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苜蓿的文章,我没有理由再写了,因为苜蓿已经把文章写到极至了。
) Q4 @0 d, b i2 ~/ \( m0 W9 K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内心的冲动,因为我曾经也像苜蓿那样住在胡同里,虽然我的院子没有苜蓿家那样精美,但是这种感情是一致的,看到苜蓿的家,我想起了我童年时生活过的胡同和院子…… 3 p6 b8 A3 _4 @2 \. k
上周日中午我乘2路公共汽车到了集合的地点,在马路对面往集合地看,很多人,我都不知道是不是一起的,纳闷今天的队伍很庞大,过了马路看到了虫子、飞哥、正方形、FENGKEN老师、张老师还有飞的鱼,知道自己并没有找错,不一会掌柜的和小苜蓿也相继的来了,看到苜蓿兴奋的神情很是羡慕,毕竟161号院是她生活过的地方,这种感情我可以理解。经介绍,我才知道身后那一伙人是SOHU的朋友。随后鲨鱼也到了,耳朵上还挂了个叫蓝牙的东东,我就是奇怪,这么小一东西怎么有那么大用处呢?于是和苜蓿一起调侃着鲨鱼,忽然发现手机上的红外借口也是个不错的东西,于是就对着发图片,以至队伍出发了我们还不知道呢,连胡胡是什么时候来的都不知道。 - r- ~7 A/ \6 D* W$ q i
女孩子就是爱美,而且会照顾自己,我和胡胡都穿上了靴子和大衣,苜蓿也穿上了带毛毛的坎肩,不像FENGKEN、正方形、掌柜的和虫子飞哥那样,总穿那一身衣服,虫子自己也说,总是想买衣服,可还没等买就穿羽绒服了。男孩子就是省钱。 * D; e9 m" m* v4 S* b
一路上说说笑笑,到冰窖厂胡同的时候我们就分成了两队。掌柜地、张老师和SOHU的朋友一队,我、飞哥、虫子、胡胡、正方形、FENGKEN老师、飞的鱼、鲨鱼我们一队由小苜蓿带队,浩浩荡荡就到了目的地。
! u; D7 t& V+ t$ L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个药铺,当然现在已经是住家了,但建筑保存很完整,连上面的字迹还可以看清楚。飞哥好奇的走了进去,我也想进去,可住在门口的爷爷探出脑袋,让我不好意思再往里面走,怕惊扰了老人平静的生活。
: n6 d# p6 F3 Q1 {, |0 O0 t在拍药铺的时候,我好奇的发现后面的大楼里聚集了很多人,看了才知道,那里好象是拆迁办公室,挂着大横幅,写着什么争取早日搬迁,拿到优惠政策的标语。再向东望去,我看到唯一的高层建筑,苜蓿和鲨鱼都管这个叫劳保大楼 这里现在是新东方英语学校了 5 v I1 ]8 X. z7 [( r
在药铺遗址停留了有10分钟的样子,我们继续前行,此时,小苜蓿已经兴奋的不得了了。我理解她的心情,终于走到了她的家门。 大家都忍不住惊叹,好别致的院子,都想马上钻进去看看
2 \/ m+ [ M" X9 L8 M0 F" y7 S% q0 }# I小苜蓿一边引领我们进院子,一边向我们介绍院子的历史。我听的好兴奋,可惜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家的院子只是个落破的庙。真的很喜欢这个院子,喜欢她的中西合壁,羡慕这里生活的人。院子很美,很宁静,站在院子当中,我好象回到了过去 ,我羡慕的和小苜蓿说,你住在这里就好象是民国初期的大家闺秀,真的让我羡慕啊!     " ?3 `6 e9 {' L- G
大家可以看到我连续传的这几张照片,我觉得住在这里绝对是一种享受,一种洗礼,一种熏陶。
( I0 S+ C8 t7 e' W9 h3 j0 E3 |一位住在这里的居民感叹的说,住不了几天了,马上就要搬走了,谁有钱卖给谁。 7 o; w2 i. G' n; }! E
我感叹,为什么现在的好院子都卖给了高官或有钱人?难道我们小老百姓就没有权利住好院子吗?就只能住在漏雨漏风的危房里吗?我很是气愤,但最多的还是无奈。现在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 $ w# F9 x+ m! D3 V- K; L# I# P
走在院子里,落叶沙沙的响,院子很静,很惬意。真想时间就挺在这一秒钟,或者把我带回到过去。 7 R- Q" k: W( W8 E" d' L
就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掌柜地、张老师带着SOHU的朋友们来了。 5 N, S. ]. a3 A! U
