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41|回复: 64

[原创]12月25日南锣鼓巷拍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12-26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日是圣诞了,不知道大家平安夜过的怎么样!我和BF吵架了,不过一会就好了,还算不错吧,25日作为罪人要陪他。不过我还是要继续自己的事情,地点还是选在了南锣鼓巷。没有参加大家晚上的聚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惦记我,呵呵,希望大家都开心,来年有好运。

7 `% u5 E% s* A6 q; B

25日是圣诞节,鼓楼大街两侧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圣诞祝歌四处响起,自己的心也跟着轻飘飘的。我还是选择了南锣鼓巷,总要有个完结吧,胡同太多,我想可能还要去一次才能转遍。

" |9 s b( p2 C, y- ~% A

南锣鼓巷地区

, E! B: X, d7 Y, E) w0 \! Q8 O

旧城的标本vs小众的去处

$ @- M/ l( u8 h {* g0 i0 y) e( [

A.“蜈蚣街”:元大都街道的标本

- C' E) `, y! m8 d& ?- a

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因为这里是北京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所以被列在北京旧城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中。这条南北走向,大约有2里地的小街,有8条对称的胡同整齐地排列在巷子中,从高处看这条街,很像是一条蜈蚣,又叫“蜈蚣街”。

) P) [5 T5 P8 x/ J+ i! g

街道从南至北,东侧的八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5 |7 n O# N2 H. n+ s. x. c& o

西侧的八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这都是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

% K7 V( S! S6 @/ B

B.大宅门和名人故居扎堆

& P" N* C" K y5 e, X& t

锣鼓巷里的大宅门比比皆是。

6 g) u+ q: E) Z' L- f8 x1 b+ i* @

■洪承畴的宅子

; n% }. c9 |( S/ F: P' J$ E

南锣鼓巷59号是明清两代的“贰臣”洪承畴的宅子。洪承畴是明末大将,1642年他率20万大军与清军大战松山。全军覆没后,他被俘投降,被清朝政府任为兵部尚书。

. z& m! ^, K( Q* Q, l

■婉容故居

: t! C" F4 {& I' F

帽儿胡同37号的婉容故居是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四合院,院子里有假山、走廊。婉容进宫前曾在这度过少女时代。

6 P: ~' L6 a4 c1 u) R# r- S

■蒋介石的行辕

0 t/ L" p! h8 ~2 P% x0 u

后圆恩寺胡同7号,这个院落是北京地区少见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当年曾是蒋介石的行辕。现在是友好宾馆。

p8 j/ p# J% i( k2 b8 m9 @5 [

■僧格林沁亲王府邸

# {6 u, K. B+ I' u2 ~2 M

炒豆胡同77号是僧格林沁亲王府邸。现在这里是个大杂院,但是院里的建筑保存良好。这是北京仅有的两处蒙古亲王府邸之一。

9 |0 C* U' g6 g& H6 e

■可园

8 \6 Q7 f* C5 s8 {. I5 E* \

帽儿胡同9号。里面曾住着清朝光绪年间大学士文煜。

2 l) B+ [5 j* C% P" I: K

■齐白石故居

0 B4 x9 z3 \' {: D" `: ^

雨儿胡同13号院。此宅原是清朝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他建宅子用了建皇宫的料,而且宅子的建筑形制又超越了等级,因此受到了参劾。此后,这个宅子就被分成几个部分出售了。13号院只是原宅的一部分。

1 P& z1 }( J( _* \! Q

■茅盾故居

* P+ i7 z" ]* G1 K( M

后圆恩寺胡同13号。小四合院里的一切布置都是茅盾先生生前的样子。

! h! F ^$ }0 h0 I w3 p, A+ U

■获世界人居奖的菊儿胡同四合楼

2 z& J1 }. f b" Y, o7 M

1990年北京市进行危房改造,为了保护历史古居四合院,请了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设计菊儿胡同一期工程。改造后的菊儿胡同荣获世界人居奖。成了中外游客旅游参观的胜地。

7 a% x4 V4 O, |5 x" K+ D! y

下面是我的线路流程,和大家分享:

