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圆明园遗址公园核心区域的九州景区7月29日将对外试开放。这是自1707年清代皇帝康熙建设圆明园以来,这一景区首次对外开放。
中新社消息,圆明园管理处7月27日宣布,作为圆明园遗址公园核心区域的九州景区7月29日将对市民试开放,这是自1707年清代皇帝康熙建设圆明园以来,这一景区首次对外开放。
九州景区位于圆明三园西部,为皇帝处理朝政和园居之所。虽然不像西洋楼遗址那样著名,却是集圆明园建筑、艺术、收藏之大成的核心区域。此次开放的九州景区占地约40万平方米,包括14组园林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的最大人工岛屿——九州清晏。
九州景区所有景点2003年开始清理,目前景区内山形水系已经基本恢复,预计中秋节前后,市民就可以乘船从福海沿水路直接到景区的后湖中游览。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表示,九州景区将于7月29日上午10点对外试开放,景区不单收门票。
九州景区开放后,圆明园全园五分之四都将展露风采。余下的五分之一,也就是圆明园西部的北部地区,这部分整治工程将在今年内启动,预计到2010年全部整理出来并对市民开放。
举报
估计作者的原意是:
修缮整理,恢复山形水系后首次开放。
对,这样说就符合实际了。
原来报道中的说法,按时髦的话说,属于“炒作”。[em01]
就文学样式来说,大家都知道历代的发展,有唐诗宋祠,元曲,明清小说;
但问及建筑样式的发展来说,各个朝代的变化,可能坛子里没几个能说出来的
对于圆明园的问题,综合问题很多,在没有了解清楚历史情况,和现有问题
之前,我敢发表什么个人言论。
学的越多了解的越多就觉得自己知识太少。
我们住附近的从小就在那玩,不大可能没踏上这片热土.除非他消失过一段.
正是![em01]
今天,圆明园复建的争议,实际上是中西方遗址形态不同造成的。遗址保存最早是西方文保界提出来的。西方古建筑大多是石构的,因此建筑虽然毁坏,但遗址上还有大量宏伟的石构件,就像雅典卫城和古罗马斗兽场那样,依然得见当年原貌,复建显得画蛇添足。但东方古建筑是木结构,一旦毁坏,原先的建筑形态根本看不出来,遗址保存或是一堆瓦砾、或几块石头、或一片夯土。圆明园中90%是属于这些类型。其实我们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力求“复旧如旧”,不要一味跟风西方。并不西方所有东西都适合东方,我们应有我们自已主张,人家小日本这点就做得不错。
对报道中的这句话不解:“这是自1707年清代皇帝康熙建设圆明园以来,这一景区首次对外开放。”
圆明园存在时,当然谈不上对外开放。但是被毁之后,不就可能有人去过吗?
特别是近代,成为废墟之后也肯定有人踏上过。
如何能说是“首次对外开放”?[em06]
1959年第九期的《文物》不错。
28页《圆明园》陈庆华
是呀,这报道的语句根本经不起推敲。
可如今,这类的例子太多了[em06]
我没有去的兴致,斥巨资兴建仿古建筑,莫若保留遗址来的有意义
垃圾场,烂草堆,破湖水,更贴切些
一句话,三个错。
“这是自1707年清代皇帝康熙建设圆明园以来,这一景区首次对外开放。”
第一:圆明园是康熙赐地,雍正建园,而非“康熙建设圆明园”,雍正雅号“圆明居士”。
第二:建园起始时间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而非1707年。见《一代明园的兴衰》。
第三:“首次对外开放”。“首次”没有参照基点,缺乏可比性,1860年那次怎么算,那是真正的“对外开放”,外国,英国,法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00:59 , Processed in 0.128739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