我好奇的发现了一个东东,花纹很精美,我猜测是下水的地方 / ?& ?9 b, v" M/ i
大家都不舍得离开,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 p( y. _/ q/ i, w7 p+ S
留恋不舍的从小苜蓿的家出来后,我们一直往东走。应该是西八角、东八角胡同。胡同很狭长,但户户都有独自的味道。最吸引我的不是建筑,而是在房上玩耍的孩子。看着他,我想起了自己为数不多的上房经验。第一次是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同学住在王府里,炒豆胡同的ZENG格林沁王府,去她家玩的时候,有一次,几个小孩非要上房,我别强拖了上去,结果动也不敢动,蜷缩在那里,还是在最矮的地方;第二次,是小学的时候在姥姥家对面的文化部里,过去是北大红楼的校址,再早是乾隆年间大学士傅恒的宅邸,现在仅存一个小院,在那里的防空洞上过一次房,之后就在也没有上房经验了。男孩子就是淘气,真的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 |8 z+ t/ o! b3 i
之后一位溜狗的阿姨把我们带到了东茶食胡同,再一次把我们分散开来,还是掌柜的、张老师带领SOHU的朋友,小苜蓿、胡胡、我、飞哥、正方形、虫子在一起,我们居然把FENGKEN老师和飞的鱼还有鲨鱼给丢了。 6 e3 Z9 t3 a) ~" A% v) N% `5 o
在东茶食胡同口,我看到了个招牌,居然不认识上面的字。
. X+ S: [. O6 ^
* |/ I0 M. k% |, T2 y; ?: T+ x" r 我不知道那个字念什么,他们说是菜 + T* ^6 W9 s, K4 @' ~
阿姨很热情,狗狗也很可爱,阿姨边带路,边和我们诉说她对胡同四合院的情感。看的出来,阿姨是打小就生活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 ( G' K' S) t7 X$ R9 ]
说话间我们就来到了东茶食胡同153号,至于来历我并不知晓,把照片传给大家。请大家看看她的雕花和彩绘有多么精美。
( F3 B( S9 `( e3 |( d+ O: |
6 }5 }8 a5 V2 {( T 
o. \2 u4 K0 p( H$ ^- l从东茶食胡同出来我们往回走,发现了一个小院子,独门独户,他家晾的衣物很有意思。
. B& z* @$ Y& D再往前就是奋章胡同。除了我,大家之前都来过。我初次听这个名字以为是“粪张”胡同,后来看了门牌才知道是奋章。我在想,这里原来是不是有个姓章的掏粪工啊,哈哈。
) @1 {* u- J6 d( E" ^: w, H* j在这条胡同里我看到了从前的粮店,现在是民居了,还有晒太阳的老人和晒太阳的肉,呵呵 ! U# [1 P. Z, h# b
老人的表情很惆怅,很哀怨。也许是在发愁拆迁的事情吧。 & n4 c% R, I; M5 E2 U
曾经的粮店 # t) K! S- C$ d! G
表情哀怨的老妪和晒太阳的肉类 & e% X+ c4 e4 W( v$ X* a- Z. q
出了奋章胡同,我们来到了草场,究竟几条我不记得了。在这里,我们终于和FENGKEN老师、飞的鱼汇合了。我已经把相机收进了包包,一路上只看不拍,而其他伙伴还在继续拍摄。我们向鲜鱼口巷口的饺子馆走去,因为掌柜的和张老师正在那里等待我们,走在兴隆街上,我忽然感觉很幸福,自己不是孤单的,有这么多很好的伙伴。每周都会见面,可以无拘无束的讨论问题,可以随意的调侃、开玩笑。最主要的是我们拥有同样的目标和梦想,我想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 x) [; J; {+ Q* N$ I' a7 O
夕阳西下,在饺子馆里。我和飞的鱼没有留下吃晚饭。很抱歉,很少和大家一起吃,以后我一定补偿给大家! % X; D; E% g* `0 X* I' k0 i
$ ` G n& d% U1 E, N
: H8 Y, J' B x$ | u1 M[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9 17:37: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