( a8 @1 l4 ^ J6 h

方砖厂胡同-沙井胡同-景阳胡同-帽儿胡同-雨儿胡同-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

' u$ ~- C. ~: w2 {$ E

虽说这里是油油上小学和初中的地方,但那个时候岁数小不懂事,很多东西也记不起来。只能按照印象来搜寻,还好一路走了很通畅,我没有迷路。

9 @; H K9 l: [$ e

这边的变化并不大,还维持着原来的样子,只是外地人多了,私搭滥建的民房多了。坛子里的老北京纯爷们就住在这边,我的很多同学都住在这边,可惜的是,我一个也没有遇到。

# r% O) f7 s" P- F3 H

方砖厂胡同比较完整的院落/ j- X, O$ Z& ~ 方砖厂胡同,看样子应该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油油发现这一代,民国初期的建筑很多,保存的很完整,两个门挨的很近,因为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就拍了下来。5 v% G. M3 x# F, N# o, F+ B

( a7 A* O3 `: j: E

一面走一面拍,看着市井风情也是一种享受吧。走到沙井胡同的时候发现了四合院,但一看就是被官员过军官占用,大门紧锁我进不去,只得拍了张照片作罢。近年来,南锣鼓巷一带对四合院保护力度加大,腾退住户,整顿和修缮做的很好,我看到了正在修整的院落,不管它的目的是否单纯,但保护的作用是起到了,真希望其他城区可以学习一下,我们的胡同我们的四合院就会留下来了。

5 A* r b6 T# `: D

沙井胡同中立牌保护的四合院# A8 B* Z: ~0 ?8 N' @+ y7 F q 沙井胡同中正在修缮的院落# h& h: E) B/ ?1 K7 R1 E

8 [. b$ x( a/ Z: u7 ~

忘记说了,周六的时候去了颐和园,可惜长廊、万寿山都在修复中,不过看到了修缮完毕的牌楼,金碧辉煌的很漂亮。确实啊,庭院上廊子的彩绘是很精美的,景阳胡同1号就是例子。景阳胡同一号有完整的八字影壁,但不知道是谁那么缺德把这里的围墙都涂上一种很奇怪的绿色。景阳胡同1号院内有垂花门上面的彩绘很漂亮,希望斑马等专家看一下是不是后来有人翻新过。

% e' V) p0 L4 e% \9 b& J

景阳胡同1号

0 Y7 I) M2 F9 ~2 E! G C

彩绘 . E/ S! {0 a% U1 D& p7 p* ^ `彩绘

2 q. M% d8 U% ]! I

彩绘

3 E% P& W( Q' \

2 F/ c3 v; B, F3 O6 \" I

在景阳胡同拐角处油油发现了一组建筑,不知道是帽儿胡同里什么有来头的庭院,从外面看,就能想象到院子中的景象了,相信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院子,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可园。

8 p# O7 B# o7 t& Q) V! M

不知道是不是可园的后墙$ d7 M8 |( K5 v1 }4 ~+ E; R

* G- ?! z% u p' V$ e( D2 E

不知道是不是可园的后墙

1 }( m) f# m) M5 L- D |% C

从景阳胡同出来,朝帽儿胡同走去。这都是我原来非常熟悉的,不光我熟悉,爸爸妈妈也熟悉,因为他们原来都在这边的胡同里上班,妈妈在东棉花胡同幼儿园,爸爸在南锣鼓巷副食店,现在幼儿园还在,而副食店已经变成宾馆了。

! |% ?1 {5 N8 C2 O2 v& e8 b" u B

帽儿胡同3号砖雕很漂亮

e5 t- o; `: y$ `. h6 X* @ \

帽儿胡同的四合院非常多,可是大都是进不去的,油油一路战战兢兢生怕被人抓住,感觉自己一点也不光明正大,可是,我做的事情是很光明正大的啊。如果有大家在就好了,现在我是不敢说也不敢笑,一路都自言自语,偶尔会偷偷傻笑。

& `$ }0 u5 t( q" k& j

还是说说可园吧,我实在是进不去啊,只好在网上找了几张照片,望梅止渴。

7 e2 e9 U7 J6 d' a

可园位于帽儿胡同9号。建成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是北京保存较好的一座私人花园。可园是清光绪年间大学士文煜宅第花园。始建时仿苏州拙政园和狮子林。文煜,字星岩,满州正蓝旗人。这座宅园是他出任外官回京后修建的,煜命其侄兵部尚书志和撰文勒碑以记其事。建成后文后人却于文煜卒后将此园分割出售,花园与住宅已不相通,故又从南边单开一门,自成一宅。

