楼四座,中间两座勾连搭式;前院南北厢楼各三间,后院南北厢楼各一间,进深均为五檩前出廊式。楼梯四组,设于厢楼山墙一侧。各楼前廊之间加平顶围廊连接,形成跑马廊。
: V' p& b1 Q5 x, [

 2 {% T, a# m) n9 Q- x( o, k& f9 `
( W; c$ o& B5 ]' S" j# s 粮食店街是从明清开始,逐步成为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的“三纵九横”格局中的一部分:三纵为煤市街、珠宝市街和粮食店街;九横则指以大栅栏商业步行街为核心的九条东西向的胡同。清乾隆年间,这里叫做“粮食夹道”,《震垣识略》记作粮食店,一直沿用到1953年才定名为“粮食店街”。清朝初年,这里曾经是著名的粮食市,作为“三纵”中东南的一纵,粮食店街北接大栅栏、南抵珠市口。其间,商、居杂陈,清朝到民国,一直是京城老牌商业区。而粮食店街在鼎盛时期,旅馆达到十余家,在经历了上世纪初的战火和建国后的危改之后,目前仅存第一、第三及第十旅馆,其余大多已经无存,无从考证。
- e, Q1 \! w( ?5 }/ @$ ` 因此,在前门地区繁华喧闹的街市中,第十旅馆以其端庄稳重的建筑风格,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的设计精巧,装饰朴素,做工精细,凝聚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不象其他的商铺那样炫耀浮夸,实乃近代建筑中的佳品。第十旅馆在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后,仍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并有幸在本世纪之初,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将见证前门地区、见证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2 n- {$ W0 f; l$ l7 x$ G
; \2 F. P. S" u! v5 \
& U; C$ M- R* `( N7 @3 U7 G2 q
1 R: r$ n4 U6 U+ ?9 B0 H6 l3 e
. M3 {( ?0 T" w/ T4 k! |& f8 [8 O5 y
) H$ O: D# A% V% X
图文转载请著名作者及出处。
# E6 E0 E6 G5 f) ~; f$ v \- a 在此特别感谢丹峰老师的《尘蔽粮食店街》:
. s; F1 F6 m. b3 d2 Dhttp://bbs.oldbeijing.net/dispbbs.asp?BoardID=38&ID=4343 5 A' T; w, g6 w3 `
尘蔽粮食店街(续)
+ s. c. x3 g2 O9 P- O Yhttp://bbs.oldbeijing.net/dispbbs.asp?BoardID=38&ID=4411&replyID=&skin=1
6 Q g5 ~$ [: C9 f: A3 M' a W 飞哥,拍记于2007年12月2日,农历十月二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