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吉祥草彩画(河豚毒) 一、宝珠吉祥草彩画概述 宝珠吉祥草彩画的主题纹饰为大型卷草和宝珠,在清代早期是一种独立的彩画类型,主要运用在皇宫的城门和清代初期帝王的陵寝。其构图别致粗狂、色彩炽烈,体现了少数民族豪放的性格。到清代早期,此类彩画逐步与其它类型的彩画相融合,晚期宝珠吉祥草从主体纹饰变成了局部纹饰,不再单独使用了。
9 f; v! X" @% E$ A* D) w
二、宝珠吉祥草彩画的种类 目前清代的宝珠吉祥草彩画存迹不多,主要在沈阳市的故宫、福陵、昭陵、北京市的端门、午门。 宝珠吉祥草彩画种类主要以构图样式划分,如方心式宝珠吉祥草彩画、搭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公母草类宝珠吉祥草彩画。 (一) 方心式宝珠吉祥草彩画 方心式宝珠吉祥草彩画构图模式取自早期旋子彩画,亦为三段式,分三停,即找头-方心-找头。在早期该类彩画中,方心、找头皆用宝珠吉祥草纹饰,晚期加入了龙、花卉等纹饰。
7 T& j) C# @# {3 U3 }! e
宝珠吉祥草彩画(河豚毒)
$ F6 a9 N* \3 Q典型实例:北京市端门内檐
# t* s! N: f4 p9 \ (二) 搭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 搭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是一种包袱类彩画与宝珠吉祥草彩画相结合的产物,主要运绘于沈阳故宫、昭陵、福陵,以及北京市故宫、王府一些大殿明间的天花梁上。包袱心内多绘龙纹,也有绘凤纹、宝珠吉祥草纹的,一些较低等级的彩画还有绘烟琢墨夔龙、山水的实例。找头部位则以大型宝珠吉祥草纹或者卷草纹填充,卷草纹以炽烈的红色为底色,高等级的卷草纹带有金色的抱瓣。包袱边最少为一道,多数为两道以上,其内多绘有切活、花卉、硕火、连珠、色带、贯套箍头、灵芝、西番莲等纹饰。
宝珠吉祥草彩画(河豚毒)
$ e$ m1 ^" Z3 P7 s: J/ \4 n . `7 c% _1 {2 q8 p
搭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种类做法较多,有很多种分法,如: 1. 按包袱开口朝向分为: 正搭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包袱口朝上为正搭包袱。 反搭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包袱口朝下为反搭包袱。 2.按包袱边的做法分为: 搭软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包袱边是圆滑曲线、弧线形状为搭软包袱。 搭硬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包袱边是直线段为搭硬包袱。 3.按贴金与否分为: 金琢墨搭包袱式彩画:彩画画面贴金,比较华丽。 墨线搭包袱式彩画:彩画画面不贴金,完全用各色墨线勾绘。 有一种特殊做法的包袱,没有包袱边,梁枋的中部绘一个以三宝珠为核心,周围衬卷草纹的大型花团,有的从构件底面向两侧伸展,形状像个硕大的包袱,构件以朱红色为通体底色,画面粗狂、颜色炽烈。
宝珠吉祥草彩画(河豚毒)
+ M5 ]; u9 U& [9 j2 T% P l典型实例:故宫午门内檐、沈阳昭陵隆恩殿内檐山面
* S, B) E H: q5 T (三)公母草类宝珠吉祥草彩画 宝珠吉祥草有个特殊的称呼,叫作公母草。公草与母草的区别仅在于端部的画法不同,公草端头两个卷草分支成尖端靠拢状,母草端头两个卷草分支成尖端分散状,通俗点说就是一个开口一个闭口。一公一母为一个单元,连续排列组合构图,两端施以箍头。
宝珠吉祥草彩画(河豚毒)
% U2 z4 t/ ~% A' c+ a6 t; h. r: ^
+ r" s; r+ t+ q. ~1 _+ ]
有的这类彩画由单一品种的卷草构成,可以全是公草、或者全是母草,再或者卷草大边由一条边构成。 典型实例:沈阳故宫凤凰楼内檐、昭陵角楼内檐
( O& Z, f1 _; b T. K
三、宝珠吉祥草彩画的发展 宝珠吉祥草彩画和其他类彩画一样,有着自己的变化发展过程。从清初作为单独种类应用在重要的建筑上,发展到与包袱式彩画相结合,派生出搭包袱式宝珠吉祥草彩画;与和玺彩画相结合,派生出龙草和玺彩画。 公母草类宝珠吉祥草彩画作为单体建筑彩画类型,到了清代中晚期,基本已不单独使用,从主题彩画变成了局部纹饰,主要运用在垫板构件之上。 $ V& Y4 C# ?1 r G1 ~

4 |" N/ E$ n. U# P1 m3 @: N1 f
以上是笔者有能力接触到的宝珠吉祥草彩画,稍微归纳了一下,此类彩画书籍介绍资料很少,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有问题欢迎拍砖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