/ R4 h/ {6 n5 H9 A: d

该花园前后两进,原东西两边都有游廊与左右相通。现西游廊已有部分拆除,东游廊保存完整,但亦不能通往东院了,这样就辟出一独立建筑-可园。房东边与游廊相接,游廊依山势由高渐低直抵后园。全园长不过100米,宽约30米,前园疏朗,后园幽曲,主要建筑小巧多变,在不足3000平方米的园内,亭、台、榭、阁、桥各有特色,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园主将其命名为"可园"。

2 S" H$ Z+ f5 E, ~- g8 j

入可园南门为前院,过其东侧通道便是一座翠竹掩映的假山,山南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径,尽头向北折有一山洞,上横一石,刻"通幽"二字。过山洞,豁然开朗,满园花草、簇拥着两条卵石甬路。分别通向北房及东廓敞轩。过小石拱桥右行可至另一假山。山顶有绘苏式彩画的六角攒尖小凉亭。东边假山上有敞轩。园中玲珑透石、日晷,剑石等小品,点缀于松槐浓荫之间。刻有"可园"园名及志和园记的碑文,镶砌在剑石座下。园北是大式硬山合瓦顶的正房5间,左右各带耳房3间,正房东廊北后园,有假山水榭。北面是面阔5间、前廊后厦的正房。前园疏朗,后园幽曲,建筑物小巧多姿,有凉亭、水榭、暖阁、假山、走廊、拱桥、清池、怪石、花木、翠竹,布置精巧,错落有致。

* k+ C5 J: ~8 f$ z# Z8 u

1949年后曾为朝鲜驻华使馆,后为招待所。花园西南部分走廊被拆除,东院内假山上之敞轩已改建成房屋,在山北又建一座二层楼房。但中院庭园主要建筑无大变化。

4 i! m8 ?! N- V) }* H# j

9 y d, Z p# j/ e* O9 y

1 U, n* |1 V+ [3 A# r) K) T$ E* R7 j3 ~ $ R$ h/ i% o$ G g2 i; P3 s# `油油只拍到了两张可园的大石牌子。

* C! q M8 K1 v- ? a

帽儿胡同35号、37号。溥仪妻婉容婚前的住所。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罗长顺所建。原只是较普通的住宅。前有垂花门,院内前为走廊,后有抱厦,流水环绕着假山,室内仍保存有墙大小的水银玻璃砖镜。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其父封为三等承恩公,该宅升格为承恩公府。作为"后邸",加以扩建。西路四进院落。东路为三进院落。后院有假山、水池,东有家祠。西路正房即为婉容所居。正房五间内的隔扇、落地花罩雕缕精细。东院花厅装修基本保存原状,明间迎面墙满嵌巨镜一方,传为婉容婚前演礼之处。

6 i n4 w( J+ F

我走在路上,想着,婉容故居会不会也大门紧锁啊。走到那才发现,变成了一个什么糖尿病研究所,真是无奈,在门口徘徊了好几分钟,油油终于鼓起勇气走了进去。可是太可惜了,里面的院子锁着大门,油油只看到一个非常非常漂亮的垂花门,油油的镜头都装不下它,我想只有它能显示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了。

8 g' L8 [( D) ?( g! X( k- i

垂花门

5 W5 V0 w8 S) j+ W$ c/ j W! Z7 l

8 T" |& c/ F0 M- {/ V& t. H9 R 9 p# z; l( } S5 K& N

( J& d2 T3 Y; S; g

出了婉容故居我继续前行,发现了一个让我比较高兴的地方,就是南锣鼓巷四合院保护办公室,门外的橱窗里展示了很多照片,有整改前后的对比,还是不错的。

7 P6 P6 Y: H' I% Y( ]5 ]0 v2 H! {6 i

保护办公室

3 L& N5 K4 n; v7 n a

之后到了雨儿胡同,齐白石故居变成了美术家协会,我也没有进去,也有首长在这一带住,我发现南锣鼓巷是军区首长和政府高官偏爱的地方,杨尚昆和乔石都在后圆恩寺胡同住过。

+ s& V6 u, O7 n* c. v( P/ m6 O3 w/ ?6 _! n

走在南锣鼓巷里,好象回到了10几年前,好像又回到了上学的时候,放学上学都要在这里穿行,蜈蚣的16条腿,我腿腿精通,全都走遍过,还遍布着我的同学,其中一位就住在炒豆胡同里的僧格林沁王府里,小时候就知道她住在王府里真的好羡慕啊,可惜她现在也搬走了。原来的宽街小学就是僧格林沁的祠堂,现在改成了房管所。僧王府现在分成了三段,炒豆胡同里是一段,带一个跨院,板厂胡同里还有两段,一段为民宅,一段现为老干部活动中心。相对炒豆胡同的正门要保护的好的多的多。

