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四行,行三字
: l, Y4 I, \2 ^: ], a2 X4 ] 7 u3 V' O! m+ v9 v
大金故
* [2 p4 k& m! z2 p) {6 `, @ q鲁国大 * _2 Z7 j2 B& g5 d/ u( z
长公主
! f7 _) |' r- @5 ~/ Z8 |, y墓志铭 ( Z, |; ^- H8 n8 T; K% A Q: [
说明:皇帝女儿为公主,皇帝姐妹为长公主,皇帝姑妈为大长公主。这位的位号是“鲁国大长公主”。
9 w: _& q$ r% n这是一块大型的“覆斗式”墓志盖。
# L3 w: B9 R/ `, L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不是皇帝的亲属关系的称呼,而是“位号”,和亲王。郡王的爵位一样,是有俸禄和礼仪待遇的。皇帝的女儿,如未受封,也不是公主,只能叫“皇长女”、“皇次女”、“皇三女”等等。并不是皇帝的女儿天然就是公主。皇帝的儿子,如未受封,也不是太子或王爷。电视剧里有“大太子”、“二太子”的说法,好像皇帝的儿子都是太子,那是胡说。比如皇十三子胤祥,康熙皇帝在位时,没有给他爵位,只能叫“皇十三子”或“十三阿哥”。是四哥雍正皇帝封他为怡亲王。
# \( h' h) R8 R既然“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不是亲属称呼,而是“位号”,也就像爵位一样,可以破格封授。这位墓主,是金代大安皇帝完颜永济的姐姐,按照常规应是“长公主”,但是破格封为“大长公主”,封号是“鲁国”。 ; f N1 E8 x3 h# E
9 a0 N8 L* Q3 r: m7 S: I12月9日后加的补充说明:“破格封为大长公主”这段叙述有误,经网友提示,再查阅《金史》,缘由如下:完颜允迪是金世宗的太子,完颜永济是金世宗的七子,鲁国公主是金世宗的长女。因为太子完颜允迪死于金世宗之前,金世宗将太子完颜允迪的儿子完顔璟立为皇太孙,后来皇太孙完顔璟即位为金章宗,将姑妈鲁国公主进封为鲁国大长公主。再后来金章宗死去,没有继承人,由七叔完颜永济即位为大安皇帝,鲁国公主是大安皇帝完颜永济的姐姐,本来应封“长公主”,可是她此前已经是“鲁国大长公主”了,也就不必改了。鲁国大长公主死于大安元年,终年70岁,可谓高寿,难怪她的驸马熬不过她,先死了。墓志说公主五月死后临时殡于海王墅,七月又与她的驸马合葬。可是《金史》又说大安皇帝去“海王庄”祭奠公主。也许“海王墅”是位于“海王庄的别墅”?那个地方也许就是琉璃厂的海王村?大安皇帝完颜永济后来因政变被杀,死后被撤消皇帝资格,追降为卫绍王。谢谢网友。 ) c$ G7 R* I5 ~+ t& H' X
3 k) L' \6 M( u: f) m0 l
墓志正文写道:“大安元年五月二十四日,皇姊鲁国大长公主以疾薨于京师开阳里(今开阳桥一带)第(大长公主府第)之正寝,上(皇上)闻之震悼。越翌日,特辍视朝(停止上朝),亲临奠哭哀婉久之。赐钱五百万,以给丧费。越三日,诏权殡于京师之东五里海王墅(莫非琉璃厂海王村?)。七月乙未,命有司具牲牢以燔,王公以下哭于其殡。赐白金(银子)二千两,绢八百端,杂锦彩百端奠,上(皇上)与皇后出郭(出城)诒(去)海王以奉哀。是月(七月)乙酉,合葬于授开府仪同三司、判彰德府、驸马都尉任国公之墓。。。。。。”。也就是驸马爵封“任国公”,已经先死了,大长公主与驸马合葬。 + z; b' z9 Q" F7 R. w& R; x; p3 h* {3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