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奶铺叫“二合一”,贴一篇我弟弟写的关于那个奶铺的回忆。
/ Q! r7 i( \- \ 5 [1 U p0 b+ n' m
+ ~* T# w: x6 c0 q
^^^^^^^^^^^^^^^^^^^^^^^^^^^^^^^^^^^^^^^^^^^^^^^^^
9 j5 \" M) v! u) P* [ 谁也动不了我的酸奶 ) o2 I/ H" z& }# V* b4 b/ c, ]$ T
提起酸奶,要数小孩子最开心了。我每周一次到超市采购的时候,总要带回一盒子的酸奶。当然不是我要吃,只是因为我那四岁的小女儿最爱吃了。
) b9 V- l: b$ v1 o 其实,我小的时候也特别爱吃酸奶,在西单北大街甘石桥的路西就有一家叫二合义的奶铺。记得我跟着姥爷还有姥姥出门的时候只要一路过二合义,我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进二合义里吃我最爱吃的奶制品。有奶酪,热奶,杏仁豆腐,芸豆卷,奶油卷还有那种用大肚子瓷罐装的酸奶。ffice ffice" />
% I4 r6 Q' y. s( ?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看着柜台后面那台陈旧而神奇的制冷机上结满白花花的霜,即使是再热的天气,我心里也会觉得那样的清凉和畅快。听着制冷机里传出的那有节奏的运转声音,在尚没有半导体更没有录音机的时代,那时我听到的最美妙的乐章。记得那时候我一边兴奋地用铝制小勺子大口地吃,一边望着大肚子瓷罐里渐渐变少的酸奶,欣喜之外总会伴随着几分酸楚的滋味。也有用蜡纸吸管喝的,每当吸管发出的吱吱的响声时,我知道罐子里的酸奶已经见底,无奈幸福的时刻也只好暂告结束了。 0 C2 F9 G* S8 j l1 X3 T
其实,就在离甘石桥不远的西四砖塔胡同口的旁边还有另外一家奶制品的铺子,大家习惯上叫西四奶铺。那里的奶制品与二合义略有不同,可惜我当时年纪太小实在无法区别它们细微之处,至今也说不清它们的差异在哪里。另外,在西郊二里沟西苑宾馆的大门口的奶铺里还有一种也是用大肚子瓷罐装的酸奶,不同之处是那家的酸奶特别酸,有一个瓷质的盖子可以打开,喜欢吃甜口的人可以加一些白糖(免费提供)。 3 g( Q# n, u3 d2 }! G
今天,酸奶的种类那么丰富,产品也不断更新换代, 可我还是觉得那种大肚子瓷罐的酸奶最好喝。如今北京甘石桥的二合义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早已无踪可觅, 可我每次回到北京的时候,总还是要去那只剩下一个小门脸的西四奶铺尝尝传统通奶酪和酸奶, 因为那特有的口味可以唤起我儿时的许许多多的记忆…… 5 p2 y5 c1 Y6 n/ N. P8 V. y# z# i) w
现在面对超市里堆积如山的奶制品, 我对大肚子瓷罐酸奶的留恋依旧挥之不去, 因为它早已经随着我的童年的快乐时光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了。
- B$ o7 Q/ h2 }! K/ T! Y* z
4 F0 f R, t; Z$ V(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