/ b1 ?' o0 }# J8 y) U

僧王府正门

' r, X; e6 D: U/ L* r& J2 O/ z

僧王府后门 # ~- ~6 h. W: ^) s) m这个是门墩吗,不知道啊,谁能告诉我,怎么这么大个,我在方砖厂胡同一个菜场门口看见了一个和这个差不多的,是什么,请教大家,什么地位的可以有如此大的门墩。 5 d+ v2 i3 {3 G' c" A

2 ~4 U, B5 d( C! C8 G2 h1 f

最后一站就是东棉花胡同了,这里和我的感情可太深了,我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在这里出没了。我就在妈妈的单位东棉花胡同幼儿园开始的启蒙教育,学前班也是在这条胡同里上的,现在上学前班的地方变成了劳动保障学校,这里最知名的恐怕就是中央戏剧学院,和15号的重点保护单位石拱门及四合院了。其实我妈妈的单位也是四合院,早先是皇帝亲姨的宅子,妈妈说,她刚到那里上班的时候,下雨都淋不着,廊子很漂亮的,可惜都拆了。妈妈单位对面就是15号了,原来只是从外面看,这回我也进去瞧瞧,出来的时候还碰上和我一样的一对老夫妻,本来想和他们交流,可是他们根本不正眼看我,那就算了,大家一起看照片吧。

8 M- s! z( f/ ]% z

我的幼儿园 & b0 E! y- O1 b) J. B15号4 ?7 Z0 Z. T4 G v# U4 R

8 | q2 s; q( ]$ s& G0 [

( M2 ]) e. n8 Q% { L+ v$ o0 K8 }) k. C% a* L* n/ ]# x6 `6 J $ U1 `/ o# e/ Z' A/ }. Q" J 5 E3 `$ n9 Y+ E& J& ~0 C * z# ~ T# y1 g$ D$ A. A % W+ t+ r6 I, B4 }9 V/ D

2 |2 o0 z0 j! \

好了,就这样了,我想我走的并不全,下次我的目标还是那里16条胡同我走了连一半都没有,我会加油的,让没有来过的伙伴感受这里的美。

$ a( K r. F+ g- p-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6 18:03:18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6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油拍的方砖厂胡同这个大门内在民国时曾是教会的教产,还当过教堂,而拍的沙井胡同的那个院子里面住着一个现职很高的官,拍照千万要小心,不然会被没收相机的。值得一提的是沙井胡同西口的“泰山石敢当”是北京城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几个“泰山石敢当”之一了,还有沙井胡同内有一个宅院大门门簪上刻着“保卫和平”二着离的不远,都很值得一看。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6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马你说的保卫和平我看到了,可那个“泰山石敢当”我没看见啊

胡同里门人,我爬门缝来着,幸亏没人,要不我是不是就死定了啊!!!

发表于 2005-12-26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oujie0316在2005-12-26 16:01:54的发言: ( Y G* K! ]+ F3 P8 _- t9 c, O2 c/ M

斑马你说的保卫和平我看到了,可那个“泰山石敢当”我没看见啊

4 x0 o" r4 q7 R5 c4 E# z

胡同里门人,我爬门缝来着,幸亏没人,要不我是不是就死定了啊!!!

# q# r& ^- g$ f; m5 X

“泰山石敢当”就在胡同最西口的丁子路口(“泰山石敢当”大多都在丁子路口),“泰山石敢当”在北京城区保存的不多了,我在2000年调查的时候还有不到11个,其中能看清楚字的不到7个,这几年拆迁拆的估计不到6个了~沙井胡同西口这个算保存比较好的一个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6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究竟是什么样子啊,有图片吗,3号我可能还要去,到时候一定好好看看。
发表于 2005-12-26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啊  斑马有图片么?我也想见识下```长这么大 还没听说过呢``[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5-12-26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棒极了~![em23]
发表于 2005-12-26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y$ L$ N8 {5 F( k

上次去方砖胡同的时候,掌柜的跟这里的居民聊过,据说这里曾经是一家,后来哥俩分家后改造成这个形式的。

4 R; T3 y1 ~/ s6 v' Y$ V"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6 19:18:0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26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 b" [+ c7 D$ K3 i 这个抱鼓石应该是夹杆抱鼓石。在抱鼓上的两道凹槽,上面会有两块石板,通常呈斜坡或者瓶颈形状。夹着柱子,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 一般用在牌楼,影壁这些地方,我记得曾经见过一个单顶的垂花门,也有类似这样的两侧都有抱鼓的门墩儿,不过比这个要小一些了。/ ?4 t* y z B7 V5 J" J. N1 ?0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6 20:15:1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26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油写的拍记真好,以往拜读的都是飞哥和虫子写的考察记......

