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黄寺 : R4 H; q# w( B2 p+ j! n7 C
前几天发了一篇关于西黄寺的贴,不禁对东黄寺也感起兴趣来了,今日再发一东黄寺的贴,
" I, l4 f. b0 \# B0 u( ^让大家参考。东黄寺位于大致在现在的安华里三区的位置,如今已是片瓦屋存。历来北京的历史 5 q- e8 } h% u6 o; l _
资料相对老四城区比较重视比较多;相对郊区资料(城墙外)次要些,纪录细节有限,所以 ( d2 d8 ]: Q$ M
普通人连黄寺殿宇几间何种形制都不了解。还好因民国时期的诸多西人来此游玩,留
1 |' D& G- W& |5 H5 ?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还能让我们有可能来了解真实的东黄寺。 * D( T a: @' r' P" L
4 ?9 o# |( A, @1 k, G$ {% F 民间有谚语道“东黄寺的殿,西黄寺的塔”;本人以为所指为京城寺庙中黄寺的 ; {: Z3 Z- _* C1 e: B- D/ V( G
殿和塔都是首屈一指的堪称为冠。我们逐步来考证一下这里如何不平凡。先看看他的历史 1 v) g2 d v# N$ t5 q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东黄寺是顺治八年(1651年)在安定门外镶黄旗教场北普静
# [' ~+ ?6 d( p/ P/ J. P禅林的旧址“奉敕”兴建的。四十多年后,康熙帝曾巡视到这里,见寺院年久失修,“栋
- t2 E+ {# a9 K7 g8 b. w1 e; ~( G宇倾颓”,遂发内帑,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加以重修。据说康熙帝为这座寺庙的 " H- e1 N" U8 H: t% J- e3 x$ V
正殿题写了“大乘宝殿”的匾额,还为殿内题写了一副对联:“梵香馥郁吉云凝,象教西
& _: K7 q; {7 u* C @9 B传净业;宝相庄严华月印,雁堂北护黄圆。”正殿之前有东、西两座碑亭,东面的碑文是 3 z w& l+ ]5 o5 J% k; y# e& D
顺治八年一位大学士写的;西面的碑文是康熙亲撰的《圣祖皇帝重修东黄寺碑记》,碑的 2 d0 Q8 a8 N- Y3 d a2 o- T6 |" W
背面还刻有康熙帝的“御制诗”。 " K- U4 N3 i5 r/ `: c/ F0 x; W- g
0 B" Q: w. [& V; O3 f
东西黄寺相连,"东西二区,同垣异构,士人号曰双黄寺。"此二寺均与五世达赖有关。
F- G: O. }% l& N8 s2 F& W"国初,达赖喇嘛导诸藩归命,顺治年来朝,奉勒就普静阐林兴建,俾为驻锡之所。"据此 : u# v5 K& L( r9 D) o4 |1 b
可知,五世达赖抵京后会暂居东黄寺,但五世达赖住此时间甚短,很快就移居新建的西黄
& e) H+ N, Y. W: N7 s; f2 W寺。五世达赖是在"九年壬辰十二月十六日行至京都","于十七日移居新建黄房"(按:即黄寺)。 而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1652年),"顺治九年,以达赖喇嘛综理黄教,肇建兹寺。
* P% I& [5 v! E1 W* w8 \
1 f+ z& M9 N c0 L 也有说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为治 + P1 P4 v! x& A0 M2 Y4 I- h* ?8 _
佛脑木汗所建。 : Z: f6 a* I" C' s2 o0 x
" e! `8 D6 n3 ^ 相对而言似乎是在原普净禅林的基础上改建似乎更合情理。第二种说法似乎是流传
) p; P" I, [6 J( m# s! r) U有误。
|