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初,瞧国门前这乱!公共汽车不好好停放,行人也随便上下车!首长一看,说了句“这就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首都”?身边的主管领导下放基层学习去了!
等到了1957年的6月,经过治理,立刻就换一个面貌!首长一看,说了一句“这个干部还不错”主管领导不久升任新的更高的领导职位!
这就是棋盘街广场的故事!(台词为虚构)
举报
中华门前的停车场设计不失合理和精巧,样式、外观没有对整体景观造成影响,还解决了公交车的调度问题,那个年代的设计师,在这种地方搞设计,是非常小心的,如天安门两边的观礼台,我一直到自己很大了,都以为那观礼台是随着天安门城楼一起就有的,后来才知道也是建国后修的,看看这中华门前的公交站,再看看观礼台,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大剧院,我真的无语了。
何止无语,我们简直是变成了哑巴
“那个年代的设计师,在这种地方搞设计,是非常小心的,如天安门两边的观礼台,我一直到自己很大了,都以为那观礼台是随着天安门城楼一起就有了”。
其实,何止那个年代的设计师是非常小心的,民国前期,北京兴建了许多有影响的大型建筑物,比如协和医院、文津街图书馆、燕京大学、未名湖水塔,都是既要内部具有当时的现代化功能,又要外部不破坏周边环境。特别是紧邻北海、中南海,遥望景山、故宫的文津街图书馆,从外边望去,体量不甚巨大,仿佛只是单体建筑物,其实平面是“王”字型,前后共有三进楼房,琉璃瓦顶,追求磨砖对缝的清水外墙效果,再加上从圆明园(当时属于公对公行为,间接保护)弄来的阶石、华表、古碑、狮子等物,有谁能够想到,上举事例的建筑师都是美国洋人呢?
看看协和医院、文津街图书馆,多少年来,过时了吗?裂缝了吗?沉降了吗?豆腐渣了吗?
哑倒是未哑,无话可说,各人去思考吧。
------
整体思考,还是静思吧。
中华门还有没重见天日的可能?
大哥,你是打算推平纪念堂?那到不如把前门楼子分出一个来当中华门现实一些。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0:57 , Processed in 0.128784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