今天让看到油油的文章,让我感到论坛里真是藏龙卧虎啊~~~~

发表于 2005-12-26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油油,这次聚会没见到你真是遗憾,这边的院子真是透着气派啊.
发表于 2005-12-27 0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沙井胡同的"泰山石敢当"好几年前考察这一带的时候拍照的,不知道现在什么样子了~

5 G2 K! P# z- K$ T3 U9 _6 N

$ ^/ K8 ?8 o6 h k

8 ], K) p @ q4 H* N8 @$ B# l) x7 Z6 E" b0 C! v$ n

发表于 2005-12-27 0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组同一角度对比的"泰山石敢当",泰山此石敢当曾经被我称为北京保存最完好的泰山石敢当之一,我拍照考察后仅过三年,这一带就遭到拆迁,此石敢当被人盗去,至今下落不明,遗憾啊~

* J& W/ O- b, o5 G5 e

当年的样子:

) ]0 ]+ W, d/ G1 l

4 D4 |0 K, `) q4 x) Y

. Q+ d, T6 f/ E' C) ]0 C7 `3 w. u* ?

前年我实地考察的样子:

发表于 2005-12-27 0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R! n' X$ U4 P, g这个建筑是"可园的后花园东游廊",里面是这样的,我2001年去考察的时候拍的: 3 C! P% a$ ]# d4 {1 I" _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见识了,我怎么没看见那个“泰山石敢当”啊,是不是让人给撬啦。我下次一定看清楚,看来我没猜错,那果然是可园的后墙,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进去。

& G5 c4 ]3 H,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7 10:31: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27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在平遥这种"泰山石敢当"是很常见的, 以至于没有对它特别留意. 不知为什么在庞大的北京城却只有这么少的数量, 是不是在文革期间拆除一些?

发表于 2005-12-27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道!

支持,下次我也要去

发表于 2005-12-27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http://www.oldbeijing.net/bbs2/UploadFile/2005-12/2005122713826738.jpg[/img]

这个是什么?赎我眼拙

[em04]
发表于 2005-12-27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oujie0316在2005-12-27 9:56:41的发言:2 A+ Y: C# N+ R: w- D1 r+ M 8 @2 M5 l4 ]' M* G8 p

真是见识了,我怎么没看见那个“泰山石敢当”啊,是不是让人给撬啦。我下次一定看清楚,看来我没猜错,那果然是可园的后墙,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进去。

1 ?# D9 t' p4 v' V% |! S. @
2 b! O$ G; z7 q

7 M, G8 {# U7 t! l/ J2 ^$ A6 q! ~ 5 s* z' d+ n! U. K8 t# `

可园难进啊,我也是只进去过一次而已,因为早,当时的相机也不太好,拍照拍的效果一般,不过里面很小巧很美丽,是目前北京私宅花园中保存最好的一个.

发表于 2005-12-27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正方行在2005-12-27 10:31:53的发言: & n1 T1 F3 A% c5 W* H. {) ^% n. n; G+ R4 V m1 k# x

我记得在平遥这种"泰山石敢当"是很常见的, 以至于没有对它特别留意. 不知为什么在庞大的北京城却只有这么少的数量, 是不是在文革期间拆除一些?

+ u2 H! g7 E# l# N/ y4 S6 x

"泰山石敢当"大多在丁子路口或拐角处,这些地方最容易被拆除,据我所知,北京最好的几个块"泰山石敢当"都是因为拆迁而被拆除的,而"泰山石敢当"石刻因为在露天,容易被人摘下,所以大多被盗走贩卖,像当年北京保存最好最大最著名的官园胡同南口"泰山石敢当"就是因为拆迁而拆除,等着抱回家的超过50人,就看谁胆子大谁手快了。 0 n. d. }6 M) ]$ G$ B7 G3 X

当年的官园胡同南口的"泰山石敢当" ,2001年冬拍摄。 $ O* I1 D6 g+ U4 a6 s8 s3 P( U) b5 E& c4 ~

: ^# [" l3 z# e! S

) A. Y& i- N% o5 c3 d4 e4 { 北京之最的"泰山石敢当"石刻,2001年冬拍摄。

发表于 2005-12-27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强烈鄙视诅咒偷盗的人。

发表于 2005-12-27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石敢当 是表 什么意思???

[em04][em04][em04] 昨儿忘问了
发表于 2005-12-27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好象看过一个民间故事,这个石敢当好像是个人名,是个大小伙子,帮着当地居民除魔降怪,于是后来就演变成了一块放在胡同口的石碑,用来驱逐妖魔鬼怪的。至于为什么是“泰山”?不记得了。。。[em04]

在南城看到的都是没有字的泰山石敢当,而且大多数都是直接戳在地上,石碑顶端有个如意一样的形状,几乎都是一个造型,后来就有点怀疑,到底是因为时间长了字都没了呢,还是根本就没有字???真想亲眼看看有字的。。。[em02]

发表于 2005-12-27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苜蓿在2005-12-27 14:04:08的发言: ! z% Q. F$ \" [7 K) X% ~6 y ) }6 e0 P6 `& L/ y

小时候好象看过一个民间故事,这个石敢当好像是个人名,是个大小伙子,帮着当地居民除魔降怪,于是后来就演变成了一块放在胡同口的石碑,用来驱逐妖魔鬼怪的。至于为什么是“泰山”?不记得了。。。[em04]

; Y, a, c0 \$ S% ~# X `

在南城看到的都是没有字的泰山石敢当,而且大多数都是直接戳在地上,石碑顶端有个如意一样的形状,几乎都是一个造型,后来就有点怀疑,到底是因为时间长了字都没了呢,还是根本就没有字???真想亲眼看看有字的。。。[em02]

/ W u# g, B& H: A: L- _4 K

目前没有在南城发现带字的石质"泰山石敢当"(在前门附近的一个院子内我曾经发现过一个很简易的木扳上书写"泰山石敢当")北城老"泰山石敢当"不超过6个。(不包括南池子改造后胡挂的新"泰山石敢当")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行,3号再去南锣鼓巷的时候,一定再到沙井胡同去看“泰山石敢当”,希望它还在。

对了,斑马,我看可园好象变成了什么单位,你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混进去啊。

发表于 2005-12-27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oujie0316在2005-12-27 15:40:30的发言:4 s( _% R* D. b/ l0 f

不行,3号再去南锣鼓巷的时候,一定再到沙井胡同去看“泰山石敢当”,希望它还在。

, V/ ?1 H' C# a) P4 K9 s1 E

对了,斑马,我看可园好象变成了什么单位,你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混进去啊。

# R6 R) B7 \+ Z# f; g: s 7 v/ r+ z }7 s9 b. a* t3 ^, h4 x可园现在是国保了,难度更大了。翻墙可以考虑~ : I* e: a5 R/ v2 @) G.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7 17:09:2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8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考虑过翻墙了,那天我就想来着,呵呵
发表于 2005-12-28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谢谢!
发表于 2005-12-28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砖缝里的虫子在2005-12-26 19:29:13的发言: 2 o9 B2 |5 c/ n# V; ?; u# ` Q5 S) w3 l

# O# f7 a W# X' e6 T2 L$ C% R' {这个抱鼓石应该是夹杆抱鼓石。在抱鼓上的两道凹槽,上面会有两块石板,通常呈斜坡或者瓶颈形状。夹着柱子,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 一般用在牌楼,影壁这些地方,我记得曾经见过一个单顶的垂花门,也有类似这样的两侧都有抱鼓的门墩儿,不过比这个要小一些了。 . f9 `" _- F W" o% a
7 |. u6 S; i6 q: b4 n! E* l" C

这是滚墩石,用于独立柱垂花门或木影壁,中间的方孔“海眼”用来安插柱子(一般是木柱),两侧的浅凹槽用来固定与木柱相连的木板装饰(通常是如意云状)。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8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丹峰在2005-12-28 12:35:02的发言: . q! k* p4 P8 N9 J 3 V9 N. P- I; N5 o+ f- [# G' _8 G4 w5 x

这是滚墩石,用于独立柱垂花门或木影壁,中间的方孔“海眼”用来安插柱子(一般是木柱),两侧的浅凹槽用来固定与木柱相连的木板装饰(通常是如意云状)。

1 P8 I/ |1 s: Q- H) g! F" P6 O7 z

中间的方孔???看着像凸出来的啊,怎么能安插柱子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9 04:15 , Processed in 1.22988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